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承三年
秋天的時節很快就過去了,進入了寒冷的冬季。
今年的冬天不知道怎麽回事,特別的冷。将将進入十一個月份,天氣就冷的像冰棒似的,人們不得不早早穿上厚厚的冬衣。
林清妍和林清媚、孟詩穎的課業已經暫停了,等春天回暖的時候再繼續。京城盛行的賞梅會也沒有人有那個興致舉辦了,全都窩在府裏保暖。
本來林清妍擔心如此大的雪,會造成許多百姓受凍。
幸好皇帝決策果斷,就算許多地方受災了,官府也及時做出了應對,發糧食發棉襖,如此把受災減免到最低程度。
四哥林清舫更是在寒冷的冬季一天都沒有回府,日日在外赈災奔跑。
林清妍知道之後,心道果然如此,皇上果然讓軍校的學生和部隊的士兵們一起去各處赈災了,倒是和後世抗洪搶險的士兵一樣。
幸好他還沒有讓士兵去開荒,當然開荒估計不太好使,因為大臣和宗室不會答應。
臨近除夕,林清舫依舊沒有回來。
孟詩穎快成望夫石了,她無事可做又擔憂之下,只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林清妍觀望孟詩穎兩天之後,想起了反正他們也無事可做,不如出一份力,“孟姐姐,你能不能把那些基本退燒防寒降溫的藥煉制成丸藥,這樣比較好攜帶,因為今年沒來得及準備,以後四哥出任務,我們給他多準備一些,這樣就不怕四哥遇到什麽危險而無措了,還有那些基本的解毒丸也可以備一些,就算當時無法清除毒素,也可以拖延一段時間。萬一四哥以後出任務受傷了,再被別人給救了,又來個以身相許,孟姐姐那可就麻煩了。雖然我堅決相信四哥的真心,但是也防不住別人呀.......”
孟詩穎瞪大一雙眼,想了想,也不無可能,于是她深受打擊又深受啓發,林清妍和林清媚就跟在她身邊打下手,幫助她煉制更多的藥丸。
因為林清妍的精神力很高,控制火候這些相當純熟,而且她自己在空間裏煉制過那麽多高級的藥丸,這些低級的退燒藥降溫藥防寒藥讓她來控制煉制還真是分分鐘搞定。
孟詩穎一臉驚訝:“妍妍,你很有學醫的天分哦,要不要跟我學醫?”
林清妍爽快應道:“好啊好啊,我發現學醫還挺有趣的。”
林清媚只能幫着打下手,要背醫書,饒了她吧,記不住啊!
Advertisement
老夫人和靜宜郡主知道之後,可笑壞了。對于林清妍學醫,反正學着玩,女孩子多知道一點醫道知識,有助于以後生孩子養孩子,所以兩人并未阻止孫女(女兒)跟着孟詩穎學着玩。
周氏嘴角抽搐了一下,太單純了,侄女都能忽悠她,以後能成為兒子的賢內助嗎?別外面随便一個人都能诓騙了她,那可就糟了。
——只能說周氏杞人憂天了,孟詩穎有着小動物的自覺,好人壞人還是有一定的分辨力的。
當然有些人有些事可能真的要天分,林清妍可以很娴熟的背誦下醫書,但是診脈,她就搞不明白了,那個脈搏就那樣跳動,還能分辨出各種千奇百怪的脈案來?
孟詩穎實在搞不懂,為何如此有天分的人,卻分不清脈搏呈現出來的脈象呢?
林清妍最後反而要安慰孟詩穎,她并不遺憾。心中卻在想着,如果她沒有精神力變強加持,醫書都背不下來。所以就算她是個有金手指的穿越女,某些地方還是比不過本土女的,她已經很知足了。
最後這些精心制作的藥丸便宜皇帝了,被他分派下去,讓許多百姓受益,也給赈災的官兵減輕了許多負擔和麻煩。
皇宮內,晉延看着下面不斷送上來的折子,終于松了一口氣,總算把受災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內,百姓也沒有出現太多的傷亡。
至于孟詩穎制作的丸藥,倒是幫了許多忙,之前他倒是忽視了,以後讓太醫院煉制一些利國利民百姓買得起的退燒降溫防寒一類的丸藥,這樣可以有效的減低百姓看不起病帶來的死亡幾率。
這個年,注定過的不受重視。
所有人全都挂心出去赈災的兒郎們,哪有心思好好過節?
林清舫是在元宵過了,雪停之後一臉寒霜的回來了。
除了清瘦點,倒是沒有受傷,衆人舒了一口氣。
林清舫這次出去成長了許多,見識了平民百姓的艱難的生活,有溫馨的有苦難的,更有人性的考驗,近身體會過方才明白自己的生活多麽得天獨厚了。就連許多備受父親嫡母忽視冷對待的庶子們,也一下子心胸開闊了,至少他們生活在大戶人家,吃飽穿暖不用受凍受餓,就算嫡母再如何不喜他們,也沒有真的下手苛刻虐待他們......
聽着林清舫心平氣和說他見過的事情,林雲和林雷欣慰的點點頭,老夫人更是連連摸着四孫子的頭,欣慰道:“小四長大了,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
因為軍校的學生立了功,又錯過了年節,學校給他們放了假,足足半個月,讓其好好在家陪陪家人,彌補錯失。
雪停了,天氣回暖,進入天承三年的春季了。
貓了一冬,有閑情逸致的書生和千金小姐們蠢蠢欲動,各種賞花會又開始了。
靜宜郡主接到了許多帖子,邀請她領着女兒去賞花。
她非常無奈,貌似今年皇帝就要出孝了,好似許多人家都在打皇帝的主意呢。
皇帝把先皇賜予他的妃嫔嫁人了,京城的貴夫人們依舊抱着僥幸心理,以為皇上是不喜那四家的女兒,但是未必不會不喜歡她們家的女兒。
她看着女兒開始抽條的身形,依舊還是稚嫩的女童,先皇也真的做得出來,他恐怕以為反正皇帝不缺女人,卻沒想到他兒子特立獨行,至今皇宮一個妃嫔都沒有。
作為獨一無二的皇帝,她又不能打上門或者說教,只能靠皇帝的自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