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崩盤(三更)
排隊買單的時候, 林升仔細觀察了一下商品的價格标簽。
因為剛剛推行信仰幣不久,因此這個國家的超市定價實行的是雙軌制,林升順手從旁邊空掉的貨架上撕下來一張價簽, 只見上面寫着:
【一瓶礦泉水1.5美元/0.15信仰幣】
“一個信仰幣等同于10美元。”林升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那裏面有系統統一派發的100枚信仰幣。
杜明算了一下, 随即驚喜道:“100枚信仰幣就相當于1000美元, 1000美元是6500RMB, 我的天!我還從未擁有過這麽多錢!”
按照杜明的算法, 用6500塊錢生活20天,那還不綽綽有餘?
林升卻搖了搖頭, “不能這麽算,我們現在不是生活在華夏國, 你看看這個價簽,一瓶礦泉水就要1.5美元,這裏是美元流通區, 物價可以參考美國。”
杜明還沒出過國,不了解美國當地的物價水平,但他知道在國內一瓶農夫?泉礦泉水的銷售價格是2元, 而算下來這裏的一瓶水卻要将近10元錢,的确是不一樣。
水的價格貴了五倍,那其他商品呢?
杜明開始在購物車中翻找, 挨個商品查看價格。
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林升他們還算幸運,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新開的窗口, 此時他們的前方還有三個人等待收銀, 工作人員動作很麻利, 應該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然而其他隊伍的情況卻不太好。
焦躁的居民們不時爆發出一些争吵, 有人被插隊了,為了表達不滿,他直接将插隊的人的購物車掀翻在地,傾灑出來的商品又引發了更多人的哄搶。
保安人手嚴重不足,他們不敢去幹涉哄搶商品的顧客,只敢站在收銀員的身邊維持秩序,其實是生怕有人逃單或者幹脆生出搶收銀機裏的錢的想法。
眼看着超市裏秩序已然岌岌可危,林升神經緊繃,時刻提防着意外情況的發生。
見杜明還在掰着手指頭計算,林升道:“你就別管彙率了,直接把美元當成是RMB!”
Advertisement
對于美國人來說,他們通過工作賺取美元,收入和支出都是以美元計,因此在同樣的收入情況下(月入3000美元和月入3000rmb),一瓶水的價格反而比國內還要便宜。
“啊?那我們每個人只有1000塊了......”
1000塊生活二十天倒也不是不可能,他們這些玩家是來生存的,不是來過品質生活的,排除掉一切不必要的開銷之後,以每天50塊的标準,湊活一下還是夠吃喝住的。
隊伍又往前挪動了一點,林升趕忙推着購物車跟上。
然而上述的數據都建立在信仰幣不會貶值的基礎上,林升低頭看了看購物車,雖然不知道鄭宇哲和戴毅那邊的情況如何,但他搶購到的這些食物顯然是不太夠的。
三個大男人每天消耗掉的食物量是十分驚人的,購物車裏這些面包餅幹估計只夠吃個六七天,剩下十多天該怎麽辦呢?
啊,真是愁人啊。
從超市裏出來,林升來到了他與戴毅二人約定好的地方碰頭。
進去買個東西的功夫,街道上就又發生了好幾次搶奪案件,人心惶惶,出于安全的考慮,杜明一個半大孩子只能緊緊跟着林升。
鄭宇哲和戴毅比林升出來得快,他們在角落裏等候多時,看到林升帶着另一個人走了過來,兩人都十分驚訝。
林升向他們解釋了來龍去脈,對于杜明的去留問題,他不能一個人拿主意。
由于杜明一再表示想要加入他們的三人小團體,鄭宇哲、戴毅和林升三人只好進行了舉手表決。
鄭宇哲:“杜明是我和林升在新手局裏遇到的玩家,他人挺不錯的,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一點都不熊,而且一個人通關了這麽多場游戲,說明他還是有點實力的。”
認出杜明後,鄭宇哲有意幫他說了幾句好話,當初在南極科考站,鄭宇哲好幾次躲到杜明身後嘤嘤嘤,現在再次相遇,鄭宇哲希望能帶上他一起。
沒想到戴毅出奇的好說話。
“既然你們兩個都認識他,那我也沒什麽意見。”
就這樣,三票全部通過,杜明正式成為團隊中的一員。
幸福來得太快,杜明還沒反應過來,像只呆頭鵝一樣杵在原地。
戴毅徑直來到他面前,道:
“我這個人喜歡把醜話說在前面,你加入之後就必須服從安排,不要給我添亂,否則我随時把你踢出去。”
杜明連連點頭,只聽戴毅繼續道:“團隊內的錢放在一起花,你是個孩子,吃得少喝得少,跟我們平攤費用你肯定是要吃虧的。”
杜明忙道:“沒關系,我不在乎這點差額!”
戴毅點點頭,“那就好,要不然我也沒心思幫你算退多少補多少。”
林升和鄭宇哲站在一邊看着戴毅訓話,完全不敢插嘴,不得不說,戴毅那架勢真是一點都不客氣,要不是林升認識他,恐怕真要以為他是個連小孩便宜都占的大流氓了。
好在杜明脾氣好,只要能和林升鄭宇哲在一起,怎樣他都行。
就這樣,四人從超市離開。由于這場全民大搶購,三人買到的物品都不太夠用,于是林升打算再去市中心看看。
好在現階段物價穩定、信仰幣也沒有貶值,他們身上揣着錢,心裏多少有點底。
一路上,四人遇到了不少玩家,他們有的才趕到超市門口、有的則兩手空空從超市出來,還有人直接上來問他們買沒買到東西。
幸好林升提前把買到的商品都裝進了身後背包,不然就這樣大喇喇拎着走在街上,他心裏都有點犯怵。
......
系統說這裏是一個小國,果然,從市郊到市中心根本沒有多遠的距離,走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四人失望地看到,市中心也已經陷入一片混亂。
熱浪裹挾着各種嘈雜的聲響撲面而來,哨聲、警笛聲、打罵聲......,林升只好找了塊陰涼的地方,四人打算在行動前先好好觀察一下情況。
只見市中心警力充足,目前沒有發生大規模□□事件,但各大超市也早已被搶購一空。
為了彌補物資的缺口,林升提議去偏僻路段上的小賣鋪看一看。
路上,四人對目前的情況讨論了起來。
鄭宇哲:“這也太奇怪了吧,雖然我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但是這才第一天,不至于恐慌成這個鬼樣子吧?”
杜明推了推眼鏡,“确實不太正常,我在歷史書上讀過,歷次的經濟危機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危機醞釀之初,人們甚至還對未來抱有幻想,哄搶物資都是發生在後面的階段。”
戴毅路過報刊亭的時候順手拿了一份報紙,只見上面頭版頭條就是關于信仰幣的報道。
“這上面說信仰幣法案通過是昨天的事。”戴毅道。
林升頓時皺起了眉頭,“昨天?那确實不太對勁。”
“如果是由于貨幣貶值而造成的恐慌,那民衆的反應也未免太快了一點。”
按理說,貶值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們是在發現手中貨幣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才會出門搶購物資,而現在信仰幣和美元的比率還維持在10:1,經濟危機甚至都還沒開始,大家怎麽就慌起來了?
“戴毅,報紙能給我看看嗎?”
想來想去,林升還是覺得誘發這場哄搶的并非經濟危機本身。
翻開報紙,林升在夾頁上看到一整面的專題報道,加黑加粗的标題旁邊是一個中年學者形象模樣的男人,長篇累牍的報道全是該學者對于信仰幣體系的抨擊以及對于本國經濟未來的悲觀看法。
讀罷,林升若有所思。
正在這時,市中心的巨型屏幕上轉播了昨晚的經濟時報。
四人齊齊擡頭看向那邊,只見剛才還在報紙上見過的那名學者出現在了屏幕之上,他端坐于書房之中,正在回答記者關于信仰幣的提問。
記者:“年初的時候,出于對信仰幣自身體系的擔憂,您曾提出關閉信仰幣交易渠道的建議,今年8月,經濟部部長正式宣布信仰幣成為法定貨幣,您對此事持怎樣的看法呢?”
哈斯克教授:“将信仰幣确立為法定貨幣嚴重違背了穩健貨幣政策,這将成為未來十年內經濟動蕩的最大不确定性因子,我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态,信仰幣正式流通後将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侵蝕美元的價值,簡而言之,這将是一場滅頂之災。”
記者:“有人認為,貨幣領域也應該存在自由競争,‘讓最好的貨幣獲勝’,自信仰幣誕生以來,它創下了一個又一個驚人漲幅的記錄,我們已經用十三年的時間見證了信仰幣的成長,可以預見的是,依托于信仰幣.......”
聽到對于信仰幣的褒獎,哈斯克教授似乎是忍無可忍,他粗魯地打斷了記者的話。
“這些話都是騙人的!那些人才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們只告訴你信仰幣從創立之初到現在漲了一百萬倍,但他們沒有告訴你,信仰幣的波動性是标普指數的10倍,是黃金的6倍!這樣一個暴漲暴跌的東西怎麽可以被用來作為法定貨幣?想想這樣的情況,昨天還能購置一套房屋的信仰幣到了第二天卻只能買一份三明治,難道你想過這樣動蕩的生活嗎?!”
哈斯克教授咆哮着搶過了記者的話筒,他雙眼直視着鏡頭,仿佛是在和全國上下的老百姓們直接對話。
“大家聽我一句勸,不要把你手中的美元換成該死的信仰幣,在不遠的将來,也許就是下個禮拜,我們将全體見證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你的財富會在一夜之間被清零,而始作俑者,正是将信仰幣确立為法定貨幣的決策者們!”
“從現在起,請縮減不必要的花銷,囤積盡可能多的食品和礦泉水。”
“長夜漫漫,希望你能活到下一個天明。”
......
經濟時報的采訪到這裏戛然而止。
四人還從來沒在官方媒體上看到如此激烈的采訪視頻,戴毅和鄭宇哲雖然不太懂那個教授說的專業術語,但是他們能聽得出來,哈斯克教授是信仰幣的堅定反對者。
不僅如此,他還勸說所有民衆囤積物資,也許正是因為哈斯克教授的言論才直接導致了他們一路以來看到的混亂場面。
作者有話說:
所以,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