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康熙三十六年八月正值盛夏時節
宮中大選開始, 宮門口熱鬧起來車輛絡繹不絕,根據滿、蒙、漢排列先後次序排的很長很長, 車上都懸挂有木牌上面标注有某旗什麽官誰誰誰之女。
到了地方後,面對前面高大紅褐色神武門,各色妙齡少女身着旗裝在身邊婢女攙扶下款步走了下來。
有相熟的便三四人聚在一起閑聊起來。
聊的最多的是便是如今最受寵, 讓皇上為之罷黜後宮的宓皇貴妃,名義上是皇貴妃可實際上是一點也不比皇後差。
此次選秀想必便是由這位皇貴妃主持。
“你們說宓皇貴妃娘娘該有多美啊?”出聲的秀女眼中不乏羨慕之意。
別說尊貴如皇上了,哪怕一般的大臣家哪個不是妻妾如雲,可偏偏皇上卻為了一名女子廢除了整個後宮, 這怎能不讓人欽羨。
“做女子就要做皇貴妃這樣的, 才算不虛此生。”一道灼灼如火的聲音響起。
衆多秀女轉頭看去,就見一名眉目豔麗身着紅色旗裝的秀女從馬車上下來。
觀其穿戴,旗裝上的繡紋精美, 簪子耳飾以及手腕上帶的镯子皆是上等的, 一看就是大有來歷之人。
有認出來的目光頓時一凝, 這是和碩額驸之女,安親王岳禮的外孫女郭絡羅氏明萱,這份身世在衆多秀女中無疑是最頂尖的存在。
想來便是賜婚給哪位阿哥做福晉。
郭絡羅氏明萱下來後,狹長帶着上翹弧度的丹鳳眼掃視一圈,淩厲中帶着美感, 就這麽一眼把所有秀女一時壓的說不出話來。
神武門大開, 幾名深褐色宮裝的嬷嬷從中走了出來。
“滿族秀女上前,随我入內驗身。”
一批秀女踩着花盆底依據,最前面傲立的便是郭絡羅氏明萱。
嬷嬷滿臉帶笑, 微蹲下去行了一禮,“原來是郭絡羅格格。”
郭絡羅氏明萱容貌豔麗,只是點了下頭。
進了神武門被帶進一間間屋子,脫下身上的旗裝開始驗身,是否是處子之身,身上是否有疤痕。
乾清宮東暖閣
王婉兒手裏是一個名冊,上面羅列了所有秀女姓名以及家世,她一頁頁翻看着,
“主子心中可有人選了?”碧蓮笑了笑奉上一杯茶。
“有了。”王婉兒淺笑了下随手合上手中的名冊,她有一種過目不忘的能力,之前翻了翻已經全部記下了。
“那娘娘都定了誰?”碧葉湊過來好奇的問。
她們是自主子進宮便一直跟着的,因此膽子便大了一些。
王婉兒端起茶盞,輕輕飲了一口,“還有一個月呢,這些秀女入宮還要學習一個月宮中禮儀和規矩,到時不就知道了。”
“對了,把成年的幾位阿哥都給我叫過來。”
“是。”碧蓮福了福身。
她和碧葉兩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碧葉心裏像是被貓爪撓了一下癢癢的,主子不願意說她更好奇了。
沒一會兒幾個阿哥來了。
“兒臣給(宓)額娘請安。”
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不愧是出身于皇家,一個個容貌出類拔萃,恭敬的打袖子單膝下跪行禮。
“起吧。”王婉兒坐在軟榻,玉手輕放在案幾上面上露出淺笑。
三位阿哥起身站好,一個個身形挺拔單手負在身後。
“今兒我找你們過來,你們心裏想必也有數。”
“宓額娘,兒臣還不想娶什麽福晉。”九阿哥胤禟皺着眉頭道。
“這話對你皇阿瑪說去。”王婉兒說。
九阿哥胤禟頓時啞口無言。
他若有那個膽子對皇阿瑪開口,就不會在這兒說這兒了。
“九弟,先聽額娘把話說完。”胤禩溫和着開口。
胤禟知道八哥是在給他臺階下,自然不會不領情,“宓額娘繼續說。”
王婉兒臉色微霁,“你們已經成年開始開衙建府,府中一應事物需要有人管着。”
說到這兒話音一轉,“娶了福晉葉能省心不少。”
胤禩溫和帶着一絲無奈,果然是額娘的說話風格。
“無論你們是怎麽想的,現在秀女入宮,這福晉你們是想娶也要娶,不想娶也得娶。”
“額娘給你們一個機會,去挑自己喜歡的女子當福晉,至于你們皇阿瑪那兒本宮去說。”
“福晉,那是要和你們共度一生的人。”最後一句她說的鄭重。
三個阿哥臉色都是一變。
“謝額娘。”胤礻我鄭重的上前拱手一禮。
他知道額娘這看似普通的一承諾有多不容易。
排在他們前面的阿哥親事,哪個不是皇阿瑪開口定下的,福晉人選無論你同意還是不同意,那是決計不會更改的。
胤禩溫和一笑,“勞額娘為我們操心了。”
胤禟眼中掙紮了一下。
這個樣子的宓皇貴妃在他眼中的印象大為改觀。
王婉兒淺笑了下,“要是記得額娘的好,就多來乾清宮看看。”
眼角餘光發現門外似有一道身影接近,加了一句,“這宮裏啊可不如宮外待的舒服自在。”
“朕就知道你惦記着暢春園。”話音落,一道明黃色的身影從門檻大步跨進來。
胤禩胤禟胤礻我忙行禮,“兒臣叩見皇阿瑪。”
康熙目光落到胤禟身上,聽不清喜怒道:“剛才頂撞你額娘了。”
胤禟身上頓時繃緊,額頭有汗水沁出。
王婉兒從軟榻上起來,移了一步正好擋在皇上的視線,淺笑了一下,“子虛烏有之事,皇上打哪聽說的。”
“你們三個都起來吧,雖然是夏日地上涼跪着無礙,可時間久了還是傷腿的。”
玉手把康熙往裏拉,聲音輕柔好聽,“瞧瞧皇上一來,……”
“你就護着他們吧。”康熙擡指點了點小姑娘眉心。
轉瞬對胤禟冷下聲音道:“這次是你宓額娘替你求情,但是再有下次……朕嚴懲不貸!”
胤禟額頭抵到在地面上,“兒臣再也不會。”
王婉兒心裏輕嘆一聲。
皇上對她看的是越發嚴了,每日裏吃了什麽用了多少都有人專門記下。
這不胤禟剛說了一句,就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