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脈象

娴妃這樣擺明了頂撞,皇後卻不急,依舊只是淡淡一笑。

“看不懂沒關系,那就多看幾遍。晉代陳壽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皇後娘娘又想怎樣?”娴妃細目圓睜,一張滿月似的臉上浮起懊惱又緊張的宣紅。

皇後微笑垂首:“皇上既然叫你寫一百個娴字來,那本宮便也追随皇上的心思,叫娴妃你去把你看不懂的《說文解字》和《後漢書》都讀一百遍來吧。”

“讀一百遍,想來也可倒背如流了吧?明日妾身倒要帶着永珹來聽娴娘娘背書呢!”坐在一旁的嘉嫔揚起孩子般的笑,拍了拍掌。

嘉嫔金氏靜凇出自內務府高麗佐領,祖上是高麗人,後歸附太宗皇太極,被收入包衣旗下。金氏去年剛生下皇四子永珹,進封妃位只是朝夕之事,正是風頭正盛。

娴妃一向最恨包衣與漢女出身的嫔妃,可是如今與她伯仲之間的貴妃、純妃、嘉嫔,一個個不是包衣出身,就是原本曾為漢女。貴妃和純妃她暫且奈何不得,于是便沒少了拿捏嘉嫔。嘉嫔原比娴妃進潛邸還早,多年啞忍過來,終于等到位分一步一步逼近娴妃這一天。

更何況此時的嘉嫔又已有皇子為倚仗,對娴妃便已再不肯低眉順眼。

娴妃咬牙回頭,疊聲冷笑:“嘉嫔,在本宮面前還輪不到你一個嫔位說話!別忘了,你不過同樣是包衣出身。皇上初登大寶時,不過封你個貴人!”

娴妃說着話,目光同樣滑過純妃。因純妃乾隆初年只封純嫔,可是等到乾隆二年後宮一同行冊封禮時,卻已直接進封為純妃,與她并列妃位,叫她深恨于心。

嘉嫔淡淡一笑:“我的位分是低于娴妃。不過我不着急,娴妃也別替我着急。你瞧啊,五年前我是貴人,如今都已在嫔位,還有了皇子。我的下一步……又何嘗不是與娴妃相同的妃位?”

娴妃惱得細目瞪圓,便要發作:“可惜你今日依舊只是嫔位,依舊在本宮之下!本宮便也可以罰你!”

“夠了!”皇後适時揚聲。

皇後緩了口氣,柔聲對嘉嫔道:“嘉嫔,你剛生下皇子不久,身子還需着意将養,又何苦這樣動氣?先回去歇着吧,也免永珹等得着急。”

嘉嫔便嫣然一笑,盈盈下拜:“妾身替永珹謝過皇爸爸。”

皇後也抿嘴笑:“都改了吧,此時已不是關外,‘親爸’在關內是指阿瑪,咱們再這麽叫倒叫人都聽糊塗了。”

嘉嫔乖巧而笑:“那就是永珹謝過皇額娘。”

皇後含笑擺手:“你們也都散了吧,各自回去歇着。”

一衆嫔妃行禮告退,皇後獨囑咐娴妃:“我的話,娴妃可莫忘了。”

娴妃出了長春宮,惱得将手裏的團扇扔到底下便踩。

七八寸高的元寶底旗鞋踩在上頭頗不穩當,塔娜急忙上前扶着,低聲勸慰:“主子何苦與這扇子置氣?”

娴妃回頭望住長春宮,咬牙道:“不過是今日你為皇後,我為妃妾!都給我記着,等來日我踏上後位,再一個一個好好兒的跟你們算賬!”

養心殿,李玉傳禦藥房太監陪同太醫歸和正一同觐見。

歸和正替皇帝跪請平安脈。

皇帝瞧了李玉一眼,李玉便上前捅了捅禦藥房太監的胳膊肘兒。那禦藥房太監也是機靈,便默默跪安而出。

皇帝收了手腕,自己捋好衣袖。歸和正奏對:“皇上元氣充盈,聖躬康和。”

皇帝點點頭:“秀女又如何?”

歸元正微微一怔。

皇帝卻微微一笑:“實話實說。”

歸和正忙原地一叩:“微臣不敢欺君。那位秀女……雖則微臣前去診視時,脈搏虛浮,兼之胡言亂語。可是依微臣看,那秀女本無大礙。”

皇帝唇角輕輕勾起:“有何馬腳?”

歸和正因猜不準聖意,額角略有汗下:“……隔着帕子,微臣只覺秀女腕上尤熱,可是她面上別處卻不紅,亦無汗。”

“嗯哼~,所以依你之見呢?”皇帝笑意更濃。

歸和正閉了閉眼,豁出去了答:“微臣竊以為,秀女手腕之熱,乃是故意泡了熱水所致。脈象之虛浮,也皆因那熱水的緣故罷了,并非秀女身子有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