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宋母的懷疑

這邊老太太趙氏煩心得很,那邊宋母同樣頭痛。

她就一個兒子,雖然對兒子要求嚴希望他考取功名,但在生活上很照顧兒子,住到了學堂裏宋母也不太放心,專門做了飯菜送去學堂,希望兒子臨考前能吃得好,考試順利。

哪想到去了學堂沒見着兒子的面,卻得到兒子留下的信,看了信後宋母咬牙切齒,好一個顧珍,竟敢追到鎮上學堂裏來了,而且還冒用她的名義。

她不知道臨考前這段時間對兒子多麽重要嗎?還敢在這種關鍵時候打擾她兒子,對宋母來說,兒子和兒子的前程是至關重要的,凡是會影響的都是她的敵人。

宋母不能到顧家去撕,撕開了她兒子名聲也受影響,她現在一點都不希望兒子跟顧珍綁在一起,到時吃虧的是自己兒子。

就在忍氣吞聲的時候沒想到顧珍這丫頭還有臉皮跑到她門上來,宋母這時候都要佩服她的臉皮厚度了,沖着這一點,她也絕不容許顧珍嫁進宋家的。

将顧珍放進門來,宋母才甩下臉色,在外面免得被人看到說閑話:“珍丫頭,我去了鎮上學堂,才知道我兒躲到縣裏去了,還有我什麽時候托你給我兒送東西去了?”

既然顧珍一個黃花閨女做得出這種事,就別怪她不留情面,因為顧珍這次做得太過分,宋母對整個宋家的印象也下跌許多,原本覺得瑤丫頭做她的兒媳婦不錯,可現在一點不想跟顧家沾上邊了。

顧珍正想着怎麽讨好宋母,在她想來,從銀錢入手,應該是宋母最抵擋不住的,因為宋澤要趕考,花銷會越來越大,哪裏是靠做繡活就能支撐住的,她就不信宋母會見着銀錢不動心。

可沒想到宋母直接捅破窗戶紙,将她的行徑揭穿出來,饒是老臉皮厚,顧珍這會兒也有點吃不消,因為這可是未來婆婆,對的,顧珍對于嫁給宋澤這件事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讨好宋母那是提前侍奉婆婆。

顧珍臉皮發燙,結巴道:“嬸子,我是擔心宋澤哥的身體,所以才會借着嬸子的名義去給宋澤哥送點吃食,我真的是為了宋澤哥着想。”

“免了,宋澤有我這個當娘的為他考慮,男女有別,珍丫頭以後還是離我們家宋澤遠一點,你的心既然不在學習刺繡上,我以後也不歡迎你來。”宋母将話說得非常明白,她本就是個聰慧女子,否則一個寡母無法将兒子教養得這般出色,其中的艱辛旁人是無從知曉的。

因為聰慧,所以知道有些話不能說得含含煳煳的,必須解決得幹淨利落,她對兒子的要求與期望極高,不允許有人破壞。

顧珍急了,宋澤現在擺明了就不理她,想從宋澤這邊入手很難,那麽剩下的一條路就是宋母這裏了,宋母開口,她就不信宋澤敢拒絕。

可沒想到因為她私自送吃食去學堂這事被宋母知道,會産生如此嚴重的後果。

她現在有點後悔過于急躁了,但宋母這裏的路絕不能斷了,顧珍連忙說:“嬸子你聽我說,我能幫到宋澤哥的,真的,宋澤哥那麽優秀,一路科考下去絕對能出人頭地,我能幫宋澤哥賺銀子,讓宋澤哥和嬸子高枕無憂的,嬸子不希望宋澤哥一邊科考一邊還要為銀子憂心吧。”

宋母奇了怪了,一個十四歲的小丫頭跟自己說能賺銀子,她靠什麽本事賺銀子?

她的确為銀子憂心,但也不是随便什麽人就能讓她妥協的,否則等兒子考取秀才功名,她就不信不能為兒子說着一個嫁妝豐厚的媳婦,但不想讓兒子落得一個吃軟飯用媳婦嫁妝的名聲,所以她寧願考慮顧瑤這樣的農家女子,放眼水雲村,瑤丫頭也是條件最好的。

可現在有了顧珍這個死丫頭,瑤丫頭的條件也不那麽完美了。

“你說說一個小丫頭有多大的本事能賺上銀子?”

顧珍心中稍松一口氣,她就說怎可能有人對銀子不動心的,她上輩子的經歷告訴她銀子和地位有多麽重要,所以重來一回,她用盡一切手段也要得到這兩樣,誰也不能阻攔她。

顧珍露出笑臉,說:“嬸子,我知道一個制作桃花粉還有口脂的方子,那是京裏大戶人家女兒家使的東西,我打算做出來拿去賣,到時不僅能讓宋澤哥繼續科考下去,也能讓嬸子一起過上好日子。”

宋母詫異地看了顧珍一眼,她可是知道京裏流行的桃花粉的,那麽一小盒桃花粉,最便宜也要二三兩銀子,可待在水雲村連清河縣都沒去過的顧珍,是如何知道京裏流行的桃花粉,還知道桃花粉的做法的?

宋母仔細回想顧珍以前的情形,越發覺得顧珍身上存着古怪,仿佛就是從顧珍在山上摔破腦袋起就不太一樣了,想到這個宋母打了個寒顫,不僅沒動心反而吓着了,連忙拒絕:“我兒自有我這個當娘的為他盤算,你有這個心不如幫你爹娘還有顧家改善生活,你走吧,我這裏不歡迎你。”

宋母不僅說,還動手将顧珍往外推,傻愣掉的顧珍直到被推出門外才清醒過來,可惜此刻宋母已将院門當着她的面拍上了,顧珍目瞪口呆,簡直無法相信這一切,宋母怎可能不動心?她寧願跟顧瑤一起沒日沒夜地趕制繡活,也不願意接受她的錢財?難道她的銀子就燙手嗎?

繼而顧珍打了個激靈,她剛剛對宋母說的話,宋母不會告訴顧家吧,她能在老太太面前矢口否認?那不就等于跟宋母說謊了?

顧珍差點一口銀牙咬碎,狠狠瞪了眼面前的門板,然後轉身就走。

聽到離開的腳步聲,宋母才松了口氣,從門縫裏偷偷往外瞧,這丫頭是不是中了邪?等兒子回來,她得再叮囑幾句,千萬不能跟這丫頭沾上邊。

還有,她得趕緊跟顧家透個口風,這相看親事的事就算了,他們宋家高攀不上顧家了。

且不說顧珍回到家後如何,第二日,滿懷心思的老太太就找上宋母,還沒開口,兩人就從對方的眼神中知道她們接下來要說的都是同一件事,老太太剛起了個頭,就是透露出那麽一絲意思,兩人也都同時松了口氣。

這門親事是結不成了,但兩家也不能鬧僵了。

本着這樣的念頭,宋母說:“我看你家昭兒是個聰明伶俐的,你就等着享昭兒的福吧。”

老太太一聽這話就樂得合不攏嘴,也很捧場道:“你家宋澤可是我家昭兒争氣多了,我家昭兒一看就還是個孩子呢,整天就知道胡鬧。”

于是默契就這麽達成了,兩家以後不會再談相看親事一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