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老王爺

江予瑤躺在床上躺了将近兩個月,躺的身子都酥了。當禦醫說她可以下床走動的時候,腿軟的都站不住。陳福給她新送來兩個宮女,一個會醫,一個會廚,江予瑤就都從了青字,會醫的叫青竹,會廚的叫青翹。

青蘭跟青竹扶着江予瑤在屋裏走了幾圈,等到她腿上有力了,這才慢慢放開她,讓她自己走。能動身的第一件事自然把自己裏裏外外的都洗一遍,雖然她會讓青碧時不時幫她擦身子,但到底沒幹幹淨淨的洗過,總覺得難受。

浴湯裏,青竹放進去幾個藥包,屋裏頭一股子厚重的藥味兒,江予瑤忍不住咳了咳。

青竹見狀,解釋道:“娘娘放心,這藥無害,反倒對娘娘身子有好處,第一次用,每日裏都得用,差不多半個月就能停。往後半年或者一年用一次就好了。”

她是陳福親自送過來的人,自然是信得過的。但她到底長了個心眼兒,問青竹拿了方子,讓青碧給年白微送去,查一查是否有害。

青竹很是開心的把方子給了,自家娘娘有這種危機意識很好。

都說出水芙蓉,清麗絕俗。可偏偏,江予瑤不是出塵那一挂的。她出水時,像是的勾魂奪魄的妖.精,還是那種世間最豔麗的花朵,修煉千年才成.精的。往日她弱不禁風的,所以總是一副怯懦的樣子。就像是一朵還未盛開的花苞,只露出了點點豔麗。

如今,那朵花開了,超出了預估的美景。似乎就連她身上的衣裳都有些配不上了,哪怕是最豔麗的顏色,也壓不住她的鼎盛風姿。

她身子好了,宮玺自然就得來她的宮裏。親自替她攪着頭發,怕她晚上帶着濕發睡着了,第二日起來頭疼。

她發質極好,也不用梳子如何的順理,幾根手指頭,就能整理的很好。光可鑒人,宛如墨瀑。屋內就剩她們二人,她正用香膏子抹手,宮玺也不打擾她。拿過梳妝臺上的一個大大的瓷罐子,裏頭是青竹送上來,說是洗漱之後使用。這東西,她幼時也用過,現如今的方子,倒是改良了很多。

褪去她的衣裳,一寸一寸的抹好,一丁點兒的地方都不漏下。江予瑤笑道:“你這是要把我腌入味了”

幸好這膏子沒什麽味道,不然她今兒別想睡了。

鏡子裏的人,還沒言語,面上先帶七分紅霞。

落下的床幔,裏頭只有些壓抑的輕.吟.聲,很是急促,短暫。像是隐.忍的太久了,而控制不住,才不小心遺漏的。

這春日裏,雨水最多,尤其是夜裏,廊上的燈光映照着外頭的花枝,顫巍巍的,像是不堪雨水的欺.淩。可這雨落在花瓣上,倒是襯的花朵更為嬌俏,也更加豔麗。

往日裏只有三份,如今倒是成了七分。大約這雨水也是喜愛的進,一夜裏下了好幾場大雨,那花枝上頭最豔麗的那朵,掉下了好幾片花瓣,枝頭上剩下的,看起來格外的楚楚可憐。

Advertisement

第二日,聖旨下來了。淑昭儀成了淑妃。正二品。聖旨上稱贊她的字數,有二十八個。這一般來說,後位是三十六個字,皇貴妃是三十二個字,貴妃二十八個,淑妃,賢妃,德妃,這三個都是二十四個字。貴妃雖是四妃之首,但卻比其餘三妃高半截。

她不過是淑妃之位,卻是貴妃的贊詞,位同貴妃,名副其實的後宮第一人。別說宮裏頭的老人了,就連那些還未進宮的秀女都比不上她。

江予瑤受封那天,穿戴皆是太後所賜,振翅欲飛的鳳冠,雖是五翅,可太後又給了兩跟鳳簪,相當于七翅。七翅是皇貴妃才能用的。可這時,卻沒人站出來說不對。

淑妃的容貌太盛了,即便是帶着鳳冠,穿着正色宮裝也壓不下她的容色,反倒是襯得她,像是個游走人間,金玉滿堂,繁花鋪地的鳳凰,高傲冷漠,千秋絕豔。這時,衆人才知道,昔日那個怯懦的人,撕去了那層裝束。哪怕是她的一個漫不經心的動作,都能引發多重後果。

她封妃後,臨仙宮開始擴建,她喜愛牡丹,宮玺就讓人擴建的時候把臨仙宮不遠處的牡丹園也給圈進去了。核算後,臨仙宮甚至比鳳儀宮還要大。臨仙宮擴建,是國事,朝堂上,群臣反對。皇室中人,站在一邊,不管不問。他們還在生氣中,誰也不想理。宮玺一派對視一眼後,反正又不用他們出錢,當然是認同了,但凡是反對的,一概怼回去。

宮玺淡淡的開口,“放心,臨仙宮擴建,不走國庫。外祖家很是喜歡淑妃,所以擡了好幾箱子的錢財,擴建一個臨仙宮,綽綽有餘”

宮玺的外祖家,盛朝首富。這個名頭,可不單單只是說說而已。

這話的意思就是,盛徽帝的外祖家,站在了淑妃的背後。

“陛下,臨仙宮可以擴建,也可以走國庫,但…妃位宮殿,卻比鳳儀宮還要大,這…有違祖制”

宮玺看了站出來的人一眼,随後又看了宮連城一眼,宮連城張口無聲,吐出一個‘禮’字。

還沒等宮玺開口,皇室幾個年歲大的王爺站出來了。

其中一個掏了掏耳朵,問道:“你剛剛說什麽?本王沒聽清,你再說一次”

旁邊的人,沖着他大聲說道:“那個人說,淑妃的宮殿比皇後宮殿大,有違祖制”

宮玺趕緊低頭,怕自己忍不住,笑出聲。

那個掏耳朵的人,哦了一聲,指着站出來的官員說道:“祖制?哪條上面寫着?本王怎麽不知道?你怎麽比本王還清楚祖制上面寫了什麽?你不會是哪家遺落在外的吧”

說完,往自己身後看了一眼。那些人趕緊低頭思索,是不是自家真的有遺落在外的孩子,又對了一下年紀,發現那個人胡子都好長的。自己家估計生不出這麽老的,搖搖頭。

禮部官員不過站出來說了一句,頓時多了好多個爹,面紅耳赤,怒氣上頭。

一個老王爺,拄着拐杖走到那官員面前,啧了一聲,“不是我們家的,他好醜,臉上還有個大黑塊,我們家的孩子都長得好看”

宮連城沒忍住,笑出聲。

老王爺一拐杖打過去,但是沒打到宮連城,反而打到了站在他後面的其他官員:“你有什麽可笑的?會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閉嘴,嘚嘚嘚的,煩死了”

指桑罵槐,那官員氣的直接暈了過去。

這一出,若是旁人來鬧,那指不定又是一本,但這位老王爺,是真沒人敢惹,人送外號,棺材王爺。年輕時跟一位文官不對付,對方說的話,他很不喜歡聽,一氣之下,給那位文官送了一個月的棺材。直把那文官氣的吐血,禦史彈劾,這位王爺認了,直說,他就是看那個人不順眼。

當時的皇帝罰了他,這位王爺是個狠人,恰好那時邊境亂,帶兵出征,直接把人打跑了,打跑了不算,他還把那國家給收了。回來後,他給皇帝寫了個冊子,上頭都是他立的功。然後又開始給那位文官送棺材。皇帝斥責,老王爺直接說,我不是給你個冊子麽?你直接劃,不用賞賜我。那位文官後來就直接辭官了。

老王爺這可就找着樂趣了,誰要是說話他不愛聽,他就給人家送棺材。就連當朝太師,他也送過。滿朝百官,沒有一個敢惹他的。

今兒見着他上朝,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的。沒想到禮部竄出來一個人,老王爺昨天釣魚釣的久,沒睡好,上朝還打瞌睡來着,先是被侄兒的大聲喊叫給吓醒了,知道是什麽事情後,指桑罵槐一番。最後轉身,看了看那官員一眼。确定了,今天就給他家送棺材。

下朝後,宮連城湊到老王爺身邊,開始出損招,“三爺爺,咱們不能光送,那多沒意思,要敲鑼打鼓的送”

老王爺點了點頭,這小子有他當年的風範:“一會兒跟我去釣魚”

這就不必了,宮連城拒絕:“我媳婦兒還等我回去吃飯呢”

“滾——”

“好嘞”

宮連城走了,幾位王爺這才走到老王爺身邊,嘆了口氣,“可惜了那個孩子”

老王爺拄着拐杖,“兩個了,我都記着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