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班回來一看,果然爐火又滅了,李永樂用新煤從對門換了塊燃煤。
火鉗在手心在顫抖,既不敢使勁怕捏炸又怕松了掉下來,小心翼翼放進爐桶再加上一塊新煤塊,仔細對齊了全部的洞眼。
爐底洞捅了捅,座上一壺水,有少許水溢出來,潑灑爐沿上發出‘刺啦’聲。
屋裏溫度很快上來了,李永樂把羽絨服和圍巾脫下來随便扔在床尾。
帶回來的香腸和鹹魚從蛇皮袋裏拿出來,用衣架繞挂纏起來,掂掂重量,剪下來幾節香腸。
又找了塊四開的大報紙套在鐵衣架上,做成個罩鬥的樣式,勾在屋裏鐵絲繩上。
屋檐下的煤氣竈上,鐵鍋裏嘟嘟地冒着白氣,裏面正煮着幾根臘腸,五分鐘後被撈起,放在蒸鍋箅子繼續蒸。
二十分鐘後香腸明顯變胖了,欲透的腸衣讓人恨不得直接咬一口,撈起趁熱切成薄薄的片。
就着鍋裏還有開水,青菜苔扔進去焯了幾秒。
熱油鍋裏放上一撮蒜末,炝炒了幾下,青菜倒入‘刺啦’一聲香氣溢出,翻炒兩下再淋了點蒸魚豉油,出鍋。
鐵鍋又被清洗幹淨,繼續下一道菜。
李永樂把郫縣豆瓣醬挖了點進油鍋,加入蔥姜蒜炒了幾下,把蒸好的鹹魚塊倒進去翻炒幾次,加入開水咕嘟起來。
房東關大姐掀起鍋蓋看來看,“小李燒的啥這麽香?水都快燒幹了!”
李永樂聞聲跑出來,接過鍋鏟急炒了幾下,鍋蓋蓋上,等了幾秒關了火悶着“得虧您了,不然糊鍋了!”
屋裏的折疊小方桌上放着兩盤菜,一個空碗,地上的電飯鍋蓋打開着,插着塑料飯勺,米飯還沒來得及盛。
李永樂搬了個小板凳請房東坐,抽了雙幹淨的筷子用紙巾擦擦,遞給她,“嘗嘗老家帶來的臘腸,挺好吃的。”
Advertisement
關大姐接過筷子,夾了一片腸子嚼嚼,“好吃,你們南方人就是會搗鼓着吃。”
李永樂把菜薹的盤子推過去,“嘗嘗青菜薹嘛,拿蒸魚豉油炝的。”
關大姐用筷子點點蜂窩煤爐子,問:“怎麽不用這爐子炒菜?還能省點煤氣呢。”
“屋裏炒菜油煙味太大,又不好散,要不是天還冷,我真想停了爐子,動不動就被整熄滅,老去人家換燃煤都不好意思了。”
關大姐教着經驗道:“爐子不能關太死了,得留個小小縫隙,怎麽也得等到3月底,人家樓房供暖還要到3月15號呢。”
估摸着鹹魚塊悶得差不多了,李永樂在上面噴了點醋,又撒了蔥花,給端進來。
“您再嘗嘗這鹹魚,可是我們湖裏野生的。”
關大姐撿塊魚肚子的肉,嘴裏吃到根魚刺,左右看看要尋摸垃圾桶。
李永樂趕緊把紙巾遞過去,示意吐這上面。
“有點硬,齁鹹。”
“鹹魚就着白飯吃最香了,我只敢放了一點點豆瓣醬,就怕更鹹了。”
關大姐放下筷子,笑着說:“手藝挺好,回一趟家你媽高興壞了吧。”
“可不,讓我帶了一箱吃的,您要不加點飯?我這米飯是夠的。”
“不吃不吃,你別盛,我都吃過的!聞着你菜香出來看看,走啦,你慢慢吃吧,我出去溜達溜達。”
關大姐笑着擺擺手出去。
老劉進院門被菜香熏得愣了一下,站在過道裏,伸鼻子使勁吸了幾口氣,笑着問:誰家做好吃的呢,這麽香!
李永樂在屋裏聽見了,把吃了一半的碗一放,起身把開着的房門一關。
老劉讪讪地摸摸鼻子,不吭聲回屋了。
對于李永樂來說,跟前夫走得近的就是狼狽關系,一丘之貉,離遠點總不會惹下腥味。
吃不完的用碗扣了起來,現在溫度還不高,剩菜能放的住。
李永樂拿起掃帚掃腳下的水泥地,掃到掉下來的牆皮渣渣,怎麽看怎麽不舒服。
她摸摸牆上斑駁的牆皮,輕輕一摳,掉下來一塊渣渣。
正規的建材商場後面,總有幾排簡易棚子搭起來的建材店,也算是變相補充商場只賣高檔建材的不足。
什麽都賣,板材呀,水泥砂石,油漆地板革鐵釘呀,反正都是些不知名的,雜牌的,便宜的很,還都是裝修要用上的那種零零碎碎的材料。
趁着上午沒什麽客人,李永樂抽空跑去那裏。
找了一家專賣地板革的,12元一米,被她還價到10元,買了5米,反正是出租房用,又不要質量多好,撿最便宜的買就是了。
地板革的寬度是2米的,房子九個平米是夠鋪了。
又買了一小桶雜牌的白塗料,纏着老板白饒了一個滾筒和幾張裁下來的砂紙片。
晚上下班時候把這些先送回家,又去村裏的小超市撿那種10元一個床單,挑素點的買了兩塊。
順便花5毛錢買了兩個饅頭回來,燒了一壺開水,馍夾臘腸湊合了晚飯。
報紙疊了個船型,套在頭上試試大小,帽子挺好。
李永樂先用砂紙把牆面能夠到的地方都打磨一遍,有些起包的地方直接大片掉皮!
吓得她趕緊輕手輕腳,小心翼翼地像給寶寶洗澡一樣磨擦。
幹完這些,用剪刀撬開塗料罐子,倒進洗腳盆裏,再兌上水用力攪拌均勻。
掃帚杆子拆下來,插進滾筒柄裏,沾上塗料抖抖,在牆上上下左右地刷起塗料來。
一直忙了兩晚上,因為要等着幹,上半截是刷了兩遍,下半截就刷了一遍,整個屋子看着白淨起來。
李永樂拿着店裏帶回來的卷尺量屋裏的地面尺寸,地板革被裁剪成合适的大小拼湊鋪在地上。
床單被剪成一米高的長度,用店裏帶回來的透明膠布把牆圍了一圈半截牆衣。
原來的蜂窩煤爐子被放在了角落,天熱起來停暖也沒多大事了。
她把紙箱鉸成個圓形,雙層粘牢擱在爐子上面,又用剩下的布做了個罩子罩起來,好像一個喝下午茶用的小圓桌。
李永樂又在村裏的兩元店,買了一個玻璃瓶插上兩根從店裏拿的假花。
這小資情調的氛圍感立即就營造出來了。
翟姐的一個姐們在商場賣地毯和窗簾。
李永樂找翟姐跟她買塊淘汰下來的半透明的蕾絲窗簾,上面的白色已經成了微黃了。
本來說好給錢,那姐姐非不要,說是放庫房的東西該扔的,連連擺手說:沒事沒事,拿走拿走吧。
李永樂好一通感謝,想想還是買了兩斤桔子送過去。
那姐姐婉拒不掉,又從庫房找出來塊灰麻的窗簾給她。還問:有一堆進口地毯的樣品小塊淘汰下來要扔,你要不要挑一個放在門口當蹭鞋墊?
當然要了!
李永樂正嫌棄地板革太硬,整塊2米的那種大地毯最便宜的也要一兩百。
高興地說:要的要的,能不能多拿幾塊,我想拼個大點的地毯。
大姐爽朗地說:随便你挑,不過顏色材質都不一樣,塊兒的大小也不一樣。
占了便宜的李永樂心裏暗爽:這已是極好了,還要什麽樣的自行車呀!
李永樂把灰麻的窗簾挂在床頭的那面牆上,釘牢。又花20元買了個彩色燈帶釘在旁邊,繞成個S形。
等一插上電,燈帶閃呀閃的,變化三種顏色,真是:浮誇的要命!
挑回來的九塊絨毛長長的那種地毯,雖然有純色有花色圖案的,被修剪成一樣的大小。她用線在反面綴了布條,細細地縫在了一起,試着拉拉,還挺結實。
正面的毛的順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竟然意外的好看,像是故意設計出來的,看起來超級像抽風的印象派!
窗戶上挂着蕾絲的窗簾,因為窗戶并不是很高,拖到地上,還長得許多。
李永樂把多餘的剪下來,縫幾針就疊一個百葉褶子。最終多了個窗簾頭,還是百褶的。
窗玻璃上原本貼着報紙,不知道是不是漿糊粘的,都長在了一起。撕不下來地方,就用鋼絲球沾了水擦。
一條淡青色細麻圍巾橫着,擋住窗戶多半截。這樣哪怕有人站在院子成心想偷看裏面,哪怕是踮腳伸着脖子快斷了,也只能瞧見房頂和房頂的燈泡!
店裏有許多竈臺的打孔尺寸樣板,李永樂找了幾塊重複的,剪裁成想要的形狀,上面糊上A4紙。
花十元買了丙烯顏料,畫了幾副自以為是的抽象畫,背面用透明膠布繞了一圈,呈幾何排列粘在牆上。
這一通重新裝修,一共花了103元。
房東關大姐仔細瞄了一圈,誇贊說:屈才了,你這一通折騰簡直比新房還好看,能當個家裝設計師了。
“哪有哪有,您過獎了,我就是想自己住的舒服點。”
院裏有個白胖的中年眼鏡男,聞聲也過來湊熱鬧,誇張地說:“小李應該進我們家裝公司上班!這軟裝飾搞得好!有點兒意思!”
中年眼鏡男又自告奮勇地說要介紹李永樂進他們公司,說:哪怕沒基礎也沒關系,就憑李永樂的相貌和這高級審美,做前臺也行,至于不會家裝設計圖這點,他可以手把手教的。
李永樂羞澀地婉拒說:不行不行,也就瞎折騰着玩,家裝設計師哪是一般人能做的,得專業,不行不行。
中年眼鏡男一臉惋惜。
其實是李永樂突然想起來一件往事。
上輩子這男的就免費教過一個女的,是院裏一個長得特豔麗的女的。
夏天剛開始,兩人在窗前一個認真手把手教一個嬌羞地問細節。
夏天結束的時候上演丈夫捉奸的鬧劇,接着打架,離婚,搬家。
可憐是那家女兒本是極其受寵的,最後爸爸不要,媽媽不要,直接送回老家上學去了。
“造孽啊”李永樂閉上眼睛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