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章節

染血的劍,它也存在。”

華承影怔了一瞬,旋即又懶懶笑道:“你證明給我看有什麽用?縱使我信了你,但整個江湖的人呢?他們會不會相信不用厮殺就能弘揚正義?釋真如,我并不想嘲笑你的決心,但恕我直言,你的堅持,毫無意義。”

釋真如沒有理會華承影的嘲弄,只昂起頭看着他的眼,然後定定說道:“不試試怎麽知道。”

他說罷就徑自離去,沈臨星愣在原地,心中還糾結着釋大哥方才忽然改變的稱呼,久久不能釋懷。華承影搡了搡他,他恍然清醒,回頭問道:“承影,是我做錯什麽了嗎?怎麽我覺得,釋大哥好像不願認我這個義弟了……”

“不認就不認,又沒什麽要緊的。”華承影随口道,“我倒覺得他不在的這幾天,你又學劍又比武,過得似乎比以前更自在。”

“你這是什麽話!”沈臨星忽的怒道,“我們既然結拜做了異姓兄弟,那當然就是要同生共死禍福同當的!我怎麽可以抛下他一人自在?倒是釋大哥……釋大哥心裏許多事,都不願告訴我……”

沈臨星歪着腦袋,突然又想起釋真如說的一句話來:“江湖……江湖明明只有一個,他的和我的哪裏會有不一樣呢?他相信俠義,我也相信,怎麽就不能一起闖蕩江湖呢……”

華承影跟他解釋不清楚,也懶得解釋,擺了擺手就要離開。沈臨星忙扯住他胳膊,提議不如由他去說服釋真如與大家一同出征。

“幹什麽讓我去?”華承影瞥他一眼,“我向來只擅長用劍說話。”

沈臨星還要再勸,華承影又以下午還有比試為由拒絕了。沈臨星無話可說,只好悶悶帶了劍離開,往商玫授劍的地方去了。

***

沈臨星不會知道,釋真如月前回到寺後,又在那裏經歷過了怎樣的故事。

他先是在佛堂裏不食不喝跪了三日,頌遍了自己所能記住的所有經文,直到力乏暈厥,被曾經的師兄弟們擡回了房間。

然後他的師父,住持方丈前來探望,他睜眼醒來,看到師父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師父,我犯錯了。”

“孰能無錯。”住持方丈道,“何況你已還俗,不必再守這寺裏的清規戒律。”

釋真如搖頭:“我守的不是戒律,而是自己的心。不能違背自己的心,這是我常常對自己說的話。可如今,師父,我竟然縱容自己違背了它……”

Advertisement

他垂眼把近幾日發生的事情都說了一遍,事無巨細,從遇到的人事到內心的彷徨……直到說起華承影逼他喝下血藥的時候,他終于再也忍不住,掩面哭了出來。

住持方丈撫着他的頭頂,看見他額前的劉海已能蓋住額角,不由說道:“你已離寺那麽多年,難道還沒看開麽?”

釋真如放開手,紅着眼道:“我是屬于寺廟的人。如果不是為了尋找父親,或許長伴青燈與古佛,這才是我的歸宿。可父親他這麽多年都沒有音信……師父,就讓我回來罷,我不想再找下去了……外面的世界,不适合我。”

“什麽是适合,什麽又是不适合?真如,想想你的名字,你真的懂了這兩字嗎?”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什麽是真之本相?什麽又是你的心?

釋真如以為自己知道,可如今直到遇上挫折才領悟,原來他從來都不知道。

他從未懂自己的心。

“不懂便不懂罷。我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麽樣的人,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釋真如打開房門,對着此時正站在小院裏的人說道:“華承影,我不會成為你這樣的人。”

青衣少年持劍而立,臉上一絲笑意令人厭惡。他用劍指了指釋真如的素色衣裳,說道:“釋真如,你的世界,不是黑,便是白麽?”

釋真如問:“你什麽意思?”

“雙手沾染過鮮血的人,他就真的不能成為一個大俠麽?殺過人的人,他就真的不能追尋俠與義了麽?即使他殺死的是該死之人?”

“這世上沒人該死。”釋真如道,“縱使是作惡多端的人,他首先也是同我們一樣的人,生死不應該由我們定奪。”

“可如果他要殺的人是你,而你也必須殺了他才能活下去,你到底是乖乖等着被殺,還是殺了他活下去?”

釋真如看着華承影,不假思索道:“定當舍生而取義。”

華承影忽笑:“義?俠義,情義,正義……還真是個奇怪的東西。”

釋真如也道:“我還以為你不信俠義。”

“我原來是不信,可這些天留在江影閣,看到了那些人,又經歷了那些事……我不由變得好奇起來,好奇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東西,可以讓人如此着迷……”華承影撫着掌中劍,緩緩道,“它可以讓穩重的人變得魯莽,讓聰明的人變得愚笨,卻也可以讓膽小的人變得勇敢,讓毫無鬥志的人重拾信心……”

他頓了頓,重新看向釋真如的眼:“所以我決定跟去南疆,不是因為我相信了俠,而是我想看一看,那些所謂的英雄大俠們,他們是如何貫徹心中俠義的……我更想看一看,他們這樣做究竟會帶來什麽樣的結果,俠與義,它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釋真如沒有回話,華承影緊緊盯着他,忽然把自己的劍抛了過去。

釋真如接住,聽得他道:“你右手心有繭,又信劍,說明你過去也是練過劍的。我原來很想與你比劍,但現在更想與你在別的地方上比一場。”

華承影手中無劍,然而眼神堅定,仿佛在釋真如身上看到了一柄絕世好劍,只可惜未經打磨,說是對手還言之尚早,可他非但不在意,反而很願意親手去将這一柄劍鑄造。

于是他立在風裏,微笑說道:“釋真如,去南疆罷,我要和你在那裏比一場——用我們心中的劍。如果你堅信自己能勝我,那就帶上你的決心與長劍,在那裏,打敗我。”

夕陽西垂,餘晖将世界染成血一般的顏色。素衣的少年與青衣的少年對立着,彼此相似,又截然相反。

良久良久,素衣少年将劍鞘刺在土裏,昂首說道:“好。華承影,我應戰。我一定會在那裏打敗你的——用我心中的劍!”

***

出征之日很快來臨,江影閣作為召集的一方,閣主江遠自然就成為了此次征戰的統帥。他與中原武林的其餘諸位掌門當家人商量多日,終于拟好了這一次的進攻路線,立誓不重創南疆武林絕不返回。

由于鄂州樹海三面環山,出征路線被分為了北、中、東三條:中路平緩,因此也成為了這一次最主要的進攻路線與主力所在,江影閣、蓬山派、流霞派、暖劍閣等中原大派負責此路;北路多山且靠近長樂樓所在的西州,由郁木堂、長生門領人前往西鄂兩州交界的彤鎮,與長樂樓衆人彙合後共同前往樹海;東路地勢介于兩路之間,由青嶼派主導,蓬山派與江影閣弟子除派往東路的人馬外,其餘的皆被分配在了這一路,受青嶼派副掌門廖青統率。

除了這些有名氣的門派之外,其他江湖小幫也一一有所調配。自誓師會結束時,參與此次南征的隊伍共計三百五十八人,其中共有江湖門派二十七個,地域從北面龍首山一直涵蓋到南面的琢光嶺,從西面的鏡子泊,一直到東面的東海迷島。

江湖,風雲将起。

作者有話要說:6/17 認真畫了張路線圖,地理方向上捉了些小蟲。

29

29、【鑄魂師】章十二 ...

小滿剛過,轉眼就到了夏至。

沈臨星随大部隊翻過小邙山,渡過鳳川,又橫穿了鳳梧州,向西南行了兩月有餘,終于到了鄂州境內。

近百人的隊伍着實引人注意。自十五年前帝都一戰以來,江湖上已很少見到如此多的門派一齊行動,因此這些天他們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衆人矚目熱議,從江南到內陸,中原南疆此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城小鎮裏的說書先生們都說,此次出征勝敗尚且不論,便是這樣的陣勢,十五年來武林中還是頭一次。

浩浩蕩蕩的陣仗足以讓人熱血澎湃:沈臨星三人所處的東路自出發時還不到百人,可直到抵達鄂州之時,整個隊伍的人數已到達了一百五十有餘,多出的那些不是沒來得及趕上誓師會的江湖劍客,便是聽聞消息毅然加入的游俠浪子。新加入的血液讓所有的人鬥志又上漲了許多,他們在悶熱的夜晚裏飲下烈酒,将手中的刀劍高高舉起迎向月光,大聲呼喊着江遠閣主的名字,并發誓此行定要将那百鬼教中人全部剿滅,好讓這些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