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獲得好感
這宮裏的是是非非頗多,而安姑姑見流言愈發的不靠譜,終是氣憤起來。她自知曉,這事兒斷不是連總管所為,既然內務府的人手已然夠用,那謠言又是從何處而起。
安排人一番徹查,雖有些頭緒,但是最初洩露此事的人卻并無一絲的收獲。
其實仔細想想,這事兒也不會是哪個人故意為之,只不過是大家都有這個期待,這事兒才愈傳愈烈。換了觀點,安姑姑将調查這事兒放下,法不責衆,狠狠的敲打了衆人一番,并且言明,調任內務府,絕不可能。
聽聞此訊息,這尚衣局的宮女皆是垂頭喪氣。
自然也有那迅速恢複過來讨巧賣乖的,可是看于嬷嬷波瀾不驚的臉色,海棠知曉,自己這步棋,算是走對了第一步。
若是往常,她們也許并不會如此的盲目,但偏是在她們這批新宮女進宮教習之時,內務府在各宮抽走了許多人,這才是讓大家覺得看見希望的根源。
海棠所做一切,不過是推波助瀾罷了。
這些日子大家越是浮躁,越是焦急,海棠越是沉穩,不僅沉穩,且更加的認真。
看于嬷嬷越加滿意的臉,海棠暗喜。
不過确實也并非所有人都受此事影響,跟在于嬷嬷身邊的,除了她,便是名喚玉潤的一個三等宮女。
玉潤表現淡然,凡事皆是不受幹擾的模樣。
海棠當務之急,要解決的便是她。
“咳咳!”這幾日不斷的變着嗓子說話散布消息,海棠覺得嗓子有幾分的難受。學習間更是不斷的喝水,希望緩解不适。
“海棠怎麽了?看你這幾日嗓子似乎不适。”同屆的瑤瑤問道。
海棠與瑤瑤處的還可以,瑤瑤是幾個新宮女中手藝最好的,于嬷嬷将兩人安排在一起,自是希望瑤瑤能夠多帶動些海棠。
然前些日子瑤瑤心情浮躁,倒是也沒有怎麽幫上海棠。
Advertisement
海棠聽到瑤瑤問她,點頭:“你也知道,咱們所有人之中,唯我一個從未學過刺繡,再不将勤補拙,可是要拖累大夥兒的。我這越發的急切,嗓子便是不舒服起來。我每每上火,嗓子都要不适許久。”
“這針線活計,并非一朝一夕,你也莫要想的太多,只仔細學便好,欲速則不達。”于嬷嬷不知何時來到兩人身後,言語溫和。
“謝嬷嬷指點,奴婢自然也是知曉這個道理,但是知道歸知道,總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身體的自然反應的。”說罷腼腆一笑。
她這般說,旁人如何不了然,都是笑。
是啊,許多事情,知道歸知道,總是不能控制住身體的自然反應。
于嬷嬷也是笑,忍不住伸手揉了一下她的頭。
“我像你這般大的時候,已經進宮四年了,如今看你,竟是回想起當年初入宮時的情景。”
若說這于嬷嬷,海棠倒是果真分析對了,她見不得有人将這刺繡手藝當做兒戲。所以衆人心情浮動的時候,她是心裏極為不喜的,覺得她們dian wu了這門手藝。
于嬷嬷本是出自江南刺繡世家,不過因着幼年之時家中遭逢巨變,便是進宮為奴,這一晃,竟也幾十年過去了。
年幼之時雖有涉獵,但是終究不是正統,這幾十年來雖然她不斷精益求精,可仍是擔不起她刺繡世家的名頭。
有時便是如此,即便是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可是差那一分天賦,一切也是枉然。
在于嬷嬷看來,這秋海棠也是這樣的人。
她們這批新宮女來的日子不長,但是她的努力她倒是看在眼裏,活到她這般年紀,自然對她們是不會全然信任的。可是也恰巧了,這傳出了內務府挑選宮女的事兒,一時間人心惶惶,再看這些人,唯秋海棠一如既往,不禁更是滿意幾分。
又看她雖是努力,但是進展不大,便是想到初時進宮的自己,饒自己努力十分,可是總是差那一分的天賦。
“嬷嬷手藝這麽好,初進宮自然也是與海棠不同的。”
于嬷嬷笑了笑。不再說話。
見不遠處的兩個宮女暗自嘀咕,于嬷嬷眼中有幾分嚴厲。
“你們嘀咕什麽呢!”
這屋子就是這般的大,每人的小動作于嬷嬷都是能夠看在眼中的。
其中一名宮女連忙回道:“禀嬷嬷,是奴婢的金絲線找不到了,有些急切,便問小荷有沒有看到。”
這房裏是每兩人坐在一起。
又想了下,補充:“先前奴婢還用了。竟是一時大意,忘記放在何處。”
言語間有些羞愧。
“啓禀嬷嬷。”海棠聲音不大,但是倒讓所有人都能聽得見。
“哦?”于嬷嬷看她,不曉得她要說什麽。
“啓禀嬷嬷,奴婢看見,金絲線粘在芳姐姐的袖子上。”
衆人皆是望去,可不正是如此,芳芳連忙擡起胳膊,果真如此。
她也太不小心了。
“你與她離的甚遠,倒是觀察細致。”于嬷嬷點頭,看樣子對海棠更為滿意幾分。
“奴婢小時家中有些貧瘠,常出去打些零工,如若不觀察細微,怕是早就讓人攆回家了。”說話間不見辛酸,倒是似回憶起有趣的往事。
于嬷嬷笑了出來。
“往日看你不怎麽愛說話,倒是不想,你也是個促狹的性子。”
衆人都是抿嘴笑。
笑夠了,于嬷嬷話說的似是而非:“這觀察細致入微,也是好事。你針線手藝雖不如旁人,但是總是也有自己的優點。細致、沉穩,不因外物的變化而胡亂動搖。”
海棠明白,這是用話間接的敲打衆人。
于嬷嬷這番話倒是有點将她放在火上烤的意思。
不過她并不反駁,雖然團結大家極為重要,但是她也不能忘了,先要搞定于嬷嬷,才是正經。
果不其然,待到休息,芳芳從她面前走過去解手,便是哼了一聲,與身旁的小荷道:“照我看,這老話兒也未必都是對的。勤能補拙,我倒是一分也沒有看出來。”
小荷配合道:“可不是正是如此。也怪不得不敢起旁的心思了,不知哪裏過來的粗人,自小連女子必學的都未學到,還什麽出去打零工,真真兒是笑死人了。”
說罷,兩人吃吃的笑了起來,樣子極為譏諷。
也正是因為于嬷嬷出了門,兩人才敢如此放肆,然兩人卻不曉得,這于嬷嬷卻并未走遠,而是站在門口不遠處,正是能将這屋內的情形看個清楚明白。
海棠連頭都沒有擡,繼續手裏的動作,樣子極為認真。
不管是這嗤笑她的二人還是旁邊看熱鬧的衆人,海棠都是毫不在意。
見她不為所動,兩人尴尬起來,可若是真的鬧事兒,她們也是不敢的,只氣急敗壞的出門,剛一出門即看到站在門口的于嬷嬷,兩人慌張的福了下去。
“見過嬷嬷。”
不曉得于嬷嬷怎就站在門口,又想到剛才的所作所為皆被看到,兩人臉色蒼白。
“秋海棠一個新人都懂得道理,你們竟是不知,枉費在宮中多待這些年。”倒是不見氣惱,自是有些失望。于嬷嬷越過二人進門。
芳芳與小荷一思量于嬷嬷的話,明白,她們衆人,算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領頭人便是于嬷嬷,她們是一個小的團隊,是互相依靠的。
真正與她們有競争關系的,并非自己人,而是旁的團體。
這麽想着,明白過來,臉上有了幾分悔色。
她們二人明白,這屋內的人同樣也是明白了。
見海棠依舊是不卑不亢,于嬷嬷更是滿意幾分。
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
這些時日海棠并沒有對旁人做什麽,這個時候,她不需要讓于嬷嬷知道旁人有多麽不合适,她要體現的,只是自己有多麽合适。
顧陽有一句話說的對,于嬷嬷其實并不需要一個刺繡高手,或者是刺繡好的人,左右不過一個助手,量體裁衣,這些哪裏需要高手,而她善于察言觀色,表現沉穩,這些才是比較适合做助手的品質。
說句不好聽的,她在刺繡上的沒有天分似乎都是一個好助手應該必備的。
也許于嬷嬷會為她們的不努力而氣憤,但是卻未必希望看到一個極有天賦的人在她身邊,直到——取代她。
這并非誰品行如何,不過是人的正常思維罷了。
就如同先前她故意放出風聲,而大家都趨之若鹜一樣。
想去內務府,并非就說明她們如何不好,這不過是人的本能罷了,誰不想過更好的生活呢!
人之常情而已!
事情發展如斯,她已經有了八成的把握,現在缺少的,不過是最後一個推波助瀾。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求評論啊~揮舞小手帕撕心裂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