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亡魂忠勇禀天知

醉醺醺的趙洞庭被李元秀扶着匆匆送往寝宮裏去。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品書

南宋将士們的吼聲兀自不絕,直到走出許遠,才聽不真切。

楊淑妃留在城牆,主持衆臣、士卒飲宴。

三軍将士開懷暢飲,特別是那些禁軍,自離開臨安以後,他們還從未這般大快朵頤過。

穎兒、樂婵、樂舞自然也是跟着趙洞庭回宮。

趙洞庭是真醉了,被穎兒輕柔放在床,嘴裏還在碎碎呢喃。

起初尚且還聽不清楚他念叨的什麽,逐漸的他聲音越來越大,卻是讓得樂婵清冷的臉蛋倏的通紅起來。

趙洞庭的嘴裏,竟是在念叨着她的名字。

她感覺得到皇帝親近自己,但沒想過他睡夢都會念及自己的名字,而且是念個不停。

連樂舞的臉色都不禁古怪起來,眼神在趙洞庭和自家姐姐身來回看着。

穎兒也是偷偷去瞟樂婵,俏臉也是有些暈紅。

她卻是知道自家這皇有些早熟。

李元秀尴尬笑道:“呵、呵呵,看來樂婵姑娘很是得皇喜歡啊……”

樂婵被兩女瞧着,又聽李元秀這麽說,只差沒掩面而逃。她清冷,但往往這樣的女人面皮更薄。

不多時,她被樂舞拽着悄悄走出趙洞庭寝宮。

南宋時候的女人多數十多歲便懂些那種事情,樂舞也懂,走到外面,輕聲問樂婵道:“姐姐,你說皇該不會是喜歡你吧?”

Advertisement

樂婵嘤咛一聲,面色更紅,嗔道:“你這妮子,瞎說什麽,皇還那般,我……”

樂舞卻道:“那娘親還父親也要大幾歲呢!”

樂婵沉默下來。

過半晌,她嘆息着道:“不要再瞎說了,他是皇。而且,姐姐已有婚約。”

她恍然發覺趙洞庭對自己的親近竟可能是因為愛慕,心頭也有些複雜。

那時候娃娃親、指腹為婚、童養媳遍地皆是,十多歲便談婚論嫁的也不在少數,有皇族十多歲生有子嗣的,她倒也不覺得怪。真要說,也只能說是皇有些早熟而已。

樂舞瞧瞧姐姐神色,又問:“姐姐,那你喜歡皇麽?”

樂婵眼神有些恍惚。

她無法忘記那也他喝令士卒放自己和妹妹離開時的坦然,無法忘記他輕輕依偎在自己懷的溫柔,無法忘記他在自己面前刻意殷勤時的無賴,更無法忘記他舉劍高呼時的豪情。若他是個偉岸青年,自己多半會傾心于他吧,只可惜,他卻還是個孩子。

腦子裏劃過種種畫面,樂婵輕輕嘆道:“我只是将皇當成弟弟對待。”

“噢……”

樂舞輕輕低下頭,沒再說話。

兩女都怔怔出神。

趙洞庭到傍晚時分才醒來,瞧見穎兒、樂舞、李元秀都在旁側,卻不見樂婵,問道:“樂婵呢?”

他還在回味剛剛的夢,樂婵依偎在自己懷,前方是綿延無盡的南宋将士,那是何等暢意人生。

樂舞微微嘟着嘴答道:“我姐姐回家去了。”

趙洞庭愣住,“好好的,怎麽突然回家去了?”

樂舞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穎兒在旁邊紅着臉道:“皇在睡夢呼喚樂婵妹妹的名字,可能她有些不好意思吧……”

樂婵要她稍幾個月,也是十八的年紀。

“啊?”

趙洞庭聽到這話,不禁瞠目結舌,“朕剛剛在夢喊了樂婵的名字?”

随即他心頭不禁有些焦慮起來。樂婵聽到自己在夢喊她,這麽回去了,也不知道她心裏是什麽想法。

趙洞庭知道,樂婵肯定已經看出來自己的心思了。

他也恨自己重生到這屁孩身,連談個戀愛都不方便,但也無可奈何。

時間匆匆如白駒過隙,轉眼過去幾天。

樂婵離開,趙洞庭全心撲在政事,将新政推行到底。那些降卒遣散的遣散,願意留在軍的則是被分配到各個軍。

甚至有些雷州士卒都被趙洞庭遣散。

他有嚴令,家有父母弱無人照顧者,不得入伍。

他不想窮兵黩武,那不是長久的路。

對于完顏章等元軍降卒,他吃過元軍嘩變的虧,不願再留,讓他們自行離開。

但是,當讓蘇劉義将這命令頒布下去後,完顏章卻是到議政殿外求見。

趙洞庭從蘇劉義嘴裏得知他大戰時呼喝那些元軍嘩變降卒的事,對這個金國的統帥還是有些好感的。微微沉吟過後,還是将他宣進殿來。

完顏章進殿便叩,“降将完顏章叩見皇。”

趙洞庭見他自稱降将,說道:“完顏将軍,朕不是已讓你等離開麽?你怎的還來見朕?”

完顏章道:“完顏章請求皇,讓我同往雷州!以期北伐!”

趙洞庭怪道:“你要伐元?”

完顏章苦笑道:“我本是金國将領,元軍破我家園。我……我也是一時糊塗,才降了元軍。”

趙洞庭道:“你也想奪回家園?”

完顏章再度叩倒,“完顏章願為皇先鋒,只求皇日後能讓我女真族有生息之地。”

“好!”

趙洞庭見他面色不似作假,道:“那你便領着元軍降卒,朕封你為讨元将軍,随朕同往雷州。”

南宋現在說到底大将還是太少,屈指可數,這完顏章,其實趙洞庭舍不得殺。要是舍得,也不會放他離開。

此時完顏章主動投誠,他自然是歡喜的。

完顏章也是重重松口氣,“臣完顏章謝皇。”

他已經許久沒有體會過這種心充滿希望的感覺了,以前随着元軍打仗,只如行屍走肉,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為誰而戰。

為元皇帝忽必烈的那滾滾雄心麽?

可他完顏章不是忽必烈,他想的,只是自己的部族能夠擁有休養生息的地方。

又過近十天。

宋軍山行宮前的義士祠已經搭建起來。

祠前立有塊巨大的石碑,石碑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冊被劃去的那些名字,陣亡的将士。

這日,趙洞庭率領三軍在祠前祭拜。

他立身于軍前,身後是殿前司禁軍、侍衛親軍、黃龍禁軍,還有天祥的興國軍、完顏章的讨元軍,浩浩蕩蕩七萬軍馬。

這些士卒整齊排列着,旌旗被風刮得呼呼作響,前方禁軍身披甲胄,槍尖寒芒閃爍,氣吞萬裏如虎。不論是軍容還是氣勢,都遠非之前倉促逃亡時可。

趙洞庭早已沐浴焚香,打扮妥當,此時站在義士祠前恭謹參拜。

號角聲嗡鳴不絕。

三軍将士紋絲不動,鴉雀無聲。

趙洞庭叩幾叩,忽地對李元秀道:“李公公,替朕以劍為筆,在這碑刻字。”

李元秀問道:“皇要刻何字?”

趙洞庭看着石碑,緩緩沉吟道:“我軍萬将士埋骨于此,甚至有的連姓名都未曾留下。你便刻‘宋軍山,義士祠,亡魂忠勇禀天知’,朕要讓他們知曉,縱然他們未曾青史留名,他們的忠勇、功績,也自有黃天看在眼。”

李元秀點點頭,神色肅穆地走到石碑前,拔劍。

劍光飛舞,石屑紛飛,只是幾瞬,石碑便出現一行字來。

宋軍山,義士祠,亡魂忠勇禀天知!

趙洞庭凝視半晌,豁然回頭大喝:“衆将士,随朕班師,前往雷州!”

衆将士齊聲大喝,“喏!”

不多時,許多車馬,還有這些南宋将士們浩蕩往山下而去。

趙洞庭在渡口親自接見數百殘疾士卒。

這些士卒都是在這碙州島兩役殘疾的,自願留守碙州島,看護舊行宮和義士祠。

看着他們眼的期盼,趙洞庭道:“你們放心,等朕收複臨安,必将回來接你們,再去領略那臨安繁華。”

數百殘疾士卒叩倒在地,默然不語。

其後,數萬将士在這渡口登船,向着雷州府西流渡口而去。

數百海船,漸行漸遠。

趙洞庭立在船頭,看着眼前茫茫大海,嘴裏喃喃:“這裏,只是開始……”

這刻他心沒有任何私欲,有的只是那些南宋士卒們傾注在他身的光複大宋的決心與希望。

只因他,是這南宋的帝王。

渡口處,那數百殘疾士卒眼含淚看着船隊遠去,跪地遲遲不起。

忽有一老卒哭着高喊:“皇,我等在此等您歸來!”

聲音傳出去許遠,又在海,漸漸彌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