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楊玉環悲憤:婆婆病重為啥讓我出家

=================================================

一連串的炸雷,劈劈啪啪,在武惠妃頭頂上炸響。

為什麽李隆基這段時間格外的熱情,格外的……狂野?

是因為他心裏裝了一個得不到的人,武惠妃只不過是一個替身。

能讓李隆基這樣的風流天子,專寵她十幾年,她一向自謂國色天香,豔冠天下。

如今竟然成了別人的替身。

這是何等的羞辱?

憤怒令武惠妃頭暈目眩。

還有,為什麽自己推李瑁上位之事,遇到了鬼打牆死循環?

她和李林甫加起來,也是一直百思不解,李隆基明明對太子李瑛的被廢慘死滿不在意,卻又死死抓住不肯放手給李瑁,到底是為了什麽。

總算得知了真相,真相竟然如此恐怖。

這是因為,如果李瑁當了太子,他心裏惦念的那個人,就徹底得不到了。

想到這段時間自己百般籌謀,積勞成疾,卻依舊是銅牆鐵壁,徒勞無功,辛酸懊惱一起襲來,武惠妃簡直要嘔一口血出來。

還有更恐怖的,他居然……真的在動心思,想要得到那人,想要搶奪楊玉環?

那擋路的人,他會拿他們怎麽辦?

那豈不是意味着瑁兒,還有她武惠妃……

Advertisement

不行,她要揭穿他,阻止他!

紗帳內的武惠妃,短短的一會兒功夫內,如同經歷了無間地獄,九九八十一層,被火燒,被刀鋸,此刻想要起身,想要說話,卻有一股什麽東西堵在了胸口。

一時間胸口劇痛,癱在床上,喘息不已。

賬外的兩個人本該留意到她的動靜。

但李隆基處于極度的興奮加緊張之中,楊玉環處于意外緊張加懵圈之中,誰都沒有留意到她。

李隆基又開口說了話:“朕一直想有個人共創《霓裳羽衣曲》,舞樂相合,思來想去,唯有你……”

楊玉環有藝術才華,善舞通音律,聽到有人誇獎自己本事,想邀自己共同創編舞樂,自然是心中歡悅。

形諸于外,便是喜動顏色,嫣然一笑,忍不住開口問道:“敢問陛下,這曲子是何來歷?”

話還沒有落音,事兒從腦子裏過了一圈,楊玉環當時便有些懵。

陛下今日是怎麽了,口口聲聲就是這個《霓裳羽衣曲》。

素日都知道皇帝喜愛舞樂,最近一段時日,尤其聽聞皇帝于朝政之事有所分身,常常駕臨宮中樂班。

但若論起創編舞樂,自有宮中侍奉的樂人,再不然,後宮三千嫔妃,能歌善舞者,也不乏其人。

至于自己,雖說善舞通音律,究竟是壽王府的王妃,并不居于宮中。

再說,他是公公,自己是兒媳,這……合适嗎?

其時雖然天已黃昏,暗沉光線之中,李隆基看到楊玉環嫣然一笑,鮮豔妩媚,真如牡丹園內百花盛開,禁不住心動神馳。

心動神馳之後,李隆基抓緊借題發揮,說的更加起勁。

“這《霓裳羽衣曲》的來歷,可是非同一般。那日天音現示,提起武皇的一些舊事。除了人盡皆知的馴馬園一事,就是提起這只曲子,馴馬園一事人盡皆知,這支曲子偏偏少人知曉,已經失傳。想當年,太宗與祖母舞樂相合,不知是何等人間樂事,因此,朕決心重新創編這支曲子,複興我大唐盛世風光……”

“原來如此。”紗帳之外的楊玉環,像聽話本傳奇一樣聽的津津有味。

紗帳之內艱難喘息的武惠妃,卻再一次的,被五雷轟了頂。

* * *

那日光幕現形,君臣百官共同聆聽天音,匆匆一過之間,天音又沒頭沒尾,武惠妃并沒有真正聽懂,

如今被李隆基這麽細細的一複述,黃昏寂靜之中,武惠妃福至心靈,突然明白了天音的真正意思。

之前天音提到武皇舊事,武惠妃曾經期望自己是那天命所歸之人。

武惠妃也知道李隆基心心念念,一直想與太宗試比高,結果天榜屢次提及太宗而沒有他,他還失落了一陣子。

其實,真相如何呢?

李隆基完全領會錯了意思。

起初武惠妃就不太相信,太宗和武皇那樣的人能創編什麽舞樂,如今更是确鑿無疑了。

《霓裳羽衣曲》本來說的就是李隆基,根本不是太宗。

現在屋內三個人,公公婆婆和兒媳,有兩個人天榜有名,可謂是天命眷顧的一家。

但是唯獨沒有武惠妃。

武惠妃搞了半天,就是個鋪路的墊腳石,生下李瑁,李瑁娶楊玉環,以這種方式,把楊玉環帶到李隆基面前來。

小醜竟是她自己。

巨大的憤怒燒灼了武惠妃的心,她恨不得馬上坐起身,把面前的兩個人撕爛。

可是她驚恐地發現,無論使出多大的力氣,自己的手腳腰身,動不了一點兒。

她如墜冰窖,想要大喊,卻發現,自己只能發出難聽的嗚嗚聲。

紗帳之外的兩個人,一個一心一意,一個三心二意,正在熱聊藝術舞樂創作,被這古怪的嗚嗚聲驚動,慌慌張張揭開紗帳,掌了燈看過來。

太醫院趕來,做出了最終診斷,武惠妃急怒攻心,痰湧入心,只能靜養。

換句話說,急怒攻心,中風偏癱。

武惠妃神智還清醒,眼巴巴看着眼前的幾個人,一肚子的事情要說,一肚子的冤要訴,卻生生說不出一點。

她懷揣着巨大的秘密,只能獨自晝思夜想。

李隆基這個皇帝,天命注定,要被妖妃禍國。

原本武惠妃以為自己是那個妖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天命眼裏,她根本不夠份量,卑微的一批。

楊玉環見婆婆偏癱,傷心落淚,更加盡心侍奉。

武惠妃看在眼裏,兒媳傷心是出于真心,這個女子心地純良,并不是野心勃勃的心機狐貍精。

她實在不明白,憑自己的心機手段,尚且不夠資格和份量,禍害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這樣一個性情婉順的女人,究竟是怎麽樣就成為禍國妖妃了。

武惠妃中風偏癱,李隆基傷心着急,也不是虛情假意。

* * *

起初他聽太醫院說,武惠妃是“急怒攻心”,本能地有一點心虛。

在武惠妃的病床前,他同楊玉環敘話,确實是沖動了一點,熱絡了一點,急切了一點。

沒辦法,黃昏暧昧的光線,當時心跳的節奏,他無法按耐住自己。

但很快,他就原諒了自己。

他根本也沒有說什麽,無非都是關于創編舞樂之事,發乎情止乎禮,沒有一點毛病。

只是,武惠妃的眼神裏,始終好像有點東西很紮人,李隆基只管殷勤探視,有時候親手喂粥喂飯,不敢太朝她的眼睛裏看。

眼見李隆基的眼睛躲着自己,武惠妃知道,事情沒有救了。

她燃燒了一世的野心,至此全變成灰燼。在這世上她別無挂念,只剩下她的瑁兒。

兩大危機在前面等着他。

楊玉環将要被奪。

李唐天下,将要大亂。

這可憐的孩子一味的蒙在鼓裏,還什麽都不知道。

而她武惠妃病體難支,怕是也不會知道了,楊玉環将以何種方式被奪,天下将以什麽方式亂……

她可萬萬沒有想到,李隆基真是對得住她,很快給了她答案。

* *

眼看武惠妃病體難支,一日比一日骨瘦支離,李隆基做出了一個驚人的重要決定。

令壽王妃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為婆婆武惠妃祈福。

不光為婆婆祈福,還要為太婆婆,李隆基的生母窦氏祈福。

這事情,從政治正确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麽大毛病。百善孝為先,好像怎麽都不為過。

也沒有人能違抗。畢竟天子之命,猶如天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也沒有叫人去死,只不過是出個家而已。

但李瑁和楊玉環小兩口,同時被五雷轟了頂。

二人打死也想不通,婆婆武惠妃病重,跟兒媳楊玉環出家,到底有什麽必然聯系。

如果非得有人要出家,為什麽不是李隆基自己出家,為什麽要兒媳婦出家。

不明白歸不明白,皇命難違,小兩口哭哭啼啼,被棒打了鴛鴦生生分離,楊玉環莫名其妙地,從壽王妃變成了女道士太真。

病床上的武惠妃雖然形容憔悴,形銷骨立,但是目光如炬,如同雷電一般刮擦在李隆基身上,李隆基更加不敢看她。

沒有人比武惠妃更懂得李隆基的心思。

李隆基,這是從武皇舊事中得到的靈感。昔日武皇感業寺出家,就算是洗了父妾的身份,走入高宗的後宮。

如今李隆基有樣學樣,也讓楊玉環出家,洗一次子媳的身份,然後便可以……

李隆基就這麽心急嗎?連她死都等不得了嗎?

武惠妃徹底明白了,的确沒有什麽女人,能禍亂李隆基的天下。能作起妖來的,只能是他自己,賴不到任何女人頭上。

讓楊玉環出家,對于壽王小兩口,如果說是劈在頭上的一道雷電,那對于武惠妃來說,則是直插胸口的一把尖刀。

兒媳婦出家祈福真見效,婆婆馬上就一口氣沒上來往生極樂,獲得了永久的解脫。

歷史衍生平行時空裏,經過吳秋水視頻這麽一攪和,又加入了李隆基方隊,加速度奔向了自己的天命。

--------------------

下一章內容預告:

崇祯朱由檢:妖妃我知道,但我惹不起。

盤點“妖妃毒後”逼瘋諸皇[歷史直播]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楊玉環悲憤:婆婆病重為啥讓我出家

22%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