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弟夫給的意外

12,弟夫給的意外

半個月後的書畫賞如期舉行。

慕名而來,應邀而來,聞風過來看熱鬧的人将一條長長的大街上擠得滿當當的,剛走了一個人又來了一個人。

書畫鋪子裏的字畫一幅幅賣的非常快。

不過有一個地方的在衆多店鋪中,吸引了最多的目光。

一副絢麗精致的繡紡被展開在大大的竹架上,主人正在一針一線認真的織着。

已經成型的是一對鴛鴛在池中嬉戲玩水,正在勾勒的是纏繞在一起的青梅,地面上的點點的雪花成了最美麗的點綴。

人們用各種不同的顏色的眼神看着這件特殊的作品。

即使有些東西從來都不是秘密,但是卻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明目張膽的在大庭廣衆之下一針一線勾畫。

圍觀的人看着刺繡的人精致的手法,贊嘆不絕。

圍觀中一群人帶着憂傷的眼睛看着裏面那個人認真刺繡的人。

頭發上不知何時帶着已經有了一絲絲的白色絲線,但是在看到裏面的人的時候禁不住老淚縱橫。

呆在他旁邊的女人陪着她家老爺唉聲嘆氣。

“父親,母親我們去茶館歇息下吧”,郝壽辰恭敬的對二老說過。

“嗯,好,老頭子我們上去看着吧”。

三年時間,郝家老爺卻覺得自己老了幾十歲,本來和樂融融的家裏,瞬息間灰飛煙滅。

Advertisement

本來還是父慈子孝的家裏,應該他們的固執,兒女遠離了自己的身邊。

三日前,郝家夫人璃茉公子小聲的對他們耳語,三日後的書畫賞,他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見縫插針的尋一個落腳處,

在人群最密集的地方看到了讓他們倍感意外的人。

如果是女兒們是他們日月思念的牽挂,那麽對于那個人則是無盡的悔恨。

尤其在知道自己兒子的選擇時,更是帶着無法抑制的愧疚。

他們對她有着太多的虧欠。

茶樓裏的雅間,郝母還在倚着窗戶巴望着,她眼下的那家店鋪還在繼續做着她的刺繡,只是這一回那裏圍觀的人更加的多了。

本來只有一家攤位的攤子上,不知何時在她的旁邊又多了一個織坊的攤子。

看到這裏,郝母嗚嗚的哭了起來。

她終于在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她依稀看見,她的孩子在故友的旁邊細致的繡起了早已勾勒好了的畫面。

看熱鬧的人又多了一層。

細心的人慢慢的發出了唏噓的聲音。

看出門道的人已經在眼中看到了喟嘆的意味。

兩張織坊靠的很近,兩匹素紡似乎已經和到了一起。

本來立意就很驚人的「似錦坊」在遇到「思情」時更是将這種立意發展到淋漓盡致。

兩廂都在那裏努力的工作着,不知不覺,兩匹素布在不知不覺間連在一起。

人群中發出一陣驚呼。

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思情」那邊的布料是全透明的,觀察每一個細節,竟然和「似錦坊」的圖案是交相輝映的。

「似錦坊」老板的做工很是精致,刺繡裏的圖案已經到了池中的一片蓮花,清麗脫俗,美豔無雙。

人們的腦海中呈現出一幅瑰麗的畫面。

茶館裏,人們為這雙玲珑人物感嘆,一雙妙人不知誰家可以摘去這兩朵嬌豔的花朵。

不知不覺間,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

擁擠的人群變得稀松,火焰般的太陽也降下了它的熱度,換上了嬌滴滴的羞澀的月亮。

攤子上的人們都在收拾着自己的東西,為明天的角逐做準備。

“這位小姐,我弄了,讓我幫把手可以嗎?”,郝鏡對正在緊張收拾的「似錦坊」主人說。

“多謝小姐費心,我自己就好”。

“只是你手裏的畫經不得碰吧,還是交給我吧”。

“多謝小姐分憂”。

“沒事,請問一會兒有空嗎?”。

“這位小姐有事情嗎?”。

“我們一起去游湖可好?”。

“游湖?”。

“我知道一家游船的私房菜很是好吃,想與姑娘同品”。

“謝謝小姐只是家中有事需要我做,只能浪費了小姐的好心”。

“沒事,等小姐有空我們再約”。

“那麽我們明日再會”。

“再會”。

郝鏡掩蓋住心中的憂傷向依然在開業的茶館裏走去。

茶桌上已經擺好了一桌子豐盛佳肴。

只是郝鏡卻興趣缺缺。

“姐姐不可操之過急,咱們慢慢來”,郝家小公子在一旁開解。

“姐姐,我們要吃的酒足飯飽才有精力将人追回來呀”,璃茉公子在一旁使勁的夾菜。

“老三啊,多吃些,要不我們去和紗丫頭說說”。

“母親,請您先現在別攙和,她都不知道我是誰呢!”。

“紗姑娘現在是個什麽情況?需要我們的地方就說”。

“她看我的眼睛腫的帶着陌生和敵意”,扒一口飯,邊咀嚼邊回答母親的問題。

“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郝母帶着紗巾抹淚,郝父在一旁安慰。

“也許是忘相思的過吧”。

“她的毒解了嗎?”。

“沉積體內,集散不去”。

“有什麽方法可以化解?”。

“此毒為絕學,無人可解”。

桌上的空氣又一次冷掉,但是那是因為對于某人的愧疚,卻援手無門。

“那毒藥會讓生命危急嗎?”。

“損害生命的根本,讓生命的尺度變短”。

“我要盡量的延長它,一定要,讓紗從此後長長久久的在我身邊”。

“行啊,孩子,晚上咱們一起回家想辦法吧”,郝母順水推舟的說着。

“行啊”。

這是郝鏡向家裏妥協的第一步,既然父母已經向她搖了友好的旗幟,那麽她也要禮尚往來才是。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第二天的才藝比拼在一幅幅成品呈上去的時候讓底下看熱鬧的人嘆為觀止。

筆墨橫姿,飛舞狂草,一幅幅飛舞的筆墨讓人們的眼睛得到了極大地享受。

下面開始的國畫競技更是讓人們的在筆墨的濃妝淡抹中展現了大好河山。

刺繡競技中,「似錦坊」的〔情同天下〕獨占鳌頭,「思情」的一副薄紗圖更是将原本就出彩的〔情同天下〕襯托的

豔絕全場。

其後的拍賣會更是将「似錦坊」的〔情同天下〕擡到了天價。

但是主人的一句不賣将競拍的人們從天堂打入谷底,「似錦坊」裏的〔情同天下〕更是成為一景,「思情」免費贈送的

那層薄紗讓那景圖絢麗多姿,美不勝收。

只是從此以後,「思情」的老板成了「似錦坊」裏的常客。

每當「似錦坊」裏的老板接了什麽新活的時候,總是在一旁打下手,看看主人還需要什麽樣的絲線,什麽樣的針,在主

人擡頭的時候就剛好送上店主需要的那一枚針,那一絲線。

有的時候,有心的人總是會有些黑線的發現,都說「思情」的主人很是一表人才,可是到了自家店主這裏,怎麽變成了

愛吃人豆腐的小色鬼了呢!

又到了一天的中午時分,「似錦坊」主人手上的絲線也終于消停了幾分。

“妹妹可願與我同去游湖?”,抓緊每一次機會向主人靠近的郝鏡說道。

“請小姐莫要折殺小人,叫奴家似錦就好”,「似錦坊」主人似乎被她煩透,終于無可奈何地說道。

自從書畫賞之後,「思情」主人變成了狗皮膏藥,緊緊的,每時每刻都貼在「似錦坊」主人身邊,忘了自己也有一攤子

要忙,忘記自己也是一家店鋪的主人,忘了自己皇商的身份。

“請問是哪個似哪個錦?”,

“似錦”,似錦拿出一只細細的毛筆在宣紙上一筆一劃的寫着。

“可否将這張墨寶與我收藏”。

“不過是張紙,三小姐喜歡就拿去吧”。

“叫我鏡,似錦,叫我鏡”。

“鏡姑娘”。

“不知似錦小姐貴姓?”。

“免貴姓白”。

游船上,一個靠窗的镂空的楠木桌上擺放着各種的美味佳肴,一個人在殷勤的為另一個衣着樸素的女子夾菜,衣着華貴

的另一位妙齡小姐卻一點都沒有吃,只是關注的看着對面的那個人的一舉一動。

“似錦為什麽你都只顧着吃,什麽話都不和我說呢”,郝鏡說的有些幽怨。

“食不語,郝三小姐不知道嗎?”。

“可是我們只是坐在一起吃飯,并沒有長輩在啊”。

“養成的習慣改不了啊”。

“似錦的性格真悶”。

“本性如此”。

“但是只要有我在,似錦的性情一定會越來越歡脫的”。

“我并不覺得有什麽不好,請三小姐莫要操所謂無謂的心”。

“鏡,我說過的,要叫我鏡”。

“鏡姑娘,我吃好了,小姐還要在坐些時候嗎?”。

“不了,似錦,我再帶你去別的地方玩兒可好”。

“郝三小姐不用管理自己的店面嗎?”。

“我請了雇工,似錦我可以把人手分些給你哦”。

“有勞姑娘費心”。

月挂墨色天空,擡頭看去,裏面布滿了如水晶般的星星點點。

憑欄處,小橋流水地,一濃一淡兩色羅裙走在小巷裏。

小巷裏,間或與幾個小商小販擦肩,買一塊酥糕,吃一塊糖葫蘆,舔一口酥糖,短短的小巷讓她們走的很是漫長。

只是似錦的臉上早已露出了不耐煩的表情卻依然在和郝鏡厮混着。

後面的腳步走的越來越慢,興致滿滿的郝鏡終究被白似錦拖住了腳步。

“似錦是不是累了,都不大願意走了呢”。

“幼時身體不大康健,還望三小姐體諒”。

“那我送你回家吧”。

“謝三小姐美意”。

“請似錦為我引路”。

作者有話要說: 新鮮出爐新鮮看,各位看官,給點花花,給點動力吧~

灑淚碼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