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荀紹一路馳往豫州城,前去侵襲的南康軍已經漸漸抵擋不住,她趕到時就見晉軍已經追擊而來,彼此狹路相逢。
領軍之人立馬陣中,一身玄甲,眉眼如舊,不是應璟是誰。
一切懷疑在此刻坐實,荀紹心如死灰。
雙方隔陣對望,荀紹冷眼以待,身後士兵肅穆無聲,說不出是哀戚還是悲壯。
應璟自然有許多話要說,但離得太遠,就算說了荀紹也聽不見。正當此時,後方南康王派遣的大軍到了,應璟神情微變,似不敢置信,轉頭對身邊副将說了幾句,後者點了點頭,打馬走出陣來。
“傳寧都侯話,請荀将軍三思,切莫行差踏錯。”
荀紹瞥一眼後方大軍,冷笑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是他們的頭領了?”
副将拱手道:“如此再好不過,寧都侯已經得知荀将軍被陷害之事,定将徹查,以還将軍清白,請将軍立即随大軍返回。”
“返回?”荀紹看一眼應璟:“回去了再被背後捅一刀子可要如何是好?”
傳話的副将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回去回了話,應璟擡眼望了過來,朗聲道:“荀将軍放心,本侯以性命擔保,此事絕不會再發生。”
“哈哈哈……”荀紹放聲大笑,語氣卻帶着些許咬牙切齒:“還是等寧都侯先把我嫂子的命還回來再說這話吧!”
南康軍将領帶着命令而來,自然不能輕易讓荀紹走,趁機高聲道:“荀将軍放心,殿下命吾等前來,便是要相助将軍報仇的!”
這話清清楚楚地傳到了晉軍的耳中,士兵裏有一陣騷動,原先軍中傳揚的消息是大将軍被劫了,現在聽南康軍這麽說,難道是反了?
應璟聽聞此言,眼神陡然淩厲,手一揮,沉聲下令出擊,大軍直撲過去。
荀紹手下的士兵畢竟根基在晉軍裏,頓時有些騷動,離得近的有個士兵忍不住問荀紹:“将軍,我們幫誰?”
名義上将軍還沒反,可剛才南康軍的話已經将她拉到南康王那邊去了,這可如何是好?
荀紹雙眼緊盯着應璟,提了一把缰繩,調轉馬頭:“誰也不幫,全軍聽令,往中間地帶行進,退後一裏。”
兩軍混戰一處,厮殺漸濃。
應璟雖然人在陣後方,但很快也被卷入了戰局。多年之前荀紹也見過他這樣左右沖殺,英勇陷陣,但今日感覺卻大不相同,他已多年未上戰場,武藝雖不算生疏,卻有些不夠敏捷,甚至比不上常年沖鋒厮殺的士兵們了。
天上的雨越下越大,森寒侵入肌膚,直往骨髓裏鑽,原本對南康軍不利的情形因為天氣緣故,漸漸開始有些扭轉的跡象。
荀紹有些猶豫,她本心并不想反,更希望能早日驅退南康王的軍隊,還天下太平。南康軍大有背水一戰的意思,此時戰局濺有扭轉之勢,她已經數次動搖,忍不住想要沖出陣去,但只要一想到竹秀,終究還是停了下來。
以前尚未看透,直到如今竹秀出事,她才知道自己跟應璟之間隔着的不止這幾萬士兵混戰的屠戮場,還有觀念,甚至是立場的阻隔。
他要的太多,這些利益相關盤根錯節她本不願理會,可現在竹秀的事已經觸及到她的底線。
戰場還在厮殺,雨已經下的越來越大。
遠處有馬蹄聲轟雷般奔來,荀紹轉頭看去,居然又是一支南康軍。她叫過一名士兵,吩咐道:“去打探一下來的是哪裏的兵。”
士兵策馬而去,不多時便返回,回禀道:“是南康王剛剛調來的援軍,周将軍領的兵。”
荀紹皺眉,南康王悄悄調了支援軍過來,到此時現身真是時機算的剛好,此人果然心機深沉。可周豐容為何要趟這趟渾水?
她策馬繞過去,果然瞧見了周豐容。
“大将軍你……”即使地位換了,她還是改不了口。
周豐容豎手打斷她的話:“此戰兇多吉少,南康王精于打算,自然不會讓你我好過,他是希望借此機會讓你我徹底回不了頭,要麽成為他的人,要麽就死在這裏。”
“你大可以帶着兵回去。”
“回去了我還是反賊。”
荀紹閉了嘴。
周豐容朝戰場中看了一眼:“寧都侯竟然親自來了,果然這一切都是他的主導。”
荀紹看了看策馬奔戰的應璟,還是一言不發。
周豐容吩咐全軍原地待命,并沒有及時沖殺進去,直到前方派兵來求援,他抽出劍來,對荀紹道:“走到這步我已沒了回頭路,若是我殺了應璟,你別怨我。”
援軍沖入了戰場,紛亂的馬蹄将土地踩成了泥濘的沼澤,喊殺聲震天,血肉模糊的屍體成片般倒下。周豐容幾乎只象征性地在陣中移動,除了沖過來要殺他的人,他并沒有揮過劍。但荀紹知道他說得對,從他帶兵出現的那刻起,反賊罪名已經坐實,沒有回頭路了。
荀紹手裏的槍握緊又松開,心中竟感到煎熬,一個聲音叫嚣着:“反吧,為竹秀報仇,應璟罪有應得!”另一個聲音卻在冷靜的分析:“一定有緣由,應璟不會傻到做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
她知道應璟的意志,對于他要做到的事,從來沒有放棄的道理。這次南康王謀反,從開始到現在,他都表現的置身事外,本就不對勁。荀紹無心去揣測這其中有什麽陰謀詭計,但很确信,他要麽身在局中,要麽就是親手布局之人。
而無論如何,竹秀的命是再也換不回來了。
周豐容在陣中對晉軍而言是個極大的威懾,但應璟指揮得當,晉軍很快又扳回了局勢。荀紹看到有騎兵策馬回城,應當是去搬救兵了。
遠處有南康軍的弓箭手射來暗箭,應璟為了躲避躍下了馬,站在泥漿裏左右挑殺。周豐容正在朝他迫近,荀紹的手緊捏着缰繩,不曾有一刻放松過,卻也只是看着。
晉軍援軍頃刻趕來,原先只是一場追擊戰,此刻已經變了性質,雙方似乎打算在豫州城外就一戰定乾坤了。
荀紹看了看天,已是午後,大雨滂沱,連她退在一邊什麽都不幹都覺得忍無可忍,何況是這些激戰中的士兵。
應璟自先前下了馬後就再也沒上去過,一直在原地與衆人交戰,盔帽已經丢掉,發鬓散亂,渾身濕透,甚至連行動也有些遲緩,卻依舊沉穩鎮定,荀紹注意到他期間還發布了幾道軍令。
“将軍,我們真的不出戰嗎?”士兵再次發問。
荀紹默不作聲。
也許她會看着他勝,也許她會看着他死。
就如同看着竹秀一樣。
在這種天氣下作戰,士氣反而成了最重要的因素。沒多久,晉軍之中有人斬死了南康軍一員副将,士氣大振,戰局終于又被扳了回來,南康軍開始受到壓制。
荀紹的心裏五味雜陳,應璟若能得勝,天下可以恢複安定,是該欣喜的事,但想起竹秀的死又飽受折磨。
本以為一切已經有了定數,沒想到居然又有了變數,就在荀紹按兵不動幾乎足足有兩個時辰時,又有軍隊趕了過來。
這次來的軍隊數量龐大,簡直是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每支前列都高舉兩面大旗,一面是晉國龍字旗,一面是各封地旗號。荀紹大感吃驚,這樣看來簡直像是天下藩王全都趕來了一般。
“報——”快馬飛馳,士兵高聲在戰場四周奔走呼告:“琅琊王前來勤王平叛!”
“報——建寧王前來勤王平叛!”
“報——淮南王前來勤王平叛!”
“……”
數十萬大軍将戰場團團圍住,荀紹的人馬被隔在了外面。
想不到有生之年竟還能見到烽火會諸侯的場景,士兵們都愣了神,連戰事都停了下來。
戎馬铠甲的琅琊王打馬出列,到了陣前,高聲道:“奉太後懿旨,吾等皇室宗親,意在匡扶社稷,左右将士聽令,所有反賊,悉數拿下!”
荀紹有些意外,太後竟能将這麽多藩王召集起來?她忽然想起了霍江城的話來,此次南康王之反,她似乎忽略了太後了。
未等她回神,戰局又起,荀紹派了兩個機靈的士兵混進去查看情形,聽見裏面刀劍齊鳴,忽而覺得有哪兒似乎不對。
士兵很快就鑽了回來,告訴她道:“諸位殿下的軍隊混戰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敵我。”
荀紹終于想到是哪兒不對,應璟居然也被圍困在裏面了。
“将軍,我們要怎麽辦?”跟着荀紹的士兵原先是因為不想反而無所适從,現在則是完全摸不着頭腦了。對他們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有一個能容納他們的位置,若能回歸朝廷自然最好不過。
荀紹在心中仔細掂量一遍,忽然想到一個可能,仔細囑咐了左右,叫他們趁亂入城去找霍江城。
戰場中嘶嚎聲一片,不知還能支撐多久。
荀紹咬了咬牙,應璟,我只給你一次機會,但願我沒猜錯。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又犯二了,“親友換了號碼就誤以為是詐騙電話一直不接然後又周旋盤桓各種調戲最後被拍飛”這種事情你們體驗過咩?
哦呵呵呵呵呵呵呵呵_(:3∠)_l3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