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定局
孫仲死後, 倉促之間大臣們只好将年僅三歲的敬妃之子送上皇位,開啓了垂簾聽政的模式。
說是垂簾聽政,其實敬妃并不主事, 她每天上朝的最大作用就是看着小皇帝不讓他哭鬧, 然後再在大臣們商量好的事情上說一句“準奏”而已。
敬妃的父親沒什麽能耐,叔叔卻是有遠見之人,他當初就不同意自己的侄女進宮, 可惜說不過自己的兄長, 沒奈何只好把這件事當做家族榮耀一般,既賠錢又賠人的将敬妃送了進去。
孫仲非明君之相,這點他早已看透, 原本還想着或許能力挽狂瀾, 可直到敬妃誕下皇子他都沒看到希望, 也就心灰意冷,找個借口遠離中樞,外放到地方做官了。
然後,就讓他遇到了孟旭的主力部隊,此時對方兵臨城下,天天派人喊話:要麽投降要麽殺。
孫仲死訊已經傳到這邊,人人都知道他的侄孫當了皇帝,有想投降的也不敢當着他的面說這話, 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琢磨着辦法。
“周大人不像是那等利欲熏心的,不可能拖着全城百姓去死吧。”
“是啊, 我聽說當初周大人就反對讓敬妃進宮,但那是侄女又不是親閨女, 他也管不了那許多。現在都這樣了, 更不可能為個……你們說是不是?”
“誰知道呢, 這可不好說,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以前那就是皇子,長大後有沒有封地都不好說,現在可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別管這個皇帝能當多久,那也是皇帝,換你侄孫是個皇帝,你幫不幫?”
“嘶——要這麽說,咱們還真要跟孟旭的大軍打?”
“打?哼哼,拿什麽打!之前鬧天災出的虧空還沒補上,又連年征戰,人家陳留宛平都在休養生息,哪怕二王的地方好歹也有過幾年好日子……再看看咱這邊,別說普通百姓了,就算有俸祿有家産的各位,又有幾天能過得舒坦的!”
“俸祿,哼,俸祿!連着三年只發半俸,還要拖欠幾個月才能拿到,非我等不忠心愛國,實是這個朝廷已經沒救了,咱們是人不是神,也得養家糊口吃飯吶。”
“是這個道理,說句慚愧的話,若非我家夫人嫁妝豐厚,只憑着我的俸祿,怕是一家老小已經要了飯了。”
“我相信諸位其實并不想這麽做,若這朝廷能給大家希望,哪怕被賊子分屍我也絕說不出投降的話,可現在我委實看不到前路在哪兒。”
“說起來也是命數,先皇還在的時候,文有杜閣老領頭,武有慕容虎駐守,有能為的文臣武将濟濟一堂。待先皇薨逝後,跟着就病逝了幾名能臣,接着就是那場奪嫡風波,又跟着牽連了一大批,再後來退的退,死的死……二十年前誰要說大虛朝會變成現在這樣,怕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多說無益,還是想想該怎麽應對吧,要我說不若就去跟周大人攤牌,很現在還來得及,若是讓他們再宣傳幾天,全城百姓就得沖進府衙把咱們都綁了——若是只綁還好,就怕他們還想用咱們的人頭去換功勞,那可就沒活路了。”
“你說得對,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找周大人,也免得他知曉咱們的意圖,提前做出準備——各位可都小心一些,切莫大意,那種事可不能發生第二次。”
幾人隐晦地相互看了一眼,都知道“那件事”指的是什麽,那麽多人逼宮竟然還讓皇帝有機會殺了皇後和太子,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若非真的發生了,哪怕史書記載他們都會懷疑自己看得是野史。
——哪裏有那麽蠢、那麽失敗的逼宮,套用謝姑娘曾經說過的話,簡直就是将大家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前車之鑒在此,他們可不能重蹈覆轍。
周大人也在思考這件事,大軍兵臨城下,對方給了5天的思考時間,之後就要一舉攻城。
軍情早在孟旭等人還沒抵達的時候就報上去了,至今也有十來天,尚未有任何回應,想必那個朝廷應該還在争吵是救還是不救,該派誰來救,糧草和兵士又該從何地調配。
周大人甚至能猜到那種撸胳膊挽袖子、口沫橫飛的情景,應該一定很精彩,可惜,他非常清楚即便争論出來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一直在估算虛朝現在的實力,不管是兵将還是糧草,得出的結論很悲觀——沒人能救他們,非是無心實則無力,虛朝歷代皇帝攢下來的底子,已經在之前的大災和之後的連年征戰中用光了。
外面光幕上還在播放着評書,今天恰好是《封神演義》中武王伐纣那一章,周大人目光呆滞凝視着不遠處半空中的光幕,聽着裏面述說的種種,心中極為不是滋味。
他們現在的處境和那商朝有什麽區別,能人異士和人心早已歸了西岐,人家纣王不管怎樣還有個聞太師鞍前馬後一心為國,他們呢?朝堂上早就沒有這種人物存在了。
時也命也,認了吧。
思緒間,周大人聽到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側頭看向門口,十幾個同僚聯袂而來,面色嚴肅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
周大人垂眸略一思索,哂笑一聲,站起身撣撣身上官服的褶皺,迎着他們走了過去:“諸位來得正好,我正有事要與諸位商議——”
……
孟旭提着狼牙棒端坐在馬背之上,他面前百米外就是虛朝的都城,出兵攻打陳地和楚地的時候還有零星的抵抗,可當大軍殺入虛朝境內後,幾乎都是出城投降,從官員到百姓,全都沒有抵抗的想法。
打仗從來都不是單方面死人的,所以孟旭每到一處,就會先給對方5天時間考慮,同時讓宣傳部開始大規模散播自己這邊的政治理念,讓他們知道當自己這邊的百姓有多好。
當然,那些家産無數的世家大族是不會甘心的,可又能怎樣呢,當百姓屈從法律不願造反時,的确會顧忌他們,而且零星幾個人的反抗不會成氣候,這才讓他們成為不可撼動的存在。
然而現在大軍壓境,宣傳部又教會了百姓們怎麽擰成一股繩,甚至根本不需要他們沖鋒陷陣,只要在攻打的時候給予一些地形道路和對方資料的幫助即可。
情報根據重要與否進行分級,說得東西越重要得到的獎勵越多,這種不冒頭不流血的賺錢買賣誰不喜歡,所以哪怕最初對那些世家一無所知,過上十天半個月的,也就都了解了。
孟旭這一路上沒有受到官員和普通百姓的抵抗,只把精力用在攻破世家大族的邬堡上,不敢說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地,也差不多一路凱歌,很少遇到特別難啃的骨頭。
畢竟也不是所有世家都選擇站在敵對方,也有願意合作的,孟旭會根據當地人對他們的風評,以及自己的觀察來決定是否接納對方。
一旦接納,那麽就會适當保存對方的財産,例如金銀浮産不會收繳,依舊由對方自行處理,但田地只能留符合新規的數量,多的要上繳預備分給其他沒田的人。
私兵不允許再留,但可保留一定數量的家丁,武器也要上繳,比照虛朝關于此事的規定再嚴格幾分。
合作的世家多半也想到過這個結果,有願意的也有不願意的,願意的自然從優對待,不願意的就繼續再扯皮一陣,橫豎有專門建立的衙門對接此事,不會拖慢孟旭大軍前進的腳步。
“将軍,你覺得他們會投降嗎?”小山子完成楚地和陳地的任務後回歸軍隊,換上簇新的軍裝,作為要被重點培養的對象被孟旭一直帶在身邊。
“肯定會。”
孟旭凝視着都城的城牆,以他的目力自然能看到上面走來走去的人影,就是不知道是城門守軍,還是朝中那些出來看情況的大臣們。
“投降能得到優待,負隅頑抗就是死路一條,這城裏寧死不屈的人從很早之前就沒有了,他們不會想要家破人亡的。況且皇帝還是個奶娃娃,我又不會對個奶娃娃下手,他娘要是個明白人就會乖乖帶着他出城,獻上國書玉玺,日後自有個王爺頭銜給他。”
小山子這些年成長了不少,自然明白孟旭的意思,就是拿虛朝的皇室立牌坊,表示自己這邊是仁義之師,只是因為你方□□,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起義,并非要将胡家血脈趕盡殺絕。
現在他們已經等了4天,今天是第5天,是攻城還是納降全看對方最後的選擇。
一陣狂風裹挾着風沙吹過,衆人都下意識眯起了眼睛,獵獵風聲中忽聽“咔嚓”一聲,随着便是一陣此起彼伏的驚呼聲,随着風沙傳遍了都城內外。
“龍旗倒了——”
“天滅大虛啊——”
“天意,這都是天意!”
待到陣風停歇,孟旭眺望城牆,果見懸挂虛朝龍旗的那根杆子從半截折斷,隔着遠不好說是有人故意為之,亦或者真的是天意。
此情此景之下,孟旭立刻做出決斷,不管真相到底是什麽,現在也必須将它敲死在天意上,這樣自己才更加名正言順,隊伍的士氣才更加高漲。
于是孟旭高高舉起手中長刀,用盡力氣高聲呼喊着:“大虛無道,天令其亡!”
身後将士跟着也喊了起來,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整齊,約莫兩炷香後,都城城門緩緩打開。
敬妃手捧玉玺國書,身後侍從抱着哭鬧不止的小皇帝,率領群臣出城投降。
自此虛朝國脈中止,天下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