第35章 碎塊
那白色的碎石究竟是何物,陳遠并不知道。
但經過那場夢,他已經明白,能幫助自己的确實是有那神仙。
能被老祖仔細收好的東西,必是個寶貝,但陳遠也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
當下陳派只剩他一個正經的後人,偏又學道不精,若遇上有人來搶,他是萬萬打不過的。對于陳遠而言,當前最大的事,莫過于讓陳派冤情昭雪,懲治惡徒,如果一樣寶物能換得這一切,倒不可謂不劃算。
于是,陳遠又一咬牙,當即再度燒符許願,将那白色碎石放在了案上。
這一次,那白色碎石在他眼前憑空不見,而陳遠在周圍布下的追蹤法陣,竟然沒有受到一絲觸動。
他睜大眼睛,愈發覺得那人神通廣大,說不定就是天上下來的神仙。
想到此處,他心中湧起一陣久違的喜悅,随即在石案前跪下,望向天空高聲喊道,“望神仙早日成全在下心願!”
說罷,叩首一拜。
“這便是那什麽經緯司南?”院子裏,阿嬈将白石碎塊拿在手裏看,頗是好奇。
沈戢從後廚裏拿了一直李子,邊咬着邊搖頭:“有一事,我甚為不解。你們既然有本事探囊取物一般将東西拿到手,徑直拿去便是,為何還非要管那些破事?比如這什麽陳派滅門之事,難道你們就真的要幫那陳遠将仇人都抓給他?”
“你以為百聞瓶是做來偷竊用的?”阿嬈不滿道,“它雖可隔空取物,卻是憑契約行事。我等若收了報酬不幹活,百聞瓶也不會擾了我們。”
沈戢聽罷,譏諷地一聲:“那也不盡然,不過是你們道行不夠罷了。”
阿嬈知道他指的是上次他使詐,用挪移之咒将付過來的靈金轉走之事。
她也冷笑:“你試試将那靈金再收走,在站到百聞瓶面前試試。”
沈戢之所以被捉住,就是吃了這百聞瓶的虧。見阿嬈重提此事,他乖乖閉嘴。
Advertisement
不過阿嬈也對荼靡有些不滿。
“五百靈金就五百靈金,拿到手也好,怎麽說不要就不要了?”她轉而埋怨荼靡,“就說五百不夠,讓他用那什麽碎塊抵債不就好了?”
荼靡搖頭:“他家中已經被燒得精光,那五百靈金是唯一的財物。有碎塊足矣,不必逼他。”
阿嬈嘟哝:“你就喜歡濫發善心……”
荼靡瞥着她:“沈戢還回來的一萬靈金,我可都給你了。”
阿嬈也閉了嘴。
那一萬靈金,荼靡确實給了她。當初說好的,就是借用這百聞瓶的報酬。
“此法,我看也有不靈的時候。”沈戢道,“你只想着買賣公平問心無愧,将來若遇到個手裏有碎塊,卻無憂無慮無欲無求之人怎麽辦?你便只好不要了?”
“怎麽會?”荼靡頗是自信,淡淡一笑,“但凡是人,就會有煩惱。我會讓他們給得心服口服。”
沈戢還想再說,荼靡繼續道:“莫岔話。此事可是你試用的考驗。陳遠有那碎塊是你發覺的,那老船工也是你裝的,餘下之事,你打算如何收拾?”
提起這事,沈戢淡笑,自信滿滿。
他将李子吃完,掏出絹帕來擦了擦嘴唇,仿佛一切都不值一提。
沈戢的傀儡之術,确實頗為出神入化。
他紮起一只人偶,用豬皮蒙在上面。而後,沈戢刺破手指,将一滴血按在傀儡的天靈蓋上,那傀儡就成了他的模樣。
更妙的是,連魂相都有。荼靡再從白玉芰上剝下一片花瓣來為其僞裝,看上去,那活脫就是同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沈戢。
看着那假人露出沈戢一般的笑容,荼靡好奇不已。
“怪不得那叫萼羅的女魔也幾乎認不出你。”荼靡觀察着,“否則她在那宅子裏就會跟你打起來。”
阿嬈則兩眼發光:“這法術,能教教我麽?我也弄一個傀儡來幫我幹活。”
“這你便別想了。”沈戢道,“這般高深的法術,不是連打雷都怕的小妖能學的。”
阿嬈瞪他一眼。
荼靡看着那假人,清咳一聲,問道:“你是何人?”
假人看着她,臉上挂起跟沈戢一樣欠揍的假笑:“在下是誰不要緊,在下卻知道娘子是誰。”
荼靡訝道:“我是誰?”
假人媚笑:“娘子是今日在下所見最美的女子。”
荼靡:“……”
阿嬈在一旁笑出聲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假人看向她,目光寵溺:“在下不偷盜,只偷心。”
阿嬈:“……”
沈戢指了指自在居的前堂:“去吧。”
那假人随即邁開步伐,走起路來行雲流水,衣袂無風自動,與沈戢別無二致。
聽到堂上傳來沈戢招呼客人的聲音,溫柔而愉悅,沒多久,荼靡和阿嬈聽到了女客們莺莺燕燕的笑聲。
“時辰不早,去吧。”沈戢一臉從容,望天空上看了看。
荼靡早已在山門中借口閉關修行,不見任何人。
白玉芰花瓣變作白鶴,載着她和沈戢騰空飛起,離開仙山而去。
膠州瀕臨東海,自顧以來,就是求仙問道的福地。
其中,此道最為興勝的,又當屬崂山。
因得求仙問道之人絡繹不絕,崂山下的膠州城也被帶得興旺起來,各地商販雲集,市肆熱鬧,穿着各色道袍的修真弟子随處可見。
有了白玉芰的加持,沈戢魂相幹淨,走在人群中,就是個一生連螞蟻都不曾踩死過的良民。
本來,他不屑易容。
用他的話說,這張漂亮臉蛋,他已經幾百年不曾示人,當下正是接受衆生傾慕的時候。
但荼靡威脅他若不照辦,便是違約,讓他滾出伏龍村。
沈戢身段柔軟,當即變成了一個老道的模樣。
不過,即便是老道,他也非要把自己弄得長髯白須,手拿拂塵身披鶴氅,仙風道骨。
而荼靡跟在他身旁,則是個其貌不揚的藥童。
“說好了。”荼靡看着四周往來的行人,壓低聲音叮囑道,“此事你來出手,若是擺不平,那契書也作廢。”
“我若擺平了,你便不可再趕我走。”沈戢不耐煩道,“說了多少遍了,婆婆媽媽、”
二人說着話,來到城隍廟前。
這周圍熱鬧得很,雜耍的一人,擺攤的小販,行人接踵摩肩。
不過最熱鬧的,是石獅子旁邊的一個攤位。
這裏并不賣貨,而是招人。一面旗幡高高挑着,雖然已經被煙熏得發黑,卻能看出來原本的精致華麗,上面用彩線繡着“崂山陳”三個大字。
旁邊,用竹木紮起了一座小彩樓,上面卻不像別家那樣裝紅點綠挂滿花燈,而是一派肅殺之氣。
白紙黑字貼在彩樓上,似春聯一般,一邊寫着“千古奇冤舉世皆悲”;一邊寫着“血債血償為民除害”;上方橫梁出,貼着四個字:重金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