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家喽
既然要走底層路線,謝思染想給虛朝人展示更多的普通人生活,當然,華服美酒、香車寶馬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因為要直播就戒掉這些。
謝思染帶着小姑娘先去了愛寶服飾的店,将當季新款搜羅了個七七八八,一口氣買了十來套換洗衣服。緊接着是鞋子、帽子、發夾、頭飾……凡是小女孩喜歡的,她都買了許多。
星悅城有寄存服務,謝思染買完一堆也不用這會就拎着,直接讓店員幫忙送到一樓的服務臺,她待會憑手環直接去拿就行。
購物完畢,接下來也差不多到了該吃飯的時間,謝思染領着思雅的手,走進了五樓的一家粥店,随便找個位置坐下。
點單可人工可自助,謝思染有意鍛煉小姑娘使用現代化産品的能力,将自己的手機拿出來,手把手教她掃碼,然後對着圖片進行選擇。
直播平臺很會找視角,将手機上的圖片和價格放大後映射到光幕上,讓虛朝那邊的人也能看清。
這家店的圖片采用的都是真實照片,并且沒加任何濾鏡,但因為真材實料手藝好,配着那拍出來的氤氲熱氣的圖,光是看就仿佛能嗅到精心熬制出的米香。
小姑娘已經看呆了,她從不知粥也能有這許多花樣,還有旁邊配着小菜和各種點心,每一種看着都好好吃,恨不得都點來嘗嘗。
“那就要個拼盤吧。”謝思染指了指店家推薦的粥品和小吃拼盤,專為選擇困難症預備的,“正好先嘗嘗喜歡哪個,然後我們再點。”
思雅連連點頭,笨拙地支棱着手指在手機上輕戳,生怕自己力氣太大弄壞了這個看似脆弱的屏幕。
借着等菜品的功夫,謝思染對虛朝那邊介紹起了水藍國這邊的糧食産量,以及目前大致的糧食種類。
“……大概就是這樣,水藍國的全年糧食産量,已經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不敢說人人家庭富裕,但吃飽穿暖還是沒問題的。我生在城市,長在城市,或許在你們有些人看來,我的确是個嬌滴滴的小公主,站着說話不腰疼,不了解真實的貧困到底是什麽。”
說完這話,謝思染垂眸把玩着手裏的筷子,抿了抿唇,随後才又擡眸直視只有她能看到的攝像頭,繼續說道:“我承認,水藍國并不是你們幻想中的仙家境地,我們也有落後的地方和貧困的人民。然而他們跟你們不一樣,他們有國家,有同胞,有看得到的希望,有美好的未來。口說無憑,而且這種東西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好在來日方長,今天才是直播開始的第二天,不急,我會帶着你們一點點去了解我所在的國家。”
謝思染剛說完,恰好服務員送來了他們點的“選擇困難症專屬套餐”——兩個大大的托盤。
第一個托盤裏是16個精致的小方碗,每個碗裏都盛放着不同的粥,份量大概就是成人喝個4、5口的意思,嘗出個味道就差不多沒了。
第二個托盤裏是16個精致的小方碟,裏面放着不同的小吃和配菜,有腌制品也有炸物,有蝦餃也有烤腸,都是幾口的份量,同樣是讓人嘗個味道。
反正這些東西吃下來,飯量小的人差不多也就飽了,飯量大的則可以根據剛才吃過的口味,單點自己喜歡的菜品,既滿足客人想都嘗嘗的想法,又不會浪費食物讓人心疼。
謝思染掃過這些東西,将油炸的全都調換到自己這邊,不讓小姑娘吃,她的胃口還得養兩天,還是先吃點清淡好消化的吧。
虛朝,某個村莊的地頭上,農人們剛剛忙了一上午,有回家休息的,也有懶得走動就地待着的,孟旭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家裏的老大,出生的時候剛好朝陽升起,他爺爺出門挂喜福的時候剛好遇到秀才公散步回來,于是求了這麽個不同于“三娃子、四柱子”之類的名字。
可能是因為秀才公起的名字,在他小時候家裏生活條件還不錯的時候,孟旭也曾跟着念過兩天書。
然而在孟旭九歲那年,他爺爺突然得了重病,好長一段時間都待在床上,那段時間家裏不但少個重要勞力,還為治病花光了家裏所有的餘錢。
作為長孫,孟旭肯定不能看着一家子忙碌自己跑去念書,于是頂替了爺爺的位置跟着下田幹活。等過了幾個月後,爺爺的病好了,他也沒能再回去繼續念書。
雖說秀才公不在意那幾個束脩,直言讓他去學,但孟旭自己首先就不好意思了,只隔三差五去一趟,先幫秀才公幹點活,再跟着學幾個字。
後來秀才公的兒子考中舉人去外地當官,他也跟着去了,村裏也就沒人再教娃娃們念書,孟旭自然也就沒得念了,只将秀才公臨走前送他的幾本書當寶貝,沒事就拿出來看看。
之前光幕出來的時候,可是把村人吓了一大跳,可等等見那東西不曾傷人後,大家也就漸漸以平常心對待,甚至欣喜于平日裏多了個消遣的方式。
不知是不是念了書的緣故,孟旭想得比同村一起看熱鬧的人要多很多,而且和其他人想去水藍國不同,他思考的更多是“虛朝怎樣才能變成水藍國”。
秀才公留給他的書上沒有答案,周圍人也都覺得他異想天開,那種神仙住的地方能是他們肖想的?有那做夢的功夫,不如多幹點活,說不準秋收的時候能多打點糧食。
孟旭知道自己的格格不入後,不再提類似的話題,只在心裏存了一團火,想着說不定那天他就能從謝姑娘那裏找到答案。
水藍國再好,那也是人家的,虛朝再差,也是自己的故鄉。
若是有朝一日他尋得辦法,能将虛朝變成水藍國那樣……哪怕不能一模一樣,能像謝姑娘剛才說的,讓大家吃飽穿暖也是天大的功德。
……
吃過飯,思雅揉了揉眼睛,她身體底子本來就不好,又中了一次毒,溜達到這時感到困倦疲憊也是正常的。
謝思染見狀熄了帶小姑娘看電影、打電玩的心,決定帶她回家休息,反正對方日後得留在水藍國生活,娛樂項目有的是時間體驗,過幾天還得打各種小孩子要接種疫苗呢,來日方長,犯不上今天全都看過來。
于是兩人先到一樓拿了買的衣服,之後回到停車場,謝思染帶人驅車回家。
謝思染的父母住在海濱城房價最貴的別墅區之一,她自己則在市內靠近公司的位置買了一套大平層,三個地方差不多呈正三角的形狀,路途都差不多。
之前付女士說過,讓謝思染将小姑娘直接送回別墅,她和謝父會幫忙照看一陣,加深彼此的認知,也好培養培養感情。
工作日的下午,又沒到晚高峰,濱海市的路況還是很不錯的,謝思染沒用多久就進了別墅區,将車停進了自家車庫裏。
“爸、媽,我回來了。”
“伯伯、伯娘,我回來了。”
一大一小兩個聲音同時響起,正在客廳裏看報紙的謝蘊立刻擡頭,笑着開口:“嚯,買的可真不少,用我幫忙嗎?”
“不用,您坐着吧,咱一家人,下次別說這種客套話了。”
就如同知道自家親媽有起床氣一樣,謝思染同樣很清楚自家老爹的習慣,他看晚報的時候喜歡一氣呵成,這時候除非十萬火急的事,否則誰也別想讓他去幹別的。
能擡頭跟人打招呼已經是極限了,因為這涉及到一個禮貌問題,哪怕對面是自己女兒,謝先生也不會忽略這個。
“小染回來了?哎呦,這就是思雅吧,小姑娘真可愛。”宋阿姨聽見動靜急忙從廚房裏走出來,手裏還拿着一把芹菜,“付姐把房間都收拾完了,就在三樓,你快去看看吧。”
“宋姨,我可想你了,今兒吃什麽呀?”謝思染抱了一下對方,然後從一大堆袋子裏扒拉出禮物遞給她,“絲巾,看看喜不喜歡,正好下次出去玩能戴。”
“哎呀,這又給我買東西,還是小染想着我,那我就不客氣了。”
宋阿姨也不客套,謝過之後拿着就回了廚房,她在這家當做飯阿姨差不多有15年了,知道這家人說送就是真送,沒有任何別的意思在裏面,也不會貴重到讓她不安,屬于那種她自己負擔得起,但買的時候會稍微猶豫那麽一下的東西。
謝蘊喜歡每天起來去早市買菜,給家裏人帶早餐,沒課的時候偶爾下個廚什麽的,不表示他必須被拴在廚房裏當家庭煮夫,他有自己的事業要忙。
付勝男也是如此,自小就被親爹往女強人方向培養,家務活只能說會幹,但完全不喜歡幹。
兩人結婚之後,就家務問題一拍即合,于是找了家政公司每周固定兩次上門打掃,還請了做飯阿姨,負責每天晚上的那頓飯。
之前的阿姨做了幾年回老家享福去了,臨走前推薦了宋阿姨,既投脾氣,手藝又好,于是一幹就是這麽多年。
謝思染帶着小姑娘去了三樓,原先這一層都是她自己的,後來她搬出去獨立生活後,就只保留了自己的卧室和書房,其他房間被改作他用,正好給小姑娘騰出了一個房間。
“思雅,以後這就是你的家,差什麽,想要什麽只管跟我說,不用不好意思。”謝思染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随後推開虛掩着的卧室門,為她,也為另一邊的虛朝人展示了什麽是現代化的個人空間。
房間內窗明幾淨,淡藍色的窗簾懸挂在兩旁,微風路過敞開的窗戶時,調皮地吹出一抹褶皺。
正中間,放着一張寬敞的兒童床,鋪着思雅喜歡的鵝黃色卡通床單,枕頭旁邊依次擺放了幾個憨态可掬的玩偶,為小姑娘夜裏獨自睡覺時做伴。
牆邊放着适合兒童身高的衣櫃、書架、以及玩具櫃。專門做出的游戲角裏鋪設着厚厚的防摔墊,小型室內滑梯和秋千被固定得穩穩當當,不管是在這裏嬉戲,還是趴在墊子上看書都極為方便。
思雅從沒見過這樣的房間,一時間竟有些看呆了,虛朝那邊同樣如此,他們之前只見過醫院的觀察室,還為水藍國裏的房間布置就是那個風格。
羨慕有之,嫉妒有之,跳着腳想要的同樣有——就像是跟着孫仲住進南平行宮,準備明日返程前往王都的孫小滿,此時就恨不得沖進光幕來,将這些東西通通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