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藏破百加更】查案(二)

截至永樂十年,皇帝曾兩次向朝鮮征召貢女,永樂六年和永樂七年各一次。永樂六年有五人,除了權妃之外,還有順妃任氏、昭容李氏、婕妤呂氏和美人崔氏。

按理說五人背井離鄉,一同進入明朝宮廷,應該抱團取暖,但這四人與權妃卻不算親近。

原因很簡單,幾個朝鮮貢女出身相當,誰比誰都不差,偏偏她一個人走運,另外四個看她不順眼,也是自然。

這四人中,任氏性子忠厚,膽小怕事;李氏容貌最上乘,心高氣傲;呂氏嘴上不饒人,最不安分;崔氏則行事低調,一直沒什麽存在感,但卻是四人中唯一與權妃平日還有些往來的人。

除了這四名貢女有嫌疑之外,宮中最有嫌疑的便是張貴妃。論位分,她是貴妃,理應比賢妃高;論資歷,她父親張玉死于靖難後她便被當時的燕王妃接進了王府。按理說,她是宮裏最有理由恨權賢妃的人——一個屬國來的平民之女,飛上枝頭變鳳凰不說,陛下竟賞了她代皇後管理六宮之責,生生壓過張貴妃一頭。更不用說論家世,她的娘家在軍中根基深厚,想要在北征的隊伍裏安插兇手,易如反掌。

我将這番收獲說給黑蛋,黑蛋道:“你最懷疑哪個?”

我說:“目前還難說。朝鮮人在宮裏沒有退路,行事容易偏激不計後果。呂氏像是會沖動殺人,崔氏則是四人裏最有機會下手的那個。至于出身我們大明的娘娘們……張貴妃。雖然其他娘娘有的也曾放話說看不慣她的輕狂樣子,但有足夠動機又有能力的,只有張貴妃。而且有趣的是,呂氏崔氏,都常去張貴妃那兒拜碼頭。”

“我明兒派人暗中查,随行去北邊的宮女太監,誰跟張家有瓜葛。”黑蛋撚着我衣袖上繡着的牡丹花,沉吟半晌,說道:“牽扯進英國公家,這事情越發難辦了。倒是關于那個崔氏,周新那邊的消息,也有提到。”

我問:“找到周大人了?在哪裏找到的?”

黑蛋笑嘆:“之前還真被你說着了。他是微服私訪查案去了。查案的時候不知怎麽,惹惱了當地縣令,縣令不認得他,要将他拷問治罪。但聽說有浙江按察使來視察,就暫時不敢拷打他,令關進牢裏。誰知那周新,在牢裏問那些羁押的犯人們縣令平日為官如何,搜集了縣令大把的貪污與冤獄的證據。縣令在縣衙等按察使,左等不來右等不來,不等了,要去審他,将他從牢裏提出來,他才說‘我就是按察使。’吓得那縣令當場跪下請罪。”

我聽了也不由得笑道:“好一個足智多謀的周大人!”

“這個人,将來一定要重用。”黑蛋道:“這次他送回消息,你猜怎麽着,他人在浙江,卻連朝鮮那邊的事都能查到。那個權永均,将自己的妹妹獻給大明朝廷不說,他自己在朝鮮,仗着妹妹的勢,強搶民女,其中便有崔氏的姐姐。據說永樂五年時已經嫁了人,被權永均設局逼她姐夫簽了賣身契,将妻賣給權永均作妾。”

“我的乖乖!這崔美人好心機!平日裏完全看不出與權家有這樣的大仇大怨啊!”

“也說不上是大仇大怨,她姐姐在權家很受寵,未必恨權家。”黑蛋道:“不過有了這麽件事,崔氏的嫌疑更重了。”

我問:“周新還懷疑誰?之前說是三撥人。”

黑蛋說出兩個人名,一個是意料之中,另一個,卻将我吓了一跳。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