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年代文

年代文/18

這是一件好事,可看蘇秀趙玉文夫婦的意思,是只帶蘇田葉去,這怎麽行。既然都是外甥,那就公平一點,要不就都不帶,要不就都帶上,不然她心裏不舒服。

“能帶上的吧?都是外甥,也不分個親疏裏外對吧。”王喜娥這會兒也顧不上夾菜了,“哎,我也知道,我們母子不如人家,我弟妹能說會道,人家長生也是學習好長的好,你們幹啥都惦記着老二母子也是應該的。”

本來王喜娥只是擠兌一下別人,她覺得自己吃虧了就要說,不說出來別人怎麽知道自己心裏不舒服了。然而說着說着,她有點真情實感了,明明自己是大兒媳婦,以後要幫父母養老的,以前說的長嫂如母,怎麽現在就變成老二一家事事出頭了呢。

本來帶蘇田葉去市裏頭住幾天就是臨時想法,還是趙玉文的想法,她本來也覺得只帶蘇田葉一個人去住幾天是不是有點不好,想着之後有機會帶別的侄子也去玩一天。雖然是去她家裏,想帶誰就帶誰,但這些小孩都是她的外甥,她應該公平一點。

這次趙玉文帶蘇田葉去市裏頭住幾天也是因為蘇田葉的學習,他帶他是去找老師的,現在家裏多希望能有一個孩子是大學生!別的侄子她倒是也想帶去市裏找老師,但他們也不給她這個機會啊。

明明之前對其他外甥也是有些愧疚的,想着一會兒要不要給買點什麽補償一下,現王喜娥這麽陰陽怪氣的說完,蘇秀就覺得有些煩躁,這是在抱怨我?在教我做事?她覺得自己這個姑姑當的也挺夠意思的。

“大嫂,以前他們小時候我也帶着出去玩過,都是一起的,沒有說偏向誰吧?這一次帶長生也是臨時起意,長生那麽好的天賦,我們做長輩的也不忍心看着他浪費,其他有什麽合适文文小武的,我難道沒惦記過他們?我給的他們還少?你現在這樣說,讓別人聽着了還以為我對我的外甥有多偏心有多不好呢,我哪次回來不是想着我這幾個侄子侄女?。”

她就是喜歡長生,但長生誰不喜歡呢?不說性格外貌學習這些,每次她來,長生跑前跑後,乖巧可愛,幹啥也惦記着她。可她在喜歡長生,對別的侄子也都是一視同仁的啊。做父母的還有個偏心相向的呢,她大嫂不就是這樣的人?

蘇秀聽了王喜娥的話,有些不樂意了。平時她也不會這麽直白的說話,只是這一次她有點暴躁了。

她每次回家都會帶東西,帶回來點什麽她大嫂就害怕自己家的孩子少吃了點什麽,每次都在那裏看着,只要別人多拿一點點什麽東西,她就像自己吃了什麽大虧一樣在那裏不陰不陽說幾句。

這種情況自己要是較真兒吧,她也就是自己在那裏說幾句,但是不管她吧,她就一直是這樣逼逼叨叨好像誰欠她一樣。就像現在這一次,在飯桌上就開始了,搞得人胃口都不好。

王喜娥聽見蘇秀的話,有點吃驚的張了張嘴。這…這她也沒說啥吧?不帶就不帶呗。

“好了,飯桌上先不要說這些了。那是秀秀家,秀秀想帶誰去就帶誰去。她也是和她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她帶一個孩子還不夠,把咱家的孩子都帶上?讓人家說咱們家是打秋風的嗎?你們回娘家的時候,會帶你們這些侄子侄女嗎?”蘇奶奶最後放話。

“媽,姑姑也不容易,咱們以後有機會去拜訪,姑姑姑父帶長生去都是幹正事的。”蘇娜突然在旁邊說話。

‘就蘇田文那種書都不看一下的人,去了幹什麽,去了每天去吃東西嗎?’

‘就會說自己的兒子,她怎麽不想一下我現在初三,才是最需要去市裏頭看看的人,就是偏心,幹脆誰都不要去了,一個小破城市都激動成啥樣子了。’

——

小水村的冬天,幾乎每天都是白茫茫的,還有頂峰點綴着白雪的大山,都明明白白的提醒着衆人這時一個安靜的季節。

這裏雪太多了,用鐵鍬堆起來的雪堆還沒有融化,就又開始下雪。五天裏有三天是陰天。

這樣的天氣,學校也早早的放了寒假,最後一天給布置了作業抄了習題,大家在離過年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就不用去上學了。

“來,快脫下鞋子,快,先去上炕吧。”蘇田葉一回到家裏,張麗娟就給蘇田葉遞過家裏的棉鞋,要他脫了襪子換鞋趕快上炕。

給蘇田葉換了鞋子之後,她自己拿起鞋底和鞋面已經濕了的棉鞋在爐邊烤了起來。

家裏距離蘇田葉的學校也有一段路,前幾天天氣好,所以路邊的雪都消開了,導致路上濕濕的。然而天氣還沒好兩天,就又開始下雪。今天天上又飄着小雪,雪花不大,路上還是濕的,地面上堆不住,導致這些雪都變成了水。

蘇田葉穿着棉鞋,走在路上稍有不注意就能濕了鞋子,就是仔細的注意,走路時間長了,鞋子也會濕。

教室裏沒有爐子,大家領了成績之後還在教室裏抄了一下午的題,他感覺自己的手和腳要凍掉了。

可能是腳受冷了,現在肚子也隐隐的感覺不舒服,涼飕飕的,又脹又冷。

一回家,蘇田葉就趕快上了炕準備暖一暖,他害怕自己又生病,家裏人還要擔心。

蘇田葉家裏的窗戶只有兩塊是玻璃,剩下的都是麻紙。

每個角落都雕着花的格子窗棂用兩層麻質糊着,勉強能擋一點風。

蘇田葉上炕之後,張麗娟又出去,将外面的長條型窗簾挂起來。這樣的窗簾是用破舊不要的碎布頭縫起來的,冬天的時候挂在窗戶外面,可以擋着外面的寒風從縫隙裏進來。

冬天的天本裏就黑的早,下面的窗戶又被窗簾遮起來,屋子裏就更暗了。張麗娟将電石燈點亮放在炕桌上,又去櫥櫃取出幾根南瓜條放在桌子上。

“怎麽樣,炕上暖和吧?”張麗娟說着,又伸手摸摸。摸完後點點頭挺滿意的,然後又倒了兩茶缸子熱水。

在炕頭的位置有放着一塊小褥子,用小褥子捂了一下午,就算中午竈火沒燒柴,那裏也被捂的暖乎乎的。

“熱的,媽媽,你也上來吧。”蘇田葉招呼,還是炕上暖和。

他将炕上的兩個枕頭的其中一個放回原位,另一個放在自己的身後,他準備一會兒靠着看看書。

“爸爸去奶奶那邊了嗎?”蘇田葉腳伸在小褥子下面,立馬就能感受到那股溫暖,又蹭蹭,他的腳終于緩過來了。

“嗯,剛才你大伯他們又叫打撲克牌呢。”張麗娟也上炕來。

農村人稍微能休息的日子也就是冬天,這還需要是下了大雪的冬天。勞動的日子就盼着休息,休息下在家裏躺躺又覺得無聊,就走家串戶的,聊聊天打打撲克牌,這樣也是一天。

她一邊說,一邊從角落拿出一個竹編的小籮筐,裏面放着一些線團,小剪子,小紙團,剪成一半的紅色窗花。

快過年了,有些東西就準備起來了,這會兒就能一邊聊天一邊剪窗花。

“你這幾天收拾一下,不知道你姑姑啥時候就來接你去市裏。”張麗娟突然想起來,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上次吃飯的時候說了幾句,飯後趙玉文又将這件事情定下來了,說等蘇田葉放假了就帶他去市裏,還說家裏別的孩子也是,只要學習上有了好成績,也是這樣的待遇,也帶他們去市裏玩。

這又過去一段時間了,蘇田葉也放假了,趙玉文他們或許也快來了。

“你跟你姑姑走的時候媽也給你點錢,去了有啥自己想買的也不要不舍的。我再想想看還能準備點啥,也不能空手上人家的門。”張麗娟說着,就又想自己已經準備好的伴手禮還能塞點啥。

———

小水村去哈山市,有的人是趕着驢車,有的人是騎着自行車。如果家裏沒有車的話,就要坐公交車了。

不過小水村去哈山市的車每天只有兩趟,這已經是很便利了。

趙玉文家裏有自行車,但是他們每次來小水村一般還是坐公交車。小水村距離哈山市有二十多公裏的距離,騎自行車也要騎好一會兒,蘇秀是一口氣騎不下來的,還要中場休息。騎自行車夏天熱冬天冷,對他們來說還是坐公交比較方便。

這天下午,他們早早的就在公交站等着車。這時候的公交車每次發車只有一個大致的時間,因為沿路有三四個村子,不知道哪一站的人多人少,總要耽誤點時間。

這輛公交車已經開了有一段年頭,更何況它來到小水村的時候,就已經在別的地方服務過一點時間了。

蘇田葉裝着衣服和書本的書包自己背着,他媽媽給準備的特産被他姑父拎着。

“這會兒應該人不多了,咱們應該會有座位。”蘇秀牽着蘇田葉的手。

不知道為啥,她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跟以前談戀愛的時候三個人在村子裏散步的感覺不一樣。現在她已經結婚了,如果她以後的孩子也能有這麽乖就好了。

她帶着一種莫名激動的心情,有些絮叨的和蘇田葉介紹着一切。

等了十幾分鐘,一輛紅色的公交車緩緩的駛過來。

“人不多!”蘇秀開心的說,她沒有看見站着的人。

作者有話說:

啾啾啾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