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楊漣才是妖妃毒後第一終結者

===========================================

神仙接着講起了七年前的故事。

“本故事的主人公楊漣……在萬歷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迎來了自己官場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光幕之外的老臣們,陷入了沉思和回憶。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時間也有點久遠,可是對于天啓朝的君臣來說,故事依然有十足的吸引力。

那一年發生了太多事情,驚心動魄,不可思議,那時候的大明王朝,風急浪高,前途莫測。

“楊漣本來是個小人物,七品的給事中,在明朝官場之中微不足道,但是他做了很多大事,連首輔都做不到。”

察覺到身後投來的幾束微妙目光,葉向高忍住氣,垂了眼。這女神仙不光智商有問題,情商也低的吓人,說這話,考慮過首輔的感受嗎?

“當時萬歷皇帝病重,但是因為有個鄭貴妃作梗,重要大臣都無法靠近。楊漣作為七品給事中,找到了當時的首輔方從哲,下命令讓他去探望。方從哲表示有難處,做不到,這個七品官把當朝首輔好好教育了一通。”

金銮殿上的大臣們忍不住咦了一聲。

知道楊漣這小子腦回路不太正常,但是真不知道,能有這麽不正常。

“這還是一件小事,後面的大事,更體現出楊漣的能力和性格。萬歷皇帝病重,這時候太子應該去問候父親的病情,可是太子一向不受皇帝的重視喜歡,根本不敢去。這時候楊漣想盡辦法,找到太子的陪侍太監王安,讓他傳話,太子終于想辦法進去了。皇帝臨終,太子在側,印證了皇位繼承。太子朱常洛才能順利的繼承皇位。”

“朱常洛繼承皇位成為光宗,楊漣可以說有舉足輕重的大功,光宗給了他什麽回報嗎?并沒有。他還是個七品給事中。”

許多目光含蓄地瞟向龍椅上大吃大喝的年輕皇帝。

雖然講的都是他爹他爺爺的事情,但是忘恩負義這個大帽子,好像離他們家有點近了。

女神仙推了推臉上黑框,繼續講。

Advertisement

“你們猜楊漣這個人,計較自己得失了嗎?我猜他沒有。因為接着,他又幹了一般大臣不敢幹的事。這時候,皇帝又出了大事,需要楊漣這樣的臣子撥亂反正,保駕護航。”

萬歷皇帝不是個一般人,皇帝當了38年,他的兒子光宗朱常洛,卻十分平凡和一般,如同唐朝武氏的幾個兒子一樣,完全被父母輩的光環壓住了。”

* * *

隔了好幾個壁的唐朝武氏,此時正在感業寺的後山砍柴。

雖然認定自己是天選之人,但日複一日,清苦的生活,繁重的體力勞動,完全看不到轉運的契機會在哪裏,不可避免地摧折了她的信念。

好容易等到天音現示,她站在山坡上伫足觀看,提的卻是後世不知道哪個朝代,與她沒有半點兒關系。

失望之中又拾起柴刀苦苦勞作,這時卻聽到一句“如同唐朝武氏的幾個兒子一樣,完全被父母輩的光環壓住……”

她的內心劃過一道巨大的閃電,柴刀落了地。

唐朝武氏,終于又提到她了。天命并沒有忘了她。

她不會一輩子當尼姑,她會有好幾個兒子,他們是皇族。

未來的路重新被照亮,眼前的一切苦難都微不足道。

長孫無忌進宮了一趟,跟李治确定好了明日的事情,去感業寺祭祀去世一周年的李世民。

剛到家,就趕上天音出來講故事,因為與本朝無關,便飲茶歇息,姑且聽之。

心頭洋溢着許多不滿,貞觀年間留下的謎題,到現在,還沒有解。

那日房玄齡祭天的珠寶首飾,毫不客氣地就被收走了,當時他們驚喜萬般,對于神跡顯靈滿懷期待。誰知道從此杳無消息,他們想知道的答案,一個字也沒有得到。

這麽不做人的,就是光幕裏這個穿白袍的女神仙吧?

長孫無忌虛眯起眼,挑了一下眉。

忽然聽到一句“唐朝武氏”,他心頭突地一跳,難道……

這就是他們等的答案,終于來了?

* *

女神仙攀扯了一句唐朝武氏的兒子,就是為了襯托光宗朱常洛多麽的沒用,葉向高也不耐煩地挑了眉。

我們自己的皇帝,自己還不知道他多麽沒用?時間寶貴,說點有用的行嗎?

“朱常洛這個皇帝只當了一個月,就去世了。年紀輕輕的當上了皇帝,怎麽就那麽沒福氣呢?原因也很簡單,一時太貪。事情具體是這樣的,萬歷皇帝去世,留下來一個鄭貴妃,她想要當太後,內閣一直扛着拖着。鄭貴妃想讓皇帝給她推動一下,給年輕的皇帝送了八個美女,于是,皇帝就病了。”

……堂上的小皇帝沒見怎麽樣,幾個臉皮薄的大臣,當時臉都紅了。

再怎麽沒用,也是大明帝國的天子,把後宮隐秘這樣在四海天下百姓面前公開,太社死了。

“皇帝一病,楊漣又來活兒了。他不會治病,只會罵人,上了一封奏折,把皇帝痛罵一頓。皇帝在病床上,召集十幾個大臣見面,也帶上了楊漣。楊漣一看,同行的還有錦衣衛,認為皇帝是要打死他,但是也豁出去了,敢罵就敢當,哥的性格就是這麽剛。沒想到病床上的皇帝含着淚,看着楊漣說,國家的事就交給你們了。有道是,天子一言抵萬金,楊漣的地位和命運也是瞬間反轉。進去時候還在準備受死,出來時候,已經成為了顧命大臣。”

聽完這段,大臣們心情瞬間好了很多。他們的先帝雖然不報恩,但是也不記仇,雖然貪色,但還挺知道好歹。

“楊漣以一個微不足道的官職成了顧命大臣,是古往今來頭一份。接着他還要幹更大的事,眼看光宗病重,指望不上了,他要保證光宗的兒子朱由校,順利坐上皇位。”

衆大臣忍不住拿眼瞟了座上的天啓皇帝。

別吃了啊,點你名了都,指不定說出點啥呢。

小皇帝渾然不覺,一邊吃,一邊聽,津津有味。

“本來順理成章的事,又遇上了障礙。大家應該還記得,送了八個美女給光宗的,就是萬歷皇帝留的鄭貴妃,鄭貴妃因為想當太後惹下大禍,被楊漣拉下了馬。誰知道,病床上眼看咽氣的光宗皇帝,又提出給老婆解決待遇。他提出的這個妃子叫李選侍,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光宗提出,讓李選侍撫養朱由校,換句話說,讓李選侍坐上太後的寶座。于是,楊漣這個官職低微的顧命大臣,又開始跟李選侍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争奪未來的天子朱由校。”

“具體是怎麽争奪的呢?這件事說起來,又是古往今來空前絕後的大笑話。是搶,真搶,生搶。一個顧命大臣,跟一個先帝寵妃,動手搶一個未來天子,那生猛,那激烈。說起來都是金尊玉貴,帝國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動起手來,跟兩個農民搶一個番薯,沒什麽兩樣。”

堂下的大臣都睜大了眼睛。雖然故事裏的這些人都是熟人,被争奪的番薯就坐在龍椅上,但是事情一直是諱莫如深。

能知道背後的事情怎麽發生的,可太有意思了。

“第一次搶人,是光宗去世的那個早上。進宮之前,顧命大臣們就在商量,皇帝遺命,把朱由校交給李選侍撫養,現在怎麽辦呢?十幾個顧命大臣都沒有反對遺命,唯獨楊漣反對。果不其然楊漣是對的。大臣們還沒走進宮,李選侍就派了太監攔人,連皇宮都不讓進,這居心不良的勁兒,奔着你死我活來了。”

“楊漣這時候又充當了排頭兵,硬闖,闖進去了,就四處尋找朱由校,朱由校已經被藏起來。怎麽辦呢?這時候,一個太監起了關鍵作用,他是光宗的司禮掌印大太監王安,他悄悄告訴大臣們,朱由校被藏在了暖閣。我們不得不提一句,皇帝身邊掌握權力的大太監,很多都是禍國殃民的邪惡之輩,但偶爾也有利國利民的正面典型,比如這位王安。”

堂下大臣的目光不由自主,溜向了魏忠賢。

聽聽人家,再看看你。

魏忠賢佯裝無事,又把眼望向了天花板。

“朱由校被找了出來,危機時刻,顧命大臣們充當了轎夫,擡起他就跑,李選侍也不甘心失敗,派了太監出來,往回搶奪,領頭的太監叫李進忠。太監們還真的追上了顧命大臣,這時候楊漣又表現出了超人的戰鬥力,一通狂罵,把李進忠罵了回去。”

現場無人留意到,之前的魏忠賢,無論什麽詞兒往他身上招呼,他都當作無事發生,唯獨李進忠這個不起眼的太監名字一出來,他微微的白了臉。

說了這麽多,女神仙好像累了夠嗆,喘息了片刻才說了下去。

“我們總結一下,萬歷皇帝去世,楊漣鬥倒了鄭貴妃,保住了光宗的皇位,光宗去世,楊漣打贏了李選侍,保住了天啓皇帝的皇位。這位神奇的大臣憑一己之力,鬥倒了兩代先帝寵妃,保住了兩代幼帝的皇位,說是肱骨之臣也不為過。”

遠在另一時空的唐玄宗聞言翹起了大拇指,心向往之。

這位後世的楊愛卿,居然也是妖妃毒後的終結者,只恨不能結識一下聊聊體會呢。

天啓庭下的大臣們望着皇帝,心緒卻都複雜得多。這位皇帝是如何對待肱骨之臣的呢?

錦衣衛诏獄,那是什麽地方?那是把活人剝皮挖骨的地方。

女神仙所說的忘恩負義第一人,原來果然,是皇帝陛下呀。

葉向高的心緒,比衆大臣又複雜的多。楊漣此人榆木腦袋,一點也不聽他的勸。

為什麽下了诏獄呢,自然是因為他惹了絕對不能惹的人呀。

他被以往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居然向着本朝的妖妃毒後發起了沖擊。

他挑戰了客氏,撞了南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