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宜妃久居深宮,雖然也知道采買有油水可賺,但卻萬萬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的油水,光是雞蛋價格就翻了200多倍,其他的東西還不知道怎麽着呢。

內務府那幫人慣會看人下菜碟,她是四妃之一,掌有宮權,而且有兩子,內務府那幫人不敢對她怎麽樣,至于胤祺和胤禟,他們兩個都注定與大位無緣,不需要什麽好名聲和好人緣,而且前者已經出宮開府,後者被老八迷惑,若真是能讓內務府的人給胤禟吃點苦頭,于人情世故上長些心眼,那她還得謝謝內務府的人呢。

所以不光要查,而且還得徹查,就算她在宮中都知道,直郡王和太子之間的鬥争越發激烈,明珠跟索額圖兩黨現如今幾乎水火不容,指不定要出什麽事兒呢,誠郡王前段時間不就被貶為了貝勒,而且還是以‘不敬不孝’的罪名,所以現如今名聲好了只會招惹禍事,若三阿哥不是在文人當中名聲太好,又怎麽會遭人算計,如今非但與大位無緣,還臭了名聲。

不管從哪方面考慮,徹查采買問題都是利大于弊。

既然要徹查,那就不光是要查雞蛋的問題,胤祺幹脆順着賬冊查,看看屋裏走的賬和市價到底差多少。

這不查不要緊,一查真的能把人給吓死,市面上的魚現在是20文一斤,府裏的帳面上寫的卻是五兩銀子一斤,25文一斤的牛肉,到了府裏頭就成了15兩,一兩銀子一尺的上等絲綢,到了府裏就是50兩銀子一尺,至于瓷器、擺件、家具這些東西采購的次數少,不過下月能從中攫取的利潤也是巨大的。

胤祺幹脆列了個單子,從開府到現在府中所有的走賬明細都清算了一遍,林林總總加起來,府裏頭這些下人至少貪污了他至少八萬兩銀子,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按照市價,二兩銀子就足夠平常百姓四口之家一個月的花銷了。

數額如此巨大,胤祺可以嚴懲府中的下人,不過這些銀子可就追不回來了,最起碼大部分是很難再追回來了,想也知道,這些太監敢從中攫取這麽多的銀子,在內務府肯定有人護着,大部分銀子應該都是用于打點孝敬了,拿他的銀子做人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老實人的火氣一下子就給激上來了,這回他非得叫內務府那起的人把銀子全都給吐出來不成。

****

禦書房這邊,胤祺已經在外屋等了有半個時辰了,桌上的茶水倒是涼了就換,只不過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面聖,誰敢在這兒多喝茶,萬一被宣召的時候想要去如廁,那可就麻煩了。

皇阿瑪這會兒已經叫了四五撥的人進去了,都是朝中的重臣,要禀告的也都是要緊事兒,所以他這個當兒子的就只能候着了。

桌子上的茶水被換了五回之後,胤祺總算被宣進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宣召的人是兒子,康熙這會兒正喝茶吃點心呢,惬意極了,還有心問胤祺,要不要吃點兒。

跟皇阿瑪同桌吃東西這待遇,胤祺自打九歲搬到阿哥所之後就沒再享受過了,以至于這會兒心裏頭激動的不行,趕緊跪下來謝恩。

康熙見怪不怪,就算是太子今日在這兒,也是要跪下來謝恩的,更何況胤祺不過是一個阿哥。

炕桌上擺了五樣糕點,一壺茶,胤祺不敢造次,只吃靠近自己這邊的兩盤糕點,一盤棗泥糕,一盤藕粉桂花糕。

本來只是想着意思意思的吃幾口,不過不愧是可以呈給皇阿瑪的糕點,明明就是普普通通的棗泥糕和藕粉桂花糕,但是口感卻明顯比府裏的要好一些,棗泥糕沒有那麽甜,但是卻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棗的味道,藕粉桂花糕更加的軟糯清新,就連樣子較府中也更加晶瑩。

果然,就連糕點都是皇阿瑪這裏的最好。

胤祺這會兒已經被毓秀帶成半個吃貨了,本來是過來跟皇阿瑪告狀的,這會兒心思卻都放在糕點上了,一會一塊,一會一塊。

康熙本來還奇怪呢,除非他傳召,否則胤祺很少到禦書房來見他,所以要過來必然是有事情,哪承想這孩子吃個糕點都這麽專心,這享受的表情,把他都給看餓了。

“怎麽了?朕這裏的糕點就這麽好吃,回去的時候讓禦膳房給你包上兩盒。”康熙有些好笑,他還是頭一次知道,胤祺還是個愛吃糕點的,若是十幾年前,他必然會好好扳一扳胤祺的性子,不過現在,對吃食上心的兒子,總好過争權奪利的兒子,最起碼能安分些。

胤祺不得不起身謝恩,也終于想起來自己拜見皇阿瑪的目的,“兒子近日來徹查府中的賬目,發現負責采買的十幾個太監明目張膽的做假賬,民間四文錢一個的雞蛋,到了兒臣府上就變成一兩銀子一個,25文錢一斤的牛肉,到了兒臣府上就變成了15兩銀子一斤,幾乎每樣東西都是幾百倍的差距,兒臣出宮到現在不足兩年的時間,這些采買太監從中攫取的利潤就已經高達八萬兩銀子,兒臣已經将一一列在了單子上,另外還有府中的賬冊,還望皇阿瑪給兒臣做主。”

康熙接過單子和賬冊,越看就越惱怒,他當然不懷疑胤祺會撒謊作假,這些東西一查便知,雞蛋四文錢一個,魚20文一斤,牛肉25文一斤,棉布20文一尺……

可以說除了米價之外,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比他認知當中的要便宜得多,如果屬實的話,內務府這群人坑的可不只是胤祺。

“你确定這些東西的市價是真的?”康熙心裏頭憋着一股子火,作為皇帝,他每次出巡所需要的銀子,都需要戶部和內務府從別處挪過來,有時候不得不等到挪用的銀子到位了,才能夠起駕,這些奴才倒好,堂而皇之的賺取國庫中的銀子。

“這些都是兒臣親自去民間調查的,其餘的地方兒臣不知道,但是在京城市價就是如此。”

前朝毀于宦官幹政,所以先帝針對太監作出了六項規定,其中就強調太監只管幹好本職工作,不準多管閑事,不許跟官員打交道,防止彼此勾結,為此先帝還特意讓工部鑄了一塊鐵牌,就立在交泰殿的門前,重申了嚴禁太監幹政的上谕,違者一律淩遲處死。

只不過這太監不幹政,也一樣可以危害國家,胤祺知道,采買問題絕對不是他們府中的個例,宮中如此,其他的阿哥府中怕是也會如此。

“你想讓朕怎麽給你做主?”康熙沉聲問道,內務府牽扯甚大,別的不考慮,太子總不能不考慮,內務府總管淩普是太子的奶公,若是嚴懲,必然會讓太子威嚴掃地,屆時明珠一黨怕是要在朝上興風作浪了。

胤祺雖然痛恨內務府那幫蛀蟲,但是還沒到不管不顧的程度,皇阿瑪怕打老鼠傷了玉瓶,他當然不會沖到前面去礙眼。

“兒臣想把內務府送過來的人全都退回去,之後也不再接收,另外那八萬兩銀子,這些人得還給兒臣。”內務府送過來的人他可不能再用了,與其要從內務府調Ⅰ教好的人,還不如他們府裏直接從人牙子手裏買人呢,反正他對那個位置也沒興趣,沒必要活得如此循規蹈矩。

康熙冷哼了一聲,他都不知道這個兒子到底在想什麽,折騰了一圈,什麽懲罰都沒有,就把人退回去,順帶把八萬兩銀子要回來,不過,有能耐、有氣魄的兒子多了,也不差這一個,有個安安穩穩居家過日子的兒子,那就回府過日子去吧。

胤祺拎着兩包點心去翊坤宮的時候,心裏還很激動呢,今天這事兒絕對是他長這麽大以來,辦過的最離經叛道的事兒,直接不再接收內務府的人,關鍵是皇阿瑪還同意了。

“這樣也好,內務府教出來的個個都是人精,自有他們的一套處事準則,很是難以拿捏,不過這樣一來就要麻煩毓秀了,從府外買人,免不得要調Ⅰ教一段時日,才能用得起來。”宜妃并沒有覺得事情為難,反倒還為兒媳婦操起了心。

胤祺在聽到‘毓秀’這兩個字的時候,還懵了一下呢,想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是福晉的閨名,也不能怪他沒反應過來,而是成婚兩年多以來,福晉從未說過自己的閨名,他自然也就不知道‘毓秀’說的是自家福晉。

宜妃看着兒子的反應直樂,“真是個粗心的,小阿哥都已經滿月了,你連你福晉的閨名都不知道。”男人看女人跟女人看女人就是不一樣,在她眼裏,毓秀瞧這可比劉佳氏和馬佳氏順眼多了,雖然不能昧着良心說比她們美,但絕對是中上之姿,若是再瘦下來一點的話,那絕對是美人了。

只可惜,就算是婆婆,也不能壓着兒媳婦減肥。

胤祺有口難言,他雖然沒有主動問起,但是福晉也沒有主動說過,又不是他不上心,把福晉的閨名給忘記了,不過額娘現在看福晉明顯比看他順眼,那還讓他怎麽解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