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難纏

“我們?”秦越又挑了挑眉,面無笑意。他擺了一副極度認真的神色,好像薛彥南完全想多誤會了一樣。有那麽一瞬間,薛彥南差點叫兩個人裝傻的人給蒙混過去了。他剛一懵,便又立刻清醒過來了,開玩笑,這可是他表妹,他哪裏會眼花了呢,表妹這是和當朝新貴的秦将

軍好上了!

“你們可別想騙我。”薛彥南哼了哼。他才不信這兩人沒貓膩呢,剛那明擺着在他眼珠子前面,喂了對方吃食。

“表哥,”柳長妤喊了薛彥南,她神色明顯陷入了糾結之中,卻打算實話實說了,“其實我和秦越早就認識了,我們……”

“彥南,你與我來一下。”秦越搭着薛彥南的肩膀,一用力便将他拖到了牆角處。

兩人勾肩搭背地低聲交流,柳長妤只能眼巴巴幹站在原地,候着兩人談完話了。

也不知秦越究竟跟薛彥南說了什麽,總之兩人回來時皆眼露滿意。薛彥南更是沒有要怪罪于兩人的意思,他唇角所挂的笑更多的是大喜過望。

柳長妤疑心問道:“表哥?”

她目光一斜,與秦越幽深的眼眸對上,只見對方予她一記叫她安下心的眼神。

秦越淡定道:“你放心,我與薛兄已解釋清楚了。”

柳長妤卻更疑惑不解了,她真想知道秦越是如何作解釋的?

只是那兩人對視一眼,并未給柳長妤任何的機會過問。薛彥南笑眯起了眼,好聲好氣地與她說道:“表妹啊,你說到底是個姑娘家,往後可不能單獨與秦大人同逛,身邊怎麽都要有人跟随着,不然你姨夫,小姨母該會多擔心你

。”

他完全提及兩人親密的接觸有何不妥,亦或反對兩人私下的來往,只是好言叮囑了柳長妤幾句話。

莫非薛彥南是站于她這一邊的?柳長妤不禁疑惑,她又去看秦越,用眼神詢問他: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麽?

秦越默不作聲。

Advertisement

柳長妤嘆氣應聲道:“表哥,我下次不會單獨溜出來了。”“行,表妹,那我與秦大人先送你回府吧。”薛彥南說完就搭着秦越的手臂,親熱地與他并肩而走,又提醒了他一遍:“好兄弟,你答應了我的可莫要忘記了。上好的女兒紅

,你要請我喝個飽。”

他表妹那般性好的姑娘家,自當要配如秦越這般的好男兒的。

薛彥南極為欣賞秦越,是以在察覺柳長妤與秦越兩情相悅之時,他只用了片刻便接受了這個事實。且細想過後,還多敲了秦越一筆帳。

若表妹這般容易就被他奪走,那未免也太便宜他了。

薛彥南心裏頭暗自嘀咕,這點小心思未叫那兩人知曉。

“只要你不忘,我自然不會忘。”秦越意有所指。

薛彥南聽後大笑一道,“不會不會,那有何難的,我全心支持你。”說着,他用力錘了錘秦越的胸膛。

柳長妤輕倪兩人,耳聞一陣小聲竊竊細語。她揪起了眉,隐隐有種念頭,這兩個人莫名其妙的,興許是背着她對什麽事情達成了一致。

且那事還與自己有所關聯。

“表哥,秦大人,你們……”

她剛想問,可那身子還未來得及湊近,便被薛彥南揮手推至一旁,“沒什麽沒什麽,我與秦大人我們男人間的談話,表妹你不要過心裏去。”

柳長妤哪裏不擔心呢,她與秦越的關系可是叫薛彥南當街發現了,“可今日我出府與秦大人一同,這件事……”可不許傳出去。

她言語猶豫,其中的意思薛彥南明白,他又與秦越暗對眼神,一拍胸脯道:“行,表妹,你放心,我保證不會傳出去。”

他要說出去了,那秦越答應了他的可就作廢了,他才沒那般傻呢。就這一個月,他鐵定是要狠狠地大敲秦越,讓他吃一頓苦頭。

柳長妤颔首,終是安了心笑道:“表哥,你可不許作反悔。”

“絕無賴賬。”

秦越淡淡補了一句,這話只飄進薛彥南耳中,“量你也不敢。”

薛彥南僵硬着首,緩緩一扭頭,得見他沉靜的面龐與結實有力的臂膀,再與自己瘦弱的身板一相較量,頓時默默流了淚。

他是不敢吶,若要打起來,他絕對是一擊就倒,打趴下的那個。

最後柳長妤是在薛彥南和秦越兩人的護駕中,回到了王府。

汾陽王爺自下了朝,從王妃那聽說柳長妤偷溜了,便一身怒氣地守在了王府正門前。他腳步來回踱着,背手沉着臉,就等柳長妤一回來便要與她算賬。

這不,正當柳長妤前腳踏進門,後腳便被王爺堵下來了,他怒視斥責道:“祈陽,不是與父王答應好好了的嗎,這幾日不得出府,你為何還跑出去!”汾陽王爺發怒時,因臉部肌理暴起,胡須根根豎起,看起來連胡子亦可紮人,氣勢極有魄力。然而柳長妤當王爺只是只紙老虎,心裏一點兒不害怕,“父王,我只是耐不住

了嘛。”

“您自己說說,我在府上呆了都有多少日了,今日只是出府走了幾步,父王,您便不要再生氣了。”

柳長妤抱住他的手臂,好語氣地說話。

“那也不行,你還嫌自己傷得不夠?”王爺面色舒緩幾許,但眉頭仍緊皺着。他目光先是将柳長妤從頭到腳的打量了一番,确信她并無大礙。

他言詞嚴厲,可卻抵不住眼裏的關切之意。

那日的刺殺王爺至今記憶猶新。在溧江江畔,等他找到柳長妤的時候,她衣裳皆化開了血,血色沾染在她的衣裙,甚至于衣袖處,即便是這,他已是快承受不住。

祈陽她,何時受過如此之大的苦。

待汾陽王爺走近,看清了她的雙眼,那處布上了血紅,還有紅腫可見。他心疼,心疼祈陽遭了罪。

這一幕每每想起,都如剜了他心一般。

若是柳長妤有個三長兩短,他如何對得起早早沒了的大薛氏。柳長妤是大薛氏走前最為牽挂之人,亦是王爺心中除卻大薛氏,最為重要之人。

汾陽王爺頓時眼眶紅了。

只一剎,柳長妤便發覺了他的異樣,她想開口辯解,也是想王爺免去些憂心,“父王,我今日沒傷着……”

“怎麽?”王爺的胡子這刻就翹起來了,他哼聲道:“你還想缺胳膊斷腿的回來?你膽子可真夠大的!”

柳長妤卻撒着嬌笑回:“祈陽的膽子還不是父王給的嗎。”

汾陽王爺都讓柳長妤騎到他脖子上去了,柳長妤的膽子還不夠大嗎?

“祈陽!”

王爺氣得連臉色都漲紅了,作勢便要狠狠教訓柳長妤了,一旁的秦越見狀趕忙上前拜道:“王爺。”

“姨夫。”薛彥南也跟着上前。

這兩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坐視不理。

汾陽王爺先前只顧着訓斥柳長妤去了,壓根沒注意到秦越與薛彥南這兩人還在,這一眼乍看去,眉頭一舒開,心裏頭是半點火苗也發不起來了。

因有外人在,王爺真就頃刻間滅了火回道:“阿越,彥南,你們怎麽都在?”

“郡主今日出府時,我與薛兄正好碰見,當時見郡主身邊無人,便想着先送郡主回府較好。”秦越态度無比真誠,說得汾陽王爺好一陣感動。

這孩子,太得他心了。

薛彥南暗暗鄙夷,這還沒娶表妹過門呢,就打岳父注意了。不過想歸想,他面上仍陪笑道:“是啊姨夫,表妹今日出府未出什麽事,有我們作陪,您只管安心。”

“唉。”王爺心裏寬慰了許多,他滿是愧疚道:“祈陽給你們添麻煩了。”

“王爺,不麻煩。”秦越想,若這是麻煩,他寧願柳長妤多惹出些麻煩來呢。

“本王一聽說祈陽一個人出了府,便心急了,今日有阿越,彥南你們在祈陽身邊,本王是再放心不過了。”

汾陽王爺終于心情大好,笑道:“多謝你二人了。”“王爺言重了。”秦越又多提了一句,多多少少有為柳長妤說好話的意味,方才見她被那般訓斥,他總想着要護她一二,因而說道:“燕京自出了那事之後,王爺擔心郡主安

危實屬常意。不過王爺可以放心,秦某有一好友,現任京城禁衛軍右統領,負責巡守京畿各街道。有他在,會幫着照看郡主的。”

薛彥南應和道:“那位林大人我也認得的,姨夫只管放一千個心。”

“阿越,勞你多費心了,祈陽就是在府上閑不住,她好出府,本王有時也奈何不了她。”王爺好生無奈的嘆氣。

柳長妤不愛憋在府裏,隔段時日總要出府溜達一趟。

秦越面色不動,眼裏卻帶笑。

他哪裏會覺得費心呢,為了柳長妤,他還需多多與王爺培養好感情,不然日後他不許柳長妤嫁給自己怎麽辦。

而且真要說起來,柳長妤出府多半會遇上他,他還隐隐有些樂于見她出府。

薛彥南嬉笑道:“姨夫不必與秦大人客氣,祈陽的事情,自然是秦大人……嗷……與我的事情……”

只差一點就成了“柳長妤之事便是秦大人之事”。薛彥南若是說漏了嘴,那可是直接把倆人關系暴露在王爺眼前,這時候暴露,秦越得不到好果子吃。

好在秦越及時捅了他一肘子,薛彥南反應及時還把後半句給補上了。

這才沒令王爺多心。

“好好好,那本王就放心了。”汾陽王爺想有薛彥南與秦越費心思,他反而安心了,于是樂着應道。

将柳長妤送至府上,秦越與薛彥南便算是完功了,因此出言告退,“那秦某與薛兄就與王爺道別了。”

“本王也不多留你們了,有空常來府上吧。”王爺一點頭,有意邀倆人日後再來。

秦越淡應了一聲。他又再多望了一眼柳長妤,正好這刻她也投來了眼神,他心神意切,她同樣不舍。

兩人當下就遙遙相望,來了一記“脈脈含情”通情意的對望。

這目光對話很快被薛彥南打斷,他一看見表妹盯着秦越這張臉都出了神,登時就拽着秦越邊要出府,口裏還念念有詞:“好兄弟,走,我們吃酒去,今兒個不醉不休!”

“彥南兄,你酒量行嗎?”秦越很懷疑,薛彥南不是傳聞中的二兩倒麽。

薛彥南一拍胸口,膽量不小,無所畏懼道:“那是必須行的,反正是你請客。”

左右秦越都要請客一月,他只管随心大喝特喝。

“喝趴下了不怪我。”比喝酒,秦越好像還未輸過。

“喝趴了,下回還找你。”

薛彥南向後比了下眼神,他在暗指柳長妤那事,這下秦越便沒得話說了,只好回道:“好,以後都我請。”

請客一個月,秦越都沒吭聲自己那嘩啦啦投進去的錢,只因着薛彥南為柳長妤的表兄。

兩人被薛彥南抓個正着,總要給他點甜頭,封封口。

好在柳長妤這個表兄還好搞定,只是吃吃酒什麽的就說服了。

秦越心念叨着,等着他的還有薛家大爺,薛家老爺子,以及汾陽王爺這三個難搞定的呢。

這三人皆心性可硬了,保不齊他就要挨三頓暴揍。

路漫漫其修遠兮,秦越暗自嘆氣道。

他認命了,那些橫在他與柳長妤之間的,他堅信着自己日後定能尋着時機,一個個的都清除幹淨了。

直到再無半個阻礙。

日子漸漸步入夏季中旬。汾陽王府各院內的枝葉終而茂密繁盛,主院那小池內的蓮花更是競相開放,香氣怡人。

在柳長妤的疇華院內,種有一顆柳樹,那柳樹的枝條細長便垂下,枝葉随風簌簌作響。

日頭太熱了,王府各房都發起了牢騷,連人的脾性亦跟着急躁了起來。

相比之下,疇華院要好得多。

早在王府得了冰塊時,便往疇華院送來了第一盆。因屋內擺置了冰,柳長妤窩在內室,感覺涼爽得多了。

這樣大的日頭,她連一步也不願往外頭走的。

迎春同樣焦躁的很。

她從外頭回來第一件事,便是竄到了柳長妤身邊禀道:“郡主,奴婢瞧王府門前停了一輛馬車,不知來者何人。”

“今日是什麽日子?”

丹胭依舊沉穩,她回道:“不是何大日子,今日只六月二十六。”

六月二十六啊。

柳長妤在心裏琢磨了一番。五月末那會兒,王爺曾與她說過,嶺南的那位宋小姐已經動身要前往燕京了,如今一算,差不多能對上日子。

“裏頭可是位姑娘家?”柳長妤問道。

迎春回:“那奴婢便不知道了,奴婢并未仔細瞧呢,将看了一眼就回來了。”

“去趟雙桂院吧。”

若是那宋姑娘入了王府,需得先前往雙桂院見一見王妃的。

柳長妤想的不錯,她剛走出屋門,便見青芽從院門走來,邊還道:“郡主,有客人入府來了,王妃有請郡主。”

“走吧。”

這走去雙桂院的路途并不遠,奈何日頭曬人,等柳長妤走到時,額上已冒出一頭細汗。

廖媽媽見到後心疼不已,拉了她在靠近冰盆的座椅處坐了下來,還命小丫鬟為她執扇。

臉旁不時有風拂面,柳長妤只覺得涼快了許多,連心思也不免活躍了,她這才打量起了端坐在下首的宋夕照。

這位嶺南而來的宋姑娘,生若江南女子,一舉一動皆透露出似水的溫柔。

然而偏她樣貌卻不似溫婉,她生着一雙丹鳳眼,不動而惑。

顯然易見的,宋姑娘的姿色,即便落在燕京裏,都能算得上中上乘了。

而且宋夕照極有眼力,在柳長妤屁股一落定後,便起身福禮道:“夕照見過祈陽郡主。”

“來者便是客,宋姑娘不必多禮,起來吧。”柳長妤不冷也不熱道。

“妤兒,這便是你父王所說的宋姑娘了。”王妃語氣幽幽,唇角挂有笑意。

柳長妤本未多心,可再當她看向王妃時,她分明察覺到,王妃的笑容裏竟多了幾分涼意,且是對着這位宋姑娘的。

這究竟是為何?

王妃至今為止,是頭一回見宋夕照才對。

柳長妤想不透,她又端詳起了這位淡笑着的姑娘,只見對方眉眼間的清麗,與那一雙丹鳳眼,這樣的容貌,走至哪裏皆是引人投目的。

可越瞧看吧,心裏愈發生起了突兀。柳長妤隐隐感覺,自己好似在哪裏見過這樣的一張臉。

但她能斷定,她與宋夕照絕不曾見過。

因為心中有諸多疑問,柳長妤便笑着開口問了,“宋姑娘生得面熟,不知本郡主可是在哪兒見過你?”

王妃淡淡瞥了柳長妤一眼,沒作聲。

“郡主說笑了,夕照何能與郡主曾碰到過面。”

宋夕照先是垂首腼腆一笑,笑罷後擡起眼繼而道:“夕照生于江南,又長于嶺南,燕京城今兒是頭一回來。夕照想,應是郡主記岔了了吧。”

“這樣啊……”柳長妤沒多說什麽,淡淡一笑道:“本郡主也覺着奇了,頭一回見宋姑娘,卻莫名眼熟的很。”

“郡主竟會有這感覺?”宋夕照一副吃驚掩唇笑回道:“能令郡主眼熟,是夕照天大的福分。”

“不必太過客氣。”柳長妤眼下對宋夕照的語氣還算是很好的,“你自嶺南而來,路途遙遠,又經了一番馬車颠簸,先回院子好生歇息片刻吧。”

“宋姑娘先下去休息吧。”王妃仍舊不冷不淡道,她連一絲餘光都不願給這位宋姑娘,好似不大樂意見她這張臉。

廖媽媽在一邊為王妃倒了杯茶,小心瞥了一眼宋夕照,又輕聲道:“王妃。”她欲言又止,面色一樣不大好。

想必她是清楚王妃心中在想什麽了。

“嗯。”王妃眼皮子沒擡一下,只執起茶輕抿了一口。

今日王妃的态度,是極少見的波動大。以往即便面對喬側妃,她亦很少會有這等冷漠的态度。

宋夕照現兒看起來還算老實本分,廖媽媽便多勸了她一句,“王妃,只是稍許像點兒罷了,不定是您多心了。”

這人家姑娘是王爺生死故友之女,人還是王爺親自派人接進府的,王妃因她長得面熟了點,就與這姑娘置氣,到底是會給王爺難看的。

王爺這心,可不能離了的。

廖媽媽暗暗嘆氣。“宋姑娘,這幾日你便在王府好生歇息下來吧。”王妃放下茶杯,她竭力想笑,可面對這樣一張臉時,她無論如何也擺不出笑臉,“本王妃聽說宋姑娘的父親久病未愈,王爺

對此事悲痛萬分,你父親的事,王府一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母妃……”柳長妤輕喚她。

王妃平靜地回了一個笑,難得目光溫柔。

“夕照在這廂多謝王妃關照了,夕照何能,竟讓王爺與王妃為自己費心。”

宋夕照唇角的笑意奪目,看得柳長妤心裏一揪,她淡道:“你父親的事要緊,你不必想太多。”

王爺王妃之所以會做到這個份上,那都是看在宋副将與王爺之間那昔日的戰友情上了。

宋夕照點頭道:“夕照明白的。”

“你的事,你父親也已與王爺說過了。既然王爺受了宋副将的囑托,王府自然會多為你考量幾分,待過些日子,你住下後适應了,本王妃再為你好好相看相看人家。”

王妃終于向宋夕照笑了,語氣溫溫和和的,表面看是個好說話的。

聽王妃說出這句話後,宋夕照眼光微閃,笑容不變回道:“那夕照還要請王妃多費費神了,只是有一事……”

她在猶豫該不該說。

“說吧。”

得了這麽一句,宋夕照作掩面而泣狀,“其實夕照在動身離開嶺南之時,我父親那身子已經不行了,大夫與夕照說了,餘下的時日大概是沒幾日了,最多撐不過一個月……”宋副将還未逝去,僅剩下不到一個月了。這訊息說實話柳長妤不是不可謂驚訝的,早在她讀了汾陽王爺遞給她的那封信,便猜想宋夕照到燕京後沒兩日,興許宋副将就撐

不下去了。

那時候,她還惦記着若是宋副将真倒下了,那宋夕照如何嫁入人家。

現在看來,宋副将為了自己的女兒仍是死撐着在。只要宋副将還未去世,宋夕照便不必守孝三年,活活耽誤了大好花齡。

但眼下仍有一件事,聽宋夕照所說,宋副将活不過一個月了。那麽宋夕照的親事便需要在這一個月之內解決,且是盡快的好,不然誰知道宋副将可會突然就沒了。

“你是說,你父親興許撐不過一個月了。”王妃朝前起了起身子。

“嗯。”宋夕照繼而哭道:“興許只餘下不多時日了,若非父親的遺願便是夕照能嫁入,夕照定會陪在父親身邊,哪裏也不去。”

哭得是一副大孝女的模樣。

“母妃,那您明兒起就為宋姑娘相看人家吧。”柳長妤拉了下王妃的手。

王妃微微嘆氣,“好了,你莫哭了。你的親事本王妃會親自把關,盡早為你選好人家,你只管放心。至于你父親……天命難違,你也別太難過了。”

到底王妃心底産生了幾許憐憫之意,僅僅是在這一刻,以好言好語了一番。

僅此而已。

宋夕照聽後拭去了眼淚,“夕照會放寬心的,多謝王妃。”眼淚擦拭去後,面上又再次挂起了笑,“夕照相信王妃會為夕照選個好人家的。”

她頓了頓後由補道:“父親與夕照,對王爺王妃感激不盡。”

她一介孤女,得了汾陽王妃親自挑選親事,那還不是天大的福氣嗎。

“多的話本王妃先不說了,你下去睡一覺,休息好。”王妃朝旁使了個眼色,叫廖媽媽派丫鬟領着宋夕照去院子住下。

“宋姑娘,您請随老奴這邊走。”廖媽媽叫了青芽一起,王妃早早安排好了院落,現在直接領着人去就好了。

王妃卻突然喚道:“廖媽媽,安排宋姑娘在青松院住下。”

“王妃?”廖媽媽頓步,這與此前安排的院子不大一樣啊。

廖媽媽愣過後,回身見王妃那張不笑的臉,複而笑道:“是,老奴省得,這便帶宋姑娘住入青松院。”

不光是廖媽媽詫異,連柳長妤亦是滿臉詫異。王妃很顯然是有意吩咐廖媽媽,領着宋夕照住進青松院的。

青松院在王府裏算是極偏僻的一座院子了,常年無人居住,落于偏角的位置。那處地方幽靜,通常無人打擾,雖偏僻,可卻是個安靜之地。

莫非是想宋夕照有個更好的休息,無人去打攪到她?

可柳長妤仍覺得不對。青松院畢竟多年無人住過,那院子着實不是什麽招待客人的好去處。

等柳長妤再去留意王妃時,她已慢慢品茗去了。

“王妃,夕照還有一事相求。”

宋夕照走至門口,卻停下了腳步,回身又向王妃施了一個禮,懇求說道。

“你說。”王妃笑着擡眼。

“不知王爺可否在府?夕照想親自前去拜謝王爺予夕照的恩情。”宋夕照緩緩又是一禮,眉眼與唇角皆笑開了。

這模樣太像了……活生生地如那人活了似得。可又完全不像,只因那人是他人裝不來的。

她這般模樣,更似學那身氣度而裝出來的。她柳眉鳳眼本有幾分肖像,身又有似像似不像的氣韻,倒是融起來便有點像了。

然而,不是便不是。

如果這宋夕照是無意之舉,那便罷了,若是有意……

哼,王妃心裏冷笑,沒在面上流露出半許不滿來。她笑意凝住卻仍道:“王爺現如今還未下朝,不在府上,你先下去吧。這份心意你有便好了,不必親自前去一謝王爺。”

王妃明晃晃地拒絕了宋夕照,這讓她臉皮燒了起來,略有羞愧道:“那夕照便聽王妃的吧。”

說完,那一道婷婷的身影兒尾随廖媽媽與青芽離開了。

柳長妤盯着她背影,半晌轉回頭問王妃道:“母妃,您為何今日多次刁難這位宋姑娘?”

先是安排住在青松院,後又拒了她想見王爺之意。王妃說是王爺不在府上,其實柳長妤心知,王爺人現在就在主院書房裏,只是王妃不想宋夕照去見罷了。“你可知道,這位宋姑娘在汾陽王府的人到了嶺南當天,沒半分猶豫便随王府馬車上路了,出門時連包裹都是早打點好的。”王妃不屑說道,“可見她老早便決意要上京進王

府了。”若非廖媽媽塞了個機靈的小丫頭進去,她壓根不知道宋夕照如此緊巴巴上京呢。原本宋副将是為了他死後,宋夕照能尋個好歸宿,可經宋夕照這麽急切地一動作,王妃自

然全然沒了好感。

宋副将将離世确為悲事一件,可宋姑娘緊迫自己日後的親事,這樣的态度叫人喜歡不起來。

“她竟然早就清點好了?”柳長妤訝異了,本來她瞧着這姑娘樣貌好,不似個心眼兒多的人,現在看來,可能對方心眼也不見得少到哪裏去。

王妃淡然接道:“我安排她到青松院,便是想讓她多清靜幾日,心思如此浮躁,該當多多冷靜冷靜。”

“這樣也好。”

柳長妤仍有疑問,“母妃,可我為何瞧着宋姑娘有些面熟?”

“面熟?你有這樣的感覺嗎?”王妃目光很明顯閃爍了一剎。

“嗯,像是在哪裏見過。”柳長妤不太确定。

王妃便笑着摸摸她的頭發,“妤兒,定是你的錯覺吧。宋姑娘人也說過了,她頭一回來,你怎會曾在哪裏見過她呢。”

只是因為生了丹鳳眼與彎眉,所以看似像了一些,但與那人絕無絲毫相像。王妃如此安慰柳長妤,也是如此安慰她自己道。

柳長妤點頭,“好吧,那是我多想了。”連王妃都否認了,柳長妤便信了自己是多心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