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但《海雲臺》不同,整部影片以樸闵熙的情感為主要切入點進行,她是電影裏絕對的第一女主角,或許其中有薛景求和其他演員的助力,但沒有人會質疑,是樸闵熙扛起了《海雲臺》的票房大旗。
出色的票房成績不僅意味着韓國觀衆對她演技上的認可,更充分顯示了樸闵熙受關注的國民程度。除了很早就被人稱呼的“國民演員”,這樣特別的影壇格局下,她又多了個外號——“票房女王”。
“大家都在誇你,在電影裏表現可圈可點呢。”範恩娜很興奮地跟她分享評論:“雖然也有人批評覺得劇情不怎樣,但是針對你的惡意評論刷了這麽久我還沒怎麽看到。”
“這種路人緣,這種國民度,闵熙你真是厲害了。”
樸闵熙淡定地看着SNS下的留言:“我又不是劉在錫前輩,怎麽可能人人都喜歡。anti肯定有,只不過被我的粉絲控評了而已。而且我看得很明白,大家表揚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帶了濾鏡。”
“你別謙虛了,我不否認粉絲看你确實會有偶像光環的作用,但不可能大部分路人……”
“有可能的。恩娜姐你玩過養成游戲嗎?”打斷她的話,樸闵熙想了想解釋道:“從我拍廣告出道,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我是在大衆的視線裏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是大衆一直給我的作品買單,才有了現在的我。”
“這個過程,就像玩一個培育養成游戲,時間一長,投入的感情也會慢慢增多。說到底,國內很多大衆只是希望他們投入了關注的游戲,最後能有個好的結局,加上我也沒什麽FU面新聞,所以才一直支持着我。”
範恩娜有些發懵:“你的意思是,移情了?”
“是,也不全是。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樸闵熙笑了笑:“頭頂‘國民妹妹’的女藝人,民衆會希望她們永遠保持單純年輕的形象,而像我這樣頂着所謂的‘國民演員’身份拍攝的作品,人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這代表了韓國民衆的欣賞取向,更值得信任。這就是人設的作用啊。”
“你會不會看得太透了……”範恩娜有些頭痛,這種藝人比經紀人更專業,眼光更具前瞻性的情況,她之前從沒遇到過。
“淡定點恩娜姐,這只是我對市場的猜測。”
“那業內呢,有猜過嗎?”
猶豫了下,樸闵熙看向範恩娜:“如果我說,拍這部電影時,我就放棄了對獎項的野心呢。”
範恩娜怔了怔,随即恍然:《海雲臺》其實完全就是樸闵熙拍給自己留念的一部作品吧,就是因為已經決定不為獎項而拍戲,所以她當初才能夠那樣輕松放棄《我的愛在我身邊》,選擇《海雲臺》。至于這樣的票房成績,應該連她自己都沒預料到,純粹是意外之喜……
“可是你這樣做真的好嗎,要任性地選擇作品拍戲之後什麽時候都可以吧,非得碰上你從電視圈回歸電影圈的第一部作品……口碑不行的話會影響你以後在電影圈的發展呢。”
範恩娜皺眉:“難怪你當初不肯說太多選片的原因,是怕我和公司那邊阻止你吧……”
樸闵熙低下了頭,不再說話。不能推後呢,誰讓我只看上了《海雲臺》。
幾個月後,第46屆青龍獎和第30屆大鐘獎相繼公布當年各大獎項的入圍名單,在兩大獎項最佳女主角的候選人裏,都有樸闵熙的名字。
所有人都開始覺得,作為新生代演員裏無可比拟的存在,身兼“國民演員”與“票房女王”稱號的樸闵熙這一次應該還能創造奇跡。
畢竟她個人在《海雲臺》裏的表現無可挑剔,根據媒體報道據說還因工受傷了,再加上國內千萬票房這樣的認可度,同期競争的作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成績也都是中規中矩,無論是從作品還是人情味方面來說,似乎都沒有什麽能對她構成威脅。
然而這一次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兩大獎項,樸闵熙顆粒無收。
對于這樣爆冷的情況,媒體自然是大肆報道,內容篇幅的長度甚至超過了對于整個頒獎活動與獎項榜單。更有些博眼球的網絡媒體直接撰寫新聞:2009年韓國影壇——獎項意外重重,排斥高票房影片。
#影訊#日前,第46屆大鐘獎落下帷幕,獲獎名單也相繼出爐。整體來說,部分獎項雖然小有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唯獨最佳女主角人選在公布後引發争議。大鐘獎避開在千萬票房《海雲臺》中備受觀衆好評的樸闵熙,而選擇冷門電影《您在遠方》中的秀愛,不由讓人懷疑,是否是評審組為了顯示不被大衆左右的專業性而有意為之。
韓國大衆為樸闵熙鳴不平,但在電影圈卻是另一番光景。
有業內人士私下直接嘲諷她看輕了電影圈,以為迎合市場就能持續平步青雲,殊不知民衆的品味本身就存在問題。更有些在資源上存在競争關系的女演員,背地裏不斷落井下石地散播“樸闵熙不适應大銀幕”“樸闵熙業內口碑下滑”諸如此類的消息。
“好的,我會轉告她。”挂上電話,範恩娜看着很淡定地窩在角落裏看書的人,嘆了口氣:“闵熙你最近有空嗎,社長想找你聊聊。”
外面一片腥風血雨,圍繞她的話題好的壞的層出不窮,也不知道她怎麽還能這麽靜得下心來。
“終于來了嗎,我還以為社長能更沉得住氣呢。”合上書,闵熙笑了笑,眼底劃過一抹深色:“明天吧,我去找他。”
她早已經有心理準備,連失兩大獎項,李皓延對她不可能繼續放任不管。反正這一關總要面對,倒不如早點把問題說開。
因此第二天,樸闵熙神色自然地敲開了李皓延辦公室的大門。說起來自從拒絕了自家社長隐晦提出的帶新人要求後,她就很少來這裏了。
“好久沒見闵熙你來公司走動了,最近辛苦了。”李皓延态度還挺溫和,起身倒了杯茶給她,算是給足了身為DSP一姐的她面子:“說起來《海雲臺》上映之後取得那麽好的票房成績,我還沒恭喜你呢。”
“謝謝社長。”闵熙不動聲色地回道:“未來我會繼續努力。”
“你既然說到未來,闵熙啊,你的事業規劃和恩娜好好商量一下,接下來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電視圈吧。從這次大鐘獎和青龍獎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女演員的競争有多激烈,電影屆不一定容得下你。”
見她只是低頭不緊不慢地喝着茶,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李皓延繼續說服:“雖然你是演電影出身,但是之後卻一直是活躍在電視圈,再加上這次外界輿論對評審組的質疑,只會讓你和電影界的那群人漸行漸遠。你現在回歸電影圈需要降低格調身份,但是在電視劇圈憑借百想視後和SBS演技大賞得主身份,20代乃至30代女演員裏沒人是你的對手。”
“我明白您的意思,也必須承認,電影電視這樣毫無規律地交替進行确實會影響我的定位。但是,我看重的,從不是這些。”
隔着茶水散發的霧氣,樸闵熙的臉色有些難以琢磨:說來也許您不信,比起得獎被認可,我現在更在乎表演本身這門藝術。它與我這輩子…不,甚至很有可能上輩子都融為一體了。所以我不會在乎自己究竟是電影圈的還是電視劇圈的,只要有好的劇本,給我表演的機會,我都會把握住。”
“好劇本?別告訴我你指的是着個讓你自降身價去參演的《海雲臺》,好劇本會讓你顆粒無收?好劇本會那些專業人士覺得你無法平衡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好劇本會讓你陷入輿論争議?”李皓延有些不屑:“而且電視劇也不乏好劇本的存在吧。”
“社長,看來您和很多人一樣,都沒看懂《海雲臺》。”樸闵熙嗤笑了一聲,“這部電影最直觸人心的不是任何人物形象,而是它透露的一種信息:突發災難面前,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人間敗類,誰死誰活都是上帝在擲骰子。這是衆生平等體現得最淋漓精致的時候。”
她所看重的,也就是這片裏所體現的人生命運的殘酷。
見李皓延的眼神有些松動,樸闵熙補充道:“我知道您在擔心什麽,擔心我消耗自己在業內的口碑,擔心我因為一心向往大銀幕,但又不被圈裏接受,最後只能往那些看了開頭就猜得到結尾的商業片靠攏,擔心我這 ‘票房女王’頭銜最後磨光了國民好感度變為‘爛片女王’。”
她頓了頓,擡起頭第一次直視李皓延的眼睛:“可是社長,請相信我,我比你更害怕自己走向那條路。至于現在,我反倒認為,把電視電影分得太清,才會局限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