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恭親王
恭親王常寧進宮去見康熙,一路走一路将一柄玉骨的折扇在掌心輕輕的敲着,心裏暗自計較:這韋都統真是膽大包天了,竟然敢私下裏拐帶公主!皇兄就算再喜歡他也定然容不得這種有辱我愛新覺羅氏體面的事!
在廣源寺時自己就看着那堆仗義出手,解救諸位公子于水火之中的美女裏面有一個十分面善,很像建寧,只是還不太敢肯定,因此沒有對太後與康熙提及,回去後派人一查發現自己認得很準,那個女子真的就是建寧公主,且已經被韋小寶拐回家私藏起來。
暗道只好算是你小子運氣不好,上次皇兄明明讓你來給本王賠罪,你若乖乖來服個軟,本王就準備不和你多計較了。誰知你竟然敢不來,還不曉得在皇上面前說了什麽,他竟也不再追究,搞得本王顏面掃地,我早就想收拾你,現如今你自己送了這麽大個把柄到本王的手上,當真是天助我也。
勾起嘴角,自己得意一笑,将涼爽溫潤的玉扇骨在掌心中輕輕蹭了兩下之後,常寧又起了旁的心思……
那堆女人裏面有一個看着好像領頭的一樣,武功奇好,衆女都聽她的話,生得也相當标致美貌,年紀估計比自己還要大幾歲,不過妩媚動人,舉手投足間風情萬種,一個眼神看過來就能讓人身子酥半邊,此等尤物竟然甘心給韋小寶這無賴做小妾,當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的典型,暴殄了天物!
等皇兄處置了那小子之後自己可要留意從他的家眷中把那個女人弄來,相信憑着自己的倜傥風流,尊貴身份定然比韋小寶更能博得美人芳心。
常寧打着如意算盤,匆匆趕到乾清宮,找康熙告狀。
才說幾句,康熙原本和顏悅色的臉就拉長下來,變得十分嚴肅,等常寧說到一半時就已經由嚴肅變為黑沉,待到常寧說完,康熙的臉已經黑得像鍋底了。
沉聲問道,“你說建寧被韋小寶私藏在家裏?!”
“是,皇兄,上次在廣源寺看到一個酷似建寧的人混在一堆女子裏面我就疑心了,只是當時不很确定就沒敢聲張,事後派人去一查,好嘛,額驸府裏有個侍女裝病假扮公主都扮整整一年多了,再順藤摸瓜的往下一查,建寧她竟是被韋都統藏在家中充作了妾室,時間不長不短,正是也藏了一年多,據說連女兒都生了……”
“啪!”的一聲大響,康熙狠狠的将手邊茶盞摔在地上。
常寧吓得一頓,閉上嘴不敢再說,小心擡眼去看康熙。
康熙滿臉的怒氣,“行了!常寧,你別說了。”
常寧勸道,“皇兄,您也別太生氣,這事十分不好聽,還是悄悄處置吧。”
康熙半晌不語,胸口起伏,氣得呼呼直喘,想起昨晚還拉着自己長篇大論說甜言蜜語的人竟然悄沒聲的早就勾搭上了自己的妹妹,來了個兄妹通吃,真是怎地一個怒字了得!
半天方穩住了心緒,“這事朕心裏有數了,你先退下吧,不要再和旁人提起。”
Advertisement
常寧看康熙氣得厲害,不敢造次,垂手悄聲退了出來,自己回想一下,發現這個狀告得效果十分之好,扪心自問,他都覺得效果好得有些過火了。
公主妹妹與人私通,康熙知道了這等丢人事肯定不會高興,但是說實話,也實在不必氣成那個樣子。悄悄把人抓回關起來,再處置了那個膽大包天的奸夫不就好了。
康熙以前是挺喜歡建寧這個妹妹,不過前兩年不曉得建寧怎麽得罪了皇兄,康熙後來就很不待見她了,否則也不會就将她指婚給了吳應熊,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削藩,那此舉就已經沒有什麽兄妹之情,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怎麽現在聽說建寧與人私通就氣成了這樣?
常寧有些不得要領,覺得皇兄的反應有些過了,但又想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只好先放下不想,只回去一心等着二等忠勇伯韋小寶被貶谪的消息,他好及時派人去接收美女。
誰知左等沒消息,右等也沒消息,常寧等了好幾天一點動靜都沒有,反倒聽說韋都統這段時間聖眷正隆,日日都被皇上召進宮去伴駕。
常寧很是詫異,這日在太後宮中遇到康熙,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道,“皇兄,韋都統那事您後來是……是怎麽處置的?”
康熙先擡手揮退了跟前站着的幾個宮女太監,然後才道,“朕已經下旨加封韋小寶為靖南将軍,他不日就要趕赴陝甘一帶去與順承郡王會合,共同讨伐吳逆。現在當以大局為重,建寧那樁事只好先放一放,等他平叛回來再說。”
“那,那皇上洪福齊天,剿滅吳逆是遲早的事兒,他借了皇上的運勢,得勝歸來時就更不好處置了,可怎麽辦?難道就這樣将此事作罷?”
“怎麽辦?”康熙淡淡看他一眼,“實在不行把建寧給了他抵軍功就是,還省了朝廷的封賞。”
常寧不樂,心說這把姓韋的臭小子美得,說來說去皇上是根本不想處置他啊,既是這樣偏寵,那天又生那麽大的氣做什麽?
心中不滿之極,“皇兄,這是不是太縱容了些?這次放縱,那難保以後韋都統不會幹出更加出格的事情。”
康熙搖頭,“不會。”
常寧還想再說,殿後适時的響起一片腳步聲,是一衆宮女太監們擁着太後出來了,常寧只得閉嘴。
康熙知道常寧不服氣,不過這事沒法仔細解釋,太後來正好給了他一個不用多說的理由,于是就樂得不再提起,讓常寧這個愛告狀的自己悶着去吧。
說心裏話,他現在挺不喜歡有人針對韋小寶,哪怕是他弟弟也不行。說淺顯些就是某人現在正是他的心頭愛,所以不由自主的要偏袒。
…………………
那日常寧告狀之後康熙确實是快要被氣炸,不過他這人十分自律,即便這麽生氣,也硬忍着把這一天裏該幹的事情都認真幹完,這才回去寝殿裏找韋小寶算賬。
韋小寶也是剛進宮,對陛下那冒着寒氣的樣子完全不緊張,跟沒看見一樣,應對如常。
康熙看着他一副沒事人的德性就生氣,剛開口斥了一句,“小桂子,你膽子大了……。”就被韋小寶無禮打斷,捏一下他的手,“陛下你有什麽事兒就直說,別又把這句老話搬出來,我都聽了無數遍了,你這算不算是那什麽調常彈的。”
康熙對他怒目而視,“是老調常彈!你還敢抱怨朕!朕問你,你最近都在忙什麽呢?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瞞着朕沒有?”
韋小寶低頭撚着他的手,這雙手在他們剛确立情人關系時一度曾被韋小寶嫌棄不夠柔嫩,現在倒也習慣了,沒事就拉過來摸兩下,感覺也不錯。溫暖幹燥,沉穩且有些力度,最厲害的是能用那在韋小寶看來軟得東倒西歪的毛筆寫出一手漂亮的方塊字,雖然康熙寫出來的東西他絕大部分看不懂,但這并不妨礙他欣賞那端正圓潤,好似一副畫一樣的作品。
先将康熙的手研究了一會兒,才嘆口氣淡然一笑,“陛下怎麽忽然想起來問我這個?臣最近做的這事有些不好對人啓齒,是不想讓人知道的,特別是不想讓陛下你知道。”
康熙豎起了眉毛,“你幹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了,還特別不想讓朕知道?!”
韋小寶眉頭微微一蹙,随即又舒展開來,“請陛下注意用詞文雅,我那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是我的一點私事,與旁人無關,您真的想知道?”
“你少故弄玄虛,老實說!”
韋小寶露出一絲有點無奈的神情,“既然陛下堅持,那我就說吧,我這些日一直在想法子要遣散家裏的那幾個女人。其實上次陛下提起廣源寺那件美人救諸公子的事就是我安排的。當時沒有對你直說,是我不好,陛下別生氣。我聽說那日會有不少京城中的公子才俊都去廣源寺,所以才讓人鼓動着我家裏的那幾個女子也去看看,想着說不定她們能看上誰呢。只因我一直覺得有些對不起她們,所以想要盡量替她們找到一個好的去處,新嫁的男人最好也能稱心如意,是她們自己看上的。”
康熙完全沒料到會得來這麽一個回答,韋小寶年紀輕輕的,忽然說要遣散家中妻妾,這可是一件咄咄怪事,頓時就将公主的事情先放到一旁,訝然道,“你發什麽瘋,打算要出家了不成?”
韋小寶搖頭,“當然不是,陛下想到哪裏去了。”
“那……那你為什麽?”忽然醒悟過來,“你是為了朕?”
這次韋小寶不答話,只是看着他微笑。
康熙遲疑道,“你,小桂子,你不必……這樣……何苦要……”想說你不用為了我做出這般犧牲,可是又有些說不出口。他雖做不出直接就下旨命韋小寶遣散妻妾的事情,但既是韋小寶主動做了,就不由得要心中暗喜,不願阻攔。
“我對陛下是一心一意的,願意為陛下做這些事情。”韋小寶語氣溫和,接着又狀似無意的問道,“對了,剛才陛下看着有些生氣,是為什麽?難道和我有關?可我最近就做了這麽一件事兒,沒幹別的。”
康熙正在感動,這就不好意思再同他認真計較拐帶公主的事情,臉色有點尴尬,“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常寧來和朕說,他見到你家的女眷中有一個像建寧公主,朕來問問你怎麽回事。”
“這個啊,唉,那是去雲南的路上不小心……,那時候臣年紀還太小,不懂事,公主她又,又,這個熱情得很,我一時沖動……”韋小寶輕輕幾句話,就将責任推給了建寧公主,心道公主啊,你別見怪,我這是應急之計,等回頭我幫你挑一個好夫婿做賠償。
不過韋小寶說的也确是事實,那時候真就是建寧公主仗勢先勾引他的,只不過原主也很沒節操,一點沒有推拒罷了。
康熙深知禦妹的為人,相信憑着建寧那刁蠻胡鬧且又無法無天的性格還真做得出這種事。
微愠道,“胡鬧!建寧當真胡鬧!你也是,朕那時候可是命你做賜婚使,你怎麽能監守自盜呢!”
韋小寶給他一個看着十分無奈的苦笑。
“那你準備怎麽辦?”康熙也有點沒脾氣了。
“臣看着李學士家的李欽公子好像是對公主有點意思的,據家中的下人說,公主上次在廣源寺救人時還與他搭讪了幾句,反正公主名義上的額驸已經死了,不如皇上再安排公主改嫁,給他們二人賜婚。公主的女兒先留在臣家裏,等過段時間找機會讓公主認作幹女兒,然後她就可以經常接去身邊教養了。”
康熙一挑眉毛,“這女兒朕勸你還是留在家中另找穩妥人教養吧,給建寧教還不一定要教成什麽樣子。”
韋小寶笑笑,不讓母親養自己的孩子那太不人道,除非建寧公主自己不要女兒了,否則讓他主動去把那兩母女分開,他還做不出來。
為他女兒日後能有個好的成長環境着想,他還得勸康熙封賞公主與李欽,別要讓人覺得是把個沒人要的公主硬塞去了李家。
不過這個不急,可以慢慢再說。
韋小寶用自己本就準備要做的事在小皇帝情人面前賣了個大好處,被常寧告狀之事就如此揭過了。
恭親王常寧百思不得其解,皇兄這次是怎麽了,怎麽可以寬容至此?
韋小寶則在一旁微有不屑,心想要是連你這點背後的小伎倆我都應付不了,那我早該在當年第一次霧月政變時就直接失敗了。
相對于他的老謀深算,機警敏銳,現在的處境可以說是過于簡單,因為有着小皇帝的偏愛,導致朝中目前唯一會和他在明面上做對的敵人就只有常寧,對于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王爺,韋小寶遵循自己一貫對敵滴水不漏的風格,拿出十分之一的警惕就足以應付了。
……………
拿破侖語錄:偉大的統帥應該每日自問數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現敵人該怎麽辦?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稱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