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如果不是地方不對,宗啓颢可能真的會笑出聲來。

也許祝廣确實沒能多陪伴在祝斯寧身邊,但他在其他方面極盡所能地給他了。

這樣一想,前世祝廣最後能聽信祝斯寧為他起兵造反,也不是不可能的。

——畢竟這種“我家阿寧做什麽都是對的”的态度完全不是作僞。

秦王妃不在,祝修永也承擔起了教養祝斯寧的責任。雖然一遇到祝廣就啞口無言,還會被胡攪蠻纏的老父親阻撓。

重來一世,宗啓颢只覺得這樣很好,現在的祝斯寧對他是信賴,看他的目光偶爾也是帶着崇敬,令他十分滿足。

果然宗啓颢能成為一個明君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是祝斯寧站在翰林院藏書樓外的感想,根據翰林院的老大,曾經擔任過帝師教導宗啓颢的學士所說,宗啓颢當皇子時,讀書非常勤勉,對歷代王朝興亡感悟極多,不少史書都細細讀過,還寫過不少觀後感。

——這些作業他還有保存,如果皇後也感興趣,想要學習一下,他可以拿出來作參考。

“多謝學士大人。”祝斯寧對這方面興趣不大,客套幾句後,便讓他不用搭理自己,他随便逛逛就好。

“這怎麽行?翰林院的書卷轶浩繁,殿下初來,對這些不熟悉,要單單找一本書只怕找到日暮都找不到。”他叫來一個年輕人,為祝斯寧做介紹,“這是新科狀元蕭逸明,殿下也許還有些印象,他入翰林後一直在幫忙修撰史書,對這些書籍位置相當熟悉,就讓他為您導覽。”

“那就麻煩蕭大人了。”祝斯寧沒有推辭,這裏不少書都是孤本,他也怕一個不慎就損壞了。

宗啓颢說是讓祝斯寧來翰林院看書,但他只有把祝斯寧介紹給翰林學士的時間,轉頭又去忙國事了。

翰林院相當于宗啓颢的秘書官助理團,宗啓颢那麽忙,祝斯寧也不好意思占用學士太多時間,至于主角蕭逸明……

現在應該還是個深得宗啓颢看重,上司賞識的新人,這才能安排過來接待祝斯寧。

蕭逸明帶着祝斯寧簡單介紹過藏書樓的書籍還有翰林院如今正在進行的項目,中間穿插些小故事,并不枯燥,還很有趣。

Advertisement

祝斯寧裝模作樣地拿起蕭逸明剛剛編修好的一本史書翻了翻,誇贊道:“蕭大人好厲害,裝訂都非常仔細完美。”

雖然看不懂,但誇就對了。

蕭逸明笑笑:“裝訂都是書工做的,微臣的工作主要是修訂勘誤,與其他書籍做對比,查看是否有偏頗的地方。”

诘屈聱牙的古文看得祝斯寧一陣頭大,偏偏蕭逸明還誤以為祝斯寧有興趣,拉着他說了不少。

祝斯寧不得不委婉提醒他:“蕭大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關于我的事?”

蕭逸明道:“有些事不過是空穴來風,以訛傳訛,殿下有向學之心,陛下又将藏書樓開放與您,等過些日子,衆人自然就能看到。”

“不……我……”面對如此真善美的主角,祝斯寧并不太好意思說出自己的需求。

宗啓颢估計也羞于直接說祝斯寧真正會看的書是什麽,翰林院上下還以為皇後殿下是來補充文化知識的。

“咳……那個……蕭大人,傳聞也不一定是有誤的,多少還是有點根據的。”

“下官不明,還請殿下明示。”

“……故事會有嗎?各種小說奇聞有嗎?”祝斯寧豁出去了,“奇奇怪怪的,不務正業的雜學書籍有嗎?”

蕭逸明呆滞半晌,才反應過來:“有……有的,殿下是,是想看這些嗎?”

祝斯寧點頭:“先拿這些過來吧。”他古文水平一般,就是能看懂的地步,但很多史書用字都很有講究,一個字往往暗藏殺機,如果不是博覽群書熟讀古今,很難領會其中的意思。

蕭逸明領着祝斯寧找了不少稗官野史:“這類書多是坊間書匠為着多賣幾本胡編的,破綻百出。只有農閑時那些鄉下說書人才會買來胡侃說趣的。這些書殿下看看就好,千萬別當真。”

關于這些書籍,翰林院內部一直都有争議,有些覺得這些書不入流,放着也沒用,還要花費時間去整理清掃,不如趕緊清出去,也有些覺得說不定還能有新發現,從中可以窺得些許前朝風俗。

祝斯寧保證道:“蕭大人放心,我就是拿着解悶看個笑話打發時間,不會當真的。”

兩人找了一處地方坐,蕭逸明還有公務要處理,囑咐祝斯寧有什麽看不懂的可以問他,而後便低下頭開始修書了。

他們坐的桌子靠在窗邊,自有書童殷勤地倒茶磨墨,動作輕盈,一點聲音也沒有。

祝斯寧偶爾看得累了,便朝外面看去,或是看着房內一排一排高聳的書架,每一層都放滿了書冊,有些壓得木板彎成一個半弧,空氣中滿是墨香和紙張朽壞後散發出來的味道。

陽光自窗口探入裏面,粉塵點點飛旋,祝斯寧輕輕翻過一張書頁,清晰地看見紙面噗地一下揚起一大堆粉塵。

合上書本,書頁邊緣刺刺的細小絨毛在陽光下呈現透明的顏色,随微風飄飄搖搖。

祝斯寧輕輕吹了一口氣。

那些絨毛立刻往一個方向倒。

感覺還挺好玩的,祝斯寧樂了半天,才想起對面還有個蕭逸明。

蕭逸明由始至終都專注手裏的工作,眼都不擡一下。

添水的小童子也不知道去了哪裏,四周寂靜無聲,唯有蕭逸明偶爾翻書發出來的沙沙聲。

主角就是主角,這麽枯燥無聊的工作都能一動不動地做這麽久,不像自己這麽沒耐心,翻了兩遍就覺得無趣。

祝斯寧默默感嘆,然後産生一點點鹹魚浪費大好時光的愧疚感。

于是祝斯寧再翻了一遍書後,決定找新的樂子。

他一起身,蕭逸明便立刻察覺:“殿下怎麽了?”

“我找下別的書看看。”祝斯寧收好手裏的書本,往前一瞥,“你忙你的吧,不用管我。”

“殿下要找什麽書,微臣可以幫忙。”

“不用,我就随便看看,我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麽書。”祝斯寧關心道,“你們的工作我看着還是挺累的,半天都不見你翻頁,是要一個字一個字校對嗎?”

好多書都是蠅頭小楷,還有些因為年代較久,墨跡變淡,看着就眼睛疼,祝斯寧看得累了可以丢掉不看,蕭逸明卻是工作。

蕭逸明:“還好吧,這都是微臣該做的。”

沒有聽到抱怨,祝斯寧懂,都是為了吃口飯,不容易。

他拍拍蕭逸明的肩,鼓勵道:“好好幹吧,有志者事竟成,你可是考上狀元的人,超過全國那麽多人做上第一。總有一天,你學的這些東西都會有用武之地。”

等到蕭逸明登頂的時候,就是他退休的時候了。

蕭逸明道:“殿下過譽了,狀元每三年就有一個,不算少見。”

“一個朝代能有幾個三年,”祝斯寧揚了揚手裏的書,“反正我不行,給我三百年我也考不上。”

蕭逸明笑了笑,轉開話題:“殿下這些書都看完了?”

祝斯寧:“看完了,我想換點別的。”

“真的假的?”蕭逸明不太相信,“太快了吧。”

祝斯寧跟在他後面,兩人一起将書放回原位:“這書一個故事,颠過來倒過去地講,太沒有意思了,寫得也差,一看開頭我就能猜到結尾。”

蕭逸明大笑:“看來殿下看過很多這樣的故事。”

他給祝斯寧指了指相關書籍的位置後,又折返回去工作。祝斯寧挑了基本算數孤本,還有其他雜學書籍,重新回了座位。

蕭逸明反反複複地對着幾頁紙做校訂,有時因為隔的書頁比較遠,記不清楚位置要找半天。

“蕭大人,”祝斯寧敲了敲桌子,引其蕭逸明的注意,“這個要不要?給你。”

他将手裏的書簽推過去。

古代人的書簽多是竹片紙片,竹片紙片可以寫字标記分頁,有些富貴人家會用象牙。不過祝斯寧用的,卻是輕便的鐵簽。

請了工匠特別打造,镂空雕刻,還可以夾紙标記,可重複使用。

“多謝殿下賞賜。”蕭逸明接過書簽,這支書簽造型精巧,別具匠心地雕刻了一直懶貓仰躺在梅花樹下,一片梅花恰好落在貓鼻尖。

這片梅花可以用來夾紙條做标記。

蕭逸明摩挲了一下,小心地将紙條固定在上面。

“這個很好用吧?”

蕭逸明做完一本書,陡然聽見祝斯寧問他。

“很好用,殿下的書簽很是精巧,微臣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東西。”蕭逸明脖子有些僵硬,卻不敢擡頭。

祝斯寧:“沒什麽,好用就行。我看你做起來快了好多,沒有因為我耽誤就好。”

“殿下一直在……在看微臣嗎?”

“還好吧,”祝斯寧沒好意思承認自己是太無聊才暗搓搓到處看,“就是偶爾偶爾看一下,就只有一下,真的。”

“而且蕭大人真的很認真,都沒發現我在幹什麽。”

蕭逸明更加不敢擡頭了,能做完工作他就很慶幸了,一開始他一想到坐在前面就是祝斯寧,可是好半天沒動作呢……

不過那時,祝斯寧應該沒發現。

他擡起頭,正對上祝斯寧的笑臉:“我看時候好像不早了,不知道蕭大人中午是要怎麽過呢?是回家嗎?”

蕭逸明答道:“中午微臣要當值,家裏人會送飯來。”

祝斯寧深感遺憾。

以他貧乏的社交技能,請吃飯是最簡單最好用的感謝方式。而且他現在背後還有個禦膳房支持,做的飯絕對好吃。

見祝斯寧似乎沒有回去的意思,蕭逸明好奇問道:“殿下中午也是差人送飯來嗎?”

在祝斯寧來之前,學士就對他說過,皇後進入翰林院是陛下親自點的,還要特意要一個耐性好學識淵博的翰林陪同。如果蕭逸明能做好這些,定然能在宗啓颢那裏留下好印象。

——有小道消息說,陛下對後宮一視同仁,唯獨對皇後更加寵愛些。

雖然有可能是礙于秦王或是所謂的尊重正妻,但祝斯寧确實得宗啓颢看重也沒錯——讓祝斯寧出入翰林就是一個證明。

“殿下今天一整天都要在翰林院看書嗎?”

蕭逸明帶着祝斯寧走出藏書樓,從腰間抽出鑰匙落鎖。

“應該是吧,反正我也沒地兒去。”

“嗯?沒……沒地兒?”蕭逸明不敢細問,難道他的猜測有誤?

“蕭大人……”祝斯寧頓了頓,還是忍不住問出來,“你好像有點結巴?還是因為天氣太熱了?”

“沒……沒有。”

祝斯寧:“……”

他忽然深感憂慮,一個傑克蘇存在的主角,無論做什麽都會成功,身上有優點無數,怎麽能夠是結巴呢?

雖然這只是個小毛病,但很破壞氣氛很掉逼格啊。

……不過如果是作者想寫勵志型主角,比如要口含鵝卵石克服天生缺陷之類的?

祝斯寧越想越覺得風格不太對。

蕭逸明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然而還是要解釋清楚:“是,是有點緊張,微臣,微臣是第一次離殿下這麽近。”

“緊張嗎?”祝斯寧想了想道,“可是,之前我們在瓊林宴後,不是見過了嗎?”

“不太一樣,”蕭逸明道,“那個時候,微臣都沒怎麽和殿下說過話。”

似乎除了行禮,就再沒別的了。

“好像是吧。”祝斯寧也不太記得了。

蕭逸明眼角悄悄觀察祝斯寧。聽老師說,知道要來藏書樓後,祝斯寧便差人過來問藏書樓可否有禁忌,态度端正得很。

藏書樓中舊書不少,紙張脆弱,揚塵極多,不宜穿過于寬大的袖袍。祝斯寧幹脆換了利落的藏青色束身衣袍,外罩的月白色寬袖外衣則在進入藏書樓前交托給跟随的宮人保管。

深濃的藏青色将祝斯寧的膚色襯得更白,也讓他看起來沉靜穩重不少,再配上轉盼生光的眼睛,哪怕是站着不動,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更何況這人是天生的笑臉模樣,說話時彎彎眼眸,頰邊的酒窩若隐若現。

蕭逸明道:“殿下這般沒有架子,實在讓微臣受寵若驚。”

“難道說這話的不該是我嗎?”祝斯寧笑道,“蕭大人是國之棟梁,可比我這個只會吃喝的好多了。”

“沒有,沒有做什麽,”蕭逸明自嘲道,“之前在金殿上,微臣還不自量力地說要以家産充國庫,陛下沒有答應,朝中大人也頗不贊同,都是我沖動了。那時秦王也在,幸而他沒有出言嘲笑,保住了微臣的臉面。”

祝斯寧不動神色:“蕭大人憂國憂民,當然沒有責怪的道理。”

蕭逸明朝祝斯寧鄭重一禮。

“當日沒能向秦王道謝,還望殿下能替我轉達。”

祝斯寧忙扶他起來:“蕭大人客氣了,不必如此。”

按照系統提示,他的任務完成度是沒有問題的,可是蕭逸明沒有捐款,真的不會影響到後面的劇情嗎?

祝斯寧接過宮人替他保管的寬袖外衣,卻沒有急着穿上,而是抱着和蕭逸明步行走出藏書閣所在的院落。

“殿下既然不回去,不如中午一起去下官那邊如何?”蕭逸明簡單介紹了下翰林院裏有哪些人。

只是祝斯寧還記挂着劇情的事,聽得不太仔細,正暗中打開系統頁面查看。

一進大門,蕭逸明便看見宗啓颢的儀仗,裏頭果然是宗啓颢。

“陛下!”

蕭逸明急忙見禮。

“什麽!”祝斯寧沒注意,一腳踢在門檻上,還不等他反應過來,身體就被人扶住。

“梓童怎麽還是這麽冒失?太不小心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