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村子裏的路修好之後, 不久就進入到了秋收季節。

村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忙着收自家種的各種農作物:采摘棉花、收割高粱、拔木薯、挖紅薯等,田間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丁昀飛每天也很忙碌,他們家種的芝麻也成熟了, 結了很多的果實, 一株株碩果累累。

因為芝麻收割必須要趁早,以免芝麻裂蒴掉籽, 減少收成。

一大清早, 丁昀飛就帶上鐮刀騎着摩托車先去地裏了, 丁忠和陳素芬趕着牛車走在後面。

到了地裏, 丁昀飛戴上草帽和手套, 拿着鐮刀彎腰就開始收割起芝麻來。

他一手抓着芝麻的莖杆, 一手拿着鐮刀, 輕輕地割斷芝麻, 再把割下來的芝麻束成捆放好。

他剛割好兩捆芝麻, 丁忠和陳素芬趕着牛車也到了, 丁忠和陳素芬拿着鐮刀也一起收割起來。

一家三口在地裏埋頭苦幹着,看着這一大片果實累累的芝麻, 丁忠和陳素芬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之前他們兒子說想種植芝麻的時候,他們還持懷疑的态度, 不太贊同丁昀飛種植,還好當時他們沒有強烈反對。通過這個事, 丁忠也對兒子也有了很大的改觀,第一次覺得兒子做事挺靠譜。

看到芝麻長勢這麽喜人,丁昀飛也很驚喜,起初他只是抱着試試的心态來種的, 沒想到收成這麽好,當然這離不開期間精心的田間管理,尤其是陳素芬經常來地裏給芝麻鋤草、施肥、打農藥。丁昀飛雖然有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比較少,沒有陳素芬和丁忠幹活經驗豐富。

丁昀飛跟着他們出工,學會了不少的農業管理知識,比如什麽時候施肥,什麽時候打農藥,怎麽施肥,怎麽打農藥等。理論知識是一回事,真正操作起來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就比如現在收割芝麻,看似簡單輕松,其實非常繁瑣辛苦。

丁昀飛割了一會兒芝麻,就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胳膊疼了。相比之下,陳素芬和丁忠仿佛不知道累似的,揮動着鐮刀三下兩下就割好了一大片的芝麻。

休息片刻之後,丁昀飛拿着鐮刀彎腰又繼續割起芝麻來,鐮刀劃過芝麻杆的聲音刷刷作響,奏出了田間最動聽的音符。

幾個小時後,他們終于趕在正午之前收割完所有的芝麻。他們把捆成捆的芝麻一捆捆地搬到牛車上裝好,裝了滿滿的一車還沒有裝完,地裏還有很多芝麻沒有裝上,只能分兩趟運回家。

丁忠駕着牛車先運了一車回家,丁昀飛和陳素芬坐在地裏一邊喝粥休息一邊看着芝麻。擔心陽光太強烈芝麻裂蒴掉籽,丁昀飛拿了幾個事先準備好的大麻袋套在芝麻的頂部遮擋陽光,也防止開裂的芝麻籽掉到地上造成損失。

Advertisement

一個小時後,丁忠趕着牛車回來了,他們連忙把剩下的芝麻全部裝到牛車上,又裝了滿滿一牛車。

忙完,丁昀飛騎着摩托車先回家了,丁忠和陳素芬倆人一起趕着牛車慢慢走在後面。

路上,有村民看到丁忠拉着滿滿一車帶着莖杆又結有很多果實的植物,有的村民不認識這是什麽作物,便好奇地問村長。

丁忠十分大方地跟村民們介紹說這是芝麻,還無比高興自豪地跟他們說這是我們家昀飛種的,說這個可以拿去賣錢。

村民們聽了,很驚奇,問:“種這個真的可以賣錢嗎?能賣多少錢?”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回頭問我們家昀飛。”丁忠說道,也借此機會跟村民們推廣道,“大家明年可以種種試試,多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多一條致富之路。”

村民們點頭:“好,明年我們也種種看。”

第二年春天,很多村民還真跟風種起了芝麻,起初村民們不知道怎麽種植管理,還跑去問丁昀飛,丁昀飛都非常熱心地給村民分享他的種植方法,還熱心地給村民們推薦其他适合種的經濟作物,一時之間丁昀飛成了村裏的農業能手,深受村民們喜歡,當然這是後話了。

彼時,丁昀飛騎着摩托車回到了家,一回到家,他就從屋裏搬出幾張曬席,然後把丁忠之前運回來的芝麻一捆捆地立在曬席上晾曬,丁奶奶在家閑不住,也幫他一起曬芝麻。

剛把一車芝麻曬完,丁忠和陳素芬趕着牛車也回到家了,一家人又一起把車上的芝麻卸下來曬到院子裏。望着院子裏曬滿芝麻,丁昀飛第一次體會到了勞動的甘甜,豐收的喜悅。

他們這次種的芝麻有一畝多地,分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第二天,他們又去另外的幾塊田地收割芝麻了,收割完也都運回了家,曬在院子裏。

經過幾日的暴曬,芝麻曬得差不多幹了,陳素芬把芝麻堆成堆,然後用棍子敲打芝麻的莖杆,頓時,一粒粒黑色的芝麻從芝麻殼裏脫落了出來。芝麻脫完殼,陳素芬又用竹篩過篩芝麻。

這些活兒丁昀飛不會弄,只能在一旁幫忙打下手,兩個時辰後,陳素芬終于把芝麻全部篩幹淨了,裝到了麻袋裏,丁昀飛拿杆秤來稱了稱,竟然有一百多斤,丁昀飛激動不已,這個産量算是比較好的了,他沒想到一畝多地能産這麽多芝麻,明年他可以多種些。

次日,恰逢趕集的日子,丁昀飛和陳素芬一起把芝麻拿到集市上去賣了,因為市場上芝麻比較緊缺,他們的芝麻品質又好,引來不少商販前來問價,最後丁昀飛以一斤幾元錢的價格把芝麻全部賣給了一個商販,賣了八百多塊錢。

除去成本,差不多掙了五六百塊錢,雖然只掙幾百塊錢,但這幾百塊錢對于現在這個年代來說已經不少了,這幾百塊錢可以給丁曉英交一年的學費了,還可以買好幾袋化肥。

丁昀飛留了三百塊錢,剩下的錢都交給了陳素芬,因為丁曉英上學還需要錢,平時家裏買米買肉也需要錢,上次陳素芬給丁曉英交完學費之後家裏已經沒什麽錢了。丁忠雖然是村長,但一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工資根本不夠生活開支,他們家其實過得挺清貧的。

賣完芝麻,陳素芬順便在集市上買了幾十斤大米,又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然後就坐車返程回家了。丁昀飛還想去理發店理理發,順便逛一會兒街,就沒有跟陳素芬一起回去。

丁昀飛還是去上一次他來趕集時去的那家理發店,他覺得那家理發店理得挺好,還很實惠,他去的時候店老板正在給一個顧客理發,他就坐在一旁的沙發上等候。

店裏正在播放着好聽的英文歌曲,是他比較喜歡的一個樂隊組合唱的,上次他來趕集的時候在音像店還看到這個組合的專輯磁帶,本來他還想買回家聽聽,後來碰到衛峣,最後也沒有買成。

沒想到今天竟然在這裏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丁昀飛挺欣喜,安靜地聽着歌曲。

一曲聽完,也輪到他理發了,店老板也沒問他需要剪什麽樣的發型,就拿着剪刀咔嚓咔嚓開始剪起來,一邊剪一邊跟他說:“小夥子長的很精神,上次你來過,我記得你。”

店老板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挺健談。

丁昀飛一邊跟他聊天,一邊聽音樂。

很快店老板就給他理好發了,依然是給他理了一個很清爽的短發,看着非常精神帥氣。

從理發店出來,丁昀飛在街上走馬觀馬地逛着,今天來趕集的人很多,街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丁昀飛在街上逛了一會兒後來到百貨商場,去二樓服裝區買了兩件衣服,馬上入冬了,原主的衣櫃裏沒幾件能穿的厚衣服,他得添置兩件衣服防寒保暖。

買完衣服,他在商場裏轉了轉,路過上次他想買磁帶的那家音像店,他停了下來,眼睛在擺滿磁帶的貨架上掃了一眼,随後又擡起腳步離開了。

算了,不買了,省點錢吧,他心說。

出了商場,太陽已經偏西了,他今天逛了一天還沒有吃東西,肚子餓了,他得去吃點東西,要不沒力氣坐車回家。

這麽想着,他就走到街邊找了一家粉店走了進去,掏錢買了一碗粉,然後在一張空桌前坐了下來。

他剛坐下,就聽見門口傳來聲音:“衛峣,這家店人比較少,在這吃吧?”

作者有話要說:

有的小可愛問文裏背景是南方北方,不必糾結這個問題哈,當做是架空好了。物價這些,也別太在意哈,我寫的都是我大概了解的來寫,跟當時的物價水平肯定有點偏差,但應該不會偏差太大,哈哈,不說了,說多了就暴露年齡了【捂臉】大家看文愉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