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家風不振
韋小寶在氣惱失望,對自己怎麽只有一晚對康熙有感覺,其餘的時候就又不行了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能勉勉強強的歸咎于後來兩次小皇帝的态度都太過差勁,自己的熱情被他打擊到,身體誠實地反映了心情,所以才不行。
與韋小寶相反,康熙的情緒卻很好,他若不是一早就定下來今天從早到晚都有事情,晚間還答應了要去皇後宮中,實在是分身乏術,就一定要把韋小寶留下來。
午後和衆大臣議事時還一直笑微微的,不時能想起兩句韋小寶專門為他做的詩,心想小桂子其實有些才氣,做出來的詩句都發自肺腑,飽含真情,就是沒有從小讀書培養,用詞什麽的都太過粗陋直白了,下回他再進宮就把他那首詩錄出來,免得過段時間他自己也忘記了,遺失了可惜。
抽空囑咐劉進忠道,“過兩日韋都統再進宮時你提醒朕把他新做的一首詩錄下來。”
劉進忠口上答應了,心中不解:韋都統還會作詩?!!
那一廂的韋小寶只覺得他這天不走運之極,氣哼哼的剛踏進家門就迎來了從天而降的一把大掃帚,幸虧身手靈活,反應敏捷,在掃帚馬上就要拍上頭頂的剎那猛然往旁邊一跳,躲了開去。
站穩之後就見建寧公主雙手握着一把碩大的掃帚,橫眉怒目的站在面前,“你這死太監,昨日回來到現在,就只看了三個孩兒幾眼,怎不知道去看看我,把我忘在腦後了是吧!看我不打死你!”說罷輪着掃帚又上。
韋小寶無奈,心道我去看你了也滿足不了你,只怕過後你會更生氣啊。
被公主口沒遮攔的正說到了痛處,實在覺得康熙這些兄弟姐妹個個全都一個德行,面目可憎,言語惡毒,氣得一邊躲一邊還口,“我就太監怎麽樣,你這麽兇,什麽男人見了你都得變太監!”
公主憋了一肚子的冤枉氣,聽他還在回嘴,更加大怒,掄起掃帚就沖了上來。
韋小寶不能和女人動手,只能繞圈跑,一邊喊下人幫忙,“喂喂,你們都站着幹什麽,快過來拉住她!”
喊了半天卻沒人上前,韋小寶百忙中擡眼一掃,發現自己那六位夫人都已經聞聲趕來,以蘇荃為中心站成一排在看熱鬧,一衆下人們都小心翼翼的站在她們後面,誰也不動。
看來自己這個老爺在家中的威信已然蕩然無存,若是夫人不發話,這些下人是不會上來幫自己的。
韋小寶心中大怒,暗道老子回頭就把你們這批分不清主次輕重的人都換掉,也不想想是誰在養着你們!
只好喊雙兒,“雙兒,雙兒,你也不來幫幫我!”
雙兒手裏正抱了公主的女兒,騰不出手上前相助,加之覺得公主也就鬧一鬧出口氣,不會真的把韋小寶怎麽樣,因此并不很擔心,只實事求是地道,“大人,我手裏有個孩子,不得空啊。”
Advertisement
幾人正在前院鬧得不可開交,有門口看門的小厮引了兩個年輕公子沿着回廊進來,忽然見到花園中亂成了一團,韋大人正被一位夫人舉着大掃帚追打,一時傻住,他身後的兩位年輕公子也都一起站住腳,輕輕的‘噫’了一聲,“這是怎麽了?”
蘇荃見到有客人來了,就上前輕輕一擋,攔住了公主,“妹子也累了,回去歇歇吧。”拉了公主的手就往後宅去,也不見她如何使勁,公主就不由自主的脫手扔下掃帚,跟着一起走。
建寧公主這一年中因為太過驕橫跋扈,在韋府中吃了蘇荃不少苦頭,已然知道韋小寶的這個女人她惹不起,只得乖乖跟着走了,臨離去前瞪了廊下站着的納蘭成德與李欽兩眼,暗道這兩個沒眼色的家夥,怎麽這個時候闖進來!
李欽出自書香世家,沒見過這麽潑辣豔麗的女子,被瞪得腳底都有點發軟,遮掩着打量了一下,發現那一群往後面去的女子個個都美麗無比,且行止間灑脫自如,沒有一般人家女眷的羞手羞腳樣子,在心中暗暗琢磨,韋大人這麽點年紀就享得如此豔福,當真令人羨煞!偶爾被追打一下也值得了。
納蘭成德沒顧上去打量人家女眷,就是有些替韋大人汗顏,也覺得自己兩人來得真不是時候。
韋小寶這個住處還是當初多隆借給他的,新宅邸雖然已經蓋好,但是他這個主人一直在外未歸所以夫人們沒能先搬過去。
多隆的這處宅子原先準備了是想把他自己新娶的小妾藏在這裏的,因此小巧有餘寬敞不足,否則也不至于客人一進來就看到了家中打鬧。
韋小寶擦把汗,很慶幸有人及時來幫自己解了圍,雖然面子上不好看,但是總比被公主重重打幾下子好,建寧公主沒輕沒重的出手十分之狠,真被打上了可吃不消。
尴尬一笑,命人招呼納蘭成德和李欽去書房中坐。
納蘭成德坐下之後就先賠禮,“我二人來得冒昧了。”
韋小寶還在擦汗,“你們來得正好,不然我這幾位夫人還不一定要聯手幹些什麽出來呢,我現在是雙拳難敵四手。”
李欽噗哧一笑,目睹了剛才一幕,頓時覺得這位少年韋大人親近了不少,說話也随意起來,勸道,“美人原是會驕傲些,脾氣大些,韋大人一去經年,她們獨守空房也不容易,好好哄哄就沒事了。”
韋小寶嘆氣不答,他現在沒那個哄的本事啊。
納蘭成德是來幫他爹送請柬的,順便拉了李欽一同登門拜訪,遞上了帖子之後就投韋大人所好,和他談論起了‘羅剎國詩詞’,說到上次聽來覺得很有趣味,還想再向韋大人讨教一二。
這倒不是刻意的恭維之詞,上次他和李欽出宮之後又一起細致議論了一遍,越想越覺得韋小寶那幾段異國詩句別具匠心,意趣盎然。
韋小寶這才又高興起來,他本來就認為藝術是無國界的,沒道理他聽了這裏的詩詞贊不絕口,這些人卻都像康熙一樣,總要說他的詩怪異,這不就有兩個懂行識貨的了。
其實韋小寶這是有些錯怪康熙了,小皇帝對他的奇文妙語一向都很喜歡,不過因為高高在上,不用對他說好聽話,所以一直沒甚好評語給他,有些咱們是自己人,不用說虛話的意思。
抛開一整日的煩惱,韋小寶和兩人聊到了快天黑,對兩個年輕人的藝術造詣十分欣賞,幾乎要引為知己,不自覺的拿出當年接見各國藝術家們的态度,老氣橫秋的指點詢問起來。
納蘭成德與李欽看着他那張稚氣尚存的臉十分好笑,不過韋小寶韋大人絕非等閑之輩,在朝為官時能青雲直上,出外打仗也是連戰連捷,誰也不敢小觑了他。
且接觸多了就發現這人性格直爽,說出話來都有幾分道理,還有點霸道氣,思路奇詭,發前人未有之僻徑,聽一聽也很覺啓發。
恭敬對答,到晚間留下吃了便飯,二人就要告辭,韋小寶道,“等等,一起走,我今晚還是去多大哥家躲一晚吧。”
納蘭成德和李欽忍笑,都道,“不急,韋大人要時此時去多總管府上不方便那去我們家中也是沒問題的。”
韋小寶道,“那就不用了,我和多總管交情深厚,去他家裏就好,到你們府上要叨擾到納蘭大人和李大人。”看他們一眼,意味深長的道,“今天事情是本官的家事,還請兩位離開後不要聲張才好,否則我這頭天回京就要出個大醜,面子上可下不來。”
納蘭成德和李欽被他銳利的眼神看得有些壓力,對望一眼,心中均道原來韋大人不是不威嚴氣派,只是在我們面前一直刻意随和,這可承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