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節

中已明白當前情勢,也就不再多言了。太平在宮外,我命她派侍衛于你府中,雖未對你講明,想你也是知道的,是因為太子和宗親們已經威脅利誘過婉兒,婉兒都一一推拒了,他們必懷恨于她,這點你也清楚。說來也許你不會相信,本來我從未想婉兒參與此事,婉兒還小,既是為她,也是為我。可是他們不肯放過婉兒,你應該知道,就算是我不帶婉兒在身邊,不寵信于她,太子也會使婉兒牽涉到此事當中,若如此,還不如由我來照顧婉兒,你說是嗎?”天後平靜地看着鄭氏,眼光倒是一種母親與母親的交流。

“回天後,天後能帶才人在身邊,是對她的愛護,更是對妾身的體恤。妾身自不懂朝中之事,只知有恩必報,結草銜環。更何況若無天後命公主看顧妾身,恐怕今日妾身已不能面聖了。妾身及才人之命皆系天後一身,當知如何處事,如何立身,請天後寬心。”清楚地表達各種前事已無可追,朝中之事不懂不參與,當下性命全在天後手裏,為了婉兒我也知道該如何做事。

“嗯,我相信你能處理好,依你之智慧,必能享更大的福德。這事就談到這裏,你若有任何需要,在宮外找太平即可。婉兒雖是你的女兒,她已封為才人,日後我必大用于她,所以她不能與娘家有過多的牽涉,以免奸人有機可乘,你明白我意思吧?”

“回天後,鄭氏明白天後意思,妾身及舍下的事情,一直是由公主關照,在此妾身再次謝娘娘隆恩,也請娘娘轉達妾身對公主的感恩之情。公主雖年輕,卻仁德謙恭,思慮周密,雖一直關照才人及妾身,卻從不肯接受妾身的拜謝,”說話間,起身,“只好請天後轉達妾身對公主的感恩。”向天後跪拜,表達着對公主的謝意。

“快快平身吧,坐下說坐下說。”天後高興,太平給自己争了光,有如此高的德望,這才是大唐第一公主。才不才的放一邊,德高才望衆嗎。說着再舉起茶杯,請鄭氏喝茶。

“我這兒的茶還合你口味吧?上官家歷來品味甚高,非俗物能入得了你眼,這茶還是我特意為你今天進宮選的呢。”品味高對于官家是好事,這樣才不會被俗物打動,輕易不會蒙了眼惑了心。這毛病天後要好好寵起來。

“謝天後擡愛,妾身受寵若驚。”鄭氏的回答總是得體的,品茗是情趣之事,沒有什麽恩不恩的,是對彼此的欣賞,關懷。

“嗯,跟你談話是難得的開心呀,以後有空就讓婉兒多接你來坐坐。我其實也難得有人聊天,相信你也體會。”

“是,天後,但凡妾身所長能愉悅天後,妾身自是求之不得呀。”

“我還要跟你再說一件事,恐怕你一時還不能接受。我也不求你能理解,只是怕你不明就理,被奸人利用。所以還是跟你說清楚的好。”天後放下茶盞,欠了欠身,有點不自然。

“婉兒與我,官內官外恐怕已有傳言。我…”

“天後,恕妾身無狀,打斷天後訓教。妾身以為,所謂傳言即為傳言,身為才人,貼身侍奉天後,亦合宮規,并無不妥。如果天後明命此事,于妾身的家規,于上官之門風,親戚,世交乃至門生、後人必是不能接受的。況上官才人今多輔佐天後參與政事,必會與朝臣接觸,朝臣中又有不少上官家門生,必也是不能包容的。對天後自是不敢多言,可才人又如何面對衆人,又如何輔佐天後呢?其中道理,天後想必是清楚的。天後可否準許妾身以母親的身份再向天後禀奏幾句?”這事兒,鄭氏是不會讓天後說出口的,傳言就是傳言。

“你請講吧,我們都是母親。就當是母親之間的談話吧。”天後的神色有些暗淡。

“謝天後。婉兒自小愛慕天後儀容,雖于掖庭多聽聞有關天後的傳聞,也未生恐懼,反多理解天後的苦衷,更敬仰天後的治世之才,每與皇子公主談及天後,時時面露喜色,還曾描繪天後的天人之姿。婉兒年幼,即天資過人,難免遭人忌恨,若不是公主常關照,恐怕婉兒都活不到今天。又後來,若不是天後帶婉兒出掖庭,恐怕也命不久長,此中原委,天後剛也言明,妾身就不多說了。天後顧念妾身,常命公主看顧妾身及家小,公主與婉兒同歲,天後年長于妾身,婉兒能得天後不棄,視為已出,常能侍奉天後膝下,同是為人兒女,婉兒能在天後身邊盡一份孝心,妾身便也得心安了。婉兒即為才人,一生必出不得宮門,妾身只此一女,作為母親,怎能不顧念女兒的情愛與幸福。妾身不求婉兒榮達顯貴,只要婉兒活得開心滿足,妾身必不多言。今天妾身進宮,親眼得見天後對婉兒愛護有加,婉兒比在我這位母親身邊還自在開心,身體也比以前強健多了,妾身已無需挂懷,婉兒的意思,即是妾身的意思。”一篇話下來,既沒談及什麽不為人道的事情,也解釋了“易子而侍”的坦然心境,婉兒的快樂就是母親的快樂,同時也制止了這位向來自我做古的天後,強加給上官姓氏什麽于理不通,古今不容的“榮寵”。

“嗯,我聽明白了。有我一天,婉兒就享一天榮寵,沒有我了,我也會為婉兒安排好一切。你可以放心了。今天跟你談話,我心裏十分舒暢,讓婉兒送你回府吧。”天後給出了應有的承諾。

“謝天後對婉兒的眷顧,妾身可自行回府,就讓婉兒侍奉天後用晚膳吧,妾身也舍不得婉兒往返奔波。”鄭氏起身大禮拜別天後。

Advertisement

“等等,那就由我送你出宮門吧。”天後起身走到階前,扶了鄭氏起身。

“鄭氏怎敢勞動天後大駕?”

“鄭氏,我不是純善之人。”天後扶住鄭氏的胳膊,與之對視。

“妾身出門前已經安排好家人,還穿戴了妾身最為華貴的服飾。”說着還展臂示意天後,一臉的滿足,态度依然謙恭,依然吐納有秩。

“呵呵,真真是上官家的兒媳呀。我是怕你對婉兒和…”天後看上去有點內疚。

“天後,有沒有妾身,天後都要聽得進妾身剛才的建言才是呀。”說着輕拍了搭在自己手臂上天後的手。天後感覺不到鄭氏手上有絲毫的涼意。

“看來婉兒的聰明,樣貌倒是随了上官家,可是這智慧和沉穩卻是承襲了你呀。”天後臉上已經樂開花了。

天後先于鄭氏出了殿門,一排內衛即齊身向前,拱手低頭立于天後面前,“退下!”天後的斷喝讓內衛們一顫,一時間就沒有蹤影。

“雁菱,送上官才人的母親回府。”

“是,天後。”雁菱趨前等待引夫人前行。

“母後,母後,兒臣給母後請安。”太平幾乎是跳下馬跪倒在母親面前。

“這時辰你進宮,出什麽事了?”天後看這女兒又發什麽瘋。

“上官夫人,上官夫人出府時…”太平一聽母後急诏上官夫人進宮,上官夫人還安排了家中大小事宜,一身冷汗就沖進了宮門。

“哦,既是你來了,雁菱就不用去了,你送鄭氏回府吧,順便叫人通知禦膳坊說上官夫人出宮了,讓他們把我賞賜給鄭氏的菜品送去府上吧。”天後一臉笑意看着太平。

天後轉向鄭氏,“哦,你身邊現在有一侍衛名喚映容?”

“回天後,正是。妾身進宮時于宮中甬道上曾與太子殿下相遇,還煩請天後代為轉達妾身對太子殿下的謝意。”話已言明,太子見過映容了。

“哦,你放心吧,他們都與上官才人相熟,照顧你也是應該的。”天後客套一番,送走了鄭氏。

天後真為自己當初的想法感到後怕,如果婉兒回來正看到剛才的場面…天後連想都不願想下去了。婉兒呢,回寝宮找婉兒用膳去,天後換上了跟婉兒一般雀躍的心情。

記住該記住的,改變能改變的

天後得到婉兒以後,感覺自己又多了一條隐匿的生命。在身體上,這條隐匿的生命帶給她更旺盛的精力,而在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延展,同時激發了她無限的創造力,也就是所謂“自我做古”的精神。

在紫宸殿裏,婉兒在批閱各道上來的奏表。得了陽光雨露的滋潤,這位才女身上本不多見的懵懂也被內斂取代。此時的婉兒,未在朝臣面前恃寵而驕,也未因得寵,而愈發在天後面前獻媚讨好。反而更加謹言慎行,在早朝前與大臣們溝通當日谏事谏言的問題時,更加謙卑隐忍。既要讓大臣們懂得天後的意思,同時也要大臣們給天後提出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