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劫富濟貧

“孟姐,錢姐。”

因為江陵國際高中初期挖角名師的舉動,能夠在學校初期便有一些名氣的老師無不是帶出五六屆畢業生的老師,教學年齡基本十五年打底,論年紀都是陸正陽的長輩,個別老師家的孩子就比陸正陽小一兩歲。

在學生面前,這些老師都端着,客客氣氣地叫“孟老師”、“陸老師”,私底下都是“孟姐”、“小陸”,态度都很親近。

叫陸正陽過去的老師,一個姓孟,教高三數學,一個姓錢,教高三政治。

陸正陽走過去,坐在她們幫忙拉出來的椅子。

“小陸,數學課的時候,尹展峰和張一鳴沒到,問過小虞才知道你

第一節 英語課讓他們自習了。”孟老師眉頭微蹙,“出什麽事了嗎?”

“已經解決了。”陸正陽無意提起派出所的事情,已經解決了的事情還是不要拿出來徒做談資。陸正陽頓了一下,轉而問道:“孟姐,他們今天上的數學課怎麽樣?”

作為新班主任,陸正陽并不想過多插手其他老師的課堂,但想到他們今天的古古怪怪,陸正陽覺得自己有必要了解一下情況。

“我正想跟你說這事兒呢。”孟老師見陸正陽輕描淡寫地避開之前的問題,知道裏面絕對有事,但既然解決了,他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孟老師就沒有追問。見他提起課上,孟老師頓時就樂了,嘴角瘋狂上揚,道:“小陸,我跟你說,我覺得咱們一班的孩子,開竅了!”

陸正陽:“???”

“真的,小陸。”孟老師一拍大腿,美滋滋地道:“雖然課上的互動比之前少了不少,有點死氣沉沉的,但我提問到誰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很順暢地回答出答案,都是正确答案。我還提問了幾個知識點,他們都答對了。”

跟一班學生互相“折磨”了兩年多,曾經高标準嚴要求的數學特級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一退再退,現在學生的腦袋忽然靈光了那麽一下,于孟老師而言就是大驚喜。

陸正陽的眉頭挑了起來,他忽然想起在派出所審訊室的時候,張一鳴坐在民警對面,一字一句,從今年四月份起,四十三回大小勒索,從時間地點到金額數目,說得那叫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民警嘆為觀止,讓陸正陽刷新了對張一鳴的認知,也讓陸正陽冒出一個疑問來——

這樣一個好記性,不管是放在哪個學習科目都能夠算得上一種優勢,但張一鳴的成績怎麽就慘不忍睹到綴在班級尾巴上,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尹展峰都不如?

無論是張一鳴還是孟老師口中的那些學生,陸正陽不覺得有人能夠一夜啓智,知識的積累是日複一日,量變才能夠引起質變。

Advertisement

所以……

他們是之前故意搗亂,還是背地裏憋着勁兒就想着今天一鳴驚人?而且為了這個一鳴驚人,部分學生對自己進行了大改造,具體可見某周姓同學的口齒不清結結巴巴?

這是欲揚先抑?

陸正陽默默在心中嘆了口氣,覺得自己脫離中二期太長時間,跟這群小崽子的腦電波溝通不良,無法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

不過,看着孟老師這麽高興,陸正陽面上适時露出欣慰與感慨來,附和道:“知道上進就好。”

孟老師用力點頭,一旁的錢老師笑着道:“這麽一說,我今天下午也挺期待的。”

高三一班選政治課的學生就五個,一節課下來都快成私教了,而要命的是,政治課的情況并非獨一份,所有副科都是這情況。校方為了不浪費教學資源,進入高三後的副科老師會再帶兩個高一班級。

即使如此,副科的課時量也比公立高中輕松些。只是,兩邊一起教,差距就出來了,到底是帶了兩年多的學生,這些副科老師看着兩邊略顯懸殊的成績也有些不是滋味。

不是老師不認真不使勁,問題是老師使再多勁兒,學生非暴力不合作,就是不配合,有什麽用。而且,也不是他們給自己開脫,而是這批學生的資質确實不怎麽樣,放在他們原本班級裏也就中下水平,吊車尾紮堆出現。

就像是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聽上去似乎在說天道酬勤,勤奮能夠造就天才,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句話的後半部分是“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學習這東西,其實挺講究天分的。一般意義上的成績優秀線,有的人吊兒郎當就能夠達到,有的人卻需要拼盡全力。可若是沒有與生俱來的聰明才智,努力都不努力,那真的是及格線都是奢望。

這批高三老師對高三一班學生的要求是真不高,二十個學生,能出一兩個優秀線,上個重點大學,其他學生搭上及格線,對于他們就是勝利。

老師們覺得叨叨爛了的東西,學生就是記不住,能有什麽辦法。

陸正陽的目光不自覺放空,如果……如果能夠……

“哎,說起來,你們昨天看新聞了嗎?”錢老師又提起了一個新話題,“就是那個……”她拿過手機,打開微博APP,首頁熱搜第一位就找到了她想找的那個新聞話題,對着念道:“#劫富濟貧,幫人慈善,是新時代俠義還是犯罪新借口#”

錢老師手指一點,相關新聞出現。現在的政治考試基本上會跟時事政治聯系在一起,為了與時俱進,她養成了每天至少刷半個小時新聞的習慣,從前是電視報紙,現在則多了手機這個渠道。鑒于網上各種讓人嘆為觀止的瓜層出不窮,也讓錢老師養成了跟相熟同事吐槽某新聞的習慣。

“劫富濟貧?”孟老師一臉好奇,道:“又是某未成年效仿武俠小說搞事了嗎?”

陸正陽探究地看向錢老師。他有早上聽廣播新聞穿衣洗漱的習慣,但那個頻道的新聞往往跟晚七點新聞聯播的嚴肅程度差不多,這種聽标題就噱頭滿滿的新聞基本沒有。

而作為一個規矩點叫電腦高手,狂妄點其實超級黑客的計算機達人,陸正陽當年也曾較真地黑進某某地方的監控攝像頭、某人的手機等等來确定一些新聞的真假,但那種真真假假的新聞看多了,又有大批水軍粉絲或假模假樣或真情實意地撕來撕去,陸正陽就對網絡新聞失去了信任,寧願訂個江陵城市晚報也不看網頁推送的那些新聞。

……雖然紙質報紙上的新聞也未必全部是真的,但總比網上那些造假成本低到發指的新聞強。說是新聞,稱呼八卦也無妨。

“是這麽一回事。”

見兩人都挺感興趣,錢老師清了清嗓子,開始跟大家科普這一次她覺得槽點滿滿的新聞。

新聞內容很簡單,就是前段時間一個黑客高手接連黑入很多名人富豪的賬戶,從中轉走了一大筆錢,現在那個黑客被逮住了,警方想要追回錢財的時候,那個黑客拿出了一沓子捐款證明,原來他偷轉的那些錢大部分被他捐給慈善機構了。

這案子其實沒有什麽好說的,不管那個黑客怎樣處理那些錢了,前提都是他非法從其他人的賬戶裏偷取錢財。但被消息靈通的媒體曝光後,類似于“為富不仁”、“劫富濟貧”的理論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吸引了很多網友跟風,更有人覺得那個黑客是在幫人慈善。

“嘩衆取寵而已。”陸正陽微曬,“刀子沒割在自己身上,自然不會覺得疼。”

偷來的錢拿來慈善就是對的嗎?被那個黑客偷轉了大筆金錢的名人富豪是偷稅漏稅還是殺人放火了?究竟從什麽時候起,慈善就成了某些人做拿來做道德綁架的工具?

有錢人不做慈善就是黑心肝?

願意做慈善是好心,不願做慈善也說不上黑心,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都是一種活法,沒道理因為有錢就該怎樣怎樣做,不怎樣怎樣就是為富不仁。

如陸正陽這般,他不吝幫助其他人,這是出自本心,但要是有人試圖耍手段“逼”他幫人,那可就真不好意思了,某些人再可憐,陸正陽也能夠做到漠視。

習慣于道德綁架的那種人就是被那些愛惜羽毛的人慣的,懶得跟他們計較,真要跟他們計較,裏子面子都能給他們扒得幹幹淨淨。

錢老師贊同地點頭,道:“本就是這個道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即使要慈善也輪不到別人偷他們的錢替他們慈善。”說完,錢老師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明明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網上也能吵作一團,一直鬧成了熱搜。”

“故意炒作的吧,可能那個黑客背後的勢力覺得這樣能給黑客拉一波認同分?”陸正陽随便猜測了一下,他拿出手機,打開微博APP,掃了一眼熱搜新聞下的網友評論,一些話真的是自說自話得沒眼看。

有替山區小朋友謝謝那個黑客的,有人認為黑客應該酌情減刑,因為他并不是偷錢自己揮霍,而是做慈善了。

還有一些網友居然在陰陽怪氣地內含受害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