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充實國庫

經過蘇若沈這麽沒命的折騰,經過抄史彌遠等人家得來的錢財很快就用完了,戶部尚書真德秀終于急了。

“陛下,現在國庫空虛啊!”

蘇若沈頭痛的看着一臉悲壯的真德秀,這老家夥跟他混熟了就少了往日的敬畏,反而有種向着無賴發展的趨勢——這難道都是被蘇若沈傳染的?

“距離上次抄梁成大等人的家,還沒過去幾個月吧?”蘇若沈裝糊塗,“這會兒怎麽國庫又空虛了?”

真德秀恨得牙癢癢的。他正色道:“陛下,距離上一筆收入已經過去了五個月,您花錢又是大手一批,國庫就得少去一大筆錢。況且您的衛聖軍日常的訓練裝備,又是一大筆花銷;您又增設了火器營……”

……其實蘇若沈有時候挺同情真德秀的。遇到這麽能花錢的皇帝,真德秀真的很可憐。

但是同情歸同情,該花的錢一分不能少花。

“榮王不是還有一些沒有處理完的逆臣麽?”蘇若沈溫和微笑,卻讓真德秀冷汗直冒。

“陛下是說……”

“抄家啊,”蘇若沈拿起一旁的茶杯,漫不經心地弄着上面漂浮着的茶葉,“目前來錢最快的途徑,不就是抄家麽?”

雖然抄家很爽,但是卻不是什麽長久之計。蘇若沈又将腦筋動到了航海上。要知道,那可都是暴利啊!不過出口的東西一定不能是金銀,金銀之類的,應該向國內進口才是。然後又想到了紙幣的問題,蘇若沈不禁有些頭大。

海軍才剛剛整治,言之靖也是剛上任,距離可以海上作戰還是有些距離的。

算了,還是一點點來吧。

前些時日想出的商業稅管制問題,以及逐步提高商人社會地位的事,在南京周圍還算不錯,但離了南京,進行得并不順利,這還需要蘇若沈進一步整頓。

說到這裏,我們先來看一看宋朝的收入的組成。北宋中期以後,國家稅收只有不到30%來自農業稅,其餘70%以上來自工商稅。南宋時由于土地減少,農業稅收入進一步降低,只占20%左右,關稅占到15%以上。

而宋朝的主要流通貨幣是銅錢,基本單位為錢,1000錢稱為為一貫錢,為1缗。在兩宋的穩定時期,米價穩定在300-600錢一石。宋朝時一石米可以折合成現代的66公斤(很多人提到“一說48公斤”,其實是指一石小麥重48公斤),現在中國的平均米價至少已經2元/斤,即至少4元/公斤,考慮到通貨膨脹,就按4元/公斤來算吧。那就是說300-600錢的購買力相當于264元,即宋朝的一貫錢相當于現在440-88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Advertisement

宋代的稅收是歷代之中比較高的。農業稅率大約在1/30左右,但宋朝按財産将居民分為五等,越富需要繳納的稅率越高,所以宋朝農業稅率幾乎無法統計,只能算出一個大約的數字;商業稅率比較固定,住稅2%,過稅3%,可以取平均值2.5%;南宋時市舶司的關稅稅率大約在7%-10%之間。

所以我們可以粗略認為北宋稅率為2.5%,南宋稅率為3.5%。

南宋最富裕的時期是寧宗嘉定年間,即公元1208到公元1224年,以嘉定十七年即公元1223年為例,宋朝有人口1267萬戶,大約為6500萬人。那時的年財政收入也能達到10000萬貫,除以3.5%的平均稅率,再除以人口數,不難得出南宋中期的人均GDP為38680元,約折合5460美元。

由此可見,宋朝的人均收入相當之高,可以算是富裕了。

蘇若沈是公元1216年登基,此時也不過1219年,正值南宋時期最富裕時代。因此蘇若沈才可以大手大腳用了這麽久錢財,真德秀才不得已提到了國庫空虛的問題。

宋朝的海軍十分強大,曾航行到綠衣大食(法蒂瑪王朝的埃及)的港口。士兵們裝備精良,駕駛着船尾裝有方向錨的大型船只,通過指南針确定航行的方向。雖然現在有所退步,但蘇若沈相信,只要稍微進行一下改造,再忽悠那些海客去帶動貿易,他将不再會為錢財而發愁。

第一批去進行貿易的海客,恐怕還得他親自去忽悠。皇家商會?不錯的主意。

海關需要看緊了,不能将到嘴的肉給漏掉。不過在那之前,是不是應該造勢呢?

想到此處,蘇若沈放下茶杯,對真德秀道:“真愛卿,此事先這麽辦,其他的朕倒是有個主意。”

真德秀道:“陛下請說。”

于是,蘇若沈如此這般的一說,真德秀略顯明白了一些,又将一些不明之處相問,然後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看着真德秀領旨離開,蘇若沈喚人道:“董衛。”

董衛立時上前道:“官家。”

蘇若沈道:“朕要你去辦一件事情,但是此事并不确定,因此要你秘密去辦。”

董衛跪道:“董衛定當效死命。”

蘇若沈笑道:“這件事沒有那麽危險,朕只不過是要你去找幾個人而已。”

董衛一愣,随即道:“不知官家要找誰?”

蘇若沈示意他去取來紙筆,然後書寫一番,這才交與董衛。

“上面所寫之人,朕也并不确定,只是聽說罷了。”蘇若沈頓了頓,又道:“如果找不到,也無需強求。”

董衛道:“董衛一定竭盡全力,請官家放心。”

蘇若沈只是笑笑,卻是沒有答話。

李用、王堅、秦九韶、張世傑、李庭芝。

李用生卒年不詳,但是歷史上理綜皇帝特手書“竹隐精舍”的匾額賜給他,所以現在應該可以找到他;王堅和秦九韶應該還是孩童至少年時期;張世傑出生與否都還未知;李庭芝在歷史上,應該是今年出生。如此,有把握找到的其實并沒有幾個。

蘇若沈吩咐道:“你明天便起程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