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有了周文帝的保證,周嗣音心中緊繃的心弦終于得以松懈。只是隐隐的還是有些不安,卻想不到其他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存在。
公主府一片祥和之景一直到這個孩子瓜熟蒂落,孩子的生母生下孩子後便自缢了,周嗣音只能請了奶娘喂奶。良子寧與周嗣音一同打量着正在嬰兒床中咿咿呀呀的小不點兒,兩人都不由的心裏柔軟成了一片。
此時已經到了第二年的盛夏,兩人薄薄的衣襟被吹進來的夏風拂動,相視而望,目光中的含義不言自懂。
她二人既然無法真的擁有一個共同的孩子,那麽這個孩子從此便是她二人唯一的孩子。
尤其是良子寧每每都不舍得撒手,抱着逗弄着孩子。
“哦~哦~允兒,你說給孩子取個什麽名字好啊?”良子寧一邊逗弄着懷中的孩子一邊與周嗣音提着孩子的名字問題,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她二人還未抱有如此強烈的情感,現如今孩子出生後她二人竟然覺得這個孩子果真如同她倆親生女兒一般親切。尤其是這個孩子一見到她二人便會歡喜的鼓着小手更讨人歡心。
“子寧覺得呢?”周嗣音淺淺一笑,她當然知道這連續幾日良子寧都在書房中泡着。那書房中到處散落的宣紙上大大小小可寫了不少的名字,如今她主動開口應該是定下了什麽好名字。
果然良子寧眼中一亮“允兒,我前幾日翻閱古籍竟發現一首詩。其詩中竟有你我二人的名字!其詩開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周嗣音好笑的看着良子寧似乎邀功似的小模樣,接着下一句開口“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良子寧眼中光芒更甚“允兒知道?!”
周嗣音用食指彈了彈良子寧的額頭“本宮自幼習得四書五經,這詩經裏的詩詞本宮又怎會不知?你我二人的緣分恐怕早已經定了,不過這與名字何幹?”
良子寧嘿嘿地低頭傻笑“我便想着既然你我二人的名字均出自此詩,不如讓女兒的名字也在其中。若叫子衿、子佩與她爹爹我犯了同一個字不好,闕兮寓意不好,不如取個中喚做良思佩如何?”
周嗣音想了一下低吟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擡起頭笑吟吟地打趣道“子寧莫不是借着女兒聊表相思?”
良子寧似乎被拆穿一般,鬧了個大紅臉。周嗣音裝作沒看見,伸手将良子寧懷中的女兒抱了過來“思佩,給娘親抱抱。”
良子寧聽着周嗣音喚女兒思佩便明白周嗣音也很滿意這名字,立即又歡喜起來。伸手将妻女二人均攬在了懷裏。
良子寧感覺懷中擁着了整個世界,自己懷中的可是自己的大公主和小公主啊。
良子寧父親良衛國那面由着自己出面解釋也是歡喜一片,主要還是因為良子寧一抱着良思佩這只軟軟糯糯的小團子出現在良衛國的面前時,良思佩就不怕生的伸手問良衛國讨抱抱,直樂得良衛國眼睛都睜不開。
因此良衛國那面也是放出了話“給老子寵!使勁寵!”
周文帝那面更是不用多說,好說歹說也是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的孩子。自己當然歡喜的很,也是直接在良思佩滿月宴上下了旨封良思佩為佩安郡主,賞金銀無數。
因此良思佩這只小團子便成為了整個周國最為得寵的郡主,一面自己的娘親本就是榮得盛寵且文武雙全的長公主,自己的父親因為這平叛有功被封為兵部尚書。更別提父家母家,誰還敢惹她?
話說回來,平亂江王之後蒙闊入了周國軍隊的軍編被封為骠騎将軍,董塵求了一個品位不高的軍師副郎将。
良思佩滿月宴良子寧與周嗣音根本不顧奢侈為何物,大張旗鼓的擺起了七天的流水宴,只要有人說一句喜慶的話便可以随便吃喝。
周嗣音看着良子寧滿心滿眼均是女兒的模樣,心裏竟然泛起了酸泡泡。這個混人已經多少天每和自己好好說說話,做些親熱的事情了。
周嗣音越想越氣,良子寧卻似乎沒發現周嗣音的冷臉,只是自顧自的抱着思佩來到了周嗣音面前。“思佩,将父親今天交給你的話說給娘親聽。跟爹爹學:愛娘親~愛爹爹~”
周嗣音聽着良子寧的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子寧,莫不是傻了?思佩如今才剛滿百天,你教她說這些她怎能會?”
良子寧卻一臉你走着瞧的模樣,一臉傲嬌的瞅着周嗣音。良思佩小臉一皺只覺得良子寧教的話實在是太過于複雜,憋了半天也沒能說出來。
等到良子寧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卻又聽到良思佩口齒不清的糯糯的開口“愛~娘~愛”
周嗣音激動的幾乎要捂嘴哭出來,這種喜悅是她前所未有的一種喜悅。一旁眼巴巴等候着良思佩下一句愛爹爹,卻遲遲未等到。周嗣音忍俊不禁,抱起打起瞌睡的良思佩上了床。
“今晚我和思佩睡,你再來太擠了去睡書房。”
良子寧震驚的望向已經躺下了的周嗣音,不敢相信自己就這麽被抛棄了。不過瞅着周嗣音毫不留情的背着自己躺下的模樣,似乎自己真的要獨守空房了……
吃虧啊吃虧,讓自己女兒叫自己爹爹沒成功還将自己的媳婦搭了出去。
不過這小小的插曲并不能阻擋良子寧寵愛女兒的行為,甚至整個京城都知道如今這年紀輕輕的兵部尚書是出了名的寵妻女。每每下朝都推了其他大人的邀約,直奔回家,惹得京城中其他婦人好生羨慕,然後膽子大些的婦人便在家中開始數落自己的丈夫。
那些被數落的大人自然也是不甘心,于是良子寧又被傳出懼內之事。
不過這種打打鬧鬧的生活還是過去了,匈奴又一次發兵攻打周國,射殺主帥,連取三座城池!
“泱泱大國竟然找不出一個能打的!!”周文帝得了軍報後于早朝之上詢問何人願意挂帥,卻得一片寂靜。震怒之下将奏折都摔了下去,被砸中的大臣直接跪在地上一聲不敢吱。
良子寧攥着拳,心中卻想起了那日周嗣音神情疲憊的靠在自己肩膀時說的話。
“良子寧……你能不能不要再這樣了……本宮真的很累……本宮也想依靠一下你。”
毅然邁前一步,一道聲音響徹在了整個金銮大殿
“臣,請旨挂帥,平定匈奴!”
周文帝微眯了眯眼睛,想着剛剛奏折上寫的話,若是再這樣下去匈奴定會攻入京城。良衛國年邁,良子寧無異是最好的人選,只是自己的外孫女……不過這種想法也僅僅是一瞬間,周文帝面上又帶了笑。
“好!果然是少年豪傑。傳旨!封兵部尚書良子寧為鎮北大将軍,金印紫绶,位比三公!”
此旨一出震驚朝野,鎮北大将軍!歷代以來良子寧可是最年輕的一位大将軍了!位比三公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看來皇上也開始重用武将了。
“臣,領旨!”良子寧抱拳以武将的禮儀單膝跪地。
良子寧請旨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公主府,周嗣音握碎了手中的信,緊抿着嘴唇。如今匈奴入境,良子寧挂帥是自己一開始就謀劃的,可是為何心中這般惴惴不安!
良子寧回了公主府便看見周嗣音這幅神情嚴肅的模樣,也不知周嗣音知不知道自己請旨的消息,心虛的想要躲着周嗣音去看看女兒。
周嗣音擡眼看良子寧鬼鬼祟祟的模樣,冷冷開口“躲去哪?”
良子寧如芒在背,立即挺直了腰,僵硬的轉過身來讪笑“我……看看女兒。”
周嗣音抿着唇,就這樣一言不發的盯着良子,一直過了許久,良子寧冷汗都冒了出來。
“為何不和我商量。”
良子寧愣了一下,看着周嗣音冷冽的面容,心裏有些害怕。
“我……不想再讓你失望。我想……我也能保護你。我想……我能做好你期待的事。我想……不要你再那麽累……”
周嗣音握緊了拳,心中莫名其妙的燃燒了許多不快,忍不住想大聲宣洩。卻在理智下變成了一句“本宮和女兒都等着你……平安回來。”
看着良子寧沖自己的傻樂,背過身落下了淚,又伸手不動聲色的抹了去。
“你随本宮來。”
良子寧跟着周嗣音走到了書架前,周嗣音抽出了幾本書,書架又緩緩打開。進去後發現裏面羅列着各色的兵器!
“你挑一把趁手的,行軍在外總需要一把趁手的兵器。”
良子寧看這室內陳列的形色各異的兵器,震驚不已。只一眼便看中了一把亮銀槍!周嗣音自然看出了良子寧的喜愛之情,點點頭。
良子寧伸手拿起這把亮銀槍握在手裏便覺得趁手無比!若是再結合良家槍定然威風凜凜!
“這把亮銀槍又名龍膽亮銀槍,相傳為古時一代名将所有,此将又名常勝将軍。想必有緣,子寧若是喜歡便拿去。”
良子寧終于得了趁手的兵器,拿着槍到院中練練手,越是用便越覺得歡喜!直到一身大汗才愛惜的将龍膽亮銀槍收至匣內。
周嗣音見着良子寧一套槍法下來幹脆利落,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也放心了許多。
再說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鎮北大将軍親自上戰場的,只需要指揮便可,只求她安全回來。
此番平定匈奴同行的還有蒙闊、落塵、與唐樽。大軍的隊伍陸陸續續的離開了京城,周嗣音站在高高的城牆上,目送着一身銀白亮甲的良子寧駕馬離開。
握緊了心口,心中惴惴不安的感覺越發強烈,哪怕是讓吳慮暗中保護良子寧都不能緩解。周嗣音突然慌了,怕了,跑下城牆發現良子寧已經随着大軍走遠。
周嗣音停在原地,突然間淚便一滴又一滴的抑制不住……
“你一定要給本宮,平安回來。不然本宮定不會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