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年代文
年代文/22
“他是我外甥。”蘇秀有些想要叫家裏的大人回來,但是她自己出去叫也不行,家裏還有客人。讓蘇田葉去報社找人她更不放心,城裏可不像村子裏,這裏路上全是車,而且孩子也就今天上午去過一次報社。
“哦!是你外甥啊,真是個好孩子,看着就是個聰明孩子。”這句話吳巧說的是真心的,不過看着這鋪着瓷磚的地面,她眼睛一轉,又問:“孩子這是在城裏上學嗎?還是來城裏家玩呢?還是城裏好,養出來的孩子就是比農村的貴氣。”
她本來是随口一說,但是說着說着,就惦記上了這件事情。這個孩子不會真的是在城裏上學吧?那就是住在這裏?有這些猜測是因為這個孩子真的太突出太标志,她目光忍不住要看蘇田葉,蘇田葉和她的孩子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和村子裏土裏滾的孩子也完全的不一樣。
”沒有,長生是昨天過來的,來市裏又事情做。”蘇秀簡單解釋了一下。
之後吳巧又問了幾句蘇田葉的事情,蘇秀都簡略含糊的說了幾句。
問完蘇田葉,吳巧又說起別的,在沙發上坐在一起說了一會兒。她們說着,屋子裏亂糟糟的,兩個女孩子倒是不吵不鬧的,只是怯生生的坐在沙發上,不過也是在不着痕跡的左顧右盼。那個小男孩就更不用說了,屋子裏吵就是因為他,一直在地上跑來跑去,一會兒想要吃東西,一會兒想要開電視。
“嬸子您先坐着,我去給我爸打個電話,看他能不能回來。”蘇秀家裏也有長輩,但是真的很少見這種類型的,無比的能說,還要對各方面刺探,探聽各種事情,感覺像是她大嫂版本再進化一百倍一樣。
“那行,那行,這會兒叫回來不會耽誤二哥的工作吧?”
“沒事兒,我就是打個電話,爸能回來的話再回來,不讓他耽誤工作。”蘇秀站起身子。
他們樓上有一家安了電話,這棟樓裏的人可以去那裏打電話,不好意思的話給人家留下幾毛錢當電話費。
那邊趙工明接到電話也很驚訝,不過他那邊下午沒什麽事情,還是可以回來的。聽到他的回答蘇秀感覺自己松了一口氣。
“嬸子,我爸一會兒就回來了。”蘇秀內心輕松一點的坐在沙發上。
“你這孩子,還真的去打電話,我們在這裏坐坐等着就行,還讓你爸上着班跑回來,耽誤事情。”
蘇秀聽了,有些憋氣,據她的了解,等趙工明和孫寒紅回來,吳巧肯定也會對着他兩說這句話。因為說完這這句話,一切就都是她的問題。
————
言語間絮叨一番,家裏來了人,蘇秀和蘇田葉本來的計劃現在便不能實現。趙工明原來說回來,但可能是報社臨時又有事情,回來之後距離打電話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小時了。
但不管怎麽樣,他一回來,蘇秀就可以先休息一下了,她真的沒有見過這麽能說話的人。依誮
趙工明回來之後,和他聊天的便是他的堂弟趙俊了,吳巧在旁邊坐着聽,偶爾和旁邊的蘇秀搭句話。
“哎,你叫什麽?多大了?和弟弟一起玩吧。”吳巧看着乖乖坐在一邊的蘇田葉,親昵的摟着自己的兒子,一只手又拉着蘇田葉,想要找點話題。
‘這是侄兒媳婦的外甥,這關系都表到哪裏去了,居然也能在這裏住着。說是家裏的人給二哥他們帶了東西,可農村能有什麽好東西。’
‘照關系,我們石頭更應該在這裏住下了。’
‘一直沒來過二哥家,這裏居然這麽好,到底是城裏人,家裏居然還有電視機,可憐石頭見都沒見過這東西。’
‘剛才石頭說在廚房裏聞到肉味了,這裏還吃肉。我們家石頭都多久沒有吃到肉了,這次來了一定要住幾天才行,這外人家的親戚都能住進來,我們石頭都是二伯家的親侄子,這更應該住進來了。’
蘇田葉有時候挺讨厭自己這個能力的,總是能聽到別人的心聲,知道別人內心的想法,雖然吳巧心裏想的什麽從她的言行中也基本都能看出來,但真聽到了,他也覺得挺煩。
“我今年十二歲了。”
“哎呦,十二歲了?我還以為你今年和我們石頭差不多大呢。”
聽了她的話,蘇田葉也看了看石頭,長得挺壯的,他總覺的沒有吃肉的人長不到這麽壯,還有雙下巴,眼睛也有點小,是因為臉頰上的肉比較多,這麽多肉,在這會兒真的很少見。
那邊兩個女孩子互相挨着坐着,聽到自己媽媽聊天,也好奇的一直看着蘇田葉。
總歸是沒話找話,蘇秀洗完蘋果回來,蘇田葉感覺自己也輕松了一點。
他想回房間,但這到底不是自己家,不好太随意,于是一直坐在沙發上聽別人的聊天。
“哪裏都不好過,這孩子們大了,家裏老大要結婚了,但那姑娘家要那麽多彩禮,這就是賣了我也拿不出那麽多錢啊。可是老大就是喜歡人家,他也老大不小了,這個吹了再找一個也找不下合适的。”
“你說說,這兒女都是債,還是你們這好,家裏孩子少一點,以後也不用發愁。就像這房子,你們小兩口和二哥他們一起住着,也不用擔心房子的事情。不像我們村子裏,孩子多,你說現在老大結婚有房子了,以後石頭結婚要怎麽辦,家裏房子也不夠住,我還得借上錢蓋房子,家裏都是饑荒。”
“對了,秀秀,你和玉文怎麽還沒孩子呢,可得早點要孩子,這孩子就是根兒,可得早點要,要是一次有個男孩兒,那你就穩定了。”
蘇田葉往吳巧那邊蹭了蹭,不經意的碰了碰她。
‘我當時第一胎生下兒子,我那婆婆對我臉色大變,伺候的我舒舒服服的,這就是兒子。’
‘怎麽能沒有孩子呢,是不是這兩人誰不能生啊,我晚上得問一問。’
‘這麽好的家庭怎麽能沒有自己的孩子呢,讓外人在這裏白吃白喝。’
蘇田葉聽了幾句吳巧內心,和他自己感覺到的差不多,于是又挪開她這裏,自己去看書。
男人一坐下說話,肯定就有茶水和煙。一下午,整個房間烏煙瘴氣,蘇田葉咳嗽了幾聲,蘇秀讓他回房間。蘇田葉搖了搖頭算了,他一進房間別的孩子肯定也要跟着,太麻煩了,還是算了。
———
下午五點,孫寒紅也回來了。
“二嫂,你還記得我吧?一下午上班辛苦了。”吳巧在孫寒紅開門的瞬間就迎了上去。
“記得記得,你看看,你們這突然來家裏我也沒有準備,招待不好你們怎麽辦,快坐着坐着,吃果子來沒?”孫寒紅一邊換拖鞋一邊和吳巧說話。
“哎,看嫂嫂你這話說的,都是一家人咱們還要啥準備,咱們苦過來的,啥也能吃,啥也能喝。嫂子,你可千萬不要為了我們準備啥好吃的飯菜,可千萬別這樣啊,這樣就太麻煩嫂子了,讓我們心裏也不舒服。”
吳巧一直跟在孫寒紅身後,說話又快,她的聲音還有一點清亮,蘇秀覺得,在村子裏,吳巧她肯定也是坐在中間給講故事的人。
就算吳巧這樣說,但孫寒紅怎麽可能真的不準備飯菜,拿出肉票,下去割了一斤肉,蘋果梨洗的幹幹淨淨,切成塊擺在桌子上讓孩子們吃。
“嫂子,你看我能幹啥,我幫你打下手,我在家裏就坐不住,你也別把我當外人,狠狠使喚我。”
“哪裏能讓客人做這些呢,你們已經累了一上午了,就坐在沙發上歇着,我這邊有蘇秀打下手就夠了。”
最後推推搡搡了一會兒,吳巧被嗷嗷叫喚的石頭抱着腿,出了外面給石頭找糖吃。
今天又做了一大桌子菜,飯桌上,吳巧的嘴不停的誇贊這些飯菜,中間夾帶着一些她從前的苦日子的敘述。
飯後,電視機開着,只是從昨天的電影換成了今天放動畫小人的頻道。
趙俊家的三個孩子搬着小凳子坐在前邊,目不轉睛的看着電視上的節目。
大人們坐在沙發上,喝着茶水聊着天。
蘇田葉挨着他姑姑和姑父,手裏随便抱着一本不用腦袋記的書,自己端正坐在在那裏看着,相對電視節目來說,他對這些文字組成的東西更感興趣,他喜歡自己遨游在文字的信息裏。
“二哥,我們其實也不願意麻煩你們的,只是,家裏小宇今年想結婚,他都二十歲了,村子裏他的同齡人孩子都抱上了,今年好不容易相中一個,人家要四百塊的彩禮錢。”
“你說,咱們農村人哪裏有那麽多的錢呢,前年家裏重新弄了一下房子,不然那屋子漏雨,一下雨,家裏簡直成了水簾洞,屋子裏要擺滿盆子。”
“重新弄房子這也需要錢,孩子們也要念書,這錢就差下了。你說,咱們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孩子們,他們要是活的順意了,咱們也就滿足了。這次給小宇相的女娃娃,哪裏哪裏都好,我想着,家裏小宇是老大,以後他媳婦兒就是長媳,你說咱們不得慎重一點,就沖這個,我也想着給小宇定下來。”
“哎,家裏本來就吃不上飯,你看看大丫二丫,瘦的幹巴巴的,頭發都是黃。可是也沒有辦法,家裏窮,咱們就是吃不上肉不能補一補,家裏連個紅糖水都沒有,我也不知道我這過的什麽日子。”吳巧說着說着就哭了起來,或許是因為生活真的很艱辛。
蘇田葉聽着,吳巧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就是想要借點錢,借四百塊。
四百塊,基本就是他姑父家幫這個小宇娶媳婦了。
“哎,對了,二哥二嫂,怎麽玉文和他媳婦兒還沒要孩子呢?你們家條件多好啊?而且二哥就是獨苗,玉文這一輩也是只有他一個,這也太單薄了。玉文可得注意了,家裏只有一個人沒個兄弟,有啥事情也沒個相幫的。”
孫寒紅其實在趙俊一家子來的時候已經有了預感了,自己肯定是要出血的,就看要出多少了,但沒想到吳巧嘴一張就是四百。
趙宇娶媳婦一共也就需要四百,吳巧一張嘴居然就要四百。
她是當家人,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什麽都了解,剛才還聽吳巧趙俊說了很多,而且孫寒紅她自己也是農村成長起來的,對于這一家的情況,她心裏也有一個大致。
————
趙俊和趙工明是堂兄弟。照理來說是很親的關系了,但趙工明的父親和趙俊的父親的真實關系卻并不是很好。
趙工明父親那個年代還比較混亂,他們家裏生活很不好,趙工明的父親趙新亮為了家裏,去了煤窯當礦工,那時候下礦就是冒着生命危險的。就是那麽辛苦,他也舍不得吃喝,錢全寄給了家裏。他當時全身心都是拉拔他和弟弟妹妹一起長大的老母親。
但好像總是這樣,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家裏越是懂事的孩子,就越容易被人忽略,越容易被撇在一邊。
趙新亮就是這樣不被偏愛的孩子。他在礦上累死累活的賺錢寄回家裏,家裏的人拿到錢之後,先是翻修了老宅子,後來又用錢給他弟弟娶了一個漂亮媳婦。
所有的這些明明都是用的他的錢,但他卻什麽不知道,他弟弟娶媳婦他妹妹嫁人這樣的事情都沒有人和他說,只是那段時間家裏要錢的信多了一點。
等他在礦上熬出來的時候,村子裏,他走時候住的房子早就變成了一個土坯。妹妹已經嫁出去了,他弟弟有了媳婦,還有了一個女兒,一家人住在村子邊上的新建好的房子裏。
他在礦上熬了幾年,媳婦兒也是礦上救了他性命的老人的女兒。他想着,自己苦就算了,以後有了媳婦孩子,不能讓她們跟着苦,就寫信回去,想讓家裏老母親寄過一點錢來,因為之前他媽說的是給他攢着娶媳婦錢。
他娶媳婦兒沒用什麽錢,但現在住的地方人多了,總要置辦點東西,畢竟他之前自己住的時候什麽都能将就,現在他不能讓自己恩人的閨女跟着将就。
只是,他的信回去了好幾封,錢卻沒有過來。
沒有收到回信,他害怕家裏出了什麽事情,也因為自己結婚,最後請了假帶着媳婦回了村子,居然會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這樣的情況。
家裏蓋了房子他不知道,弟弟娶媳婦他不知道,妹妹嫁出去他不知道。他什麽都不知道,可現在新房子沒有他的房間他知道了。
一共住了沒幾天,家裏也是磕磕絆絆的。他媽每天跟他客氣,老二不說話,妹妹見不上,他弟媳對他表面客氣,其實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他在這個家裏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外人。
老一輩的心酸的時間很長,蘇田葉碰了趙工明,才知道,趙工明他爸爸媽媽還是去了礦上,那時候趙新亮其實心裏還是對自己母親弟弟有一點期待的。
但後來,他奶奶直接分家,新房子都是趙工明他叔叔的,分家的時候他爸爸趙新亮甚至都不知道。
或許是因為分家,趙新亮徹底的失望了。
趙工明記得後來他爸爸媽媽所在的煤礦因為煤炭資源枯萎還是怎麽回事,反正中間發生了點事情,他爸爸趙新亮又去了部隊裏呆了幾年。
等最後回村的時候,趙新亮已經有點年紀,原來的村子因為一條河變成了兩個村子,他弟弟趙天亮直接和他不在一個村子,選擇成為趙天亮自己媳婦那個村子的人。
從分家那時候起,趙新亮從心底裏認為他的家人只有自己的媳婦和自己的兒子。
後來回到村子裏,他也依舊是這樣想的。只是村子裏基本都是同姓,大家幾乎都有着七拐八拐的親戚關系,有些人情往來不像之前在單位在部隊那樣好處理。
趙新亮和他弟弟也只是分家,而且這還是趙新亮他媽媽主持的,雖然村子裏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媽這是為了誰,最後誰得利了,但明面上趙天亮沒有任何的錯處。
在趙新亮回來的時候,他弟弟也帶着東西上門探望,也叫家裏的小孩過來認過親戚。村子裏的人很多人也會說,到底都是親兄弟,新亮會掙錢有出息,他媽媽這樣做也能理解,生下孩子來,親兄弟不就是互相幫襯的麽,不然天亮怎麽辦,家裏窮的媳婦也娶不上那就完了。
趙工明從小跟着自己的父母,他也吃過很多的苦,雖然他不是在村子裏長大的,但其實過的生活比村子裏的小孩還要艱苦,因此他也知道自己父親和趙俊的父親到底是怎麽樣的關系。
不過,或許只有趙新亮和趙工明父子覺得這些親人之間的關系不再親密。趙天亮和趙俊父子或許都沒有這樣想過,畢竟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一直都是被長輩偏愛的人,從小感受到的事實是他哥哥的退讓與付出,如果不親密,他哥哥怎麽會這樣付出呢。
他們的哥哥很厲害,有哥哥自己就什麽都會有。他們也知道他們自己的很多利益都是踩着哥哥的來的,但是常年累月的經歷,他們會覺得自己兄長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畢竟自己父母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趙工明從小看了很多他父親的經歷,他知道自己父親當時是怎樣的傷心,并不只經濟上的損失,還有心靈上的背叛,那種被自己父母抛棄的感覺,還有兄弟之間被不公平對待這樣的經歷所造成的傷害。
作者有話說:
親親可愛們,求個灌溉呀(/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