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黑雲壓城

雖有漫山地雷作為陷阱,但是,光有陷阱沒有誘餌也是不行的。品書

連動物知道前面是陷阱,都不會傻傻去踩。

趙洞庭坐在龍榻,問道:“元賊匆匆攻到,勢必會試探我軍,諸位愛卿……誰敢去吸引元軍?”

古代人打仗也是有很多學問的,并不是到戰場傻乎乎的往前沖。趙洞庭沒想過那些元軍會傻乎乎地往山行宮裏沖。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辛辛苦苦地跋山涉水到處勘察地形。

他說這話時聲音有些沉重,因為這必然是個極為兇險的任務。元軍勢大,沖出去很可能回不來。

群臣們也都知道,一時間都沉默下來。

十餘秒後,岳鵬越衆而出,道:“皇,末将願往!誓死吸引元軍到葫蘆溝!”

葫蘆溝是碙州島一處地面,那裏是個峽谷。谷內遍布數尺高的荒草,兩邊都是巍峨高山。

經過衆人的探讨,葫蘆溝是最适合埋雷的地方之一。是以,葫蘆溝內埋雷無數。

趙洞庭看着岳鵬,心裏滿是不舍。這滿朝武,他最意的是岳鵬了。

但他知道,眼下對于岳鵬來說也是個機會。他雖是侍衛步軍公事,但并無功績,難免遭人诟病。

這個險,岳鵬必須得冒。

正要說話,蘇泉蕩竟也站出身來,說道:“皇,末将也願往!引一路軍馬吸引元軍前往黃龍嶺。”

黃龍嶺是趙洞庭将碙州島升為翔龍縣後新命名的地名,在當初發現金的海灘附近。黃龍嶺不高,但碎石遍布,且又有蔥郁的樹木用于隐蔽。趙洞庭派人在那裏埋下無數的拉雷,只要元軍到,那些地雷估計能夠讓整個黃龍嶺都在霎時間地動山搖。

“好!”

趙洞庭快步走到岳鵬和蘇泉蕩面前,“只待滅得元軍,朕給你們二人記首功!”

Advertisement

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他知道,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岳鵬有勇,蘇泉蕩有謀,兩人未必會死。

随即,趙洞庭便吩咐開了。

“岳鵬、蘇泉蕩聽命!”

“末将在!”

“朕給你們每人精兵五千,且戰且退,勢必要将元軍引到葫蘆溝、黃龍嶺!”

“末将領命!”

“張世傑、東河裏聽命!”

“臣在!末将在!”

“你二人率軍四千鎮守行宮!不得讓元軍踏進行宮半步!”

“臣、末将領命!”

他們兩人是主管殿前司正副公事,張世傑經驗豐富,東河裏擅長守城,算是最佳拍檔。

“張世傑聽命!”

“臣在!”

“你居指揮,統帥全軍!”

張世傑聽到這話卻是愣了,“那皇您呢?”

趙洞庭道:“朕不擅打仗,在旁觀望即可。”

張世傑心裏贊嘆幾分,點頭應是。他自然不知道,趙洞庭心裏還有其他的打算。

岳鵬、蘇泉蕩兩個人未必能夠吸引到元軍,但自己這個皇帝,卻絕對能讓張弘範見兔撒鷹。

其餘的枝末細節,趙洞庭也沒有再做吩咐,這讓衆臣衆将門下去準備。

他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将整個碙州島兩萬餘将士都如臂指使地調動起來。他能做的,也是将大概的戰争思路部署下去。至于到時候元軍攻來,何時進,何時退,何時拉雷,何時死戰,那除去張世傑的居指揮外,還得是統帥們臨機應變。

趙洞庭作為君王,總不可能親自去拉雷,他也沒法同時操控這麽多雷。

君指揮帥,帥指揮将,将指揮卒。莫說古代,便是在現代戰争,也同樣是如此。

哪怕是料事如神的諸葛亮,他也得依靠下面的将領。

宋朝孱弱,趙洞庭願意給這些将領們鍛煉的機會。若是戰敗,那也最多是個死,他能來宋朝,這條命等于是撿的,這些天來,他已然做好心理準備。

其後幾夜,碙州島衆人都沒有睡得太安穩,似乎,連空氣都漂浮着濃濃的肅殺氣息。

趙洞庭将己方的戰争策略反反複複的推敲思索,沒再發現什麽遺漏。

他已經竭盡全力。若這樣還是戰敗,那只能說是天意。

碙州島百姓早已全部撤走,剩下的官武将家眷們,全部都聚集在行宮內。

這日夜深,碙州島最高峰處突然有熊熊火焰燃燒起來。

元軍終于來了。

這篝火是瞭望臺的信號。

一時間,蒼涼的號角聲在碙州島的各處響起。

趙洞庭門外的侍衛驚呼:“皇,篝火燃起來了!”

趙洞庭蹭的從床蹿起,聽着號角聲,披着衣服便往外面跑去。

李元秀慌忙跟。

這些天擔心元軍派遣高手偷襲,他都是睡在趙洞庭屋裏。

跑到崖邊。

趙洞庭用望遠鏡一瞧,只見得夜色密密麻麻的元軍戰船聲勢浩蕩,乘風破浪正向着碙州島湧來。

南宋朝廷的存亡時刻,到了。

許多人從行宮內跑出來,在崖邊往海觀望。只是夜色濃濃,沒得望遠鏡,他們卻是瞧不清楚。

趙洞庭兀自站在最前面,臉色凝重,沒有說話。

看元軍戰船,得有數百艘之多,顯然是傾巢來襲。

以前沒見過這樣的場面,趙洞庭只是腦子裏想想,并不覺得有多震撼。現在親眼所見,才發現原來數萬人的軍隊真的能夠讓人心生懼怕。那浩浩蕩蕩的氣勢,便如烏雲滾滾蕩蕩而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啊……”

趙洞庭握着望遠鏡,盯着元軍的戰船,動也不動。

不多時楊淑妃也過來,心疼自己的兒子,又忙回去接過來大氅給趙洞庭披。

不到兩刻鐘,元軍戰船在碙州島沿岸停下。他們的戰船排列有致,顯然訓練有素。

但是他們卻并沒有立刻進攻。

元軍居帥船甲板,侍衛林立,正有兩個男子安坐對飲。

左側那人長須及胸,濃眉大眼,長相不凡,威嚴極盛。正是元軍主帥張弘範。

和他對坐的那人身材臃腫,臉色白淨,但雙眼精光隐現,乃是副帥李恒。

大戰在即,兩人卻是從容淡定,有說有笑。

他們兩個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元朝人,是以平常在朝裏的關系也極為不錯。

元皇帝忽必烈是出名的用人不疑,是以,也不計較派遣這對私下朋友分別為正副主帥。

對此,元朝廷有很多外族的将領以及南宋降将,對忽必烈是相當感激涕零的。張弘範、李恒兩人便是。

張弘範擡手指向碙州島,對李恒道:“李恒兄以為,我們能在多長時間內攻下這碙州島?”

李恒笑道:“南宋兒皇帝身邊不過區區兩萬軍馬,縱是頑抗,也不能抵擋我軍超過兩日。”

張弘範輕輕哦了聲,饒有興致道:“那我軍該當如何布置?”

“呵呵。”

李恒端起酒杯,道:“弘範兄這是在考究我啊,想必心已有良策……圍城必闕?”

說着他也指向碙州島,“宋軍的戰船都在那側,你卻選擇在這側登島,不去将他們最後的希望都給抹殺掉,想來是讓那些宋朝君臣們心還留下些希望。只待我們發起進攻,他們抵擋不住,必會選擇登船逃逸。到時候,我們依仗海船之快捷,輕易便能追去,讓宋朝君臣盡皆喪生魚腹。”

“知我者,李恒兄啊……”

張弘範啧啧感嘆,舉杯和李恒碰杯,卻是又道:“不過,我可不打算給他們登船的機會。”

“哦?”

李恒微微詫異。

張弘範饒有得意道:“我軍水陸兩路,只需登島将士在南宋君臣逃亡時牽制住他們的尾巴,戰船再從這裏迂回過去,兩面夾擊。李恒兄以為,宋軍還會有登船的可能性嗎?”

李恒拱手,“弘範兄神機妙算,李恒自愧不如啊……”

兩人這般邊飲酒邊談軍事,竟好似全然不将南宋的軍隊放在心。

南宋軍隊極怕元軍的同時,這也導致元朝下對南宋軍隊的蔑視。

直到天蒙蒙亮,元軍都還沒有進攻。張弘範、李恒這兩個主帥,更是回船艙睡覺去了。

崖畔,仍是站滿南宋朝廷的大臣、貴族們。

元軍旗幟,在朦胧的晨光飄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