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女皇對照組:秦皇漢武排隊來

===========================================

這是一場尋常的家宴。

武則天和長孫無忌, 雖然因為廢立皇後之事,恨不得你死我活,但因為力量膠着,暫時誰也搞不死誰, 明面上, 還是好親戚。

武則天心中不安, 眼睛卻越發閃閃發亮, 如同一只暗中蓄力的美麗貍貓,面上笑意如沐春風,給長孫無忌親手乘了一碗羹湯:“舅舅嘗嘗這個。”

長孫無忌接過羹湯,口中稱謝, 神情卻顯示了理所當然, 習以為常。

他雖說是臣子, 究竟不是一般臣子, 是李世民留下照看(監督)自己兒子的,又是皇帝的親舅舅。

他心中明白, 武則天此舉別有深意。雖說是晚輩殷勤客氣,卻也是在昭示自己的當家主母地位,表示廢立皇後一事,勢不可擋。

到了這個份上,武則天竟然還是如此鎮定, 長孫無忌心中倒也生了三分佩服,品嘗起武則天親手布的那一碗八珍燴。

果然滋味甚美。

一邊品着羹湯,一邊胸有成竹, 等着劇透更多明确的信息, 将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錘死在當地。

剛才光幕直播漢成帝猝死,趙合德自盡, 一句點評是這樣說的:

【漢成帝過于放縱自己的欲望,落得個英年早逝的下場,千古之後也成為了一個不太光彩的談資,一個帝王屆的笑柄。】

說的真好。

長孫無忌就等着下一句,他心裏是這麽給腦補的:“這個史上唯一女皇帝,大逆不道,荒淫無度,落得個禍國殃民的下場,如同漢成帝一樣,千古之後也成為了一個丢人現眼的談資,一個帝王屆的笑柄。”

或者是這樣更好:“唐高宗李治,偏聽偏信婦人之言,落得個大權旁落的下場,如同漢成帝一樣,千古之後也成為了一個丢人現眼的談資,一個帝王屆的笑柄。”

另一時空的呂雉,無視了戚夫人在自己面前故意對劉邦做出來的膩歪情态,只顧凝神盯着光幕。

Advertisement

她與長孫無忌看法不同。直覺天音提到漢成帝的荒唐事,不是為了批評女皇帝。

她是女人,深深知道,女子一生,千難萬險,一步一步,如履薄冰。

略微有點成就,做得一點大事,也是火中取粟,刀上舔血,滾了一百次釘板,千辛萬苦争來的。

如此艱辛得來的機會,她相信女皇不會揮霍浪擲。

正沉思間,光幕上畫面切換,一個女子背影,頭戴皇帝的冠冕,站在高山上,舒展刺繡龍紋的廣袖,揮起手,下面朝臣跪拜。

女子背影配上山的後面一輪冉冉升起的旭日,加上一段磅礴的配樂,氣勢宏大,激動人心。

女神仙解說跟進。

【大家看到的,是女皇出巡封禪的宏大場景。】

諸天萬朝看到這樣的情景,都忍不住跟着熱血沸騰。很多男皇帝,尤其二世祖們,忽然覺得自己的氣場威勢,真心比不過這個女人,忍不住有點自慚形穢,縮了縮脖子。

有幾個女子的心,跳得格外有點異樣的劇烈。

呂雉就熱血沸騰,深深覺得,生為女子,當如是!

大清帝國的莊妃,眼睛剛忍不住發出了一點亮光,皇太極帶着疑慮的目光就如同探照燈一樣,射了過來。

莊妃迅速察覺,馬上克制了自己,不露聲色轉開了視線,佯裝對光幕上所言渾不在意,逗弄起身畔的福臨來。

這麽多年了,他們的關系和情感,始終有點複雜。

骨子裏,皇太極對她有欣賞,有懂得,很多時候,很多方面,都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

但每次這個時候,懷疑和猜忌也會同時浮現在他的眼底,将他推開。

她是滿蒙第一美人,博古通今,聰慧過人。

然而他刻意疏遠她,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

海蘭珠是再嫁,容貌心志都遠遜于大玉兒。

然而皇太極貪她單純,把無處安放的信任寵愛都給了她。

即使這樣了,他還嫌不夠,還要刻意的壓制她,讓她居于五宮之末。

連帶她生的福臨,也絲毫不受父皇的重視。

大玉兒把一切都承受下來,心志依舊堅如磐石。

讀過的那麽多史書告訴她,世間一切,自有安排。

她只管從容安定,做好自己的事,天命不會辜負她。

從大玉兒的神情裏,皇太極看不出絲毫破綻,他的心,再一次的陷入了糾結和慌亂。

婚禮被砸場的陰影,這麽多年揮之不去。

天命,真的會應在她身上嗎?

* * *

正在忙于統一六國的嬴政,也陷入了沉思。

光幕中這個場面,正好對上了他心中的一幅模糊圖景。這圖景跟萬裏長城一樣,從他少年時期就存在。

上一次是在光幕中,看到萬裏長城變成真實的存在。

這一次光幕中的圖景,也令他心中的圖景變得清晰。

他心中升起巨大的快樂,忍不住對身邊的李斯喊道:“統一六國之後,一定要去封禪!”

李斯呆楞地望他一眼,趕緊答應一聲,君臣繼續專注于光幕。

* * *

在女皇封禪的宏大場景中,畫面定格,解說跟進。

【本期直播,特意從女皇晚年私生活說起,并且拉了漢成帝作為對照組,并不是為了給本期內容制造花邊刺激。我想表達的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待男女兩性都是雙重标準,時間太長太久,已經形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思維慣性,自己往往并不自知。】

慘當對照組的漢成帝,此時已經被太醫院發了死亡通知書,一時之間,全國各地快馬奔走,通知舉國吊喪。

宮內靈堂已經布置完畢。

皇後趙飛燕,昭儀趙合德都跪在靈前,全身缟素越發襯得紅顏如花。

二人賣力燒紙,時不時的舉起袖子掩上面孔,哀哀哭泣一通。

在袖子的遮掩下,趙合德偷瞄着光幕,心中暗暗感謝上天顯靈,救了那本應自盡的無辜女子于水火。

不遠處的王太後,盯着這倆美人,心中罵了一千遍妖精。

她絲毫不覺得她兒子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她真心實意覺得,是生生被倆妖精害死的。

罵了一千遍死妖精,也是毫無辦法。皇帝是大庭廣衆之下,被上天索了命,想打妖精,也是太牽強。

王太後絲毫沒有意識到,她就是光幕正在譴責的雙标黨。

* * *

長孫無忌聽着“自古以來,對待男女兩性就是雙重标準”,心內警鈴大作,升起不祥的預感。

口內的八珍燴忽然就變了滋味,一個勁的發苦。

這個話頭,好像不大對呀!好像要為這個女皇找理由辯白的意思?

三朝老臣鎮定一下內心,強把變了味道的八珍燴咽了下去。

還真就不信了,這都能洗?他倒要見識一下,這能怎麽洗?

女神仙停頓了一下,方才開口。

【女皇一生所做的大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貢獻,我們先不談,以最簡要的方式講兩件大事。第一,她主政後不拘門戶,廣納賢才。在歷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士族和庶族之間不公平的等級差異、階級壁壘,推動了歷史進步。第二,她重視農業,減輕稅賦,讓農民休養生息,農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

長孫無忌剛咽下去的八珍燴,好像一塊大石頭,咕咚一聲,堵在了胸口。

他長孫無忌,就是士族,他的三親六故都是士族,包括他現在極力想要保住的王皇後。

而他反對立武氏為皇後,能拿到臺面上的理由,就是她出身低微,是個庶族。

沒辦法。

一不能彈劾她曾是李世民嫔妃,木已成舟,提也無用,徒然丢臉。

二不能彈劾她是否陷害了王皇後,因為沒有證據。

只能拿出身低微、不夠資格說事兒。

可是聽天音這個意思……

好像是說,以出身來限制人的發展機會,是不公平的,是不對的,早晚要被革除的。

作為一個強盛皇朝的三朝元老,他管理國家的經驗、見識視野告訴他,在這件事情上,天音說的好像是對的。

那麽在對付武氏這件事上……

在對付武氏這件事上,他原本一直理直氣壯,自覺是天眼神将,發誓要斬妖除魔。

這是第一次,心中打了一個愣怔,難道說,武氏作亂,順應的乃是天意?

而他長孫無忌,反倒是在逆天而行?

長孫無忌的微妙反應,被武則天一一收在眼內。她笑吟吟的,只是不說話。

長孫無忌越是不安,武則天心中越是放松,這時候就是傻子也聽得出來,光幕在幫着女皇帝說話。

女神仙還不罷休,瘋狂在為女皇帝加碼。

【這位女皇帝雄才大略,同時還保持了清醒和謙遜,這種可貴的品質保持了終生。她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是要人們為她立一個無字碑,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她主政期間,鼓勵人們直言納谏,即使是冒犯她罵她的,她也不責怪,很有容人的雅量。當時駱賓王寫的一篇檄文,罵她“狐媚偏能惑主”,她也一笑而過,反而誇獎這個人才華出衆。】

女神仙離了男大V自己做的專題,懸疑作者的習氣不改,死死隐藏主角,瘋狂暴露路人。

駱賓王當時還籍籍無名,聽到這段,心裏又喜又憂,糾結萬分。

這個駱賓王,到底是我嗎?

如果是我,我無緣無故,為什麽一定要反對這麽偉大的女皇?

還有,上天都劇透過了,那麽這檄文,還要寫嗎?萬一還是需要寫,怎麽寫會更好?

長孫無忌放下了筷子,心中一片冰涼。天音的傾向已經昭然若揭,他接下來要怎麽辦?

多年的鬥争經驗,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繼續聽下去。

希望能從拉偏架的女神仙措辭的縫隙裏,抓到一張大牌。

【她晚年依然保持了明智清醒,權衡利弊,及時處理好了皇位接班人的問題,避免了不必要的朝堂紛争和社會動亂。相比之下,幾個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都把這個問題處理的一塌糊塗。】

此話一出,諸天萬朝的開國皇帝們,迅速掂量了一下自己。

自我感覺要被歸于雄才大略一類的,全都打醒了精神,連連打了幾個寒戰。

開國皇帝們內心紛紛呼召,千萬不要點名我呀!求求了!

可惜天不遂人願。

【比如說我們的千古一帝,曾經何等的雄才大略,統一六國之後,建立統一的文字、貨幣、度量衡,建立影響後世數千年的政治制度。但在身後事、繼承人的問題上,又是何等的一塌糊塗?他沒有安排好繼承人的問題,死在半路上,被兒子、臣子、宦官三人組別有用心,密不發喪,用鹹魚的臭味遮擋屍體的臭味。在帝王屆,真可以說是生的偉大,死的難堪的最佳代表了。】

此時天下百姓、王侯将相并不知道千古一帝就是贏政,但因為有萬裏長城出現在光幕作為表記,贏政自己心裏是清楚的。

他被一萬個炸雷轟了頂。

千古一帝,和他命中注定的鹹魚,就這樣猝不及防地,相遇了。

同類推薦