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母愛深深
“啊,曉青,有車——”,伴随着周玉華嘶心裂肺的驚叫聲,沈梅清擡頭看到一輛車向她沖來,她大驚失色,幸好她以前練過武功,速度比一般女孩要快,此時出于求生的本能更是迸發出驚人的力量,她猛地一個動作,提溜轉身,竟然在間不及發的情況下逃過一劫,那輛“千裏車”從她身邊呼嘯而過,只是,命雖保住了,由于慣性作用,她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仆倒在地上,皮膚被冷硬的地板擦傷,痛得火燒火燎的。
看着擦身而過呼嘯而去的車子,沈梅清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好險。
“曉青,你……疼嗎”周玉華沖過來扶住她,想到女兒剛才差點就喪生于車輪之下,她聲音顫抖得厲害。
“我……不疼。”沈梅清蹙着眉,咬着牙道。若是身邊站的是自己的親娘,她可能早就疼得叫起來,但周玉華不是,她只能倔強地站起身。
“沒事就好。”周玉華心疼地道,眼眶含着淚:“曉青,現在太晚了,藥店都關門了,回家去,我給你捈萬花油。”
“沒事的,不過是小傷而已。媽,你不用擔心。” 沈梅清反而安慰起周玉華了。
她以前上山采藥,山路崎岖,走路時難免有個磕磕碰碰,有時更是難免會受點小傷,有時疼得厲害,她也會在無人之處哭鼻子,只是因為自幼失去父親,十三歲又喪母,她是家中的大姐,自然而然承擔起家庭責任,所以受傷的時候就算再疼,她也只能選擇堅強面對。如今身邊終于有個關心她的媽媽,看到周玉華急得眼淚都流下來了,她心頭溫暖之極:有娘的感覺真好!
“曉青,以後走路要小心呵” 周玉華見她滿臉的不在乎,心裏擔憂之極:可憐的曉青,她真的什麽都忘了。連紅燈走綠燈停的常識都不知道,居然敢在鬧市的拐彎路口闖紅燈,幸好老天保佑,讓她逃過一劫,只是她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子,這七天她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我走路很小心呵,”沈梅清望着早就呼嘯而去的車子,不由氣憤地道:“這怪物怎麽不看人就沖過來了”
“曉青,這裏不是鄉下,我們走路是要看紅綠燈的。”周玉華滿臉憂色,她指着對面閃着的紅燈道:“現在是紅燈,我們行人是不能過馬路的。只有綠燈亮時我們才能走過去。”
“哦……”沈梅清定睛望去,果然對面紅燈閃閃,旁邊還有紅色的數字在遞減:5、4、3、2、1
剛到1,綠燈亮了,冥冥中就好像有人指揮一樣,兩輛原本駛着的車子忽然間停下來,排成一列,靜靜地讓周玉華與沈梅清走過去。
沈梅清眼界大開,比起自己老家那個嘈雜的世界,這個世界好像挺有秩序挺文明的呵!
知道沈梅清失憶後成為什麽都不懂的初生嬰兒,周玉華小心翼翼地牽着女兒的手,生怕她走失後,連過馬路都可能被車撞倒,剛才沈梅清闖紅燈就讓她出了一聲冷汗。走着走着,前面又是紅燈,車子川流不息地駛過。周玉華拉着沈梅清的手站在路口。有了剛才那次教訓,沈梅清自然一直跟在周玉華身邊了。
走過人行道,再穿過一條小路,這條路兩旁的商店林立,有些打着餐館的門前還燈火輝煌,有不少人坐在椅子上吃喝,沈梅清肚子餓得咕咕叫,她正想掏出碎銀去買東西時,忽然間想到一個問題:她懷中是有一兩碎銀,但在這個奇怪的世界中還可以使用嗎?
如果不能使用,她可成為徹底的窮光蛋了。沈梅清無奈地想,繼續随着周玉華往前走。
Advertisement
周玉華帶着她走到一座牌樓面前,上面寫着“新平故城”,字跡腐朽,牌樓古老,像極了一個生病的老人。沈梅清好奇地看着這古老的牌樓,這牌樓看上去有幾百年,跟外面寬敞的公路完全是兩個世界,可這牌樓為何那麽像她的“家鄉”,莫非周玉華領她回家?沈梅清心頭發熱。
她好像真的回到故鄉。不是,她的家鄉在蘇南的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中,而現在迎面而來的城樓,卻寫着“嶺南重鎮”?天啊,沒想到她從神農架來到了嶺南。
穿過城樓,走了一陣子,沈梅清又看到一座舊得不像話的建築,寫着:新平縣衙。沈梅清看到這個縣衙,有種時光錯亂的感覺:怎麽這裏又有縣衙了?今晚歹徒“光頭”不是明明說縣衙變成派出所嗎?
她忍不住問周玉華:“媽,這裏怎麽跟外面不一樣?”
周玉華說:“哦,聽說……聽說這是明朝時代的古城,離現在有幾百年了。”
“明朝?”沈梅清迷惘地想:明朝,從來沒聽過。
她是個愛讀書的人,師父更是學究天人,對歷史人物歷史大事如數家珍。但師父從未跟她談到明朝。
她忍不住又問周玉華明朝是什麽時代,但周玉華對歷史知之甚少,根本談不出所以然來。她只有作罷,将一切疑惑埋在心中。
月光下,周玉華領着她穿街走巷,那狹窄的小巷,周圍破舊的房屋,跟外面的形象完全不搭調。恍如兩個世界,但沈梅清倍感親切,因為她好像回到了家鄉。當然她知道她沒回家,而是到了陌生的嶺南。只是嶺南發達得不像話,比中原比江南都要繁華千倍。簡直夷人所思。嶺南,不就是大奸臣宋之問貶居的地方嗎?他還寫下《度大庾嶺》這首千古名詩。嶺南,在中原人江南人眼中,一向都是瘴疠滿地的百越之鄉,何以現在會發達到那種程度?如果真的那麽發達,韓愈怎會寫:“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呢?
周玉華帶着沈梅清在一幢樓下停下來。
這幢樓有七層,大部分窗口漆黑一片,有些樓閣還點着溫暖的燈光。
跟着周玉華,沈梅清爬着一級級的樓梯,爬到七樓的一道鐵門前,周玉華取出鑰匙,擰開了鐵門。
一屋溫暖的燈光。
裏面是一房一廳,房子極小極舊,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大廳中有位面目清秀的中年男人坐在輪椅上,臉上充滿着滄桑之色,看到周玉華與沈梅清,眼前一亮,聲音顫抖:
“我等你們一夜,你們終于回來了。玉華,你在哪兒找到曉青的?”
“德明,我是海濱商場附近找到她的,曉青一向愛海,我實在沒辦法,就到海邊去找她。”周玉華說完就走到櫃子邊,好像在翻找什麽。
這位坐在輪椅上的男人,不問可知,他就是莊曉青的爸爸莊德明。
“海濱商場,離這裏很遠。”莊德明眼睛轉向沈梅清說:曉青,你肯回家就好,你還怪爸爸那天罵你嗎?”
“不,我不會怪你了。”沈梅清走到莊德明面前,見他滿臉病容,心裏一酸:原來爸爸病得這麽嚴重,媽媽的日子過得這麽苦。
“曉青,我幫你搽搽。”周玉華拿着一瓶萬花油與幾根棉簽,對沈梅清柔聲道。
說罷她蹲下身子,細心地替沈梅清紅腫的膝蓋搽抹傷口。
望着燈光下周玉華瘦弱的身軀彎腰替自己搽抹傷口的影子,沈梅清不由得熱淚盈眶,心裏默默地對那位至今尚未謀面的莊曉青道:曉青,我今晚假冒你的姓名住在你家裏,你不會怪我吧哦,那是因為你的媽媽太好了,看到她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娘親一樣,不過你放心,我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的,明天我就會告訴你媽媽真相,會幫助她一塊來找你。還有,為了你這位溫柔善良的媽媽,我一定會想辦法治好你父親的病,相信我吧!
這時,“咕咕咕”沈梅清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計,她為難地看着莊德明與周玉華,臉上羞紅。
周玉華站起身,把萬花油放入櫃子,道:“你看我都高興得忘了曉青很久沒吃飯,我這就煮給她吃。德明,你是不是也餓了?”
“我不餓。”
周玉華柔聲說:“德明,你晚上六點多吃飯,現在已經快一點了,你應該餓了,吃一點吧。”轉頭對沈梅清說:“曉青,現在很晚,商場關門了,廚房裏沒有肉沒有菜,我給你們煮個荷包蛋挂面湯,好嗎?”
“好啊,我最喜歡吃面。”沈梅清高興地說:“我自己會煮面條,媽媽你今晚走了這麽久,也累了,在這裏休息一會吧。”
周玉華微笑着颔首:曉青越來越懂事了。
…………
沈梅清随周玉華走到廚房。
廚房沒有開燈,黑漆漆的,沈梅清見周玉華按了一個貼在牆上突出的按扭,立即像閃電那樣閃了幾下,卻沒有半點雷聲,窗外星光滿天,不像有下雨的征兆,沈梅清吓了一跳,沒等她回過神來,廚房內已是一片明亮。牆上挂着的那條長管在熠熠發光。她走過去好奇地看着那個按扭,自己用手按了一下,廚房漆黑一片。她再按一下,燈馬上亮起來。
沈梅清睜大眼睛,太神奇了,不用蠟燭,也不用自己點燈,只須按一下按扭,燈自動就會亮,還亮得出奇,整個房間都照得清清楚楚。
周玉華見沈梅清一臉好奇地将廚房中的按扭按來按去,房間一暗一明,心裏暗暗嘆口氣:曉青失憶得太厲害了,明明十八歲,卻跟初生的嬰兒一樣,連最起碼的常識都不懂。
作者有話要說: 沈梅清定睛望去,果然對面紅燈閃閃,旁邊還有紅色的數字在遞減:5、4、3、2、1
阿拉伯數字是從十三世紀傳入中國的,沈梅清是宋朝中人,本應不識阿拉伯數字,此為小說家言,歲月就讓她認識啦!晉江友友們應該不會介意吧
其實歲月也是個考據黨,對細節要求極為嚴格,力求情節不出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