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官學
沈霁摸了摸腦袋, 反問:“下場就下場,能有啥心得?”
李穆:“……”
他忍住罵人的沖動,道:“自官家平定江南, 還有個別州縣仍有殘餘勢力在負隅頑抗, 為了收攏江南人心,官家特許江南學子參加這次的解試。而江南向來重視文教, 你在省試上有把握贏他們嗎?”
距離金陵城破, 江南國主,哦不, 如今的違命候投降已經過去了一年,不過違命候雖然投降了, 可底下還有一些殘餘的勢力占據了州城,試圖自立一個新政權。
為此趙老大也采用了“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讓曹炳、潘美等人繼續都在各地圍剿那些殘餘勢力,另一方面則允許江南地區的學子參加大宋的解試。因此來年參加省試的人數将會比往年多許多。
沈霁參加科考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應該說, 這也是促使她這麽快就下場的原因。這次的解試,分配給江南地區的取解名額并不多,整個江南的名額加起來比開封府一個地區的名額還少。
但是随着江南地區的局勢越來越穩定、大宋的疆域越來越廣闊, 其餘地區的名額會越來越多,競争就越來越大。
沈霁道:“争榜首不太可能, 不過我還是會努力、争取進前二十的。”
李穆罕見地嫌棄起她:“你怎麽這麽沒志氣, 就不能争取拿個第一?”
沈霁卻很清醒:“開封解試放榜是昨日, 可別的地區會提前半個月或數天, 因為他們來參加省試, 路途遙遠, 為此會提前進行解試。我爹前兩天便拿到了各地解試榜首的卷子, 我看過,有一位渤海的解舉人,名喚‘胡旦’,他的卷子就寫得比我好。”
李穆颔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能如此清醒這是好事。”
而且他很贊成沈億陸去幫沈霁把各地榜首的卷子弄來這個舉動,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讓沈霁了解她的對手,這沒什麽壞處。
沈霁卻正經不過三秒,她忽然悄咪咪地跟李穆八卦:“我聽說這胡旦個性嚣張,而且極有自信。曾放言,‘應舉不作狀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虛生也’!①
“學生有個好友,老師也認識,就是呂蒙正。他年輕時曾經到過渤海游學,并因才學之名受到禮遇,可這胡旦卻認為他徒有虛名,并不将他放在眼裏,還笑話他是‘瞌睡漢’。前年,呂蒙正得了狀元,給胡旦寫信說‘瞌睡漢考中狀元了’。胡旦不以為然,認為狀元易得,這次他來參加省試,一樣能輕而易舉當上這次的狀元。”②
李穆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人,雖然自信是好事,但自信過了頭就是自大了。
他問:“除了他,還有什麽人?”
“還有齊州的王沔、曹州的張齊賢,這二人與胡旦都是出自河南道的。另外這次江南地區也有一位才子陳恕,他的實力也不容小觑。”
來年權知貢舉的人選還未定下來,但李穆認為,左右不過是從學士院或者中書門下舍人院裏選。扈蒙、李昉、石熙載、張洎及最近在洛陽始得趙老大青睐的徐铉,都是有可能權知貢舉的。他也是有可能的,但沈霁若是去參加省試,他就該避嫌;若是張洎及徐铉,指不定會偏向江南的解舉人……
收起這些雜亂的思緒,李穆又給沈霁、李雲杳上了半天課,才讓她們回去。
沈霁臨走時還把沈億陸收集到的各地榜首的卷子給帶了回去,她說:“往後我就專門收集各州府解試榜首、省試榜首的卷子,做一個合集。”
省試榜首的卷子往往會留存,但解試的榜首就沒有這個待遇了,這些卷子往往在出成績後便會焚燒,——又不是省試、殿試的卷子,于各地的官員來說,并沒有收藏的價值。
沈霁這人有收集文章的癖好,生怕一些好文章被損毀或遺失,希望盡可能地避免它們成為孤本,為此只能整理成冊,自掏腰包搞出版。
李雲杳跟她在一起久了,自然而然就染上了一樣的“毛病”,因此二人離開李穆家後,又去了書鋪,讓書鋪的人幫忙把這些卷子抄錄下來,裝訂成冊。名字她都想好了,就叫《開寶九年丙子解試名榜集》。
她讓人抄錄了好幾本,給窦説和薛吉各送了一本,薛吉不屑道:“解試榜首能說明什麽呀?各地的解舉人學問良莠不齊,有些地方的榜首不過是矮個子裏拔高個兒,比如關西道與隴右道的榜首文章就未必比你這個卻能出現在文集上,這文集豈非惹人争議?”
“你懂什麽。”沈霁把書給收了回來,“解舉人與解舉人之間的才學高下在省試和殿試上自然能見分曉,屆時禮部自會收集他們的卷子予以保存,無需我來操心。”
薛吉不解:“那你讓人抄錄這個的目的是什麽?”
沈霁語重心長地道:“人生不是只有省試和殿試一個終點,這本文集,也只是盡可能地記錄他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小高光時刻。”
薛吉:“我沒聽懂,說明白點。”
沈霁壓低了聲音:“我是說,萬一這裏面有狀元和進士,我就可以連同他們省試、殿試的文章一同抄錄下來印刷出版。名字我也都想好了《進士成名錄——考取進士不得不看的勵志名篇》,到時候一定會成為熱銷文集!”
薛吉:“……”
真不愧是你沈繼宗!
他就說沈繼宗什麽時候會做虧本買賣了?以後入仕,不去當三司使真是可惜了。
薛吉厚着臉皮去讨要這本文集:“那什麽,你不是特意送給我的嗎?怎麽還收回去了?”
“你不是不要嗎?”
“我何時說過不要?況且他們是你的對手,我與你同出一門,合該幫你研究出他們的實力,好讓你在省試上打敗他們!”
薛吉就是被她的說辭說得心動,又拉不下臉面,沈霁看破不說破。
薛吉也不白拿她的,他想了個主意,神秘兮兮地問沈霁:“你想不想把找人抄錄的工錢賺回來?”
“想啊!”
“那你何不多抄錄幾份,然後賣給國子監跟咱們開封府的那三百多個解舉人?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對手都擁有怎樣的才學,你這文集一定會供不應求的!”
沒錯,三百多個解舉人,因為除了開封府的兩百多個名額之外,國子監也是有額外一百多個名額的。
沈霁訝異:“你怎麽知道我在幹這事?”
備戰省試歸備戰省試,該賺的錢她還是會賺的,她可不會做賠本買賣。
薛吉:“……”
他好不容易想到一個好主意,結果沈霁早就想到了?!
他有些郁悶,旋即很快就反應過來:我郁悶個什麽勁?而且我怎麽會有這種想法?若擱以前,我指定是要嫌棄這樣的做法的,還會認為這麽做純粹是為別人賺取名聲。
跟沈霁混久了,他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沈霁的影響,先考慮如何獲利了!
薛吉決定回家反省,以後堅決不能再讓沈霁把他帶偏了。
沈霁讓人抄錄的文集很快就在書鋪上架,那套準備殿試出成績之後再用的營銷口號也被她提前用到這裏來。當然,這些事都是有人幫她做的,在開封府的解舉人都争先恐後地買文集來研究對手的文章水平時,她早已經在家默默地讀起了書。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文集在開封府讀書人中引起了不小的熱議,如同薛吉一開始的看法,很多人在看了這份文集後,皆心有不平,認為很多人的才能不如自己,可是對方卻能得到榜首,他們連開封府的前兩百名都進不去,這太不公平了。
這事傳到了趙老大那裏,他一聽,又是沈霁惹出來的,于是讓沈億陸把她帶進宮來。
沈霁本來不認為自己有錯,可趙老大板着一張臉,她也有些犯怵,只能悄咪咪地躲在沈億陸身後,仿佛這樣就能躲過趙老大的責問。
“沈繼宗,你躲什麽?過來!”趙老大喝道。
沈霁一個小碎步,來到趙老大面前,麻溜地認錯:“官家我錯了!”
不管怎樣,認錯就對了。
趙老大險些沒繃住笑了出來,他清了清嗓子,問:“你錯哪兒了?”
“呃,我錯的地方很多,官家能否給點提示?”
趙老大:“……”
沈億陸瞪她:“不得無禮!”
這小子明明就從他這兒得知了趙老大找“他”的目的,居然還敢胡說八道!
趙老大倒是沒有怪罪沈霁,而是把一本文集給了她,問:“看了這個,你知道了嗎?”
沈霁道:“這不是我讓人抄錄的各地解元的文章嗎?”
“解元?”
“對啊,殿試榜首叫狀元,省試榜首叫省元,那解試榜首叫解元很合理吧?”
趙老大覺得很合理。
不對,現在是關注這個的時候嗎?!
他把話題扯了回來:“說正事,你可知你這本文集鬧得開封的士子很是不滿?”
沈霁道:“爹已經跟我說了,但我不認為這是我的錯。”
趙老大不悅:“你先前不是還認錯了嗎?若不是你,那些士子會鬧起來嗎?”
沈霁道:“我可能做錯了很多事,可這事,我還真不認為我是錯的。我收集解元的卷子有什麽錯呢?那些人覺得這些解元的文章比他們的差,卻能得解元不公平,那我還說,這對那些解元不公平呢!”
趙老大端坐回去,想看看她有什麽說法。
沈霁繼續說道:“在說這事之前,我們得先有一個共識,——天下臣民都是官家的子民,都是大宋的子民,沒有哪個地方的子民是人上人、哪個地方的子民是賤民之分。”
趙老大想了想,鄭重地點頭:“這是自然。”
“既然都是大宋的子民,沒有貴賤之分,那也就是說,所有子民本該享受的教育資源都是一樣的。
“衆所周知,開封在天子腳下,這人才濟濟、文教興旺,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人才都聚集到咱們開封來了,所有在開封參加科舉的士子都獲得了比別的地區更好的教育資源,他們天生就比那些偏遠和窮苦地區的士子更容易得到出人頭地的機會。
“況且,那些地方,整個道只有三十多個名額,分攤到各州也只有前三能被錄取,反觀汴梁地區,開封府有兩百多個名額,國子監又有一百多個名額,整整三百多個名額。無數人沖着這三百多個機會,冒籍來開封參加科考,這對那些老老實實在自己籍貫所在地的士子公平嗎?
“所以有得必有失,既然他們想要争取更大的機會,那就得承擔面對更多對手的風險。光想得勝利的果實,卻不想擔風險,世上哪有這麽好的事?那些覺得自己文章比解元好的士子,他們怎麽不去別的州府考?通通都是些事後諸葛亮。”
趙老大總能從她的話中關注到不一樣的東西:“事後諸葛亮是何意?”
“就是字面意思,事前一問三不知,事情發生後便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
“你說的倒是有趣。”趙老大意味不明地說了句,也不知道是在說“事後諸葛亮”這個解釋,還是在點評她剛才的一番話。
須臾,他問沈霁:“可你也不能否認,這件事确實鬧大了,你認為該如何處理?”
沈霁道:“我沒有解決辦法,因為這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只能靠官家,還有我爹等一衆臣子。”
沈億陸見她把自己也給扯進來了,頓時頭疼。
“哦?”
“那就是官家治理好這個天下,讓別的地方也有更好的受教育條件,如此一來,就算錄取的名額依舊很少,但該地區的總體文化水平就能提升上來了,争議自然就少了。”
沈億陸深吸了一口氣,既欣慰,又覺得她的想法太大膽。
讓所有地方都擁有一樣的教育資源,這得花多少年才能辦到啊?!
趙老大的臉上終于有了笑意:“說得好。”
他一直都想讓各地重視文學教育,不然也不會有文學助教、教授這些官職的存在。只可惜這些年他的重心一直都在發展軍事力量、一統天下上,所以文教方面,還是得靠年輕的一輩呀!
他更加認定沈霁是個當官的好苗子。
沈霁見趙老大沒有怪罪她的意思,又開始順着竿子往上爬:“官家,我思來想去越發覺得這事對那些解元們不太友好。”
趙老大:“你也知道不好啦!”
“我的意思是,我們要不把這次開封府的兩百多個得解舉人及國子監的一百多名得解舉人的卷子一并抄錄了,等那些解元來了,就給他們也分發一本,讓他們也琢磨一下對手們的才學水平。”
趙老大:“……”
沈億陸:“……”
最後趙老大下令:“不許,而且往後你也不許再私下做這種事!”
沈霁靈光一閃:“官家的意思是,官家可以牽頭做這種事?”
趙老大哼了哼:“我會下令,往後讓各地将解元的卷子抄錄送往史館收藏。”
沈霁又一條賺錢之道被趙老大堵了,但她并沒有不甘心,反正她的目的只是為了留存那些好文章,至于是通過私人出版還是官方收藏,都沒區別。
趙老大又問她,要如何才能實現各地的教學資源一致?
沈霁也正兒八經地給出了她的意見:“眼下除了國子監之外,就只有各地的書院能授學。很多書院皆是私學,若想讓更多人有進學的機會,那完全可以興辦官學……”
作者有話說:
沈小雞:州學、縣學,統統辦起來!
——
注釋:①出自《渑水燕談錄》
②出自歐陽修《六一詩話》
——
感謝在2022-05-22 19:50:16~2022-05-24 16:01: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冷思安、昵嗎滴瞄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允江楓 50瓶;Soulmusic 20瓶;陸知遙 8瓶;青山不改 5瓶;未央feiyu、青山、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