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襄陽王被鍘

我看着快要被氣死的龐太師,我心裏就一陣痛快,哼…誰叫他竟然敢算計白老鼠的,我看他就是活該。其實包拯這麽做,我也明白他,就是要放餌釣大魚。

“公孫先生,今日堂上、本府處置是否不當,有違常理、能否令人采信。”

“這…大人今日當堂銷毀證物,依屬下所見,必然事出有因。”

“知我者,公孫先生,本府能瞞得過龐太師,只因他太激怒,瞞不過公孫先生,你旁觀者清。”

“大人,你是有意要将消息洩露出去。”

“但願能瞞得過襄陽王,必要時就有勞公孫先生親自去一趟。”

“是”

“大人,你不必擔心,那襄陽王沒有什麽智慧,一切都要看他那個狗頭軍師季高,襄陽王很多時候都是季高在給他出主意。我想這次也不例外,襄陽王一定會打死都不承認他給了龐太師那份假聖旨。在堂上大人當衆撕毀證據,那季高就一定會讓襄陽王過來開封府,當堂與龐太師對質,然後反咬龐太師誣告皇親國戚,畢竟現在襄陽王還不到時機和皇上撕破臉。襄陽王為了消除皇上對他的懷疑,他就一定會來開封府,證明他自己沒有謀反。”

“嗯,不錯—看來閻護衛明白本府的意思。”包拯捋了捋胡須,對我點了點頭。

果然,龐太師被關進開封府大牢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襄陽,季高放了被軟禁的含晴。讓她給她義父帶信,不要說對襄陽王爺不利的話,就當她義父在這裏只是做客,沒有什麽其他事。随後,公孫先生來到了襄陽王府,面見襄陽王。

“久聞公孫先生,公孫先生是奉了包大人之命,前來查案的嗎?”

“不敢,在下奉包大人之命來問候王爺。”

“嘿嘿嘿…聽說龐太師到開封府告了本王一狀,唉—真是好人難做呀,他父女二人到我這裏來避難,我好心的收留他們,他反咬我一口告我造反,天下居然有這種人、有這種事,真是叫人難以置信。”

“包大人深有同感,王爺乃是皇室宗親、王者之尊,怎有可能謀反,遂當堂銷毀僞造只證物,将龐太師以誣告罪押入大牢。”

“哈哈哈,你們包大人不愧是包青天,回去代本王向他致意。”

“是—王爺,包大人派在下來,乃是請王爺去一趟開封府。”

Advertisement

“沒這個必要。”襄陽王一聽要到開封府,便瞬間提高了警覺。

“王爺……”

“此時此刻,王爺還是不去為上,以免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季高在一旁接過公孫先生的話。“

“是,可是王爺若是不去,這議論只會增多不會減少。有人還會說,是王爺心虛,不敢面對,這豈不是有損王爺清譽。”

“公孫先生,你還想說些什麽?”

“龐太師關在大牢裏,死不肯認罪,口口聲聲要見皇上,這讓包大人十分的為難,王爺若是一日不去,此案就無法結案,因為沒有人證。”襄陽王和季高一聽,互相快速交流了眼神。

“包大人有沒有告訴你,本王去了以後他如何安排。”

“包大人交代屬下,只要王爺肯在堂上露面,指證龐太師誣告,包大人立刻判罪結案,還有,王爺可能聽說過,包大人和龐太師是解不開的死對頭。”

“這我是知道的,不假…”

“王爺莫非要去京城,那是當堂與龐太師對質啊!”

“難道我怕那個老狐貍不成,我要當面羞辱他,我要教訓他,我要辱罵他忘恩負義。”

開封府大牢裏,龐太師在大牢裏,滿腔恨意,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關進大牢。含晴從襄陽來到了開封府,第一件事就是看望他義父,真是悲從心來。

“義父,你把為我留在襄陽王府做人質,你自己卻落得在這坐牢,你這是何苦。”

“人算天算,總有算不到的時候,原本計劃好好的,沒想到遇到那個冤家對頭。”

“我現在就去找他們評理,我要問問他們,為什麽要讓我的義父遭此不幸的下場。”

“含晴”

“不用去了,我們來了。”我和昭昭來到了牢房。

“就算是天下不平之事,石沉大海的冤情,只要有包大人在,沒有解不開、擺不平的。含晴小姐、別來無恙,你穿女裝就更像阿敏姑娘了。”

“昭昭,你到底是來敢什麽的,這個含晴只是刺殺包大人的幕後人,不是什麽阿敏姑娘,你要記清楚這一點。”我就是看昭昭和含晴聊天不爽,所以語氣不是很好,龐太師把傷心的義女含晴勸走了。

“龐太師何不進食呢!”

“不想吃、吃不下。”

“包大人極為關懷龐太師,特讓在下來探望。”

“好,就麻煩你們帶句話給那包黑子,就說老夫心領了。有朝一日,龐某人必然會有所回報。”

“喲喲喲,龐太師好大的怨氣嘛!我閻皓月就老實告訴你,要不是包大人把你關進這開封府大牢,都還不知道找不找得到你的屍體呢!你還能這樣趾高氣揚的說話嗎?”我看龐太師極不順眼,就把話頂了回去。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聽不明白。”

“那好,我就再提醒你,你真的以為襄陽王會被你告倒嗎……”

“好了,展昭我們走吧!龐太師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們就不奉陪了,而你吃不吃飯就不關我們的事了,你愛吃不吃。”随後,我們找到含晴,希望她能找到襄陽王更有力的罪證,畢竟含晴在襄陽王府住過,這事交給她最妥當,如果她要救她義父,就必出認真對這件事。現在襄陽王爺正好在來開封府的路上,這時襄陽王府就是空殼,是找罪證的好時機。

禦書房,皇上面見襄陽王。“皇上安好”“皇叔免禮”

“包拯還是把你給請來了。”

“皇上,本王能不來嗎,人在襄陽禍從天降,居然有人到京裏告了我,說我要什麽謀反,真是天大的笑話。”

“我想皇上不會置信吧!”

“起初朕不敢置信”

“起初,那如今呢?”

“如今朕已交由開封府包拯處理。”

“喝,幸虧包拯能明辨是非,要不然的話,那可是家門不幸哪!皇上對本王不能有絲毫的質疑,謀反之罪是禍及三代,戶滅九族。皇上與本王都是趙家的人,不能夠聽信那些空穴來風。”

“好在皇叔親自到了,本案必可澄清。”

“呵呵,一個糊塗的老頭子,失意久了就想東山再起,就編造了一個荒唐的故事,做了一些僞證。皇上,你不覺得龐太師有些神智不清。”

“啓奏萬歲,開封府包大人求見。”

“臣包拯叩見皇上。”

“包卿平身”“謝皇上”“包拯拜見王爺”

“包大人,我可是看在你的面子才回京城來的。”

“包拯銘感在心,請恕包拯未曾恭迎。”

“國之棟梁啊,朝廷有你這樣的中流砥柱,天下才能夠四海升平。”

“多謝王爺垂愛。”“公孫先生傳話說,包大人要我到開封府大堂,指認那個老糊塗是誣告。”

“是,包拯這就可以結案,也可向皇上覆命。”

“好好…那容本王告退”

“皇叔一路辛苦了,早點安歇吧!”

“謝皇上”“王爺請早早安歇”“當然,養足精神,我們明日公堂相見,哈哈哈哈…”襄陽王告退後,包拯繼續留在了殿上。

“他好像有恃無恐,難道龐太師會誣告他,朕不該懷疑他嗎?”趙祯怒火沖天,恨不得當場就拿下襄陽王。

“皇上息怒,王爺有恃無恐,才敢親自進京。”

“難道那聖旨是假的嗎,真是欺君太甚。包卿,你對本案可有把握。”趙祯一拍桌子,氣憤難平,随後又對包拯提起這個案子。

“臣不敢冤枉王爺,也不會放縱一名謀反之嫌犯,是非曲直,總會有個水落石出。”

開封府大牢中,“我不信,你們說的沒有一句是真話,你說—襄陽王他真的親自到了開封府。”龐太師聽到公孫先生的話,都不大相信。

“确實如此,是在下費了不少口舌,才把王爺給請來。”

“他居然敢來,他怎麽會肯來,襄陽王他居然敢跟老夫當堂對質。”

“只因太師不肯認罪,王爺只好親自來指認,指認太師誣告,此案才能結案。”

“我明白了,你們串通好的,你們串通好了來陷害老夫,天理何在…天理何在…那包黑子先毀掉證物,再判老夫有罪,把我從原告打成了被告,冤枉啊…想不到大宋朝第一奇冤,竟會落在老夫的頭上。”龐太師一臉悲哀,嘴裏大叫冤枉。

“太師,你說你是冤枉,你明天在堂上可要據理力争。來,先吃一點東西,這是我親自為你準備的,這都是你愛吃的,吃了才有力氣,明天才可以喝襄陽王對抗。”龐太師哀大莫過于心死,打算放棄狀告襄陽王。

“我不要和你們鬥了,這場官司我認輸了。”

“太師,你不要這樣,你冷靜一點,來—我陪你喝一杯。”龐太師聽後,一驚一乍的,還以為要死了。

“什麽,什麽意思,是黃泉酒(毒酒),喝了送我上路,明日要開鍘。”

“太師,你想到哪裏去了,不會,不會的,太師,你相不相信有奇跡,包大人不會錯審任何一案,這場官司你會打贏的。”

“證物都被毀掉了,老夫一定會輸的,要說奇跡,除非是包黑子天良發現,先去一頭撞死,換旁人來審。”

“大人”包拯來到了大牢,來看龐太師。

“大人,他還是不肯進食,學生正在勸他。”

“身體如此虛弱,明日堂上如何回話。”

“他說話的力氣倒還有。”

“沒有了,老夫餓得站不起身,走不動路,明日老夫拒絕出堂。”

“龐吉,不到最後關頭絕不可放棄,本府自會主持正義。”

“算了,正義不在老夫這一邊,老夫有言在先,明日老夫就是拒絕出堂。”

“此事只怕由不得你,張龍、趙虎。”

“在”“明日升堂,擡也要把他擡去”“是”

“包黑子,你的心比你的臉都還要黑,你非要把我置于死地,你才滿意是吧!”哎呀,這個龐太師還是沒有想通,我看了看那嘴還硬的龐太師,一臉無語。

公堂之上,龐太師被帶到了公堂上。“龐吉,你乃原告,本府先問你,你控告襄陽王與你勾結,逼你交出家産,二人結盟意圖謀反,可有此事。”龐太師點了點頭,襄陽王看到龐太師點頭,便出言喝道。

“說話,你又不是啞巴”“有”“有誰做證”一聲驚堂木響起,“王爺,此乃開封府,由本府問話,未曾問你,請勿多言。”

“龐吉,你與襄陽王結盟之事,可有人證。”

“有,季高,一直跟在他旁邊,還有他身邊八個金甲武士。”

“季高是何許人”“是他的親信謀士,一個說客”

“人在何處”“就要問襄陽王了”

“王爺,請回話”“本王終于可以說話了,季高是一個江湖術士,本王見過此人,他與龐太師的義女和山賊莫山虎,曾經來開封府刺殺包大人,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又賴到我身上了,這新仇舊恨都對老夫不利。”“帶金甲武士”不一會兒金甲武士被帶上堂來了。

“你四人可是襄陽王之近身護衛”四人點了點頭

“你們可曾親眼目睹,襄陽王與龐吉結盟之事。”四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沒有開口說話。包拯一拍驚堂木,“看堂上,本府在問話”“沒有”“退下”

“龐吉,你舉的人證,對你沒有幫助。”

“那當然,他們都是一夥的。”

“包大人罵你可容本王說幾句話嗎?”

“王爺,本府正想問你,你對龐吉的控告,有何申辯”

“不值一辯,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他指使人行刺包大人,行刺不成、落荒而逃、走投無路,才來到我襄陽府,我看到他年老無依、一時心軟收留了他,他居然恩将仇報、異想天開,來誣告本王意圖造反,你這個老東西,你還有沒有人心。”

“我有,只怕你沒有。”

“你妄想東山再起,其實時不我予,你誣告本王,落個身陷大牢,你應該羞愧,本王要是你,不等包大人判刑,找個牆角一頭撞死。”

“你…你把老夫說得一文不值。”

“你本來就一文不值…”

“你…那老夫的珠寶呢,老夫送給你的四大箱珠寶,難道也一文不值。”雙方對質的語氣越來越緊張。

“你二人暫停對質,本府問你,你交給襄陽王的四箱珠寶,可有人證。”包拯一拍驚堂木,打斷了龐吉的話語。

“有是有,可都是他的人點交的。”

“珠寶在哪裏,你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本王是何許人,會要你的珠寶。”

“我不給你珠寶,你會交給我那份假聖旨嗎?”

“假聖旨,有假聖旨這回事嗎?”

“是你親手交給我的。”龐吉指着襄陽王,肺都要氣炸了。

“那假聖旨現在哪裏啊!”

“被那個黑臉的毀掉了。”龐吉說着說着都快哭出來了,而我卻快要憋出內傷了,這個龐吉現在真是太好笑了,就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婦一樣。我扭過頭看了在另一旁的昭昭,他現在也是憋着。

“包大人,他又在誣告,我看本案可以結案了。”襄陽王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龐吉。

“本府自有定奪,不勞王爺提示。龐吉,襄陽王交給你的假聖旨,可是本府手裏的這一份,拿給他看看。”包拯把手裏的聖旨交給昭昭,讓昭昭拿給龐吉看看。

“是……是……這是我交給你的,那你毀掉的那一份呢!”昭昭把聖旨拿給龐吉,龐吉顯得非常激動。

“既然是假聖旨,誰都可以僞造,你拿給襄陽王看看,這份假聖旨是否他親手交給你的。當心,別再毀掉了。”

“是,襄陽王你看這裏,這是我那四箱珠寶換來的聖旨,是你親手交給我的,上面還蓋着你的禦玺,哈哈哈……”龐吉現在就像小孩子一樣,高興得蹦跳起來。

“包大人說得好,聖旨既然是假的,任何人都可以僞造,如何證明這是本王的,本王不屑一顧。”

“你為何不看,你心虛、你不敢看,包大人,這份就是王爺親手交給我的聖旨,他昧着良心,他不敢說實話,哈哈哈……”

“假聖旨交回堂上,龐吉押回大牢,王爺暫回驿館,等證物齊全定期再審,退堂。”

“包大人,威武,包大人一定要繼續審下去。”

在襄陽王回驿館的路上,昭昭攔下了襄陽王。

“是誰攔下本王的轎子。”

“是我,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展昭。”

“一個小小的四品護衛,竟敢阻擋本王的去路,閃開。”

“關閉城門”

“是”原來是襄陽王起了疑心,準備趁着夜色出城會自己的襄陽城。包拯也猜到了,所以讓昭昭來攔住襄陽王。

“殺無赦”襄陽王吩咐自己的死士說出了這三個字。随後襄陽王所帶的金甲衛士與昭昭打到了一起,就在這時,包拯帶着人出現在城樓上,而襄陽王一行人則被包圍了起來。

“王爺不可輕舉妄動。”

“包大人,你何必興師動衆呢,本王不過是回襄陽看一看。”

“假聖旨一案尚未結案,王爺前來作證,請王爺多留數日。”

“你敢阻擋皇親國戚,我是皇上的叔叔,你眼睛裏還有皇上嗎?”

“包拯不敢,請出尚方寶劍,務必請王爺多留數日。”龐吉在大牢中,如今終于明白了包拯為何會如此對待他,只是龐吉本就有些小心眼,他還是恨包拯把他關進大牢受此委屈。

“你終于諒解包大人了,他确是用心良苦。”公孫先生陪着龐太師喝酒。

“哼,用心良苦,這個仇老夫是非報不可。”

“報仇,包大人。”

“除了他還有誰。”

“那你自己喝吧,別醉死了,在下失陪了,哼…”

“诶,你生氣了,你這麽護着你們家的包大人。”

“不錯,怪不得襄陽王要說你忘恩負義,包大人替你保留證物,替你翻案,讓你死裏逃生,換做別人早已感激涕流,你卻一心想要報複,我真是不懂你心裏是怎麽想的。”公孫先生有些氣急,包大人為他翻案,他卻還想要報複。

“呵呵,別氣…老夫一說你就清楚了,公孫先生,你是你們開封府最後一個老實人。”呵呵,說公孫先生是個老實人,我看龐吉真是老花眼了,公孫先生可是開封府的軍師。

“不敢當,在下不敢接受。”

“老夫此次回來,控告襄陽王,是老夫對大宋朝的一片忠心,連皇上都當面誇獎我,說老夫我立了一件莫大的功勞。那包黑子清清楚楚知道老夫不是誣告,可是他為了要把襄陽王給騙回來,使出了苦肉計,受罪的是我。他為什麽事先不告訴我,差一點把老夫給逼瘋,你知不知道。”

“包大人不能告訴你,是怕消息洩漏出去。”

“萬一老夫想不開上吊死了,萬一老夫想不開在牢裏絕食給餓死了,人死了官司打贏了有什麽用。你說,是不是你們都欠我的,好了好了,此刻也不說這些了,公孫先生,老夫想老夫的女兒含晴。”

另一邊,含晴、莫山虎帶着開封府的人闖進了襄陽王府,毒書生季高在金甲死士的保護下逃走了。含晴和莫山虎在襄陽王府的密室裏找到了襄陽王謀反的證據,襄陽王自己制作的龍袍。

開封府的大堂上,又開始了審案,這時龐吉已經在堂上了。

“帶襄陽王”随後襄陽王被帶到了公堂上,而跟着襄陽王來的還有幾個金甲衛士,只是被攔在了公堂之外。

“四位武士請留在外面。”

“這四位是我的人證。”

“王爺,人證要等到傳喚才能進公堂。”襄陽王擺了擺手,那金甲衛士退到了公堂之外。

“哈哈哈,王爺,這幾天晚上睡得可安穩哪!”

“哼,不比你差。”

“原告龐吉指控王爺,将僞造的假聖旨親自交與他,而這假聖旨上有篡改大宋年代加蓋僞造禦玺,對龐吉封官賜爵,這都遠超出襄陽王府之權限,而是圖謀造反至為明确,不知王爺做何解釋。”

“我不想解釋這些無聊的事。”

“而這些無聊之事,确是犯了欺君大罪。”

“我說的無聊是與本王無關,本王倒要問問包大人,是誠實的君子,還是失信的小人。”

“兩者都是、一線之隔,哼”龐吉接了一句話,可以看出龐吉還在氣包拯。

“包大人若是誠實的君子,就該信守承諾,公孫策奉你之命,請本王來開封府,指認此人是誣告,本案就可以結案,你在皇上面前也是如此說過,本王守信在先,你卻失信于後,包大人該如何解釋。”

“這點我來解釋,因為老夫不是誣告,所以包大人不能夠結案。”

“本王沒有問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閉上你的嘴。”

“王爺,此地是開封府,不是你襄陽王府,何必如此盛氣淩人。哼,老夫是原告,能不說話嗎?”我在一旁看着龐吉和襄陽王互掐,這戲太精彩了。

“你……”

“王爺,本府是君子、是小人,自有公斷。本府不計個人毀譽,但本府職責所在,只對國法守信、對朝廷負責,本案涉及謀反纂位,不容有半點疏失,只因人命關天。”

“難道你要開鍘問斬。”

“本府勿枉勿縱,務必查出真正的罪魁禍首。”

“罪魁禍首只有一個龐吉,那假聖旨是他捏造的。”

“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麽說,但如何證實。如果是捏造的,我為何要揭發出來。”

“你要陷害本王。”

“我為何不陷害那包黑子,只有他才是老夫深仇大恨的死對頭。”

“你……”

“王爺”

“包大人,你也無法證實那聖旨乃本王所有,聽信片面之詞,你也不能判本王的罪,本王不受陷害,告退”

“來人吶,本案未結,任何人不得擅離公堂。”襄陽王不聽,還是執意要離開,而且還喚來金甲衛士,随後金甲衛士和衙役打到了一起,可是那些衙役根本不是金甲衛士的對手。我與昭昭對望了一眼,同時出手了,打鬥很快就落幕了。

“公堂之上容不得猖狂。”我和昭昭帥氣的把金甲衛士打出了公堂。

“包大人,你不要欺人太甚。”此時的襄陽王沒有一點優勢,随後含晴和莫山虎也帶着襄陽王私自制作的龍袍來到了公堂之上。龐吉看到含晴,心裏很是高興,我想龐吉是真的很疼愛他的女兒,這發自內心的疼愛是做不得假的。

“啓禀大人,屬下奉派王朝、馬漢前往襄陽王府尋查證物,查到假禦玺一方,龍袍一件,皇冠一頂。這些東西都是含晴小姐和莫山虎在襄陽王府裏的密室裏找到的證據。”

“王爺,這還是你告訴含晴有這麽一條密道的。”

“哼,王爺—這龍袍我見你穿過,那皇冠我也見你戴過,這會兒你要不要再試試看啊,哈哈哈…”

“王爺,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何話說。襄陽王聽判,你身為皇親、位高至尊,受萬人奉養,享盡人間榮華,竟私心不足、意圖謀反,篡奪皇位、鐵證如山,罪無可逭、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本府判你極刑,你還有何話說。”

“本王要面聖,要再見皇上一面。”

“皇上将本案交于本府處理,如有錯失、本府自有承當,來人吶!”

“在”

“龍頭鍘侍候。”

“包拯你…”

襄陽王最終還是死在了龍頭鍘上,我也看到那襄陽王眼裏滿是不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