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接二連三喜事臨

人死如燈滅,小鄧氏就這麽的淡出人們的視線,李氏諸人亦逐漸放下此事,且臨近年關,在年味逐漸濃重的情況下,李氏迎來了一大喜事。

曹氏生下了兒子,三房的嫡長子,喜得李廷找祖宗說了半宿兒的話,他有三個嫡孫了,日後還會越來越多。

小娃娃未足月,不過在胎中被養的很好,頭頂一撮頭發烏溜溜毛茸茸,手腳也胖乎乎的惹人疼。

“怎麽還是皺巴巴的?”五娘皺着眉頭,有點兒嫌棄。

李昭好笑,“過陣兒就好了。”

五娘表示懷疑,“真的嗎?”

李昭以一種經驗豐富的語氣道,“小孩兒都這樣,你那時候比三郎還皺呢?”

五娘震驚了,不敢置信地看着在她眼裏像猴子的弟弟,整個人似乎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李曦終于繃不住笑場,點了點李昭的額頭,嗔道,“胡吣什麽,”無奈地看着五娘,“六娘比你還小呢,她哪知道你小時候什麽模樣?”

五娘終于反應過來,跺腳,“六娘又诓我!”

“我聽人說的啊!”李昭攤手,一臉被冤枉的表情。

“哇哇哇……”

小三郎受不了姐姐們一口一個皺的,終于抗議了。

奶娘熟練的把小三郎抱起來,低眉順眼道,“小郎君該是餓了。”

李曦笑道,“你去喂吧,仔細照顧阿深。”

奶娘屈膝應了一聲抱着小三郎去了隔間喂奶。

Advertisement

躺在榻上曹氏眼看着奶娘的身影消失了才收回目光,“阿深是個淘氣的,不出半個時辰必要哭一哭。”聽着像是責備,可其中滿滿的寵溺誰又不明白,有了這個兒子曹氏的腰杆才算是真正的挺直了。

鄧氏心頭一刺,微側了臉笑道,“剛出生的孩子總是這樣,聽阿深哭聲嘹亮可見是身體好的。”

曹氏瞥到她神色有異,方察覺不妥,心下悻悻然,不在兒子身上起話頭,遂問道,“三娘最近好些了沒?”

“只略略吃了幾副藥,還沒大起色,不過三娘說這藥比之前更能入口些,鈴蘭也說近日三娘覺更好了些。”鄧氏有些高興的說道,又抱歉,“她咳嗽未痊愈怕把病氣過給了阿深,這才沒讓她來。”

“這有什麽,身體不适就該好好養着,以後還怕沒機會見不成。”曹氏也是歡喜,“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清遠道長,就等着他把我們三娘完全調理好了。”鄧父将清遠介紹到李氏替三娘看病,外祖父關心外孫女,李氏自然不好拒絕,抱着死馬當活馬醫醫的心情,不想竟然真的有起色。

鄧氏建議,“要不請道長為阿曹調養一二?”

曹氏笑着拒絕,“我又沒什麽,何必勞煩道長!”李氏對道法有些忌諱,幾年前李征趕時髦,略沾了丹藥差點被李廷揍死,曹氏照顧期間才從李征口中得知祖上一段藏着掩着的舊事。有位先祖沉迷此道,不止自己吃仙丹,還要他那一房人都吃,最終把自己吃死了不算,那一房體弱多病,幾代之後就斷了傳承。此後李氏就對這些事諱忌莫深,所以除非萬不得已,曹氏不會去碰這個。

鄧氏不知就裏,卻隐約知道李氏對道教的敬而遠之的态度,只是清遠想見三娘,她阻止的了嗎?

正說着話,就有個丫鬟來說,“天使駕到。”

李昭一怔才反應過來,天使是指天子的使者,不是鳥人。

鄧氏反應過來,便起身道,“那你歇着,我們前去看看。”

論理,阖家都要到場,不過曹氏還在坐月子,小三郎太小,很不必過去。

李昭有些好奇,她還沒見過這陣仗呢,不免興致勃勃的跟上。到了大堂就見一面無須,顏如玉的宮服青年站在那,李昭暗付這該是太監,若是不說,還真看不出,只當是個俊俏青年罷了。

聖旨的過程和李昭前世從電視中看見的大不相同,大街上随便拉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明黃聖旨,三呼萬歲,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謝主隆恩……統統沒有。

李昭就見她祖父換了一身正服,對天使做了一個長揖,那天使也是彎着腰,恭恭敬敬的雙手高舉五色聖旨過頭頂。

如今君臣之間尊卑遠沒有後世懸殊,只有大朝會時,才需行跪拜之禮,平時朝會,君臣皆跽坐,動不動就跪的那是奴才。

李廷長揖起身便肅立于原地,反而那天使一直弓着身宣讀聖旨,開頭是“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骈四俪六,富麗堂皇,褒獎李廷勞苦功高,孝順有禮,朝廷就需要這樣的人,所以你回來繼續做宰相吧。李廷接過聖旨,然後情真意切表達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

除此之後,天使又掏出一份聖旨,這是年節賞賜,李廷和成國大長公主輩份高啊,晚輩要拜年的。随着天使一連串的賞賜,珍珠瑪瑙、金銀玉石、绫羅綢緞、珊瑚屏風、奇珍異草應有盡有。聽的李昭都覺得皇帝要破産了,半響才宣讀完賞賜。

成國大長公主接過聖旨道,“這一路辛苦了。”

“公主折煞奴婢了,這都是奴婢應該的。太後娘娘十分挂念殿下,早早派內務府整修了公主府,就等着您和相公回去呢。”

成國大長公主淡淡的笑了笑,“本宮也想太後了呢。”

天使頓時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暗道一聲倒黴。得罪了薛公公被派了這個差事,李相公和成國大長公主這些年和皇帝方太後不和,也不是什麽太隐秘的事情。還好自己帶來的聖旨上說的都是好事,否則不知道會落個什麽下場,想到這裏天使偷偷的抹了把汗。

天使眼珠子轉了轉,有心賣個好,“奴婢還要去安烈侯那宣旨。”

這些都是明旨,發出來之前便有不少人知道內容,天使還在路上,李廷和成國大長公主就對內容一清二楚。

新晉安烈侯便是程弘博,方禮自盡之前上書懇請奪自家侯爵以賜程家爵位,很有一種把自己爵位補償給程家的意思,加上父子俱亡,這一手不可謂不漂亮,挽回了方氏岌岌可危的名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死者為大,這是主流思想。

皇帝很給他舅舅搭臺子,大加褒揚了程嘉良一番,追封程嘉良安烈侯,念其子年幼,特賜進國子監進學,本朝爵位世襲罔替,遂程弘博繼承先父爵位就是第二任安烈侯,除此之外還有一座位于京城的侯爵府邸并各色賞賜,只等着他守完孝後入住。

李廷順勢便道,“安烈侯?”

那天使一喜,當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細細說了一番,有機會卻不抱大腿,那得多蠢。

####

李廷再為相的消息傳出去,少不得有關系的人家都要上門恭賀一番。李昭便又被打扮一通,跟在長輩身後見客,學着交際應酬。這些都得自小就學,小時候鬧點笑話無傷大雅,長大再露怯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崔氏是個愛熱鬧的,有客人來她比誰都高興,如今她老人家坐在曾孫女孝敬的紫檀木椅上,拉着一個蜜桃色錦衫,正紅色孺裙的小娘子問話,“在隴西可待得慣,我聽說你病了?”

“比京城更冷一些,剛來時水土不服病了幾日,這才沒來給太夫人請安,現下已經好了,太夫人別擔心!”小娘子脆生生道,一笑,白玉無瑕的臉上就浮現一對梨渦,顯得越發嬌俏。

崔氏聽的喜笑顏開,對下首一明麗婦人笑道,“瞧你家小娘子這張嘴,直說人心裏跟喝了蜜似的,比我家這幾個還會哄人。”

“太夫人擡舉她了,她哪裏比得上府上幾位小娘子個個千裏挑一的。”小娘子的母親徐趙氏忙奉承道,從古至今,國人一脈相承的習慣,對着別人總是說自家孩子不如人的,但是你要是真當真應和了,小心她記你一輩子仇。

崔氏笑,“你家那幾個難道就不好了。”崔氏看着徐趙氏右手邊的娘子,“你家三娘是頂頂好的,我看着就歡喜,恨不得搶過來養在跟前。”

此言一出,在場一些人的臉色微變,做到崔氏這份上,已經沒人會不把她的話走心了。對着一個待嫁卻尚未定親的小娘子說搶過來養在跟前,您這是要招媳呢招媳呢還是招媳呢!

衆人心裏已經盤算開了,如今李氏要娶媳的不是李徽就是李湛,論先後一般是李徽先,論身份做續弦正相當。好了就是李徽了,一部分心中大呼夭壽啊!這徐家人也忒會鑽營了些。另一部分就是松了一口氣,他們還有希望!

崔氏滿意地看着下面人的反應,兒子選好人,她就負責把口風漏出去,省得其他人瞎忙活呗。

李昭慢了半拍,後知後覺的去看衆人視線的聚焦點,眉眼如畫的美人,問題是她看着也就比她大哥略大一點點吧!老牛啃嫩草,太兇殘了!

徐婧半低着頭,笑容羞澀。

李曦不動聲色地看一眼李昭,李昭立馬收起多餘的表情,老老實實當觀衆。一邊在記憶裏翻找徐婧的信息。出自名門徐氏,父親是嫡三子,現在為隴西郡監察禦史。母親亦是世族女哪家的忘了,不過早亡,留下二女一子。在座的徐趙氏是繼室,宗室女,和崔氏說話那小娘子徐姝是她親女。

徐姝這個繼室之女明顯比徐婧姐妹兩個原配女更活潑開朗些,也不知是年紀小,還是得寵的緣故。思及此,李昭眼神不由有些複雜,沒人願意當弱勢的一方。

李氏大房姐妹明白徐婧日後身份的不止李昭,面上淡淡,心裏也都泛起漣漪來。

倪氏擡了擡眼皮打量了眼徐婧,能在繼母手下把一雙弟妹調/教成有口皆贊,自己名聲也不差,怎麽會是個簡單的,她等着長房出幺蛾子。

倪氏嘴角微翹了翹,目光慢慢掃過李曦和李昭,忽的皺起眉,眼中浮現憂色,三娘神思不屬,顯見的有心事。再細看,不像是身體不适,倪氏松了一口氣的同時納悶是何緣故。

三娘借着喝茶的動作掩飾眼中的錯愕,這段時間,在崔氏耳提面命下,鈴蘭見縫插針的講解中,三娘略知了一些門面功夫。原來那日在梅花林中的兩位小娘子竟是徐姣和徐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