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太平聞言,不好意思地看着哥哥們,又轉身看着婉兒,“好了,我以後不欺負你們就是了,可是我不欺負你們,你們多無趣呀?”

“太平,這是什麽話。”天後對這個女兒實在是無語了。

“哈哈哈,太平,別怕,有哥哥們呢,你只要不去和番,哥哥們随你欺負。”太子賢豪爽地向太平說道,眼睛卻盯着太平身邊的婉兒,都看出了神。

“顯拜謝上官姑娘,哦,不,上官才人。”李顯向婉兒施禮。

“是呀,多虧上官才人機智。”一向不愛說話的相王也附和着。

婉兒躬身還禮,“英王、相王折煞婉兒了,為天皇天後分憂本是婉兒份內之事,婉兒為報聖恩,盡心盡力都是應該的,萬不敢居功。”

“嘿嘿,你就說你舍不得我吧,婉兒,這樣我就不罰你剛才騙我了。”太平又換上了平日裏百般逗弄婉兒的纨绔模樣。

“太平,現在婉兒受封是你父皇的才人,你不可再對她這樣了。”天後想,拿這個身份壓壓太平,她總是調笑婉兒,讓自己不舒服,順便也讓這幾個兒子明白婉兒的身份,再不可有非分之想。

“母後,婉兒雖已受封才人,但是兒臣想請母後允許婉兒繼續到學館學習,沒有婉兒,兒臣都沒有辯論的對手了。”太子賢總是“勇氣可嘉”。

天後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她跟自己說話還看着婉兒,打從進來就沒移開目光。天後瞟了一眼身側的婉兒,她還笑得挺開心。哼,回去一定得好好教訓她一下兒,讓她明白她是誰的。

太平“複生”才這麽一會兒,就又生出了打趣哥哥的心,“賢哥哥,你看婉兒太久了,我在婉兒身邊都感覺到你目光如炬了,有點熱呀。”

“太平,哥哥是想和婉兒一起讨論,會進步得快些,能盡快幫到母後打理朝政。”

“真是這樣呀,那母後,你讓婉兒去弘文館吧,我也可以讓婉兒給我講故事,這樣也不用讓夫子教訓了。”太平也想把婉兒弄出來,老在母後身邊,自己都少了調笑她的機會。

“太平,你過幾日就要出宮去道觀裏居住。”

“啊,母後,兒臣這剛出火海,你怎麽又給我丢到冰窖裏了?”

“平兒,總得給土番使者一個借口來拒絕他們的和親提議,母後已經命人為你修建太平觀,修好後你就搬進去。然後大臣們會帶使者前去,這樣土番也就沒有進兵的理由了。”

Advertisement

“唉,好吧,嗯~~婉兒,這就是你出的主意呀?”太平仿佛明白了,是婉兒把她丢出去了。“婉兒!來,讓我感激你一下兒。”順勢抱住婉兒,張嘴就要咬婉兒的耳朵,婉兒這回是大驚失色了,太平已經張開嘴了,求天後是沒用了,

“天皇陛下!”婉兒睜大眼睛驚呼一聲,大家紛紛一驚,太平慌忙松手,轉身望向殿外,等她感覺上當了,轉身再找婉兒,發現她早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

天後也同時一驚,哼,這鬼丫頭,把我也吓了一跳。知道她是為了躲避太平,不讓自己不開心,不過拿天皇當擋箭牌,可真是不要命了。晚上要好好“教訓”她一下兒。可憐的婉兒,被天後發現了自己被人垂涎已久不說,還怎麽都逃不出被“教訓”,這讓她情何以堪呀。

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太平,你先回去,把你的花臉洗了,換換衣服,再到母後寝宮,母後有事囑咐你。你看你這樣子,哪象個公主呀,不嫁到番邦去也沒人敢娶你。”天後看着女兒的花貓臉說。

“母後,兒臣不怕的,兒臣可以娶一個驸馬回來。”

“你要娶誰呀?”“兒臣先不告訴母後,母後放心吧。”

“母後聽你這麽一說,真是放不下心了。”

“母後,婉兒藏到哪兒去了?”

“還不是你把她吓得,可能早跑回寝宮了。”

“婉兒象兒臣養的小白兔,抱着她就抖,放下她就跑,你不動它也不動,白白的一小團。”

“任誰在我的太平面前都成了小白兔。”

“母後,哼,平兒先告退了,平兒今天受了驚吓,一會兒母後要好好抱抱平兒。”公主的自我修複能力非常強。

“好了,去吧,這孩子。”天後寵溺地拍了拍太平的胳膊。

天後心下萬千,小白兔,我怎麽就沒覺得她有那麽乖。哼,平兒你可真是不會識人呀。

“你們三個先留一下兒,母後有話跟你們說。”

“是,母後”三位皇子齊聲應答。

“太子最近都在忙些什麽?”天後擡頭注視着太子。

“母後,兒臣在與大臣們校注後漢書,若在朝上聞聽有大事,會去議事堂聽大臣們議論國政,午後有閑暇會習武,狩獵。”

“嚯,大子真是要做個文治武功象太宗皇帝的一代明君呀。太子也要注意身體,母後看你們都健健康康的就好。”

“母後,兒臣文韬武略都比不上太宗皇爺爺,兒臣只是想不讓父皇、母後失望,不讓朝臣們心無所依。”

“太子是說現在朝臣們無所适從嗎?”

“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只是想永保我大唐基業,天下歸心,讓父皇母後為兒臣驕傲。”

“太子還落下了一個人,還要讓婉兒驕傲吧?”天後邊說邊觀察兒子們,顯低下頭,有些神傷,旦倒是輕撫手中折扇,一派儒雅俊秀的才子模樣。

“母後,兒臣不會因為任何女子而傾天下的。婉兒的才學,我們都十分欣賞,她的機變也很娛情,但若為後,則缺少了一樣東西,是怎樣也無法彌補的,她與母後相去甚遠呀。”

“哦,她缺少了哪樣東西呢?”天後對賢的評論不認同。

“回母後,她缺少為後的心,所以母後才封她為才人不是嗎?婉兒可以為國出力,為母後分憂,就是随侍母後身側,母後也不必有任何顧慮。況且,才人難以接近外臣,就婉兒的身世來講,這也是萬全之策。”太子很聰明,但聰明與智慧之間有一些差別,就是外露還是內斂,是何時該張口,何時該閉嘴,是何時該動,何時該不動。同一句話同一個行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裏,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太子真是長大了,母後可沒想那麽多,母後只想她的才華得以施展,能為國出力就好,如果她為後對社稷更有利,母後不在意把後位讓給她。這些從來都不是母後擔心的,反倒是你們應該擔心的。母後若不為後,你們恐怕都來不了這個世上了。你們這些孩子什麽時候才能懂得母親的心呀。”天後略顯失落。

“母後,是兒臣不懂事,讓母後失望了。”賢低頭向母親認錯。

“罷了,太子已經有了太子妃,也已為人父,希望你能多體會為人父母的心,這兩本母後親自編撰的書,你拿回去看吧。”天後給賢的《孝子傳》和《少陽政範》是對賢的警示。

“是,母後。”太子接過書,恨不得立即燒掉。

“哦,太子剛說了,婉兒沒有為後的心,太子是如何得知的呢?”天後想聽聽他們之前都有過怎樣的交流。

“母後,就兒臣看,婉兒更喜歡,更喜歡太平。”太了感覺她說的母親能聽懂。如果母親對婉兒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想法,這一舉也會湮滅了。太平是母後最喜歡的孩子,太平如何喜歡婉兒,母後是看見了的。如果母後沒有了那種想法,那麽對婉兒寵信也不會再如這般強烈了,到時候婉兒就知道該依附誰了。身為同道中人的李賢,似乎對這樣不為人道事兒嗅覺更為靈敏,不過他現在可不是靈敏,而是過敏。

“她們兩個同歲,又同是女兒家,太平也沒個朋友,自然是要比跟你們親近多了,莫非太子還有其它的意思?”天後可不怕兒子把話挑明。這個兒子剛才的話天後已經心裏很不舒服了,如果她敢侮辱婉兒,憑婉兒現在才人的身份,立即就能讓他知道,身為太子,應該說什麽,不應該說什麽。

“兒臣沒有其它意思,只是在內文學院一起學習的時候,婉兒總幫着太平,故而…”

“哦,你們這些孩子們之前打打鬧鬧的事兒,母後就不問了。不過婉兒如今已受封才人,你們都知道該如何做了吧?”

“兒臣明白”三個兒子齊聲應答。

“好了,母後也累了,你們下去吧。”天後感覺一遇到婉兒的事情,這心就會提起來,真是不讓人省心。

“母後,”太子賢趨前“剛才兒臣請求母後讓婉兒到弘文館跟我們一起學習的事,母後可否準許?”天後心想,這太子可真不是當太子的材料,剛才他說時自己沒有回答,又以太平的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