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日常
宇文氏慢悠悠的坐下喝了口水,“你還是學好了藝再來找我吧!我可沒有多餘的時間跟你比這些…”
看着楊氏氣呼呼的樣子,衆人都笑起來了,宇文氏挨個拿起銅盤裏的東西看,滿意的點點頭,“那這些…都歸我啦!”
孔氏等人嗔着要楊氏賠,“我輸了一匹紗呢!阿楊你說怎麽辦?”
其餘人也紛紛上前把她圍住,楊氏佯裝惱怒道:“好啊!就輸了一場比賽,我就看出你們的真心了,真讓人心寒!”
衆人哈哈大笑,宇文氏大手一揮:“今日我出錢,讓膳房做頓好的上來,你們想吃什麽都自己去點!”
孔氏笑嘻嘻道:“那阿楊要怎麽賠我們?”
楊氏被鬧得沒法,愁眉苦臉道:“我給各位端茶倒水好不好?你們吃飯我就看着…”
這下了連宇文氏都笑起來,熱熱鬧鬧的吃過飯,她們都有種上面沒人的興奮,一個個呼喊着宮人去搬些酒出來,楊氏還嫌太子給的劍南燒春味兒不好,就要喝甘醇的靈麓酒。
光喝酒還不行,還得行個酒令,誰要是違令,就得抽簽按指示唱歌、跳舞或者說個笑話。
楊氏握住簽筒,笑道:“好沒意思,今天那兩位也不在,咱們就放肆些,這些個酒令太尋常了,我看這樣,咱們一人寫兩支簽,寫什麽令都行,抽中的人就按令做事,這樣玩起來才有意思呢!”
高氏提出疑問:“那什麽都能寫嗎?”
楊氏肯定的點點頭,“什麽都能寫,出格些最好,我舉個例,‘抽中此簽,閉口表演飛禽走獸,猜中謎底便止’,就像這樣的!”
衆人興奮起來,光是一想就覺得好笑極了,紛紛拿過筆寫了起來,有人急不可耐,有人膽戰心驚。
蓁娘覺得這個好玩,但她又不願得罪人,便提筆寫下‘抽中此簽,蒙眼猜人,猜對便止’,另一簽個寫‘抽中此簽,講一謎語’。
寫完了交給作為令官的一名侍女,她好奇的看看四周,左邊是宇文氏,右邊是尹氏。
宇文氏問她都寫了些什麽,蓁娘附耳如實相告,只見宇文氏笑了一笑道:“你寫的太溫和了些,呆會兒看我的…”
Advertisement
說罷還沖蓁娘擠擠眼,蓁娘還是第一次見到宇文氏這麽有趣的一面,心裏不免有種奇異的感覺,她有點小興奮,有種好像已經融入了這個地方的感覺。
第一輪,就是一向文靜的昭訓米氏中招了,她忐忑不安的抽了支簽,上書‘上方出一謎語,猜中為止’。
這個簽實在是平常,米氏紅着臉拍拍胸口,“還好還好,這個簡單,楊娘子說的倒是有些可怕呢!”
衆人哈哈笑,米氏的上方是高氏,她便出了個謎,很是簡單,米氏一猜即中,見高氏點頭,她興奮的耳朵都紅了,眼裏亮晶晶的。
蓁娘一直在不着痕跡的觀察衆人,見米氏這般有些感嘆,她雖然跟米氏出身一樣,人卻比米氏活潑些,在內廷裏也漸漸的跟人說得上話,倒是米氏,這還是她第一次在這麽多人的場合開口呢!
玩到了黃昏時刻,兩壇靈麓酒早就沒了,衆人興致卻正是高昂,孔氏抽中了個‘抽中此簽,由下方蒙眼上妝’的簽。
她的下方正是楊氏,楊氏用塊帕子蒙住了眼,伸手在一旁的妝奁裏摸來摸去,衆人都捂嘴偷笑。
等她拿起青黛石給孔氏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眉出來時,殿內的人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旁邊伺候的宮人也轉過臉大笑。
不光是這樣,楊氏還摸到了一盒黑乎乎的黛粉,她把這粉當成胭脂了給孔氏抹了一臉。
偏偏孔氏是不能睜眼說話的,等畫出來一亮相,笑的大家肚子痛。
楊氏解了帕子也笑的直不起腰,孔氏一臉無辜,等拿起銅鏡一看差點昏過去,滿屋子追着楊氏跑。
蓁娘笑的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住了,瞥見宇文氏一副了然的神色,忍住笑問她:“娘子,是你寫的簽嗎?”
宇文氏狡黠的眨眨眼,蓁娘驚訝的張了嘴,再看看按着楊氏撓胳肢窩的孔氏,再次放聲大笑,宇文氏也忍不住笑起來。
這個酒令實在是好玩,衆人笑做一團,彼此之間就消去了那道隔膜,呂氏跟歐陽氏摟做一團,沈氏趴在高氏的肩膀上,沈氏在給咳嗽的惠氏順背。
蓁娘也跟左右的宇文氏和尹氏竊竊私語。
由于大家都飲了不少的酒,笑笑鬧鬧的,早就忘了行酒令這事,楊氏給每人又發了幾支簽,要求再寫一些,就玩這個好了。
蓁娘很不幸,她抽中的正是楊氏寫的第一個簽,而且楊氏還改了簽,要求表演四種動物,猜出來才過關。
蓁娘的笑容凝在臉上,在衆人的哄笑中起身走到前面。
就當是給大家逗逗樂吧!蓁娘一咬牙道:“那我可來了,你們準備好!”
她神色嚴肅,雙手彎在身側,上半身挺得筆直,下半身一搖一晃的走來走去,衆人哪裏忍得住,笑的房頂都要塌了,可她還是不為所動一臉認真,大家笑的更厲害了!
有人猜馬,有人猜鹦鹉,還有人猜仙鶴,誰都猜不中,可急壞蓁娘了,這後邊還有三種呢!得猜到什麽時候去!
她忍不住出聲模仿叫了幾聲‘嘎嘎嘎’,引得衆人再次大笑,米氏大聲道:“鵝!對不對!”
蓁娘迫不及待的點點頭,楊氏笑道:“原來鵝是這樣走路的…”她興奮的站起來學着蓁娘走了兩步。
正當蓁娘也跟着笑時,一轉頭忽然就見帷幔旁站着個人,她以為是內侍,卻見那人有些眼熟。
她仔細一看,吓得愣在當場,竟是太子殿下!
太子怎麽會在這裏?
他不是去西宮了嗎?
那他看到了多少?
蓁娘又是怕又是窘,餘光瞥見楊氏還在‘嘎嘎嘎’的,忙拉了她一把,沖她使了個眼色。
衆人疑惑的跟着她的眼光看去,俱都啞了嗓子,一個個亂做一團扶發理衣,正準備上前行禮時,太子卻擺擺手笑道:“都免禮,你們笑的老遠都聽得見,我來看看是怎麽回事,是我打擾你們了!”
高氏紅着臉上前,“阿郎,我們在行酒令,阿韓抽了簽正在給我們猜謎呢!你就來了,我們都喝了些酒,你不會怪罪吧?”
太子早就聞見了殿內濃濃的酒香,再看看這一個個喝的面紅耳赤目光渙散的女人們,無奈的開口:“今天過節,你們自己找個樂子也好,不過喝了這麽多酒,我看韓氏在那兒又蹦又叫的,這是什麽簽這麽刁鑽!讓我看看…”
蓁娘許是喝了酒,膽子也大了,聞言嗔道:“阿郎胡說,奴只是在叫,沒有蹦!”
太子故做疑惑:“是嗎?哦…鵝是不會蹦的…”
蓁娘紅了臉,衆人都嘻嘻笑,太子拿起一支簽看了看,很肯定的道:“這一看就是楊氏弄出來的!”
楊氏有些不樂意道:“阿郎!我們就是找個樂子嘛!那些普通的簽有什麽好玩的,我們還沒有玩完呢,讓我們再玩一會兒好不好?”
太子找了個地方坐下,笑道:“又不是不讓你們玩,你們繼續,我也看看…”
說罷朝蓁娘笑了笑,楊氏歡呼着拿起酒盞道:“阿韓快點!還有三個呢!”
蓁娘見着太子一直在微笑,心裏覺得自己這個樣子實在是在太子的眼裏沒有好印象。
不過轉頭一想,人家早就看到了,這會兒矯情未免太掃興了,幹脆不去想儀态這個詞,繼續表演給大家看。
後三種她表演的是老鼠、黃大仙和布谷鳥,每一種她都認真的模仿,連太子都哈哈大笑,老鼠和布谷鳥好猜,不過黃大仙就是太子猜出來的,畢竟這個東西其他娘子們幾乎沒有見過。
一直玩到了半夜,娘子們一個個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才坐了車各回各家,蓁娘一路都在傻笑,她覺得好久都沒有這麽開心了,一進屋就倒在榻上,連阿梅給她脫衣服擦臉都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起來頭痛的不得了,不過還是得起床去請安,她坐在浴桶裏打着哈欠,李嬷嬷給她揉肩,道:“究竟玩了些什麽?喝的那樣醉醺醺的回來!”
蓁娘嘟哝道:“嬷嬷使點勁兒!肩膀酸的很…昨晚不就行酒令麽,你都不知道,我們昨天玩的有多開心!我跟良媛她們的關系好像都拉近了很多”
李嬷嬷道:“這是好事啊!人哪,就是多走動才親熱,你整天不跟人來往誰還記得你呢,對不對?”
蓁娘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嬷嬷,我昨天聽齊昭訓說,下個月初一是大娘的生辰,太子妃覺得宮裏的孩子少,要請些親戚們來,你說我該送些什麽?或者往年其他人都送了些什麽?
這事李嬷嬷并不清楚,不過她還是出了個主意:“大娘是殿下唯一的女兒,這一兩年她的身子也健壯了不少,生辰定是要辦的熱熱鬧鬧的!”
“娘子要是不知道怎麽辦,就幹脆去問太子妃,你剛來,太子妃又是主子,這樣做是最穩妥的!問了太子妃之後再去問問其他人,咱們商量一下送些什麽!”
蓁娘也覺得這樣很好,她想起袁郡君的話,這宮裏,始終要記住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妃是夫妻,對太子什麽态度對太子妃就得什麽态度。
自己只是個妾侍,千萬不要有了點底氣就得意洋洋,到時候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去請安時,太子妃正摟着蜃子在親熱的說話,聽嬷嬷說,先前的太子妃薨逝時,蜃子才三歲,太子殿下又居喪兩年.這兩年蜃子要麽就是跟着太子,要麽就去外祖父家裏,沒個母親教導,真是可憐…等到這個王氏這個繼母入宮後,王氏又親自撫養她,對她視如己出,母女倆的感情也很好。
要說太子夫妻兩的感情,那也是相敬如賓,吳嬷嬷一提起太子就是贊嘆,在她看來這世上比得上太子這樣的郎君沒有幾個。
蓁娘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先前太子妃韋氏是小産好幾次才勉強生下蜃子,可太子對她依舊如從前,連天子都不滿意韋氏沒剩下嫡子,太子卻毫不在意,韋氏殁了後更是為她斬衰一年。
現在的太子妃王氏,在閨中時也經常跟着母親新陽縣主進宮請安,對太子也是芳心暗許,可惜那時太子已有正妻,王氏身份高貴也不可能去做個妾侍,只得壓下那些心思。
等太子除了服之後,她才向長輩表明心事,由外祖父楚王牽了線,天子問過太子的意見後,才下诏冊封王氏為儲妃。
王氏心願得償,對太子又是愛又是敬,她身上有皇室血脈,父族也是高門,又是太子的表妹,夫妻倆相處的很是和諧。
打從她一進宮,就把東宮的內務給管的有條不紊,對繼女也是關照有加,讓太子沒有後顧之憂,這下又生了嫡長子,太子對她是真正的親熱喜歡。
吳嬷嬷說,再強勢的男人,對愛慕自己的女人總是會另眼相看的,何況這個女人還是他的妻子,為他生了孩子,在他心裏,這個女人在任何人當中都是最重要的。
蓁娘明白,吳嬷嬷這也是在暗示她,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千萬不要有什麽別的心思!
不過蓁娘倒是真沒有這種想法,她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樂觀,但也不天真,就像當初在十姐夫家裏住了一個月,她隐隐的都能聽見鄰居們開玩笑說,韓家要再出個永寧坊的女婿了。
她聽見後很是反感,女子嫁人如再次投胎,婚姻大事怎可只看家世,把兩個南轅北轍的人綁在一起,無論對誰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我對劍南春沒偏見哈~
這章描寫了下其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