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種種線索,都說明了保護那個少年的,不是別人,而是皇家!是朝廷!”

“繼續。”男人道。

“我與杜無在四方鎮裏,遇上不少自稱為了賞金而來的江湖中人。他們大都來自帝都附近,也就是說,他們是在帝都看到那張懸賞單的。所以我猜測,發單之人一定也來自帝都。”伍随歡看了男人一眼,“當然,那人肯定不是你,因為你既然請了殺手杜無,自不會再請他人……”

“可又是什麽人,能明目張膽地殺死朝廷要保護的人?這個問題我起初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我在那十九人中發現了一個秘密。”伍随歡道,“當今江湖,如果你鐵了心要殺一個人,又不能自己出手,第一選擇自然是買兇殺人。而縱觀整個江湖,能排在第一的當然是血門。因為它是一個殺手組織,首先信譽就有保障:它不像杜無一類無門無派的殺手,不想殺人了便可随時放棄;其次門中殺手各個功夫不弱,若是聯起手來,只怕全天下也沒有他們殺不了的人。”

“但是,這次的行動中,血門的人并沒有出現,一個都沒有。

原因自然有許多,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次主顧用的是對衆張榜,而不是單獨下單。”伍随歡道,“對衆張榜有好處,就是能引來許多為了錢財而不顧性命的亡命之徒,但也有個壞處,就是引來的殺手良莠不齊,成功率沒有保證。任何一個屬于江湖的人都不會選擇用張榜來殺一個難殺、又必殺的人——除了那些不屬于江湖,并不懂江湖狀況的人。”

伍随歡扔掉手中人皮:“那麽究竟是什麽人,他并不屬于江湖,也不懂江湖規矩,還敢殺朝廷要殺的人……吳公子,你說呢?”

被稱作是“吳公子”的人笑而不語,只是耐心聽着伍随歡的分析。

伍随歡道:“是朝廷!唯有朝廷!只有在那座皇宮裏,才有人敢殺朝廷要保護的人。血門的人想必也是猜到了這層原因,所以才沒有派出殺手行動——縱然那一千金珠,實在是個很大的誘惑……”

吳公子道:“照你這麽說,那個少年的身份一定不簡單。你可是,已經猜到了他的身份?”

伍随歡點頭:“算是。他眼盲,又是六年前被人安排在雪州隐居……我記得,六年前皇甫家落敗的時候,皇甫家主、皇甫崇膝下就有一個十歲的兒子,恰好也是眼盲的。”

吳公子并未否認,他笑了笑:“伍随歡,我不得不承認,你很聰明。”

伍随歡卻繼續道:“六年前,皇甫崇在戰争中死去,他的兒子卻被朝廷的人找到,并且不知何故,被送到極北的雪州秘密保護了起來。可是六年後,又有另外一個來自朝廷的人發現了他的存在,把他當做心腹大患,又不好親自動手,只能交給江湖,讓江湖中人去殺了他。可是他沒有想到,他的計劃還沒實行便被另外一個人發現了,但那個人也不好出手,于是他做了一番調查,決定順水推舟,請了天下第一的女殺手去‘殺’同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你。”伍随歡頓了頓,“吳公子,你知道這背後所有的事,所以你也是朝廷的人。”

“不敢當,我不過是略懂人心。”吳公子一笑,“我調查過杜無,發現她的父親是前武林盟主杜缜……我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想殺人,于是就給了她個機會解脫。”

伍随歡道:“可你這一招棋也太險。萬一杜無真的殺了人,又或者是我殺了那少年,你的計劃便會全部泡湯。”

Advertisement

“是啊,所以我還是幸運的。”吳公子晃了晃手中不知何人的腦袋,“我雖出身朝廷,但那少年死活卻與我無關。他死了,某人會倒黴;他活着,某人會不痛快……我只是,想讓那個少年活着又像死去,順便再讓某個家夥既倒黴、又不痛快罷了。”

伍随歡皺眉,似乎不是太懂他口中的話。吳公子顯然也沒想讓他聽懂,揮手道:“伍随歡,你夠聰明,我很中意你。以後有機會的話,相信我們之間還會有合作的。”

伍随歡沒有說話,吳公子問道:“怎麽?你不願意?”

伍随歡盯着他良久,最後忽然笑了出來:“怎麽會呢?你既然知道我聰明,就知道我一定不會蠢到跟錢過不去。杜女俠雖不在了,但我還是在的。只是這酬金……”他說着伸出一個巴掌:“起碼得要這個數。”

吳公子亦笑道:“錢不是問題,交個聰明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你說是不?”

“是極,是極!”

伍随歡抱拳又說了些有的沒的客套話,然後轉身便離去了。

他前腳剛走,後頭緊接着就有一人從樹林深處閃出,那人單膝跪地,對吳公子道:“主人,他知道了我們的身份,是不是要……”

來人做了個割喉的動作,卻被他的主人叱住。神秘的公子把手中人頭甩給他:“我可警告你了,這個人你不許動!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腦袋交給我那蠢哥哥……我琢磨着,這個時候,他應該比我更需要它。”

來人道喏,接過人頭,便消失在了樹林中。

餘下吳公子孤身立在林子裏,唇邊一抹笑容詭谲。

***

一個月後。

冬雪融盡過後就是春天,可春雨纏綿,仿佛一下就永遠也下不完似的。伍随歡冒雨走在城郊,濕透的衣物黏糊糊粘在身上,讓他頓時也沒了喝酒的興致,幹脆反手一抛,就把酒壇子丢到了池塘裏。

身旁一聲門響,卻是有個小和尚撐了紙傘走出來,行了一個佛禮:“阿彌陀佛,施主可是忘了帶傘?不如進寺避一避雨罷。”

伍随歡打了一個酒嗝,擡頭望向頭頂的牌匾——書着“萬華寺”三字。

“巧啦,”伍随歡懶懶笑道,“我正好也有事想找你們住持來着,可你這地方實在難找得很……你們是不是又搬家啦?怎麽好像我每次來都找不到寺門……”

小和尚愣了一下:“本寺從未搬遷……”

伍随歡擺了擺手:“罷了罷了,你們住持在哪兒?帶我去見他。”

伍随歡随小和尚走過碑廊,又依次繞過天王殿和大雄殿,終于在法堂旁的一間小屋子外停了下來。小和尚道了一句“施主稍等”便敲門進了屋子,再出來時,順便為伍随歡敞開了門。

“啊,多謝。”

伍随歡笨拙地行了一個佛禮,然後走了進去。

屋子很小,僅僅一丈見方。一位眉發須皆白的老僧人盤膝坐在屋子正中,對于進來伍随歡看也不看,只擡了擡手,示意來人把屋門合上。

伍随歡帶上房門,也不管老僧人答應與否,便在他正對面坐下,同時解下背後一物,擺在案幾上。

那是一柄細長純黑的劍,劍身乃是由罕見的烏金石所鑄,劍中有縫,是以揮動起來的時候會發出輕微的劍鳴——宛若鬼哭。

“我,有個朋友死了。”

伍随歡道,言語裏卻聽不出任何情感,仿佛他說的只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阿彌陀佛。”住持撥弄着手中的紫檀佛珠,“這些年誰不是在死。早死,早登極樂。”

“這是她的東西,我想了一下,還是放在你這裏比較好。”

伍随歡說罷便不再說話,只是聽了一會兒住持念的佛經,靜了靜心,便起身離開。

其實佛經他是不懂的,只是從前在寺裏聽得太多,長時間沒有聽反倒覺得渾身不舒服,幹脆偶爾便來聽一聽,也好解解自己的無聊之症。

伍随歡搖搖晃晃地走了,住持卻在他身後緩緩睜開眼,凝視着面前的這一柄劍。

劍名哭魂。

老僧人枯瘦的手指拂過劍身,一雙耳仿佛能聽到這劍中魂魄的哭泣,眼中不由墜下淚來。他舉起劍,放棄念誦安撫靈魂往生的佛經,卻是道:

“那孤獨的魂啊,因為看不見轉生的光,所以只好流連于人間!為他們哭一曲吧,殺人的劍……”

水滴從劍尖一粒一粒地淌下,宛若淚珠。

【哭魂劍。完。】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之所以叫做斷章因為它嚴格來說并不屬于這個單元,只是對整個大故事的補充。下個單元開寫前應該會歇一陣子~萬華寺的布局有一點是參考了少林寺的地圖(囧),不過有改動,這裏說明一下~

18

18、【鑄魂師】章一 ...

風和日麗,春山如笑,莺歌燕語七八聲,渡口桃花四五枝——正是江南三月好春景。

煙波渺渺的江面之上,忽有一葉小舟悠悠飄來。其上對坐了兩個男子:年紀稍長的一身華服,似乎是出來游歷的富家子;另一個年紀尚小的則是一襲布衣,背上卻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