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追根溯源(七)

然而七星城來的卻不是城主仙引,而是他的大師兄,人稱一聲首座的于睦。

其他人不禁皆有些意外,但旋即又如常淡定地紛紛笑着與對方打起了招呼,半點看不出那曾在他們眼中瞬間出現過的詫異和高深莫測的沉吟之色。

韋笑棠亦不動聲色地轉過目光,和江少楓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李青韻湊到江少楓耳邊低聲道:“看來這位仙城主,是不打算親自下場了?”

他微微點頭,也以極輕如耳語的聲音回道:“世人都知他醉心武學,時常閉關不出,要麽就是說身體不适,由一向代他出席應酬的于首座來參加會盟,也算說得過去。”

但七星城主沒有親自來,這一招卻不得不說很是高明。

以于睦的身份,來參加會盟既不算失禮于人,但也并不見得七星城有多把江雲起和六城合盟的提議當回事。而且七星城內部多半事前已有了商量,待會于睦十有八九不會先當出頭鳥,而是和韋笑棠一樣也打算要看其他人的态度,可他卻又不如韋笑棠那般有一城之主不可回避的壓力,若是大家都認可合盟,七星城自然也不會急進着反對,但輪到提議要選六城之主之時——于睦這并非城主的身份那可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了。

也不知這個策略是歷經世故的于睦所定,還是始終隐于七星城內的仙引在運籌帷幄。

不過李青韻卻莫名覺得,七星城的人不是太喜歡江雲起,或許也是看出了些什麽來,否則何需于六城首次會盟之時便已心存防備地有意回避?

江雲起擡眸看見李青韻在和她身邊的男人咬耳朵,眸光轉瞬微涼,皺了皺眉。

于睦也從其他人口中聽說李青韻和她新婚的夫君也來了天臺山,便将視線落了過去,舉步走來主動與他們打招呼。

“當年于某與李閣主有一面之緣,”他笑着說道,“白宗主的大名我亦有耳聞,二位這新婚之喜卻是不能不賀。”

言罷,門下弟子已雙手将一個藍色繡金線的錦盒呈到了李青韻和江少楓面前。

卻聽于睦又道:“未有準備,還望兩位不要嫌棄。”

江少楓微微欠身示禮,李青韻道過謝,讓身邊的門人把盒子接了。

簡單一番寒暄過後,衆人便在江雲起的招待下返身入了席座,李青韻和江少楓兩人也坐在了韋笑棠的左邊下首位置。

會盟正式開始,江雲起先是開了話頭:“今日雲臺山會約,與其說是六城相盟,倒不如說是武林英雄共商大計。相信諸位也已對羅剎殿為禍江湖一事有所耳聞,我們六城自立世以來,雖說向來各自為政,但維護江湖安寧的初心卻一直未變——江某相信,這也是今日無論武林城內還是城外的英雄皆齊聚于此的原因。”

一番話言罷,有人微微點頭,卻未有插言者,都在靜靜等着他往下說。

江雲起視線微轉,不動聲色地落在了于睦的身上:“于首座,不知仙城主對于六城合盟之事有何看法?”

言語間很是誠懇。

不止李青韻,就連江少楓也不禁有些意外,他本以為按照江雲起那一貫将自己的目的粉飾得冠冕堂皇的作風,此時必然會接着先說一大堆六城本是同氣連枝之類的話,接着謙遜表示自己如何腆着臉來號召他們結盟也是為了整個江湖和平,并以此來暗示其它五家表态。

但沒想到江雲起居然直接就先點了七星城的名。

如此主動進攻的方法……他暗忖,看來是和他們一樣,也把七星城當做了首要關注對象,不同的是,江雲起并不僅止于關注。

只要七星城先點了頭,其他五城就算想要拒絕也會壓力倍增。而且先問七星城的意見,也會顯得身為江月城主的江雲起将對方看得比其他五城略重,這也算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這樣一來,七星城就算不同意,其他人礙于面子,也未必願意與它走同樣的路,不然一句“竟要看七星城的臉色行事”從那些本就和武林城不甚對付的江湖草莽口中傳出去,今日他們就算不答應結盟,在他人眼中也未必就是多麽有骨氣。

江雲起,果然很擅于揣摩人心。

于是,這一刻,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于睦。

但身為七星城的代表,于睦也自然非一盞省油的燈。

“咳,”他略顯尴尬地一笑,說道,“江城主這麽問,于某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了。你要問我掌門師弟的意思,說實話,我還真不知道——因為我直到出發前他都還在閉關,我根本沒見着他的面啊!”

又是在閉關。

其他人聽着這理由已然毫無波瀾,只有些心中精明的,聽到此處不禁紛紛在心裏暗笑:真是好一招太極手。

江雲起的面上倒也沒什麽特別的情緒,只依然含笑有禮地說道:“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仙城主接了會盟帖,又派于首座來此,定是已經有了交代。”

于睦笑道:“師弟雖然在閉關,但這會盟帖七星城卻不敢不接,怎麽說也是江湖大事,若是讓人誤會師弟身為七星城之主卻毫不關心武林安危,亦不與幾位城主同道,那我這個做師兄的可就難辭其咎了。”

既不稱自己代行掌門之責,也不說所謂的“同道”是怎麽個同法,更不将關心武林安危等同于六城合盟,反而連消帶打地暗指所謂會盟之約本就有些強人所難。

李青韻沉吟片刻,轉過頭輕聲對江少楓道:“你覺不覺得這個于首座好像和那次在七星城所見有些不同?”

當初他們與于睦初次見面,談及紫竹峰與七星城的恩怨,對方言談間的情緒表露并不十分直白,雖說一個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處事面孔,但性格這回事總還是能在其中尋到些蛛絲馬跡。

于睦先前一番話看似圓滑其實犀利,倒像是這幾年來在性格上變了那麽一兩分。

江少楓也有此感覺。他想了想,又若有所思地朝于睦看了一眼,默然須臾,了然地彎起唇角,對身旁的李青韻說道:“我看,這個才是仙引真正對他交代過的話。”

足可見得七星城亦是不打算合盟的。

意識到這點,在場不止一人面色微松。

江雲起顯然也被于睦這模棱兩可的說辭搞得有幾分拿捏不穩,他頓了頓,才又說道:“那于首座的意思,就是七星城對合盟并無什麽意見,随大家行事了?”

于睦和氣地笑着:“六城合盟是武林大事,我這個人又向來愚鈍,所以難免有些問題不太清楚,還請江城主賜教——不知這合盟,是以何種形式?”

江雲起道:“各城現有制度一切不變,只是聯系要比從前緊密。”他說着,伸手朝另一頭坐着的衆人示了下意,又對于睦等人道,“就像三江十九寨那般,大家團結在一起行事,各位覺得如何?”

三江十九寨,那就是說要選個總盟主出來了?

果然如此。

于睦打着哈哈:“若不是江城主這麽一說,我倒還不知道原來咱們不夠團結。”

話音落下,不相幹的那頭忽然有人接了句嘴:“那不正好麽?你們也不必在聯盟一事上浪費時間了,直接推了江城主馬首是瞻不就好了麽,我們也就不必幹坐着,能與你們武林城的人一起商讨着聯手剿滅羅剎殿的事。”

李青韻循聲望去,只見說話的正是七省三十六盟的其中一位盟主,這位還恰好坐在了三江十九寨的老盟主淩耀的身旁。

看夠了戲的韋笑棠此時不急不緩地開了口:“為武林除害這種事,向來都是六城分內之責。正如江城主所言,各城雖所處地界有所不同,但都在各自範圍裏履行責任,從立世之初起就從未懈怠過,栖霞城與聞花城更是多年友鄰。就我個人而言,羅剎殿的事就算江城主不說,鶴雲城也已是責無旁貸,只要一有消息定會及時通知武林同道,或是有其他人查到了羅剎殿的老巢,韋某亦必無二話,親自提劍而去。”

被捎帶着提到的栖霞城主和聞花城主心照不宣地對視了一眼,紛紛以實際行動表示了韋城主所言深得其心。

于睦亦笑笑,說道:“這麽看來,倒是江城主你對大家夥不夠了解啊,這可是杞人憂天了。”

江雲起沒料到他們個個都對六城之主的位子無所企圖,竟然不約而同地在合盟面前打起了退堂鼓。

江雲起不禁有些氣惱先前那個自以為是來幫腔的,還不等自己将話題從“除惡聯盟”轉到“兄弟結盟”,就給了韋笑棠機會避開不說,反而還讓他也借着“為武林除害”這個由頭唱起了高調。

雖然五城對于合盟的态度如此一致令江雲起有些意外,但既已走到這一步,總不能輕易放棄。他暗暗橫下心,又說道:“各位都有仗義相助江湖之心,這自然毋庸置疑。我的意思,是在這個基礎上再行一個合盟之制,最好選出一人牽頭,這樣才不至于在行事時遇到有心無力的差錯,至少能夠盡量避免——羅剎殿畢竟只是江湖不平事之一,若以後再有這種情況,我們也可迅速連成一線,不必在枝節上花費時間。”

說來說去,還是想設個總領之責,而且還表明了這合盟是長久之計,而非一時之策。

這下總該有人動心了吧。江雲起如此想着。

“江城主。”有人忽然開口喚了他一聲。

他聞聲轉眸,有些意外地迎上了李青韻的目光。

“你先前說天臺山會約,其實是武林英雄共商大計。”她說道,“那除了先前已參言的七省三十六盟的英雄,別人是否也能說兩句?”

江雲起隐約覺得她不會站在自己這邊,略一猶豫,淺淺颔首:“李閣主請說。”

李青韻便從容迎着朝自己投來的數道目光,淡淡道:“六城合盟,以後合不合适我不知道,但此時,卻是不合适的。”

江雲起微頓:“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李青韻說道,“武林城中可能有羅剎殿的人。”

話音落下,人群中霎時一片騷動。

事不關己,其他江湖人士自然靜觀事态,而其他五城的人此前又本沒有真正參與過這件事,更是不至于對號入座。

如此一來,焦點就又落到了江雲起身上。

連他自己也覺得李青韻這幾乎就是在指名道姓,愣怔須臾後,他看了眼坐在她身旁的那個人,皺了皺眉,說道:“不知李閣主指的是誰,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是誰我不知道,”李青韻一臉尋常的神色,“至于依據,是我個人的猜測——當初我們和七省三十六盟的英雄第一次結盟北上,曾在北境遭遇羅剎殿的人刺殺,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而且當初羅剎殿最開始作惡的地方也是在北境,江城主得到大家的求助後,卻花了這麽多時間才在北境之外的地方端掉了一個分壇,而我夫君也在那之後無法再追查到本已有了眉目的線索,所以若非有人通風報信,那羅剎殿怎會在起始之初的地方一點蹤跡也未留下?”

“六城一旦合盟,這個人就更容易掌握消息,更甚者還能假傳消息。”李青韻眸光平靜地看着江雲起,“江城主,此人不除,我勸你合盟之事最好三思,因為這個人對江月城的危害才是最大,也時時可能陷你于不義。”

一席話說完,韋笑棠已先點了點頭:“有理。”

于睦也似若有所思的樣子微微颔首:“确實。”

栖霞和聞花二城之主也面露贊同之色。

江雲起沉默了良久,看向李青韻身旁的人,開了口:“白宗主,這兩年清風流之名鵲起于江湖,世人都說你擅于打探消息,關于李閣主說的這件事,不知可是你在查探羅剎殿時得知了什麽?”

不等對方說話,他又道:“此前七省三十六盟的英雄來找我時說是應了與你結盟之意,但你初到北境後卻又離開,其實我一直想與你見一面,也好細細問問你與羅剎殿之間的事。”

他說着話,眸光已不動聲色地朝淩耀的方向瞥了過去。

後者略一沉吟,開口道:“要認真論起,我們三江十九寨與白宗主之間還有些小過節,今日得知原來琳琅閣已與清風流結了親,其實頗感驚訝——”

他一副欲言又止,不方便再多說的樣子。

聯盟裏随即便有人接了口:“淩老盟主話說太婉轉,人家可聽不懂。我就做個醜人只說了,李閣主你可對你這位夫君知根知底,了解多少?剛才江城主的話倒是提醒了我們,清風流當初把咱們大家夥引去了北境,結果自己找了個借口抽身跑了,說是追查消息,也未有什麽消息,最後還是多得了江城主。”

“是啊,到現在還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呢,讓我們如何相信他是一路的?李閣主懷疑江月城有內鬼,可別是自己被蒙了眼吧?”又有人如是道。

韋笑棠見狀,幫腔道:“話也不能這麽說,也并非人人都願意讓不相幹的瞧着自己的臉,這個麽,我倒覺得不必強求。大家就事論事便好。”

對面的人依然對此表示質疑,懷疑清風流的動機。

會約臺上一時竟叽叽喳喳七嘴八舌,江雲起從容在座,靜觀事态。

身處輿論中心的夫妻二人亦并未急着辯駁什麽,而是自有身後門人代勞,沖着對面那群喋喋不休的人便嚷嚷開了:“那照你們這麽說,我們宗主和閣主之前還在路過銀沙江時被羅剎殿的人襲擊呢,那又算誰的責任?”

“你胡說!”

“呵,你查都不查,怎麽知道我們就是胡說?那是不是代表你們銀沙江裏有內鬼,所以才敢這肯定自己是在別處偷襲的我們?”

一群人居然打起了嘴仗來。

江雲起見其他五城之主并沒有要阻止的意思,又覺得他們這麽車轱辘似地吵下去只會模糊重點毫無意義,便微皺起眉頭,說道:“好了,大家來此不是為了圖一時意氣之争的,咱們有話好好說。”

有話好好說,那就是要回到正題了——你白非離到底是什麽底細?

衆人正等着當事之人親自開口給個說法,外頭忽然有人來報,說是五皇子派了人來,要找李閣主。

衆人皆是一訝。

很快,來人便快步走到了會約臺——竟然是喬小禾。

全場俱靜中,他先是微笑着同衆人說了一句:“叨擾了。”然後便徑自從場中穿過,走到了李青韻面前,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雙手呈給了她,說道,“李閣主,這是殿下讓我快馬加鞭送來給您的親筆回信。”

回信?其他人注意到了這個關鍵字眼。

李青韻點頭接過:“有勞。”又見喬小禾如此做派想必是不介意她當衆拆開這封信,念及此,她便毫不猶豫地直接拆開了信封。

裏面有兩張紙,一張是信箋,一張,則是同樣疊得整整齊齊的公文通函。

夫妻兩人很快一眼掃過了箋紙上的親筆信內容,雙雙微怔,李青韻随即又看向了手裏那張公文通函。

不消片刻,她已難掩眸中喜色。

“殿下擔心您等急了,”喬小禾說,“我沒有來晚吧?”

李青韻立刻搖頭,然後轉而望向了站在她身旁的人。

她看見他深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他擡眸看向會約臺上衆人,開口時似淡淡失笑道:“諸位,許久不見。”

他說着,擡手撫上面具,摘了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