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手段
走過去了?
宋善寧回過神來的時候,謝谌已經走出去七八步遠。
她對碧螺使了個眼色,讓她繼續守在這望風,然後自己連忙追上去,擋到他的身前。
謝谌退後半步,沉靜的目光壓下,問:“這位姑娘,你這是要做什麽?”
聽他這默然的語氣,倒像是不認識她一般。
宋善寧原本打好的腹稿一下子噎住,竟有些不知所措。
謝谌語氣也嚴厲起來,“讓開。”
何曾有人有這樣的語氣對她說過話,宋善寧鼓了鼓嘴巴,擡手張開雙臂,将整個走廊都占滿。
她才不信謝谌會不記得她。
這才過去兩天而已,她又不是扔進人堆裏便找不着的樣貌,怎麽能忘得這般快。
這樣想着,她便也不在意謝谌的故作不識,畢竟兩人當日只是萍水相逢,他警惕些也正常。
于是,宋善寧認真地自報身份,“謝公子,我姓宋,名善寧。那日的黃金,便是我讓人送去的。”
她是不怕暴露身份的,反正謝谌也不能怎麽樣,又說不定,還能借着身份做些狐假虎威的事。
謝谌的眉目間閃過淡淡地驚訝,而後行禮,“草民參加公主殿下。不知殿下身份,多有冒犯。”
跟在後面的荊陽也長大了嘴巴,一邊跪下去行禮,一邊想,怪不得長得好像天仙,原來是永安公主。
宋善寧自然不會計較,她搖搖頭,道:“不知者不怪,謝公子免禮。更何況,該說抱歉的是我。”
荊陽也跟着起身,心裏卻不免悄悄撇嘴,說着這麽規規矩矩的話,卻張着雙臂攔人家的路,公主也不能不講理啊。
對這話,謝谌不置可否,只問:“殿下嚴重了,在下可以過去了嗎?”
宋善寧咬唇,認認真真地搖了搖頭,“抱歉,還不行。”
謝谌的眉毛再度擰成一團,“殿下還有何事?”
宋善寧先看一眼後面的荊陽,狀似有些糾結。
但是謝谌只當沒有察覺,就這樣默默等着她開口。
沒辦法,宋善寧也不好指使別家的下人,便直接道:“你那日幫了我,我要報恩。”
這話鄭重,荊陽一時間想瞪眼,卻又怕被注意到,只得低聲屏氣,全當自己是個木頭。
謝谌道:“舉手之勞,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宋善寧執拗道:“對我來說,不是舉手之勞。那箱黃金,本來是我給你的報酬。”
謝谌說:“不知是殿下好意。但那箱金銀實在貴重,在下受不起。”
聽着他拒絕的話,宋善寧卻忽然彎了彎眼睛,“當日是我考慮不周,所以,今日特意送上別的謝禮。”
謝谌自知如果不收下,多半還要再糾纏下去,他沒心思哄這位嬌滴滴的小姑娘,想了想,便點頭,“好,我收下。如此一來,便算是兩清了,之後殿下也不必再記挂這件事。”
宋善寧早知他會這麽說,倒也沒有被這冷冰冰的語氣吓退,她朝守在樓梯口的碧螺招了招手。
碧螺立刻拿着一方錦盒跑過來,遞給宋善寧,同時還朝她眨了眨眼。
宋善寧知道,應當是謝謹上來了。
她們原本的計劃,是将謝謹先支走,然後趁着這時候,多和謝谌說幾句話。
可是眼下,她忽然改了主意。
她何必避諱謝謹,若是讓他知道,就相當于是告訴整個廷安侯府,她永安公主對謝谌青眼有加,若是謝谌态度仍舊這般冷漠,總歸是不大妥當。
如此想着,宋善寧沉默的時間也更長了一些。
謝谌有些不耐煩,到底是礙于身份,不能怎麽樣。
腳步聲愈發近了,宋善寧咬了咬唇,耳垂微熱,她又輕又慢地打開手中的錦盒,裏面放着一塊紅布,揭開之後,是一支羊脂白玉制成的發簪,精致入微。
她想了想,将簪子從盒子裏拿出來,餘光正好瞥見一片衣角。
謝谌忍不住催促,“殿下,你……”
下一刻,手腕忽然被人拉住,掌心一涼,簪子被塞了進來。
宋善寧略放大了一點聲音,确保稍遠一點的謝謹也能聽見,只是語調依舊軟軟的,好似帶着無盡的嬌羞,“謝,謝公子,送你。”
然後便捂住生熱的臉頰,從謝谌和謝謹的身邊匆匆跑過。
狹窄的走廊之間,足足空了有半盞茶的時間。
掌心的簪子微涼,簪身雕刻着歲寒三友圖樣,象征君子高潔,此時正沉甸甸地壓于掌心。
謝谌煩躁地擰了一下眉,然後收進袖口,身後的謝謹只能瞧見他的胳膊動了動,并不知具體在做什麽。
不過,謝謹此時也沒心思管他在做什麽。他盯着樓梯口的方向,忍了又忍,還是問道:“那女子……”
謝谌已經整理好了情緒,擡步往雅間走去,“兄長,走吧。”
他如此态度,謝謹也不好再說什麽,縱使納罕,還是沒有再問,跟着謝谌走進雅間。
飯菜送來之後,荊陽便跟着謝謹的小厮一起出去了。
房間裏只剩這兄弟二人,他們關系算不得親近,如此單獨出來,還是頭一次,但兩人都很平靜,看不出什麽尴尬之色。
謝谌先開口打破沉默,“不知兄長找我何事?”
謝謹并不兜圈子,“今晨的事,我已經知道了。”
謝谌沒插話,等他繼續說下去。
謝謹接着道:“這次的事,是母親做的不對。但我身為人子,也沒辦法置喙什麽。”
眼看着謝谌眼底泛起淡淡的嘲弄之色,他也并未生氣,只是将自己今日的目的說出來,“這次宴會無論結果如何,二弟都是要說親的,他之後就是你。若是由着母親去,她只怕也不會多費心,正巧我手下有一個家室清白的老實人,踏實上進。他家裏有一小妹,今年十六,也是要說親的年紀。”
頓了頓,“我曾見過,雖算不得花容月貌,到底是端莊清秀的,與你,還算相配。”
說完,便不再開口,等着謝谌的回答。
謝谌冷嗤一聲,語氣算不上多好,“恐怕不止如此吧。”
“就知道瞞不過你。”謝謹無奈地笑了笑,“他家是武将出身,所以這前途不會太好。但我知你不會在意的。不出意外,他半年後會離開京城,屆時你可以一同跟去。”
謝謹說:“我知道,你雖讀書,但骨子裏是個武人,是想參軍的。”
這話一出,謝谌有些沉默。
謝謹道:“這些年,你在家中的處境我也是知道的,離開京城,對你不見得是壞事。”
謝谌終于有了反應,他撂下筷子,薄薄的眼皮撩起,眸色看上去有些銳利,“兄長,你怎知,我就願意從武,而不是科舉入仕,青雲直上?”
謝謹怔住,說不出話來。
謝谌淡淡道:“兄長,不必揣度我。”
雙陸樓對面的茶樓裏,陸钰和宋善寧相對而坐,身側就是臨街的窗,正對着雙陸樓的大門。
陸钰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往街上看,一邊給自己倒了杯茶,入口卻有些嫌棄,點評道:“比不上我那裏的三分香。”
宋善寧拉拉她的手,賠笑道:“好姐姐,下次請你和我那裏的君山銀針,是山南的貢品。”
說到這,陸钰反握住她的手,“善善,你真的想好了?”
宋善寧望着窗外,點了點頭。
既是如此,陸钰也不會再勸些什麽,手上握得更緊一些,鄭重道:“你能想明白,我便放心了。若有用得上我的,我一定幫忙。”
宋善寧倒真有些事想求她,“阿钰,你也知道,我不怎麽與人打交道,更是不曾和外男說過話……你知不知道,怎麽和謝公子快些親近起來?”
“與男人……”陸钰卻也有些為難,“善善,這我也不懂啊。”
兩人有絮絮地說了會子話,陸钰便先離開了,她家中還有個三歲的兒子,她不能離開太久。又答應她,定幫她留意謝家兄弟雅間的動靜。
小小的包房只剩下宋善寧一人,她獨自品茶,時不時往窗外看看。
忽然幾道争吵聲打破了這安靜,宋善寧吓得肩膀一抖,凝神去聽,應當是什麽人打起來了。
她今日帶了暗衛出門,倒是不必害怕,只是這清雅的茶樓裏鬧事,實在讓人厭煩。
正想着,忽然聽到一聲驚喜的聲音,“善善?”
宋善寧一愣,轉身去看,只見一高大的男人這小間的竹簾,立刻有護衛将他攔住。
那人蹙眉,卻停住了步子。
宋善寧亂跳的心髒落回胸腔,疑惑地喚了一聲,“堂兄。”
然後朝暗衛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退下。
宋彥成揣着折扇走進來,毫不客氣地坐到了宋善寧對面,“虧你這丫頭還記得我。”
宋彥成是先赟王的次子,也就是皇帝的親侄兒。
因為今上宋溫幼時是在赟王生母宮中長大的,這兩兄弟關系也比旁人更親近一些。
後來宋溫繼位沒多久,赟王夫婦便齊齊撒手人寰,只留下兩個不到兩歲的兒子。
于是,宋溫就把這兩個小侄兒接到宮中,一直養到十五歲。
之後,長子襲寧王爵。
次子,也就是宋彥成,被封為平康王。
宋彥成自幼性格散漫,皇帝起先敦促他和兄長一起讀書練武,可見他天生就是一塊當纨绔的材料,再加上上面還有一位長兄頂着,皇帝也就不怎麽約束他了。
也正因此,宋彥成長到如今十九歲,文不成武不就,最擅尋花問柳、招貓逗狗。皇帝對他心疼又愧疚,覺得是自己沒有教養好他,卻也不願過多斥責。
更是縱得他無法無天。
宋善寧七八歲時,經常與他一起玩,但是後來皇後不許,宋彥成也不住在宮裏,兩人的關系便慢慢疏遠。
算起來,上次見面還是去年中秋。
宋彥成雖是個纨绔,品性卻不壞,小時候對宋善寧也甚是寵愛,有人欺負她時,還為她出過頭。
只是,他會出現在茶樓,怎麽看都與他的性子不符。
宋善寧問:“堂兄怎麽在這?”
宋彥成搖搖折扇,神神秘秘地問:“你方才聽見動靜沒?”
争吵聲嗎?
宋善寧點點頭。
宋彥成語氣裏帶着些嫌棄,“有個人喝醉了酒,把茶樓當成自己家了。一通亂砸,還差點傷着人,我嫌丢人,原本想瞧瞧走人,正巧看見你那丫鬟,想着可能是你。”
原來是這樣,宋善寧看他身上的錦袍皺巴巴的,眉眼間也有疲色,便吩咐人再送來一壺茶,和幾疊點心,“堂兄可是遇到了什麽事?若是不介意,不妨在這歇息片刻。”
宋彥成嘆一聲,眼底閃過一絲複雜,“別提了,都是些男人堆裏的髒事,說了怕吓到你。”
他都這麽說了,宋善寧也不會問。
點心送上來,宋彥成餓狼似的狼吞虎咽,看上去像餓了三天,哪裏像個王爺。
她忍不住彎了彎眉角,眉眼的豔麗散開,更顯少女嬌俏。
宋彥成擡眼看她,忍不住打趣道:“小丫頭也長大了,我看啊,皇叔的書房裏定是堆滿了求娶的奏折。”
宋善寧雙頰微紅,嗔怪地瞪他,想斥一句胡說,卻忽然想到了什麽,語調一轉,“還說我呢,堂兄才該是說親的年紀,可尋到心儀的女子了?”
全京城都知道他是什麽人,宋彥成也不遮掩,“心儀的女子?只怕能繞十字大街一圈。”
宋善寧順着這話,佯裝好奇地道:“堂兄好厲害,那麽多女子都對你留情,你定然有好手段。”
“能有什麽手段,不過是送些胭脂水粉,珠寶首飾,再有甚者便死纏爛打,陪着踏春游湖,總會有反應。”他的語氣輕诮,似在自嘲,說完,又想起對面的人是宋善寧,連忙找補道,“小孩子,不許打聽大人的事。”
宋善寧瞪大了眼睛乖乖點頭,“記得了。”
心裏卻在想,追求女子是這般。
那追求男子的話,應當……也可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