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西安世園會觀花

我2000年夏天曾經有幸到過昆明,那次沒有時間去游覽雲南遍布全省的美景,但參觀了1999昆明世博會留下的世博園,印象很深。各種奇花異草、盆景園林、飛鳥蝴蝶讓我初步領略了雲南作為“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的确是名不虛傳。我一直有點孤陋寡聞,以為去年上海的世博會和昆明的世博會是一回事呢,後來才知道壓根就不一樣,昆明展示的是自然園藝,而上海展示的是城市形象。

西安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之後,第三次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前的海量宣傳有所耳聞,這次我沒有搞錯活動主題。6月11日早上到西安,還有一天自由活動時間,男同胞要補夜班火車欠的瞌睡,時髦美女要去掃街,我和另兩個女孩一起相約去了世園會。

我們只在園內逗留了3個小時,真算是“走馬觀花”了,不過我們走的不是馬,而是自己的雙腳,但觀賞的倒是世園會的花。西安世園會會徽“長安花”,取意“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我們不是春風得意之人,也沒想一天看盡長安花,我倒覺得會徽設計有點鄉土,以為是西安的市花石榴呢。哎,都沒理解人家博大精深的寓意。花的構思據說源于《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由三、四、五、六邊形自然花瓣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釋義為:三生萬物,花開吉祥;四合為土,天圓地方;五葉生木,林森蔭育;六流成水,潤澤萬物,契合西安世園會“天人長安,創意自然”主題,我慚愧自己真是沒看出一點門道,完全是個看熱鬧的外行啊。

我們一下車就被黃牛圍上了,他們的票比市價便宜。黃牛帶我們入園時我先浏覽了外圍,廣場是新修的,規模非常大,現在各地修廣場都比照***廣場的标準呢,何況這是世界級的盛會。不知道主辦方預計了多少人流量?我覺得空蕩蕩的廣場真有點奢侈浪費呀。我們動辄舉全市之力承辦的盛會,除了跑馬圈地、自己人看熱鬧、最後炒熱地皮,還剩下幾許“文化”在弘揚呢?

花園裏園林工人還在添補花苗,也許因為今年比往年春天來得晚?好多花圃裏花葉還沒遮蓋住地面呢。曾經在瑞士雪山圖片中經常看到的一簇簇火炬樣的花還只開了零星幾朵,各種顏色的“火炬”初露端倪,如果連成片應該挺美的。我看到有環衛工人從花叢裏撿出空飲料瓶,有點遺憾某些游客的素質,怎麽忍心往那麽美的花叢裏扔垃圾呢?等走在入園的通道差點被滿地飲料瓶絆倒,卻沒有見到方便的垃圾桶或者有人随時清掃,我不知道該說什麽了,這好像也太不和諧了點吧?

入園看到的算不上一片片浩瀚無邊的花海,而是一塊塊五顏六色的花田,石竹花、矮種牽牛、蝴蝶花這些我家院子都種過,不過這裏花色更全一些,面積更廣一些。我們在一片花田邊拍照,才發現有好多人踩進花叢去和花親密接觸,花田裏被踩出一條條光光的小路,連花田外圍邊沿的很多地方都被踩得七零八落。景區的路面幾乎全是大理石路面,倒是平整、光潔、氣派,但依我的小農意識,我在想,如果鋪成碎石路面,是不是和兩邊的花田更和諧,更有自然的味道呢?整個園區我沒有見到一個外國人,他們不遠萬裏來到中國、來到西安,大概對兵馬俑、鐘鼓樓、秦磚漢瓦和陝西省博物館的稀世珍寶文物更感興趣吧?

“西游記”師徒四人造型的綠植景觀前圍滿了拍照的游客,我們繼續在豔陽下前行,到了地方場館,都不太有精神進去細看了。“洛陽魂”的招牌是一扇鄉土味很濃的紅花綠葉的牡丹門,但我覺得完全可以裝點得更美一點,好歹也是雍容華貴的花中之王啊;倒是開封的幾重镂空紅門後面包公的黑色臉譜有點味道,盡管門上四角刻着富貴吉祥的字有點俗氣,也算是弘揚了傳統文化吧。安徽園的白牆疏窗倒體現了輕靈飄逸的感覺,但為了跟上同伴的腳步,我也只是匆匆瞥了一眼,又禁不住回頭望了兩眼。江西南昌園我們還進去憑欄遠眺了一下天鵝湖,景觀人造的痕跡太重,游弋的天鵝都辨不清是真是假。我看到有個年輕小夥竟然走進草地,坐在樹下的石頭上對着女朋友的鏡頭搔首弄肢,還真是一景。

我們随着人流排隊,我都不太清楚目标是什麽,心想世園會應該是開放式的,為什麽要把游客集中在一起排隊呢?難道是要重現一下上海世博會空前絕後的火爆場面?那條回形針樣的隊伍我們挪了一個多小時,走在花前柳下我不覺得累,我喜歡像個花癡一樣對着花草、美女拍照,但排在煩躁的人群裏一步都邁不動真有點累,也堵得慌。進園之前有點可惜我在老家院子裏照片拍得太多,相機沒剩多少電了。不過也不是太遺憾,這種公衆性的盛會,專業鏡頭下的美景随處可尋,但我家的一景一物,哪怕是一個蜘蛛網、一棵瓦楞上的草、一堆成年的艾蒿,一些老物什,除了我沒人再會用鏡頭對着它們。在我排隊的那一小時裏,通道中間看不到一個垃圾桶,人們随處扔着雪糕紙、飲料瓶、零食袋,只有欄杆外邊才有一些大的垃圾收集箱或垃圾桶。幹渴難耐,我們買了蒙牛專供的五元一支的雪糕,天熱幾乎化在手裏,只好狼狽地捏着紙巾和包裝挪了一圈才找到一個垃圾桶。有個女人從護欄的空隙裏鑽過來插隊到我前面,我沒吭聲,她竟然向她的同伴一直得意地笑個不停。有豪放的男士當衆解衣,敞開胸懷,露出碩大的劣質玉石挂鏈,我就當是來看形形色色的人物了吧,人生本來就是大舞臺嘛。

好容易移到門口,才知道目标原來是标志建築之一創意館,顯示屏提示從4月28日以來已入館六十多萬人,今天入館五千人。要知道我們排了一個多小時啊,才不過五千人,那要是五萬人真不知道排到什麽時候去了。一進創意館只是看到無土栽培的盆栽,讓我對大中午排隊一小時的性價比大感失望。看到來自荷蘭的金屬玫瑰、彩虹玫瑰、藍色玫瑰,總算是我這一路看到的“世界”元素了。創意館的3D動畫效果比起上海世博會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沒留下印象,春夏秋冬主題的牆面畫還有些耳目一新,我給美女們拍了好多造型呢,雖然是畫裏的春光夏陽,好像比外面的景觀更入鏡頭。

走得筋疲力盡了,我們坐在鹹陽館對面的長椅上歇息,看到鹹陽館竹簡造型的門很有些厚重的底蘊,那裏可是皇天後土啊。其他一字排開的場館都沒再進去了,看到銅川園裏的耀州窯國寶“倒流壺”的巨大造型,感慨古時能工巧匠的偉大!我們連長安花谷是什麽模樣也再沒去看,就打退堂鼓了,直接打車去小吃街吧,眼睛也差不多看飽了,該把胃填飽了。我現在有點閉目塞聽,也不會看地圖,完全跟着兩個同伴走,坐在車上我才看到地圖上真有很多國外場館呀,但我們已經出來了,就留點遺憾吧。

在園區路上我還看到有個大肉球一步步挪移過來,在太陽下非常刺目,迎面才發現是個将上衣捋起來的男士在展示他的巨肚,真有點滑稽。走了一路我就沒見着幾個像樣的廁所,看到在路邊墊着報紙大便的孩子不是一個兩個,真難為家長了。我進去過一個廁所,沒有手紙,但有劣質的鐵皮紙架,不知所為何來,不如把這樣子貨也省了,有一個廁所倒是有紙還讓我有些驚訝。創意館外面沒有可以休息的長椅或涼棚,疲憊的人們坐在大樓陰影裏的地面上,吃完方便面的紙盒以及各種垃圾扔得随處可見。湖裏的标志景觀“長安塔”也讓我有些莫名,以為是鋼筋水泥的大雁塔仿品,心想要看大雁塔直接去曲江,不用跑浐灞來看複制品啊。在園內時時會映入眼簾的長安塔,總讓我有“給長城貼瓷磚”的感覺,也讓我想起江南三座名樓中可以乘電梯直達樓頂的黃鶴樓和滕王閣。

哎,現在可以想象去年上海的世博會不論從理念、設施、配套到服務、觀衆素質還真是承受了足夠的壓力,也體現了上海的應有的地位。“文化”這東西還真是複雜,一語道不盡。弘揚文化也好,傳承文化也好,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不是可以拿錢堆起來的,也不是可以用強拆的火力,一夜之間就呼啦啦“眼見得他大廈傾,眼見得他起高樓”的。我們不是還處在“初級階段”嘛,還得一步步慢慢來,別總是急燎燎地要去和國際接軌,卻本末倒置。

大家老愛說某個地方“不去後悔,去了也後悔”,我就不說風涼話了吧,就算沒感受到太多“創意自然”,但也感受到了“天人長安”,想想那些在烈日下辛苦的工作人員、志願者、武警戰士、園林工人多不容易,也許在烈日酷暑中的他們倒是最需要些許“風涼”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