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男人戒煙那點事(一)
“吸煙有害健康、盡早戒煙有益健康!”
煙盒上的這兩句健康提示越做越大,專家的這兩句諄諄教誨只要識字的人都認識啊,但可惜了專家的苦口婆心,忠言總是逆耳的嘛,恐怕把這個當回事的是旁觀者,煙民從來都是熟視無睹的。他們只沖着打開錫紙,點燃煙頭的那點悠悠的誘惑,只管先享受眼下“那一根煙的工夫”,哪管得上日後的什麽健康不健康呢,抽煙又不是飲鸩止渴,那些恐怖的疾病總不是立竿見影能看到的呗。
我覺得咱們的領袖毛爺爺和鄧爺爺在這點上真沒樹立好榜樣,我媽勸老家孩子戒煙,他們都會說“你說抽煙不好,哪人家毛主席和鄧小平咋還活了八九十歲呢?”我媽就沒話可說了,這道理講得清嗎?我不知道太多的道理,不過嘛,人家領導人別說香煙是特供的,恐怕保健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吧?真是目光短淺,光看表面。小小村夫還敢和至高無上的領導人比,也不撒泡尿去照照自己。也難怪啊,他們有可能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
煙盒上的健康提示是已經多次升級的版本了,牟取暴利的煙草商也是迫不得已,在巨大的壓力下閉着眼睛印那兩行字糊弄下專家和禁煙組織、相關協會,其實他們心裏清楚得很,忠實的煙民和他們心存默契,也是裝着看不見的,哄哄外人就罷了。咱們産的煙盒提示算低調溫和的,我見過香港煙盒上的提示簡直夠得上觸目驚心,幾乎整個煙盒都做成醒目的标識,一支參差折斷的香煙,“吸煙導致陽痿”的大字直沖眼簾。呵呵,我乍一看,都有點毛骨悚然,像看到一盒随時會爆炸的危險品,心裏的那個不舒服呀,不說了。就沖這點,煙民的心理素質絕對算好,他們可不是被吓大的。哎,該看的人不看,不該看的人——看了也白看。
我老家隔壁80多歲的爺爺是個不折不扣的老煙鬼,我們小時候還見到他在自留地邊給自己種幾行煙葉,在院子裏曬幹了用草繩串起來挂在廊檐下,随時用報紙卷起來咂吧着。他在村裏串門時手裏從來都不離旱煙袋,只要看見他一進我家,我媽立馬得給他找顆紙煙遞上,人家就好那一口嘛。他現在老得人都快蜷成一張彎弓了,一到冬天喘得像拉風箱,去年春節前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搶救之後他再想不起抽煙了這回事了,家人問他難道這回真的要戒煙了嗎,他大夢初醒地說“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呀,飯戒不掉,煙咋戒不掉”?聽聽,這從被熏了幾十年的、黑洞洞的胸腔裏吐出來的肺腑之言,簡直堪稱谕世明言、醒世通言、警世恒言呀,可惜為什麽都要快見到棺材才落淚,不見黃河不死心呢?
問題就在于大多數人是不見黃河不死心,但小部分的人其實是見了黃河也不會死心的,要不,我家那位煙民沒事常去黃河邊溜達,就戒煙這麽件小事,也沒死心踏地做成啊。我要一提起屢戒屢抽這茬,那無異于捅了馬蜂窩,點着了火藥桶,不僅僅是傷了一個煙民的自尊,還傷了人家作為男人的自尊。哎,這個我認為的芝麻小事怎麽就不能根絕呢,它是我家多少綿延不絕的家庭戰争的導火索呢,那可比“薩拉熱窩事件”更直接,也比巴爾幹半島火藥更足。怎麽也熄不滅的小小煙頭呀,讓我的煩惱像不絕的煙霧一樣如絲如縷。
我媽說我爸30歲時因為咳嗽久治不愈,一次就戒煙了,他當年上學時可是和幾個窮哥們一根煙要三個人輪着抽的,恨不得把煙屁股都吃了,號稱“三煙友”呢。我從來沒見過我爸對香煙表示過一絲一毫的興趣,就像他從來都不認識香煙為何物,可惜這成功案例沒在我家繼續推廣,我要拿我爸來要求我家那位,那簡直是成心找不痛快啊。當然,我家也有成功戒煙的,我一個姐夫也曾經是煙酒之徒,但現在應酬的酒還時不時在喝,煙說戒就戒了,只不過身形比以前橫了許多。胖就胖嘛,反正又不是要惹媳婦的俊小夥還要注意形象,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啊。
我家那位煙民的煙齡起于高中,他當年竟然無視學校禁令,躲在學校樹林裏、藏在男生宿舍裏偷嘗香煙禁果。估計那時也買不起像樣的煙,我沒問過他嘗第一口劣質香煙到底是什麽味,怎麽就上瘾了呢?好歹也是一班之長,怎麽和混混一樣不顧形象?多好的一個青年啊,就被這樣毒害了,而且這毒害還持續到現在,讓我們娘倆也跟着受害。他很自豪上大學的行李中就有兩條“奔馬”煙,有這樣的爹啊?也太縱容兒子了吧。大學期間他只有沒錢花時才會想起給他爹花八分錢寄兩行字“我一切都好,就是生活費快沒有了。”那時長途電話還不方便嘛,如果不寫信也可以花四分錢寄張明信片,一樣能起到催款的作用,就那兩句話寫個明信片也足夠了。我當年還有幸收到他的一張明信片,沒有擡頭沒有落款,就一句話“春眠不覺曉”。我看了半天不知所雲,琢磨不透這個深奧的人到底要說些什麽,是興之所至向我問候春安?還是因為裏邊帶了我名字的一個字,想說點什麽功夫在詩外的意思?我自作多情地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最後追了一份長信好像也沒問出所以然。
他後來告訴我大學的那點生活費裏,飯費、書費、煙錢各占三分之一,不過我估摸他出了郵局領到錢第一件事可能是先去煙攤解決一下憋了很久的需要。到大學畢業時,他除了一身皮包骨頭、滿嘴黃牙和熏黃的指頭,就是十箱沉甸甸的書,那裏還包括托我在上海買的呢。想想也不容易啊,抽煙竟然重要到和吃飯一樣的地步,要從嘴裏省下飯錢才能抽上煙,多麽實在的煙民。
我記得他當年寫給我短短的半頁信,一打開信封竟然聞到濃重的煙味,那可是長途跋涉從蘭州到上海走了幾千裏路來的呀,就那麽牙長幾句話還不夠一支煙長呢,不知道他到底熏了多少煙才寫出來的?
我們結婚時他曾經信誓旦旦地說如果我以後懷孕了,就住那麽一小間房子,他一定戒煙。結果我真的懷孕時他躺在床上照抽,早忘了他的誓言了,大概是要緩解一下即将當爸爸的壓力吧。總歸孩子也長大了,轉眼毛頭小夥變成中年人,他無非是變成了老資格的煙民而已,從烈性的外煙改抽溫和點的本地煙,也許煙量也随着年齡增長下降了點,但多少年的習慣幾乎沒變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廁所抽第一根煙,不抽完絕不出來。難道混着廁所氣味抽下去別有滋味嗎?我當然也不會知道“飯後一根煙,賽過活神仙是”什麽感覺,常常會忍不住說他,剛放下飯碗就不能讓嘴歇會兒?
我一直不理解我們生存的城市外面大環境本來就像個大煙囪,他為什麽在家還要搞得烏煙瘴氣,煙熏火燎?自己抽一手煙不說,還讓我們承受二手煙。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抽煙的苦果,有幾次實在是胸口悶得難受,主動戒煙,在承受了幾天我将信将疑的目光後感慨“呼吸都清爽了”。這樣的狀态往往能堅持一個多月,雖然他時不時地仍想抽煙,但只要一想到吸煙時的難受勁也就忍住了,而且聞到別人抽的煙感覺很難聞,嗓子作癢,咳嗽不止。那段時間他會有意避開吸煙的熟人,躲掉難聞的煙味,也免得因為礙于面子再抽而毀掉勝利果實。男人之間沒幾個人相信誰能把煙戒掉的。但是這樣的好景總是持續不長就轉瞬即逝。
我估計他自己其實也非常苦惱的。專家說:戒煙者要有毅力;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好,為了斷絕自己的念想,他先放縱一下把家裏的煙全抽光,堅壁清野,打造有利環境,杜絕煙瘾的溫床。還不忘提醒我他最近戒煙會心情煩躁,可別惹他,也不許我嘲笑他。這我很支持、很理解呀,只要把煙戒掉,這點小委屈算什麽呢。怎麽轉移注意力?不抽煙嘴會發木呀,改嗑瓜子、吃糖、嚼口香糖,于是乎家裏多出幾個罐子,大瓜子、小瓜子,黑瓜子、葵花籽輪番地吃,反正不能讓嘴閑下來。結果呢,還真是一瘾未除,又添一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