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男女大倫

康熙二十七年

正三所

蘇偉醒來時有點愣愣的,昨晚他太困了,跟四阿哥說着話竟然就睡着了。一早睜開眼睛,胳膊被自己壓得幾乎沒了知覺。四阿哥趴在床邊,一只手拍在他腦袋上,睡得正熟。

其實說是早上,放到現代很多人可能剛睡,自從要上朝,四阿哥每天寅時就要起床,也就是淩晨三點。時間長了,蘇偉也形成了怪異的生物鐘,值夜時第二天必然在三點之前清醒過來。

眨眨眼睛,蘇偉略微動了一下脖子,小心翼翼地把四阿哥的手放在床榻上,僵硬地站起身,活動活動酸麻的四肢。

外間已經有了響聲,蘇偉腳步放輕地出去看,值守的太監們已經打了熱水,書房裏也點上了蠟燭,開始初步掃塵,為四阿哥一會兒晨讀做準備。

內廳放着鐘表,蘇偉瞄了兩眼,進到卧室裏,特意放重步子給四阿哥一個轉醒的緩沖,待床上的人轉個身子,蘇偉再上前躬身低聲道“主子,寅時了,起吧。”

四阿哥蹭了蹭枕頭,靜默了一會兒,仰面躺着半睜開眼睛,伸個懶腰。蘇偉上去扶着四阿哥坐起身,先拿塊潤濕的帕子敷敷臉,醒醒神兒。待四阿哥清醒了點兒,蘇偉就遞上布鞋,讓四阿哥随意地蹬上,去屏風後面的恭桶解決生理問題。

值守的太監掐準時間站在卧房門口,待蘇偉喊上一嗓子“四阿哥起了……”就排着隊進來,端着水盆、毛巾、梳子等伺候四阿哥洗漱。

四阿哥洗臉、漱口,換上便服,再由蘇偉幫着梳了辮子,才算洗漱完畢。

此時,書房已經燈火通明,早有小太監打掃完畢,四阿哥坐到書桌前開始晨讀。一個時辰後,提膳的太監由膳房回來,內廳擺上膳食,四阿哥的晨讀才作罷。而一般來說,貼身太監在這個時辰就該換班了。不過,蘇偉是個例外,輪到他值夜時,他都會伺候四阿哥用完早膳。

早膳用完,四阿哥到院子裏和晨起的哈哈珠子們打一套拳,然後進屋換上朝服,帶上跟班的奴才們往乾清門上朝。

康熙二十七年的上半年,整個皇宮就在太皇太後仙去的悲哀和納蘭明珠退出內閣的巨變中轉瞬而過。而對于蘇偉和四阿哥來說,前朝的争鬥、後宮的傾軋離他們似乎都還太遠,卻不知歷史的車輪已經向着正三所緩緩而來……

七月

康熙爺巡幸塞外,此次随扈的只有大阿哥、三阿哥。

而四阿哥此時已經沒時間去計較,因為皇貴妃又病了。

Advertisement

這一次病的似乎不重,但時間冗長,從六月末到七月也不見有康複的跡象,四阿哥又開始頻頻的進宮侍疾。

七月末,皇貴妃終于不用再長時間卧床,人也精神了些,四阿哥一直懸着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布滿中藥氣味的卧房,四阿哥坐在床邊背書,皇貴妃靠在床頭偶爾點點頭,偶爾提點一兩句。

浣月端着托盤進來,“娘娘,四阿哥,奴婢制了青梅白梨湯,喝一碗消消暑吧。”

皇貴妃咳了兩聲,放下書“好,給胤禛的加點冰塊,這屋裏都是藥氣,悶得慌。”

浣月笑着将碗遞給皇貴妃、四阿哥,“娘娘放心吧,奴婢早就放了,您的是溫的,四阿哥的是冰鎮過的。”

四阿哥端起碗喝了一口,果真是涼涼的,身上都跟着舒爽了。

皇貴妃看着他,笑了笑,“你們男孩子,火力壯,也苦了你天天悶在這不透氣的房子裏。”

四阿哥放下碗,“皇額娘別這麽說,這都是兒子該做的,只要您能康複就比什麽都強。”

皇貴妃微微笑笑,“皇額娘知道你孝順,不過你也大了,要做的事也多了。如今看來,是得給你後院進人了,這以後皇額娘再有個頭疼腦熱,就有兒媳們照顧着了。”

四阿哥低下頭,“兒子還小呢,這些事不着急,再說皇額娘病了,兒子也不放心讓別人來。”

皇貴妃點點四阿哥額頭,“什麽別人,進了你的後院就是你的人,你不放心她們,還能放心誰?再說,你不着急,皇額娘着急啊。”

四阿哥擡頭看看皇貴妃,不太理解。

皇貴妃向背後靠了靠,坐正身子,“這福晉的事兒,還得你皇阿瑪做主,不過事先也得進兩個格格準備着。皇額娘已經替你看好了一個,乖巧穩重,可能性子有點兒悶,但是一個格格也不好太伶俐了,是主事金柱家的女兒宋氏。”

四阿哥有點愣愣地,靜默了半刻道“全憑皇額娘做主。”

皇貴妃笑笑,“那皇額娘就先找嬷嬷調教着,等明年過了正月,給你送過去。”

回阿哥所的路上,蘇偉就發現四阿哥有點呆呆的。在第三次差點撞上牆後,蘇偉終于忍不住了,上前問道,“爺,您這是怎麽了?”

四阿哥低頭走了一會兒,又擡頭看了看蘇偉,“皇額娘說,給我挑了人,明年進阿哥所。”

蘇偉踉跄了兩下,有些虛浮地安慰道,“三阿哥院子裏也要進人了,爺就和三阿哥差一歲,是到時候了……”

四阿哥沒有接話,繼續往前走,蘇偉也沒有再說什麽,跟着四阿哥的步調往前走……

其實,四阿哥的心情蘇偉能理解一些,多少有點兒像是現代裏大學玩了四年的畢業生,突然面臨走向社會的尬尴和茫然。

而對于蘇偉來說,更多的是錯雜,當初那個軟軟糯糯的五歲阿哥轉眼間要有家眷了。

八月聖駕回銮

皇上親自到承乾宮看望久病初愈的皇貴妃。

榻子上,皇上握着皇貴妃的手,“這麽多年,辛苦你了……”

皇貴妃笑笑,“沒什麽辛不辛苦的,能給皇上料理後宮是臣妾的福分。”

皇上低下頭,沒有答話。

皇貴妃端了碗茶遞給皇上,“大阿哥福晉離臨盆之期也不遠了,這眼看着胤禔也是要當爹的人了。”

皇上抿了口茶,笑了兩聲,“是啊,這時間過得是真快啊。”

“臣妾想着,大阿哥都有孩子了,太子的婚事是不是也該張羅了。”皇貴妃輕聲道。

皇上放下茶碗,“恩,這事兒朕也想過了,倒是有一個頗為屬意的人選。”

“哦?”皇貴妃眼睛一亮,“是哪家的姑娘?”

“正白旗漢軍都統石文炳之女,石家祖上本是旗人,姓瓜爾佳氏,後遷居遼東才改了漢姓。如今朕已将石文炳升為漢軍都統,石氏入宮後也能為緩解滿漢矛盾,拉攏漢八旗軍心略盡綿薄之力。另,石文炳曾護駕回宮,朕對這個人的印象不錯,是個忠君愛國的。他的女兒也是有名的大家閨秀,想是太後也不會看不上的。”

皇貴妃點了點頭,“皇上看中的必然是好的,這既然已有了人選,那大婚之期定在何時呢?”

皇上嘆了口氣,“太子關乎國祚,太子妃也是非比尋常,總得進宮調教一段。另外,太子的婚禮也是件麻煩事兒,咱們大清還沒有太子成婚的先例,這婚禮的規矩還得讓禮部商讨商讨。”

皇貴妃低頭思量片刻,“皇上說的也對……對了,臣妾病了這些日子,一直是胤禛在床榻前伺候,臣妾想給胤禛的後院進兩位格格,皇上意下如何。”

“恩……”皇上往榻裏靠靠,“胤禛過年也十二了,到時候了,你斟酌着定下吧。這福晉呢,等朕再尋個好的。”

皇貴妃站起身,緩緩福了一禮,“皇上辛苦了。”

傍晚,皇上回了乾清宮。

皇貴妃一人坐在昏暗的卧房裏,浣月進來點了一盞蠟燭,“娘娘……太子的婚事?”

皇貴妃緩慢地搖了搖頭,“一時三刻的是完事不了了,本宮怕夜長夢多啊……”

“娘娘的意思是?”

皇貴妃低下頭,撫了撫自己的護甲,“你去告訴朱嬷嬷,準備着吧,阿哥所那兒若是個男孩兒……”

浣月一凜,俯身道“奴婢明白了。”

延禧宮

惠妃照着鏡子,銀柳匆匆而入,揮退了屋裏的宮女,站到惠妃身後道,“娘娘,奴婢聽說,皇上有意給太子成婚了。”

惠妃的手裏一頓,“是哪家的姑娘?”

“聽說是,正白旗漢軍都統之女。”

惠妃拔下一根金釵,看着銅鏡沉默了片刻,“你着人去神武門告訴諸克圖,讓他去一趟禮部找麻爾圖替本宮傳上一句話……”

轉眼間到了十月,正白旗漢軍都統之女石氏為準太子妃,已經人盡皆知。然太子的婚事卻遙遙無期,禮部尚書麻爾圖稱大清開國以來尚無太子成婚定例,需與欽天監一起參照明史重新定制,所費時間怕是要良久。

十月中旬,大阿哥福晉臨産。

蘇偉他們在正三所都能感覺到東一所的緊張氛圍,整個阿哥所一直有太醫、産婆來來去去。

大阿哥在外間焦急地走來走去,按理說大福晉的身體一向康健,懷着孩子也沒有多大妊娠反應,可這一進産房竟然連續四個時辰沒有動靜。聽着大福晉越發有氣無力的呻吟,大阿哥是心急如焚。

惠妃坐在轎子上,匆匆地往阿哥所趕。

眼看過了鐘粹宮,就要到阿哥所正門前了,轎辇卻被一個俏麗的身影擋住,赫舍裏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