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朋友的快樂童年
傍晚天冷的時候,大人們都下工回家了,七個小家夥也排排站往村裏走去。
當爹媽的一般要比小孩子們早回家,今天見到後面跟着這麽一串娃娃也都議論起來。
“月芬,你看看你家起的好頭,這下春梅幾個家裏可有的鬧了。”這人說的時候一直盯着走在最前面月月手裏的鏟子看。
陳月芬嘆口氣,無奈笑道,“家裏老爺子疼孩子給做的,等我知道都快做完了。”
邊上的婦女也跟着打趣,“哦~爺爺疼孫子天經地義,這小鋤頭小鏟子看着還挺有意思的。”
“你是有意思了,也不想想今天朱大家會是怎樣的雞飛狗跳。”
婦人口中的朱大就是元元的爺爺。
“就朱正元這個性子,哪天不挨罵,剛好有幾個跟他年紀差不多的跟他一起玩,要是沒什麽玩伴準把村裏攪得天翻地覆。”
“說起來,月芬家公公的手藝是真的好啊,上次我家的鋤頭壞了拖他修,這都一年了還沒壞。”
這類簡單的農具,有材料誰都會做,但是不同人的水平就是不一樣。
被誇了陳月芬也不覺得難為情,人家說的是實話,若是不想再被誇,只需要轉移話題就行。
“說起來,這邊的白菜快割完了,到時候種什麽你們知道嗎?”
衆人很配合地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
然而沒說幾句,就有嫩生生的聲音傳來,“媽媽,媽媽……”
十來個人齊刷刷地轉過頭去,就見矮小的喬晨曦懷裏抱着個大番薯朝她們跑過來。
陳月芬把手裏的茅刀遞給身邊的同伴,小跑幾步上前接住喬晨曦,一把抱起孩子。
Advertisement
陳月芬沒管曦曦手裏的番薯,好奇地問道,“今天怎麽這麽早就回家了?”
邊上替陳月芬拿農具的年輕媳婦娟娟也走過來,目不轉睛地盯着曦曦看,她先看的是曦曦的臉,她可太喜歡小孩子了。
等注意到曦曦懷裏的番薯之後,和周圍其他同行的人一樣,将疑惑的目光轉向陳月芬。
這麽大個的番薯她們還都沒見過,怎麽現在曦曦懷裏抱着一個。
大概是周圍長輩的目光太過熾熱,喬晨曦摟着自己的番薯把腦袋往媽媽肩上埋,同時說道,“這是我跟哥哥們一起挖出來的,想讓媽媽切一下,我們七個人分着吃。”
聲音小小又怯怯的,惹得娟娟的目光又開始憐愛起來。
但很快,她定了定心神,回憶起年前陳月芬曾經說過的“不是我家三個娃都在那塊荒地玩嘛,她們撿到的”。
哪有那麽巧的事,陳月芬家肯定有秘密瞞着大家,只不過現在喬晨曦太小了一不小心說了出來。
陳月芬沒管大家心裏都有些什麽想法,只滿口答應,“好,回家就給你們切。”邊說,邊往前面走去。
喬晨曦偷偷湊近媽媽的耳邊,輕聲地說,“媽媽,有兩個。”
聽到這句話,陳月芬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小孩子還是很有意思的。
番薯到了喬晨曦家裏,元元幾個小夥伴便都跟到了喬晨曦家,急切地等着曦曦媽媽給分成七塊,好回家獻寶。
七等份委實有點難分,好在番薯夠大,稍微差點幾個孩子也無所謂,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就急忙忙回家去了。
元元搶在第一個,月月第二個,作為鄰居的大寶和依依手牽手慢悠悠晃回去。
至于曦曦,這會兒正在糾結怎麽吃這個番薯。
最近這段時間,她吃到了兩種不同的烤番薯,吃到了番薯粥,這三種做法她都喜歡,至少是一改米湯裏的番薯絲留給她的番薯的印象的。
喬惠君在一邊開始出馊主意了,“不如我們生吃吧,番薯生吃也可好吃了,又脆又甜還水靈。”
捧着屬于自己兩塊番薯的喬陽熠聽了立馬去竈間找媽媽給番薯削皮,他也要試試生吃。
喬晨曦依舊在猶豫。
過了一會兒,喬晨曦猶猶豫豫地把自己這份番薯遞給喬惠君,“姑姑,我們要不要拿番薯炒個菜?”
若這是肉,喬惠君一定欣喜若狂。
可這是番薯,從沒聽說過用番薯做菜的。
這是甜的啊!
“那放到飯裏也可以。”
喬惠君摸了摸喬晨曦的腦袋,她是真的沒想到曦曦會說出這樣的話,懂事得過頭了。
“放心,咱家裏不缺吃的,忘了姑姑已經拿工資啦?和小熠一起削了皮當水果吃吧。”
喬晨曦收回自己的手,“嗯。”
喬惠君松了口氣,小孩子還是得簡簡單單快快樂樂的。
喬陽曦跟着曦曦走到竈間,排隊看着她們二媽手腳麻利地削皮,等着輪到自己。
喬陽熠的兩塊番薯削完皮,喬陽曦叫住他,想跟他商量個事。
陽陽看眼曦曦,小娃娃正全神貫注地瞧二媽削皮,便安心跟小熠商量事情。
“小熠,你看我們三個湊一起番薯還挺多的,要不要切成小塊等會兒一家一起吃。”
喬陽熠的反應出乎陽陽的意料,“要的要的!我剛剛給媽媽吃她還不要。”
這般,這事就算定下了。
對喬晨曦來說,和全家人一起分享來自附在自己身上的系統的食物是件求之不得的事。
削完皮之後,喬陽曦在張阿巧的照看下把番薯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等着吃過晚飯拿出來給大家一起吃。
張阿巧還調笑道:“你們這小崽子還挺考究,得切着吃。”
與此間不同的是,元元一回家就奔進竈間,給爹娘爺奶炫耀自己的番薯。
“看,這是我挖出來的番薯,和陽陽他們一起挖的,整個有這麽大呢。”
朱正元用手比劃,比劃完了有把番薯塊的切面展示給爸爸媽媽看,“你們看,多粗啊,很好吃的。”
“之前吃過烤的了,今天我們吃煮的吧。”
元元自說自話,就把番薯塊洗幹淨放竹托上擺進正在煮稀飯的鍋裏了。
聽到元元用的詞是“我們”的時候,元元媽媽還很欣慰,這個兒子沒白養,有吃的不忘父母。
結果等番薯出鍋了,元元顧不得還燙着就屁颠屁颠地拿去給爺爺,“爺爺,這個給你吃!”
朱大詫異地接過橙黃軟嫩的番薯,問道,“都給我吃啊,我們家五個人呢,剩下那塊你們四個人分?”
元元愣在那兒,他能說他想的是兩塊都給爺爺嗎?
前提是爺爺答應給自己做小鏟子和小鋤頭。
不過爺爺都這麽說了,元元只能順着說,“對!爺爺,我對你好吧。”
元元邊說邊往朱大身上靠,到最後,已經整個人趴在爺爺背上了。
好在,朱大對自家這個小屁孩什麽德行還是很清楚的,“你說吧,又想要什麽。”
元元從爺爺身上蹦下來,蹭的一下轉到朱大跟前,“我就知道爺爺最好了。爺爺,我想要小鋤頭和小鏟子,就和陽陽他們的一樣。”
朱大上工的地方和元元媽媽、陳月芬幾個都不一樣,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家孫子的小夥伴們都有了什麽新玩具。
“噢,陽陽那樣的,我還沒見過,等待會兒吃完晚飯我去喬興家看看。”
得了爺爺的承諾,元元高興了,直到晚飯前都沒離開朱大半步。
元元家孩子少,老人少,各個都是勞壯力,雖然還做不到頓頓白米飯,但是也不需要用玉米糊來填肚子。
今天的晚飯便是稀飯配糖油腌菜,外加一盤蒸蛋。
油汪汪甜滋滋的腌菜拌着稀飯送入嘴中,終日寡淡的味蕾一下子活躍起來,争先恐後地争奪着少有的糖水。
吃完稀飯,一人一大勺蒸蛋。
打得透徹的雞蛋液加熱後滑嫩順口,入口即化,鹹鮮的味道混雜在滾燙的溫度中帶來新的沖擊。
完了,再一人來一口番薯。
這頓晚飯可是吃得人人滿足。
就連朱大在飯桌上說了小鋤頭的事也沒讓元元挨老娘的罵。
村裏的閑言碎語猜錯了方向,她們以為的元元大鬧天宮沒有發生,不遠處的月月家卻沒那麽愉快。
和朱大家人口簡單不同,月月家是個實打實的大家庭。
喬詩月親爹是家裏老二,上面一個大哥,底下一個弟弟,兩個沒出嫁的妹妹。
月月雖然是孫子輩唯一的孩子,有兩個娘寵着,但是小叔和姑姑們都已經知道為自己謀劃了,自然不會由着爹娘把所有資源都傾注到老大老二家。
小鋤頭小鏟子所需要的鐵制配件是要花錢去買的,不是幾毛能搞定的,能由着孩子這麽來嗎?
當爺爺的第一反應是要應下,剛要開口,身邊的奶奶就反對了,“小孩子家的玩意兒,何必做得那麽好,拿根木棍玩玩算了。”
月月被反駁了,有點不高興,但是沒想着大叫大鬧,只是撅起了自己的嘴巴,不停地吃着自己帶回家的番薯。
本來這事也就是喬詩月不高興一晚上就過去了。
但是老頭子疼這唯一的孫女啊,“買配件是有點花錢,爺爺給你做個木鏟子竹鋤頭。”
月月的眼睛一下子睜大了,原本蓄在眼眶不讓它滴落的淚珠刷地一下在衆人面前流下。
如果只是委屈,那就沒什麽,有人看到你的委屈了,這委屈就會一下子化成淚水。
因為被老公駁了面子,月月奶奶臉色就不大好了,現在看見孫女的眼淚,又氣從中來。
“哭什麽哭,誰家給小孩子做鋤頭的?多費時間,自留地的活不幹了?”
說完,還要把飯桌上整塊的番薯夾到自己碗裏,全然不顧月月一下子變成水簾的眼淚。
王春梅看不下去了,相比月月媽媽弱不禁風的,向來都是她作為月月的保護者的身份站出來的。
“媽,是爹主動要做的,你攔着做什麽。到時候陽陽元元大寶幾個都有小鋤頭,就我們月月沒有,怎麽一起玩。”
“那就不玩!明天開始留在家裏做家務。年紀小不會燒飯,搬個凳子拿個筷還不會?”
“媽!這剛過完年,才四歲,誰家孩子這麽小就做家務的。”
“我!”
後面就全是月月奶奶的訴苦了,面對語言悲戚眼淚不止的老人,整張桌上的人都不敢發出大動靜。
上面爹娘心情好的時候,底下幾個還能吵吵鬧鬧。
現在這樣,沒一個人還樂意待在飯桌上,一個接一個地溜了,到最後只留下月月和奶奶淚眼相望。
王春梅坐在月月身邊輕輕拍打安撫着,月月爸爸坐在另一邊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