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睹物思人】
宮中膳房頗多,這地方正處點心房,是專替皇帝烹制糕點之處。宮門邊立了個白眉慈目,身着大紅蟒服的宦官,老遠見着百裏,颔首就行禮打招呼。
“少将軍可算來了,皇上那兒叨念許久了……”
餘光瞧到七夏,老太監又向她點頭微笑。
“莊姑娘,久聞大名。”
聞言,她倒是狐疑地皺了皺眉。
自己能有什麽名氣?這素未謀面的太監也說起客套話來了……難道宮裏的人都這麽客氣?
尚思忖着要怎樣答話,百裏不着痕跡地往她身側擋了擋,報以一笑:“如此,就有勞劉公公引路了。”
禦膳房院落極大,又分膳房、果房、點心房、幹肉房等等。左拐右拐進了一間長屋,七夏悄悄擡眼一掃,青色磚砌成的竈臺幹淨得發亮,大紅的木柱,一口口的大鍋并着銀質的碗盤,各式餐具一應俱全。
果真是給皇上做飯的地方,這氣派,恐怕一生就見這麽一次。此時此刻,她忍不住想到自己早逝的娘親。
原來她從前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做菜的?
此時膳房裏留了疱長一人,副疱長兩人,還有其餘廚子一共十來人,瞧得劉公公領人進來,疱長急忙擱下筷子,先前來行禮。
“公公,巳時已經過了。”
劉公公略一颔首,示意他可忙活自己的去,回頭向七夏一笑:“皇上午膳是午時準時用,這會子還有一個時辰。姑娘且做一菜一湯就可。”
原來不是她一個人做一頓飯。
七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想來也是,皇上是什麽人,怎麽會放心她來做膳食。
“那我要做什麽菜?”
她環顧四周,底下便有個幫廚的遞上來厚厚的一本冊子。
劉公公在旁提醒道:“這兒都是皇上平日愛吃的飲食,姑娘且在裏頭挑自己擅長的便可。待做好後先呈給疱長試菜,若疱長覺得尚可才會呈給皇上。”
七夏應了聲,接過那冊子,仔細翻看。
宮裏的膳食果真和外頭酒樓客店中所做的大不一樣,光看名字就有大半是從未聽聞過的,她禁不住感慨,自己的眼界還是太小了,若沒來過皇宮,還漲不了這般見識。
見她輕輕皺起眉來,百裏悄聲問道:“看得懂麽?”
“沒事。”七夏回頭朝他笑笑,“還是看得懂一些。”
早聽聞這皇帝身子不好,如今也吃不得太膩的東西,盡管要做個硬菜,她也不好往大魚大肉上挑。翻了幾頁後,七夏合上本子,遞還給那公公。
“姑娘可想好了?”
“嗯。”她閉目歪頭一琢磨,随即道,“就做荷葉雞和鲈魚燕窩湯。”
話音正落,旁邊倒有幾個廚子轉目看了她幾眼,握刀的手也停了一陣。劉公公垂眸瞧着那冊子,神色不明地笑了笑:“成,這菜咱家先替姑娘報上去了。那邊尚有給姑娘空的爐竈……瑞青。”
他負手在後,就有個小太監低首過來。
“快帶姑娘過去。”
“是。”
約摸是聽到點風聲,知道她是百家的人,小太監表現得極為客氣:“姑娘随我來吧。”
七夏輕輕道謝,因在皇宮也不知這樣合不合禮數,遲疑的一瞬,想去看看百裏,又怕自己這般舉動會令他擔心,只好強忍着沒回頭。
幸而身側除了這太監外再無人跟着,竈臺一個人使,旁邊也沒人指手畫腳,她不由松了口氣。
不多時,有幫廚提了食材過來,一一擺在竈臺旁的小架子上。
難為這才二月,宮裏卻還能搞到新鮮荷葉,要是在宮外,誰拿得出這麽好的荷葉做吃的,即便是有,那也糟蹋。
七夏探頭拿筷子翻了翻菜籃,雞和幹燕窩都是打理好的,倒替自己省去了不少功夫。
面前的一把把菜刀擦得雪亮,她伸手撫過,隐約像似看到娘親也曾握着這刀,切菜做飯,從小到大,這做飯的手藝是娘手把手教會的,想到此處,她深吸了口氣,适才緊張的心情一掃而空,擡起頭來幹勁兒滿滿地挽起衣袖,系上圍裙。
燕窩這東西金貴,她平時做得也少,只打了溫水放進去,暫時擱在一邊。
說來這還算一道藥食,燕窩性質平和,對脾虛胃口不好的人頗有效果。
籃子裏準備了只鮮嫩的母雞,內髒去得幹淨,抄起刀裏頭把大骨頭剔了,本想用手邊醬,忽而猶豫了一下,她從懷裏摸出自家帶的那瓶醬料,抖了些許剛要往雞身上抹,一旁的小太監立時制止:“姑娘。”
七夏捧着醬料瓶子不解的看他:“怎麽了?”
“您這醬,得先給我瞧瞧。”
她垂頭咬着下唇,終是不情不願地遞給他。
小太監放在鼻中一嗅,似乎拿不定主意,轉身又跑去問劉太監,那劉公公試了些許,回頭又遞給副疱長,副疱長嘗了嘗,沒吃過,覺得還是拿給疱長看看為好。
如此轉手數次,小太監才又捧着回來。
“公公說不妨事,姑娘且用吧。”
七夏:“……”暗自白了他一眼,心道:宮裏的人果真多疑,我這料本來就沒事。
耽擱了這一會兒,幹燕窩也洗好了,她拿水泡在銀碗裏,夾了打理好的雞上火在鍋裏炒。片刻之後,那雞已炸得紅中帶油,滋滋發出聲響,七夏見這火候已到,飛快灑下作料,幾乎是同時,肉香就噌噌冒了出來。
小母雞的肉最是鮮嫩清香,細致得不行,外皮炸得有些偏脆,卻又不硬,一咬就能破,外酥裏嫩,不肥不膩。
頭一次在宮中做菜,卻不知道能不能動筷子嘗,七夏剛要吃,又怕那小太監叨叨說什麽,想着若是自己做得不好,疱長那邊也不讓她的菜送上去,也無所謂丢不丢人,索性也不就嘗了,起鍋小心翼翼裝上盤子。
宮裏的碗盤和筷子皆是銀質,可見當皇帝的疑心有多重。但細想想,坐那麽高的位置,底下指不定多少人盤算着害他,也不容易。
七夏一面胡思亂想,一面将燕窩湯盛了一小碟交給小太監帶去疱長那邊。
她走到百裏跟前,離得遠遠的,見到疱長吃過雞,又嘗了湯,低頭在和那位劉公公說些什麽。
“怎麽樣?”
瞧她做了那麽久,水汽白煙裏站着,額上盡是密密的汗珠,百裏也顧不得許多,擡袖就幫她擦了擦。
菜做得好不好他倒是不介意,不過是因為拗不過母親,帶她來走個過場,聖上若覺得好就再好不過,若不喜歡也就罷了。
“我沒敢吃,也不曉得好不好……”七夏乖乖站着由他擦頭,忽然又笑起來,将自己方才所想告訴他,“你說,這做皇帝的是不是也可憐得很?才起鍋熱乎乎的菜,第一口卻要讓疱長吃了,等到了桌上,還得由太監試菜,都吃得差不多了,自己才能動筷子。”
“小七!”雖然她聲音壓得低,百裏還是皺着眉輕聲呵斥,“別亂說話。”
知曉剛剛失言,七夏趕緊住了嘴,讷讷瞧着左右,“哦……”
門外來了兩個太監,劉公公垂首一吩咐,就各自端了菜盤走了。七夏見狀,料想是過關了,忙面帶笑容地去看百裏,眼裏滿是小孩子般的得意之色,後者卻只是微笑并沒言語。
“姑娘。”劉公公笑得溫和,款步向她走來,“疱長說尚可,我便做主叫宮裏人帶進去了。”
“當真?謝謝了。”她嘴上說完恭敬話,心裏卻不由咋舌。自己下了那麽大的力氣,居然才只是尚可?到底是一山更有一山高,自己的廚藝在宮中大廚看來,也許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
七夏略感失落的輕嘆了一聲。
做完了菜,皇上沒發話,眼下還不能家去,只得巴巴兒地在門外站着幹等,宮裏雖然奢華,屋中備了暖爐,可院子外冷風吹在臉上也還是凍的人發抖。
半個時辰過去了,就是吃得慢,菜也該涼了,怎麽還不來人傳話……
七夏忍不住跺了跺腳,直拿手呵氣。
眼見她一張臉凍得通紅,百裏皺眉看了看左右,還是伸出手來,輕輕把她臉捂住。
他是習武之人,尚有內力在身,不覺寒冷,掌心也是暖和得緊,七夏哈了兩口白氣,直望着他笑。
“好些沒有?”
“好多了。”
她偏頭摩挲了兩下,覺得異常稀奇,“奇怪,你的手怎麽這麽暖?”
“傻丫頭。”百裏額頭抵在她額頭上,輕笑道,“我是練家子的,手自然暖了。”
“這麽說,那日讓你在雨裏淋一夜也不委屈了?”七夏揚起眉來,登時就不覺內疚了,“虧我還怕……”
他順口接話:“怕什麽?”
七夏笑了笑,正要開口,身邊驀地聽得有人輕咳,前面回廊下,劉公公握拳在手,很是為難的別開視線。皇宮裏比不得別處,這樣的姿勢實在不雅,他倆相視一眼,皆望着對方偷偷吐舌頭,繼而才佯裝正經地松了手,各站一邊。
“姑娘。”劉公公提上袍子,小步而來,笑容滿面,“天大的喜事,你的造化可算好了。”
“喜事?”她仍舊習慣性的去看百裏,然後才問,“什麽喜事。”
“皇上說要召見你,這可是半個月來頭一回……不承想姑娘年紀輕輕,就能有這般手藝,可不是造化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