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85
皇帝心頭不得勁兒,幾個兄弟又有了異動,打着籌措軍饷的旗號,試探着上書想要各歸封地。皇帝自己便是從番地起兵稱王的人,又哪裏敢在這個腹背受敵的時候放這群如狼似虎的兄弟離京?
不過幾日,又有禦史彈劾燕京建都耗資巨大,奢靡無度,鋪張浪費的上疏。
皇帝本就對兄弟一起請返封地的事情有所警惕,到了此刻更是怒意上湧,這群文臣,想做千古名臣,天天掉書袋子想死谏,或者刺激自己一怒之下砍了他們。各個就這點子出息,鼠目寸光看不見南下西洋的巨大好處,天天盯着幾萬兩銀子的花銷彈劾皇帝。連被寧王這群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皇帝将折子留中不發,任憑朝堂上言官禦史唾沫橫飛、老淚縱橫也不為所動,轉而開始詢問了鄭和南下如今走到了何處,送回的貨物又抵達了哪個港口。
文官抱團哭訴如石沉大海,氣得險些喋血當場,即便是夏原吉也面色難看,心中似有萬言書随時可以噴薄而出。
皇帝一掃堂下諸人面色,撐着頭道:“朕頭痛,今日便議到此。”說罷頭也不回讓太監将自己扶着跑走了。
堂下諸人滿腔上疏皆被堵在喉間,化作一腔老血,登時面上五顏六色的:悲憤的悲憤,無奈的無奈,意猶未盡的亦是有之。
文官與武将、主和與主戰兩派早已針鋒相對,相看兩厭。
漢王連日請戰,此刻也是身着禦賜铠甲,斜眼看着太子:“大哥,你還是讓這群文人下去好好将賬算好,帖木兒壓境可不容易,弟弟我估摸着也就這幾日就要下旨西征了。別到時候戶部捉襟見肘的,湊不出軍饷糧草,讓朝廷丢了臉。”
太子越忙越胖,此刻站得久了氣喘籲籲,面皮急得通紅:“不能輕易開打,國庫耗不起啊。”
漢王冷笑道:“若到時候國都不國了,守着一個國庫又有何用?”
內閣大臣謝晉正要離去,聽了立即道:“漢王殿下,慎言才好,陛下自有明斷。”
漢王冷哼一聲,也不向太子行禮,轉身大步走了。
一連幾日,皇帝都稱病早退,将奏折留中不發,既不反駁也不同意,莫說戶部的官吏,就是漢王也焦躁起來——算算腳程,再不調撥軍隊,帖木兒就要兵臨城下。
照常唱罷有事奏報,戶部與兵部的各位朝臣正打算照例唇槍舌戰,卻在此時中門大開,一道飛馳的身影跑得近了:“報——邊關急報——”
來人連滾帶爬地跑入朝堂,立即便有機靈的小太監接了密折上前遞給皇帝的貼身大太監。
層層檢查過奏折之後,折子才被破開火漆,呈在帝王面前。
皇帝急不可耐地拿過折子一目十行看過,面色陡然一松,再度看過一遍之後,恢複了帝王的從容,一掃頭風發作之頹像,大笑道:“皇天庇佑,你們來聽聽,這封來自哈密衛的急奏說了什麽!來,太子,你看了之後,給列位臣公好好講講!”
太子躬身上前,從太監手裏接過奏報,速速看了,露出怔愕的表情:“奏報上說,帖木兒大軍有精兵二十萬,載谷數百車,軍行至沃野,即播種之,棄異日之軍食,行至哈密衛,又驅牝駱駝數吉頭,如饷乏,則餐其乳以濟饑。中途遇大雪,士馬僵斃。”
讀到這裏,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提起一線希望。
若老天庇佑,便讓帖木兒損兵折将糧草耗盡,裹足不前也好啊。能拖一時,是一時嘛。
太子喘了一口大氣,繼續道:“及至達訛打刺,行軍停十數日不動。我軍宋将軍聞其有異,使斥候潛入帖木兒大軍打探,見大營白帆黑布人心惶惶,言及主帥葬儀。父皇——宋将軍的意思是,帖木兒,暴斃于軍營了!”
此言一出,滿朝皆靜,人人面露狂喜之色。
這,的确稱得上是天佑大明,蒼天護佑帝王的吉兆啊!
皇帝一掃面上沉凝的憂色,笑着對下言道:“你們是不是奇怪朕日前為何日日垂詢鄭和船隊的動向,那是因為鄭和早有密函送交給朕,大明的船隊有一只從帖木兒帝國的後方切入,直插他空虛的帝國後方。帖木兒垂垂老矣,顧此失彼,首尾難以相顧。如何?你們還認為朕之南下出海的國策,不對嗎?”
此時哪裏又有人敢說個不字,衆臣立即跪地叩首,三呼天佑大明。
丘陵遍布的崎岖黃沙路上,有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向東而去。
已經記不得這是入冬之後的第幾場雪,道路變得難行晦澀。遠方天空集卷着烏雲,預示着很快下一場大雪将至。
跑在前面的馬車有素色錦緞包裹,車輪上也滾了軟布,讓乘車之人在颠簸的路上盡量感到舒适。紗幔将馬蹄揚起的風沙都擋在外面,只偶爾透出幾聲壓抑的咳嗽。
葉孤城閉着眼睛俯卧在許多衾枕堆疊的軟墊,雙頰有薄薄的浮紅,這是燒熱的症狀。
西門吹雪抵過一只牛皮水囊:“你怎樣?要不要停下休息片刻?”
“也好。”葉孤城低低應了。
西門吹雪叫停了馬車,掀開他背上覆着的絲帛絮棉暖衾,果然看見他背後肋下的位置滲出些許暗紅,果然是傷口被颠簸得裂開。他小心扶着男人慢慢做起:“傷口不适,怎不開口?”
葉孤城搖搖頭:“方才并不覺得如何疼痛,想必是咳時扯到了傷口。”
西門吹雪沉默着替他換了藥,才下了馬車出去查探水源。
葉孤城裹着絲綿裘袍,側靠在車廂壁上透氣,小來悄悄上前替他打起簾子:“城主,我這裏有些幹糧點心,可以要用一些?”
葉孤城搖搖頭。
小來觑了一眼西門吹雪的背影:“莊主可是還在生氣?”
葉孤城想着這人方才的神情和語氣:“沒有。”
小來長嘆一聲:“城主不僅騙人,連自己也一并騙了。”
“扶我透氣。”葉孤城伸出手。
西門吹雪并不是一個糾結小事的人,葉孤城相信他明白自己的顧慮,不至于同自己置氣。
小來小聲嘀咕道:“讓小的怎麽說您?莊主既然都跟着你一路到了這裏,剛把藥做出來解了大半的毒,你就背着他偷偷獨闖大軍?若我是莊主,也是會生氣的,說不定還會将你治好了再半路扔下,讓您自己走回去。”
葉孤城挪到車轅上坐着透氣,這一動扯動傷處,低低咳了一陣:“……你近日,膽子大了不少。”
小來給他遞上水袋:“現在你傷了,不是還得莊主替你上藥?這不是送羊入虎口麽?”
羊啊虎啊的,當然不能這麽說,但葉孤城也懶得糾正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他看向漠北連綿起伏的丘陵沙地:“帖木兒是一國之主,涉及兩國邦交的事,無論多小都是大事,刺殺更不能落人把柄。任何一點疏忽,都會引起兩國交惡。西門吹雪是正人君子,是江湖聞名的劍客,認識他的人必定是有的。先不提他不屑行這種背後刺人的舉動,我也得替他考慮更多。”
小來瞪着他:“再多理由,莊主的氣您也只能受着!”
***************
感謝留長評的親們啊~動力有了
走一點劇情,帖木兒的确準備了兩年的東征,在路上死去的,大明當時一個猛将都找不到,只能說國運在大明這邊。
那時候伊斯蘭教教義可以飲酒,帖木兒在東征途中遇到大雪,牛馬凍死很多,他也一直喝一種當地烈酒,最後高燒而死,也有說是瘧疾的。帖木兒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幸好他的能幹子孫都消耗在中亞的戰場上,後來的子孫沒有一個能強悍到能夠再度整合突厥帝國。
從印度到小亞細亞,從波斯灣到黑海,帖木兒打造的帝國昙花一現,他說危險的,他的思路是扶持傀儡政府,用宗教控制這些地方。
最後,歷史小知識一,帖木兒的五世孫被烏茲別克的突厥攻擊敗走,跑去印度,征服了當地,最後建立了莫卧兒帝國;
歷史小知識二,帖木兒葬在撒馬爾罕,蘇聯人曾經将帖木兒的墓挖開,檢查棺材裏的屍骨,的确一條腿是有殘疾的,确認是“跛子帖木兒”本人。棺材上刻着一段話,大意是“誰敢打開我的棺材,可怕的戰争就會立即降臨到你們的頭上。”結果,第二天,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面進攻,蘇聯開始了衛國戰争。
所以要敬畏,科學的盡頭是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