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适者生存/他們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第39章 适者生存/他們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賈珠賈琏拿到了信之後就啓程回京了。

林家一家人去了鄉下的莊子,打算小住一段時間,林如海就要奔波一些。

鄉下的東西沒有在林府裏面的精致,卻另有一種天然的美。

這裏的天空也更加廣闊。

來到這裏,看着廣闊的田野和山林,心情不知不覺就變的開闊了一些。

雖然小一輩的需要守孝,不能吃葷腥,但這裏有新鮮的冬筍等新鮮蔬菜。

而且奶制品不算葷腥,這裏有牛,有羊,牛奶羊奶可以做出花來了。

雲舒瑤一來到這裏,就經常呆在廚房,給珞玉折騰好吃的,也會給其他人送一些。

表現好了,是會有獎金且增加印象分的。

做都做了,動手的人還不是她,只是動動嘴皮子,這樣的好事為什麽不做?

珞玉這回瘦了好幾斤,本來就不是多豐腴的人。

黛玉看上去更容易讓人心疼,她太小了,因為她的年紀還小,針對黛玉的口味,雲舒瑤特意改良了一些她喜歡的甜品給她。

再讓人做了好看的動物、花瓣模型,很吸引黛玉的視線,能讓她多吃一口。

雲舒瑤這是在還賈敏的情分。

賈敏在臨終前往外派了不少東西。

Advertisement

雲舒瑤、梅姨娘各一套首飾。

幾個孩子,女孩各收到兩套首飾、兩對玉佩、兩千兩銀子。

琛玉那邊則是首飾換成了筆墨紙硯和古籍古畫,價值相當。

這算是她這個做嫡母的給幾個孩子留下的念想,也是一份壓箱銀,女孩留作嫁妝,男孩留作聘金。

雲舒瑤承賈敏這份情。

不是說她自己有錢,也不缺這些東西就可以不在乎,她給的東西是一份心意,也是一份善意。

現在看着黛玉那焉嗒嗒的樣子,雲舒瑤回饋了一二。

黛玉出生就體弱,跟瑛玉小時候一樣。

不過現在瑛玉也跟普通人差不多了,黛玉精心養着,也能養好。

現在守孝期,不能吃肉,卻也不能虧待了自己的身體啊。

要是賈敏知道因為她的喪事讓黛玉身體不好,估計都要氣活過來。

有了牛奶羊奶,可以做的東西太多了。

加上現在也沒有什麽事做,索性雲舒瑤就帶着三個女孩一起進了廚房,開啓學廚課程。

雙皮奶、奶酪、奶酥、奶糖、烤奶、奶凍……她折騰吃食的手藝是經過林府上上下下集體認證的。

當初伺候她的翠扇早就出嫁了,現在已經成了廚房的好手,尤其擅長雲舒瑤想出來的這些新奇點心。

她們一行人在廚房,基本上就是在旁邊指揮,翠扇動手執行。

只要小姐們不動刀,不動火,沒有人阻止。

女兒家本來也要學一學廚的,不用多擅長,也不用小姐親自下廚,只是有的時候自己親手做一次,更表心意。

廚房是個很容易有成就感的地方。

看着普普通通的材料,經過一番操作,變成好看又好吃的點心,尤其是還有自己參與的時候,那種滿足感是很容易讓人着迷的。

為了讓她們更有參與感,雲舒瑤讓翠扇拿出了面粉。

有了面粉,可以做各種素餡的餃子、包子、煎餅。

還有就是自由發揮,把面粉當做橡皮泥發揮想象,作出各種可愛的兔子、猴子、小狗、小貓、小鳥。

三姐妹一起動手。

黛玉一開始還放不開,但是被兩個姐姐帶着,很快就放松了下來。

小孩子,哪有不喜歡玩的?她很快捏了一只怪模怪樣的貓熊出來。

看着最後的成品,一雙眉毛就皺了起來。

貓熊,不長這樣。

比這長的好看多了。

她歪了歪頭,就看到了大姐姐手裏的小白兔,她在給小兔子捏兩只耳朵,長長的、尖尖的,脖子上一串凸起,那是…項鏈?

她的頭又歪到了另一邊,二姐姐手裏的是一只老虎,一只憨态可掬的老虎,它的肚子裏滿是餡料撐起來了。

一張臉出奇的大,如果不是額頭上那個王字,她還猜不出這是什麽。

黛玉陷入了思考,好像……她捏的貓熊也不是那麽醜。

沒多久,這些發揮想象力的成品包子就送到了老太太和林如海的餐桌。

看着這一盤看不出什麽的奇怪面疙瘩,老太太:“……”

林如海:“……”

有些無從下口啊。

這手藝,還有待改進。

說是這樣說,這可是她們三姐妹親手做的,最後被他們兩個吃的一幹二淨,吃不下了就放一放,然後再繼續吃。

瑛玉和珞玉還哄黛玉,說是祖母和父親很喜歡吃,她們明天要繼續才行。

只要有事做,黛玉就不會動不動想起母親,然後傷心的掉眼淚了。

黛玉二話沒說點頭了:“大姐姐,二姐姐,我們一起。”

她們每天在廚房的時間說到底也不長,一天抽個一個時辰就很足夠了。

梅姨娘對這個活動沒有興趣,她在瑛玉一開始去廚房的時候看了一眼,完全不想自己動手,轉身就回了自己院子。

她寧願呆坐在鏡子前。

她也是最不想來鄉下的,這裏的東西她看不上眼。

賈敏去了,頭上一座大山沒有了,高興是高興的,但也忐忑,不知道老爺會不會再娶。

還有的就是老爺要為賈敏守一年,也就是一年時間不會和她同房,她還想要懷個兒子,這樣了怎麽懷?

而且這樣的情況下,各種娛樂活動也是別想了。

她自己不在乎,但還要顧慮着女兒的名聲,在孝這一方面是不能出錯的。

在這裏沒有那麽多的規矩,除了廚房,雲舒瑤也會帶着珞玉上山,這裏正好可以去認活的草藥,知道它們長什麽樣子,母女兩個一起學習。

把那些草藥采摘回來,炮制好,然後就用來做藥膳、下火茶等。

說出去還是珞玉的一份孝心。

這個瑛玉是不感興趣的,但是後來在發現上山可以看到兔子山雞的時候,她也跟着一塊兒上山了。

讓梅姨娘在那裏跳腳,苦口婆心的勸她不要去,“萬一有什麽野獸呢,你就跑上山去?”

瑛玉有些無奈,“姨娘,我們身邊都是人呢,周圍一圈都是,而且這山頭是我們家的,一直有人打理的。”

真不用擔心。

她們幾個上山,還有女護衛貼身跟着呢,就是真有野獸,也沒有靠近的機會。

在莊子裏,本就是想讓大家松快一些,老太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拘着孫女兒,她待在屋子裏不是念經,就是在給琛玉祈福。

她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是當琛玉不在跟前,她還是懸起了一顆心。

林如海也在想琛玉。

他和老太太唯一的差別就是老太太一天會念叨許多遍,問琛玉現在在哪裏,在做什麽,讨論什麽時候回來,而林如海只是提個一兩次,更克制一些。

林如海經過了這一回也消瘦的厲害。

本來身材正好,現在過于清瘦了,需要修養一段時間把肉養回去。

他現在最常來的就是雲舒瑤這裏了。

雖然他不留宿,卻會來這裏,一坐就是小半天。

他不會主動提起賈敏,除了這個以外,什麽都談。

以前林如海來,談的都是一些很通用的話題,詩詞歌賦,書法畫畫,風俗人情。

林如海還是她的半個師傅。

然後就是孩子。

孩子的一切。

從孩子吃了什麽,到孩子長高了,學了什麽,無所不談。

但有一個,他之前很少會主動提起他在外面的事,以及和親朋故交的人情往來。

在林如海那,職能的劃分是十分清晰的。

那是主母的領域,他下意識的就不會和雲舒瑤談起下個月是哪位官員太太生日,要走禮,要去參加宴會,也不會提起某位官員想要做什麽,可能會派人送禮,注意門房不要亂收東西……

現在他開始主動提起了。

因為等林家回去,恢複往來,一些老太太不方便去,珞玉她們也不方便去的場合,就需要她或者梅姨娘去了。

就跟其他沒有帶正妻在身邊,就由妾侍承擔起部分責任的官員一樣。

顯然,在她和梅姨娘之間,林如海選擇了她。

雲舒瑤對此并不排斥。

一個是這樣的次數不會太多,另一個,她出去走動走動也好。

雙胞胎的年紀到了。

不能到了年紀再上心,那個時候好的早就被挑走了。

她先去探探。

林家如果不是因為賈敏的喪事,這兩年應該正是要打聽的時候。

首先就是門當戶對。

然後就是□□傾向。

最後就是個人的品行等等。

因為林家是漢軍旗,一般是要去選秀的。

老太太希望免選,自行婚配。

因為她擔心自己的孫女被指給那些王公貴戚為妾。

尤其是瑛玉。

她的長相跟梅姨娘一個風格。

但免選不是那麽容易的。

不知道她會有什麽辦法。

有的時候雲舒瑤也感嘆,要是有人跟她一樣穿越到了古代,仍舊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世界,還沒有管住心,愛上了林如海的話,那估計心裏要飽受折磨。

二者的思維不能說對和錯,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林如海絕對是一個好夫婿,出身好,長相好,有能耐,有本事,不好色,敬重嫡妻,妻子去世的哀毀不是作假,還有人贊他情深。

但是在後世的人看來,這個絕世好夫婿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情深?

光是一對一忠貞就是一個過不去的坎。

心裏那道坎過不去,日子就會過的很痛苦。

她也分析過林如海對賈敏的感情。

最後只能得出一個粗顯的結論,或許有愛情,但這不是真愛。

因為他們不夠純粹,在她和梅姨娘進府之前就有通房,這世間也不是沒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佳話存在。

愛情這東西,不管是從古到今,雲舒瑤都認為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麽一個知你懂你,愛你敬你,包容你理解你,願意為你付出生命,而你也同樣知他懂他,愛他敬他,包容他理解他,願意為他付出生命的人太難了。

在現代,她的初戀她一開始也是喜歡的,以為那就是真愛,但是走着走着,她發現,那是錯覺,所以後來分手了。

随着工作時間增長,見過的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對自己能有真愛産生質疑。

後來跟第二任男友分手,她确定了。

自己的心,堅如磐石。

在男女關系上,她很難全身心的愛上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全盤付出。

這份認知,讓雲舒瑤理智的看待男女之間的關系。

等去到了末世……那裏基本沒有男女關系。

只有強者弱者。

只有适者生存。

也是在那裏,她深刻的理解了什麽叫做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她剛醒來,就差點被人拉去煮了,那是一個噩夢。

後來才知道,那只是噩夢的開始。

末世那麽難,她還在堅持,沒有道理來到了這麽和平的社會,她就不行了。

她會讓自己越來越好,越來越适應社會。

成為最後生存下來的那一個。

跟林如海現在的相處模式雲舒瑤就很滿意,沒有改變的意思。

他們的距離很近,也很遠。

他們在同一屋檐下,有兩個讓他們驕傲且無話不談的孩子。

他們是上下級,也是合作夥伴,也可以說是家人。

其他的,雲舒瑤并不渴求。

——

時間流轉,進入康熙四十年,林家還在守孝,賈家那邊脫了大功,陸續傳來的消息讓林如海忍不住皺眉。

賈家也在旗,女子年紀到了需要按照規矩選秀,元春就去了。

她沒有被選中,放回家自由婚配,結果又通過包衣小選的路子送進了宮裏做女史。

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她的身份要被選中進宮就是當主子的,沒被選上,一般是自行婚配,結果她寧願當奴才也要進去。

女史說是女官,但實際上也是伺候其他人的,要是老國公還在的話,看到這一幕不知道會不會被氣的吐血。

想到早早去世的老國公,林如海長長嘆了一口氣。

他可以猜到賈家的想法,兩位舅兄都不是什麽出彩的人物,而下一輩長成需要時間,就算順利,下一輩長孫賈珠在二十幾歲考中了進士,一步步爬上去,要坐到高位,那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時間。

而如果他們家的女兒在宮裏有了地位的話,這十年他們家就不用衰敗的太厲害,等日後小一輩的成長了,還能給一些照應。

現在元春進了宮裏拼搏,賈家還有其他孫女,有一個進宮當女史的姐姐,她們到時候說親……難了。

皇上現在的年紀也不小了,賈家看中的應該是太子吧,但她能順利分配到東宮?

事實證明,不能。

消息傳來,元春被留在了德妃宮中的時候,賈家衆人都傻眼了。

德妃就是包衣出身,從佟佳氏宮裏出來的,現在已經身居高位。

她難道會讓自己宮裏的人走她的老路?

去了德妃那裏,就是個純粹幹活的了!

賈母被這消息打擊,病了。

去年敏兒去世,林如海寫信過來,讓她大大丢了一次臉面,還讓王氏奪權了,這回她好不容易走通關系送孫女入宮,本來說好的分配到太子宮中,結果……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