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刺王
自崇祯登基以來,先是将一位內閣首輔與禦史剝皮實草,又淩遲了建奴奴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更是親率大軍,行裏追襲建奴,殺伐之下,一身煞氣與帝王之氣越發深厚,如今驟然發怒,直将各禦史與衆生員駭得打顫。
巡按直隸禦史賈繼春壯起膽子,奏道:“陛下不見禧宗皇帝事乎?今陛下不以為誡,反沉迷于奇技淫巧之間,十數天中,倒是有兩三日罷朝。臣身為禦史,勸谏君王乃職責之所在也。”
崇祯面無表情地“唔”了一聲,又對其他禦史道:“卿等所來,也是為了此事?”
其他禦史見有人出頭,便有一人奏道:“啓奏陛下,臣聞陛下于宮中制水泥一物。臣愚昧,不能明其中厲害。但是臣所奏者,乃是彈劾閹賊魏忠賢與諸工匠,瞞誘陛下行工匠之賤業,此其過也。臣請陛下誅此國賊。”
另一人剛是奏道:“啓奏陛下,臣聞為人君者,當高居廟堂,垂拱而治,天下可安。今陛下行此匠人之事,将置國朝于何地?臣請陛下三思。”
崇祯道:“朕所制之物,于軍國大事有大用,乃機密事也,非幹魏忠賢與衆工匠事。若卿等想要知道朕所制之物,明日裏可于承天門前,觀看忠烈祠施工即可。如今,卿等暫且退去罷。”
見衆禦史還想要說話,崇祯怒道:“爾等欲要建言國事,便該當遞折子于內閣,如今跪在宮門處啼哭,成何體統!簡直有失國朝臉面!”
賈繼春卻是道:“陛下不聽臣等勸谏,反以言語擠兌,此明君之所為乎?臣請陛下反思己身,早誅國賊,以正朝綱。若陛下不依,臣等寧願跪死東華門外!”
心中殺機愈發重了的崇祯卻是道:“好。卿等且先跪着吧。”轉頭卻是對着衆多生員道:“爾等來些,也是和這些禦史一樣?”
方才人群中慷慨激昂的那王姓監生對道:“陛下聖明,學生等請陛下早誅國賊,以正朝綱!”
看着眼前這些本應在國子監和弘文館中就學的生員,如今被人一忽悠,便跑來哭宮,崇祯越發地理解朱元璋那道“惟生員不許”的旨意了。
崇祯道:“爾等可知,太祖洪武皇帝曾下诏,曰軍民一切利病,許天下人建言,惟生員不許。爾等如今以生員之身,跪哭宮門,眼中可還有太祖诏令?欲陷朕于不義耶?”
這話說的可就誅心了。衆多生員本欲退縮,卻不想那王生突然道:“陛下,學生曾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雖非東林學子,但是亦有心效仿。如今國賊橫行,正該學生等仗義執言之時,請陛下明見。”
崇祯卻是被這等屁話給氣笑了。當即問道:“那朕來問你。前番建奴圍城之時,爾待何在?朕派廠衛募捐銀子用于抵抗建奴,爾等捐了多少?建奴退後,京營将士們在收攏城中百姓重建居所之時,爾等何在?朕曾下诏,宮中所制水泥一事,需保密進行,爾等又從何得知?”
越說火氣越大的崇祯怒喝道:“汝等欲試朕之刀利否?”
那王姓監生卻是個膽子大的,硬着頭皮道:“回陛下,那廠衛乃是害民之輩,學生父母便是遭魏閹陷害。如今家中雖然尚有些餘財,又憑什麽捐給廠衛?至于水泥一事,學生自然是聽他人所說。”
Advertisement
聽着這帶頭的監生如此說法,崇祯怒極而笑,說道:“朕三番五次下旨,嚴禁私通宮闱,結交內侍。想不到還是有人如此大膽。爾等禦史,生員,今日哭宮,明日是不是便該逼宮了?!”
此時,被崇祯一道旨意調動過來的錦衣衛已經将東華門處圍了起來,無處,京營将士影影綽綽的隊列也顯現出來。
衆監生見狀,慌忙間直擠成一團,唯有那王生,卻是一副好膽,怒道:“君視臣則草芥,則臣視君如仇寇!陛下乃昏君也!不可以奉宗廟!”
說完,卻是突然從袖中落出一把尺作長的匕首,用力往崇祯刺去。
那王生所着監生服飾,原本便是寬袍大袖,誰也不曾想到竟有人在其中藏了匕首。
只聽得“呲啦”一聲,慌忙中側身的崇祯皇帝衣袖已經被劃開,便是胳膊上,也是劃出了一道口子。
位于崇祯身後的東方教主這才反應過來,一腳便将那王生蹬倒在地,當即便有旁邊的錦衣衛将之控制住,随後,呼啦啦的刀劍聲響起,錦衣衛迅速将禦史與衆生員圍在一起,怒喝道:“護駕!不許走脫一人!妄動者死!”
那王生雖然被制住,也不管衆禦史監生被圍後的哭喊喝罵,只是不停大罵:“崇祯!你這昏君!寵信閹奴,重作廠衛,大明三百年江山必亡于你手!昏君!昏君!”
崇祯捂着被刺傷的右臂,一腳将起來後卻被吓的半死,正在喊着“傳禦醫”的魏忠賢踹倒在地,怒喝道:“住嘴!”
随即怒視着衆禦史與生員們,喝道:“好!國朝養士三百年,竟換來如今的刺王殺駕之輩!”
随即對匆忙上前的田爾耕與許顯純喝道:“盡數拿了!投入诏獄後,嚴加拷問,查清是否有幕後主使之人!”
接着又對東方教主方正化道:“封鎖宮門!着內廠與錦衣衛、東西二廠聯手審查宮內衆人!朕要看看,到底是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狗奴才膽敢私通宮外!”
安排完宮禁之事,又對王承恩道:“傳旨英國公,讓他不必過來了。命其率京營封鎖城門,許進不許出!命滿桂帶兵上街巡查,有異動者當場拿下,有反抗者格殺勿論!今日日落即宵禁!凡宵禁後敢上街的文武官員,拿下,入诏獄!”
被踹倒的魏忠賢這才起來,一而派人去傳禦醫,一面又派人去通知東廠督公曹化淳。
崇祯一連聲的安排完畢,這才返回宮內,前往皇後宮中休息。
只是看着匆匆趕來的天啓皇帝的皇後張嫣,崇祯卻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當即便喚來魏忠賢吩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